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比喻式成语及其与越语成语文化内涵之比较ULIS.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5865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比喻式成语及其与越语成语文化内涵之比较ULIS.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汉语比喻式成语及其与越语成语文化内涵之比较ULIS.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汉语比喻式成语及其与越语成语文化内涵之比较ULIS.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汉语比喻式成语及其与越语成语文化内涵之比较ULIS.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汉语比喻式成语及其与越语成语文化内涵之比较ULIS.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比喻式成语及其与越语成语文化内涵之比较ULIS.docx

《汉语比喻式成语及其与越语成语文化内涵之比较ULIS.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比喻式成语及其与越语成语文化内涵之比较ULIS.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语比喻式成语及其与越语成语文化内涵之比较ULIS.docx

汉语比喻式成语及其与越语成语文化内涵之比较ULIS

汉语比喻式成语及其与越语成语文化内涵之比较

Thµnhng÷sos¸nhtrongtiÕngH¸nvµ®èichiÕuhµmýv¨nho¸

víithµnhng÷tiÕngViÖt

阮氏芳

越南外贸大学

提要:

汉语比喻式成语是根据汉语修辞学对比喻式的定义界定的一类成语。

从类型上看汉语比喻式成语以明喻、借喻居多,此外还有暗喻和引喻两种类型。

这种成语的数量不多,但它们蕴藏着很浓厚的文化内涵。

比喻式成语的文化内涵主要通过喻体表现出来。

从汉语比喻式成语和越语成语的对比可以看出中国和越南文化习俗上的一些共性和差异。

关键词:

比喻式成语、汉-越对比、文化内涵

一、引言

成语是每种语言文化的精华。

成语中浓缩了每个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每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不同,地理、自然等条件也有差别,所以每种语言的成语蕴藏着该民族较为深厚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特色。

汉语比喻式成语更是如此。

比喻式成语的文化内涵是通过汉民族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的本体和喻体表现出来。

中、越两国语言、文化的接触与交流在历史上源远流长。

由于历史、文化和地理等的密切关系,两国人民在思维、文化习俗上有很多共同之处。

比如说,为了表示心里很乱,中国人用“心乱如丝”这一成语。

而与之相同越南人说“Longroinhutovo”。

因为中国和越南都有桑蚕业,对丝绸都有些共同的认识。

又比如说,中国人和越南人都用黄金、美玉形容好话,汉语用“金玉良言”,越语中也有“Loivangtiengngoc”。

尽管如此汉、越比喻式成语之间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这是由于中、越两国之间存在着地域和民俗上的差别,各自都有独特的特点。

这一切在汉语比喻式成语和越语比喻式成语的对比中就很突出。

比如说中国人用“寒蝉”来比喻“闭口不出声”或“哑口无言”,说“噤若寒蝉”。

类似的意思,越南人则用“稻谷”和“蚬”来比喻,即用“Camnhuthoc、Camnhuhen”。

我们再看这个例子,表示“满不在乎地,好象没有听见一样”越南人用很形象、很有民族特色的一种食物来比喻,是“Banhchungngaytet”,说“Dungdungnhubanhchungngaytet”,而汉语中说“恬若不闻”或者“置若罔闻”。

有这样的差异显然是由于中、越两个民族在自己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对客观世界不同的认识的结果。

本文是在考察共有2703条成语的《五用成语词典》的基础上对其中的256条比喻式成语进行的研究。

二、汉语比喻式成语的类型及语法结构

1.有关“汉语比喻式成语”术语及其比喻类型

关于本文涉及到的问题,过去中国成语学家有过研究,但他们的提法和研究范围不同。

学者们主要以成语的比喻意义作为界定研究对象的标准,因此采用了“用比喻意义的成语”(史式,1979年)、“比喻义的成语”(马国凡,1985年)、“比喻性成语”(潘维桂,1987年)、“比喻关系的描述式成语”(倪宝元,1990年)等说法。

至于成语的类型,多数学者都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而没有引喻一类(史式,1979年、潘维桂,1987年、倪宝元,1990年),还有,有的学者认为除了明喻类成语外,其它成语都归入暗喻类(马国凡,1985年)。

根据这些学者的观点,“比喻义的成语”或“比喻性成语”等除了格式上是比喻式,如明喻类的“安如泰山”、“目光如豆”等;暗喻类的“草木皆兵”、“积沙成塔”;借喻类的“生龙活虎”、“鸡毛蒜皮”等,具有比喻意义的成语,如“背道而驰”、“移花接木”、“冰清玉洁”、“珠圆玉润”、“土崩瓦解”等也是他们的研究对象。

与前人相比,我们的提法不同,采用了“比喻式成语”。

首先我们根据修辞学对比喻式的标准,从成语的形式的角度出发,同时兼及成语的意义。

我们没有以成语的比喻意义作为唯一的界定标准。

我们的研究对象形式上就是修辞格中的比喻式。

可以说本文的研究范围比前人的更小一些。

我们对汉语比喻式成语各种类型的界定如下:

