精品解析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5880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精品解析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精品解析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精品解析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精品解析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解析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0北京海淀高三二模

化学

本试卷共8页,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N14O16Na23S32Zn65I127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资源利用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判断一个变化是否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依据是看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石油分馏是利用物质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控制温度分离得到馏分的过程,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A符合题意;

B.煤的干馏是隔绝空气加强热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涉及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

C.发酵法制沼气,沼气是新物质,涉及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

D.用海水提镁时,先把海水抽入特大的池中,加入石灰乳,生成氢氧化镁的悬浊液,涉及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2.利用化学方法可以改善大气质量、进行水处理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有益于缓解温室效应

B.向天然水中加入明矾可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C.可用熟石灰处理钢铁厂、电镀厂产生的酸性废水

D.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减少尾气污染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其中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因此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有益于缓解温室效应,A正确;

B.明矾中的铝离子在水溶液中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以用于净水,但没有杀菌消毒的作用,B错误;

C.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可以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处理钢铁厂、电镀厂产生的酸性废水,C正确;

D.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以将尾气中的有毒气体CO、NO等转化为CO2、N2等无毒气体,减少尾气污染,D正确;

故答案为:

B。

3.下列物质混合后,能产生蓝色沉淀的是()

A.溶液与溶液

B.溶液与溶液

C.溶液与氨水

D.鸡蛋清与浓硝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溶液与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铁的红褐色沉淀,不能产生蓝色沉淀,A不符合题意;

B.FeSO4溶液与K3[Fe(CN)6]溶液立即产生铁氰化亚铁的蓝色沉淀,即为滕氏蓝,2K3[Fe(CN)6]+3FeSO4=3K2SO4+Fe3[Fe(CN)6]2↓,B符合题意;

C.刚滴入氨水,硝酸银过量,发生反应为:

Ag++NH3·H2O=NH4++AgOH↓(白),2AgOH=H2O+Ag2O(灰黑);过量的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发生反应为:

Ag2O+4NH3·H2O=2[Ag(NH3)2]OH+3H2O,不能产生蓝色沉淀,C不符合题意;

D.将浓硝酸滴入鸡蛋清中,开始时会看见白色沉淀产生,是因为浓硝酸会使蛋白质变性,如果再微热一会的话,蛋白质就会变黄,形成“黄蛋白”,不能产生蓝色沉淀,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B。

【点睛】检验Fe2+:

用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检验Fe3+:

用K4[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4.2019年,我国青年化学家雷晓光被遴选为“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氮元素的代言人。

下列与氮元素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互为同位素

B.的电子式为

C.的热稳定性比的强

D.中为价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称为同位素,与的质子数不同,不互为同位素,A错误;

B.的电子式是在NH3的基础上去掉一个H原子,电子式为:

,B正确;

C.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非金属性:

F>N,的热稳定性比的弱,C错误;

D.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D错误;

故答案为:

B。

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成实验目的且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中的

先后通过盛有酸性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B

除去溶液中

加入过量溶液,过滤,向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

C

检验溶液中含有

加入溶液

D

检验稀硫酸催化淀粉水解的产物为葡萄糖

向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加热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和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具有还原性,与强氧化性的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再用浓硫酸燥,能除去中的,A符合题意;

B.和都能与溶液反应生成沉淀,过量的溶液还能溶解氢氧化铝沉淀,但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

C.与溶液发生络合反应生成血红色硫氰合铁络合物,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

D.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氢氧化铜在碱性环境下具有弱氧化性,所以检验葡萄糖,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没有加碱至碱性,不能检验,不能达成实验目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6.芹菜中的芹黄素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物学活性,其熔点为347~348℃,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芹黄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为固体,需密封保存

B.分子中含有3种含氧官能团

C.与溴水只发生加成反应

D.芹黄素最多能与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芹黄素的熔点为347~348℃,常温下为固体,含酚羟基,遇空气易氧化变质,需密封保存,A正确;

B.根据结构简式,芹黄素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为酚羟基、羰基和醚键,含有3种含氧官能团,B正确;

C.含酚羟基,与溴水能发生取代反应,含碳碳双键,与溴水能发生加成反应,C错误;

D.根据结构简式,芹黄素中含有3个酚羟基,所以芹黄素最多能与反应,D正确;

故答案为:

C。

7.将物质的量之比为1:

3的氮气和氢气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测定不同温度、压强下平衡混合物中氨的物质的量分数,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该反应

C.点,的转化率为

D.合成氨工业实现了人工固氮

【答案】C

【解析】

【分析】

物质的量之比为1:

3的氮气和氢气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N2(g)+3H2(g)2NH3(g)。

【详解】A.根据氮气与氢气的反应方程式,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发生改变,温度相同,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氨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所以根据图可知,,A正确;

B.根据图可知,温度升高,氨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正确;

C.点,的物质的量分数为,则设开始投的氮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3mol,转化的氮气为xmol,根据三段式:

N2(g)+3H2(g)2NH3(g)

则,,所以的转化率为:

,C错误;

D.人工固氮就是利用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的原理,所以合成氨工业实现了人工固氮,D正确;故答案为:

C。

【点睛】对于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对于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的反应,压强对平衡才有影响。

8.实验室药品必须按规定存放,下列对错误存放后出现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A.石灰水敞口存放,出现白色固体:

B.浓硝酸存放于无色细口瓶中,颜色变黄:

C.酸化的硫酸亚铁溶液长时间存放,溶液变黄:

D.将氨水和浓盐酸存放在同一个药品柜中,柜壁出现白色固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石灰水敞口存放,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出现白色固体:

,A错误;

B.浓硝酸存放于无色细口瓶中,颜色变黄,是因为浓硝酸见光易分解产生的二氧化氮气体溶解在其中,方程式为:

,B错误;

C.酸化的硫酸亚铁溶液长时间存放,溶液变黄,是因为亚铁离子被氧化生成铁离子:

,C错误;

D.将氨水和浓盐酸存放在同一个药品柜中,氨水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出现白色固体:

,D正确;

故答案:

D。

9.下列依据实验方案和现象对浓硫酸性质做出的判断合理的是

实验方案

实验I:

实验II:

实验现象

试纸中心区域变黑,边缘变红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接近无色(溶液中锰元素仅以存在),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气体

A.由I可知,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由I可知,浓硫酸具有弱酸性

C.由II可知,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D.由II可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A.试纸中心区域变黑,说明试纸中的H元素和O元素被脱去,只剩下C,证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A正确;

B.蓝色石蕊试纸边缘变红,证明浓硫酸具有酸性,不能证明浓硫酸有弱酸性,B错误;

C.浓硫酸与MnO2反应后,Mn元素仅以存在,说明Mn元素化合价降低,表现氧化性,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气体,说明生成O2。

但由于Mn元素也表现氧化性,且实验中没有说明有硫酸的还原产物生成,故不能体现浓硫酸的强氧化性,C错误;

D.浓硫酸与MnO2反应没有体现出浓硫酸的吸水性,D错误;

故选A。

10.常温下,下列各离子组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

A.无色溶液中:

B.的溶液中:

C.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中:

D.的溶液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在水溶液中显紫色,不符合题意要求,A错误;

B.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B错误;

C.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为酸性溶液,与反应生成亚硫酸,不能共存,C错误;

D.的溶液为碱性溶液,均能共存,D正确;

故答案为:

D。

11.丙烷的一溴代反应产物有两种:

和,部分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表示活化能)。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丙烷中有共价键

B.与的反应涉及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

C.

D.比较和推测生成速率: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丙烷的结构式为,1个丙烷分子中有10条共价键,故丙烷中有共价键,A正确;

B.C3H8与Br2发生取代反应,丙烷断C-H键,是极性键,Br2断Br-Br键,是非极性键,B正确;

C.由图像可知,CH3CH2CH3和的能量低于和HBr,所以反应吸热,,C正确;

D.由图像可知,生成的活化能小于生成的活化能,活化能越小,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越多,反应速率越快,故生成速率,D错误;

故选D。

12.金属铬常用于提升特种合金的性能。

工业上以铬铁矿(主要成份为FeO·Cr2O3,含有少量Al2O3)为原料制备金属铬的流程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需持续吹入空气作氧化剂B.②中需加入过量稀硫酸

C.③中发生了置换反应D.溶液A为橙色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铬铁矿中Cr元素化合价为+3价,反应后变为Na2CrO4中的+6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因此①中需持续吹入空气作氧化剂,A正确;

B.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够与硫酸发生反应产生可溶性Al2(SO4)3,因此②中加入稀硫酸不能过量,B错误;

C.Cr2O3与Al在高温下反应产生Cr和Al2O3,反应物是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物也是单质与化合物,因此③中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C正确;

D.Na2CrO4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反应:

2CrO42-+2H+Cr2O72-+H2O,反应产生Cr2O72-使溶液显橙色,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13.考古发掘出的古代青铜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