(1)明喻类成语,基本公式为“甲如乙”,其中“甲”是本体、“乙”是喻体,“如”是比喻词,如“安如泰山”、“目光如豆”、“相敬如宾”等。

明喻类成语数量较多。

至于其及其它类型的数量请看下面的表1。

明喻类成语中本体和喻体之间一般都有很明显的相似或相类关系。

有些明喻类成语除了本体、比喻词、喻体外还有喻解,如“心乱如麻”、“心急如焚”等。

明喻类成语的本体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形容词、动词或动词词组。

这种成语的喻体一般都是名词,也有动词或词组。

明喻类成语还有变体形式,即不出现本体,如“如蝇逐臭”、“如鸟兽散”、“如虎添翼”等。

这些成语的喻体一般都是词组或一个主谓结构。

有些明喻类比喻式成语连用了两个比喻词和两个喻体,如“如狼似虎”、“若即若离”等。

这些成语的两个喻体语义上或者是相近或者是相反。

明喻类成语有“如”、“若”等比喻词作为明显的标志。

这类成语中被比喻要素(甲)和比喻要素(乙)可以是一个事物或一个状态,也可以是一个行为、动作。

要注意的是有些成语形式上含有“如”、“同”等词,但不是明喻类成语,如“视同一律”、“恰如其分”、“一如既往”等。

这些成语形式上是明喻式,但没有喻体,而且也没有比喻意义。

(2)暗喻类成语,数量最少。

其基本公式为“甲是乙”,如“浑身是胆”、“草木皆兵”、“聚沙成塔”等。

本体和喻体的关系比明喻更加紧密。

这类成语以“是”、“皆”、“成”等比喻词为标志。

暗喻类成语的本体和喻体一般都由名词组成。

有些暗喻类成语本体前还有一个动词。

通过这个动词和比喻词对本体和喻体的描述表达了成语的比喻意义。

暗喻类成语中被比喻和比喻的要素一般都是指事物,也有少数指状态、行为等。

有些含“是”、“为”、“成”等词的成语,但不是暗喻类成语,如“铸成大错”、“口是心非”、“惟利是图”、“朋比为奸”“狼狈为奸”、“妇孺皆知”、“比比皆是”等。

这是由于汉语成语中还保留着古汉语词汇、语法的一些特点,而且这些成语中也没有喻体,即比喻的事物。

(3)引喻类成语,公式为“甲乙”或“乙甲”,引用前面的事物比喻后面的事物或引用后面的事物比喻前面的事物,如“一刻千金”、“雕虫小技”、“车水马龙”等。

这类成语中有由名词或名词性词语组成的被比喻物和比喻物。

本体和喻体一般都是定中结构。

本体和喻体之间不需要比喻词连接。

引喻类成语中本体和喻体的关系也是相类关系,它们构成对偶平行格式,很整齐并富有节奏感。

关于引喻类成语的构成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单喻,整个成语由一个本体和一个喻体构成,如“一刻千金”、“敝帚千金”等。

一种是连喻,即连用了两个本体和两个喻体,如“米珠薪桂”、“狼心狗肺”等。

还有,有些成语用两个喻体喻指同一个本体,如“人山人海”。

(4)借喻类成语,数量最多,公式为“乙”,如“龙潭虎穴”、“一盘散沙”、“漏网之鱼”、“惊弓之鸟”等。

借喻类成语只出现喻体。

用来指代被比喻物的喻体要由指事物的名词或名词词组组成。

有些借喻类成语只有一个喻体,是单喻类成语,如“一路货色”、“燃眉之急”等。

有些成语有两个喻体,如“城狐社鼠”、“虎穴龙潭”、“暴风骤雨”等,甚至有四个喻体,如“魑魅魍魉”、“声色犬马”。

单喻类成语的构成一般都分为偏、正两个部分,如“雨后春笋”、“瓮中之鳖”、“井底之蛙”、“万应灵丹”。

这两个部分可以紧接在一起或由“之”字连接。

无论是否有连接成分,成语的意义主要由修饰成分起作用。

比如说,若只说“春笋”人们就很少联想到某种事物的数量特别多,但是前面加上“雨后”人们马上就能想象到事物的繁多。

再如“惊弓之鸟”,如果没有“惊弓”这一修饰成分我们就难以联想到蕴藏在这条成语中的含义。

表1:

汉语比喻式成语的类型

比喻式成语的类型

数量(条)

百分比(%)

明喻

91

35.5

暗喻

11

4.3

引喻

33

12.9

借喻

121

47.3

合计

256

100

综上所述,汉语比喻式成语形式上有比较明显的标志。

各种类型的成语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而且其数量很不均匀,包括明喻、暗喻、引喻和借喻等四种类型。

明喻、暗喻类成语的比喻词都是单音节词,修辞学中双音节而带有口语色彩的词语,如明喻式的“好象”、“好比”、“仿佛”、暗喻式的“变成”、“成为”、“叫做”等一般不为成语所接纳。

关于比喻式成语的格式及其构成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必要条件:

明喻、暗喻类:

形式上必须有比喻词必须有喻体(喻体是做比的事物、状态或现象)

引喻、借喻类:

形式上主要由名词或名词词组构成的体词性成语。

2.汉语比喻式成语的语法结构

与一般成语相同,汉语比喻式成语的语法结构是比较复杂的问题。

因为很多成语是浓缩的形式,同时古汉语词汇语法的残留使得难于分析其语法结构。

鉴于本文的重点在于汉语比喻式成语的类型及文化内涵,所以在此我们本着简单化的原则不打算深究。

由于汉语比喻式成语都是比喻辞格,所以它们的语法结构没有一般成语那么丰富,常见的语法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谓结构,例如:

囊空如洗、浑身是胆、一刻千金

(2)联合结构,例如:

如花似玉、车水马龙、洪水猛兽

(3)定中结构,例如:

拿手好戏、瓮中之鳖、一盘散沙

(4)兼语结构,例如:

画地为牢、指鹿为马

(3)述宾结构,例如:

如鸟兽散、如虎添翼

至于比喻式成语语法结构的分布请看下表

表2:

汉语比喻式成语的语法结构类型

语法结构类型

数量(条)

百分比(%)

主谓结构

77

30.1

述宾结构

19

7.4

联合结构

98

38.3

定中结构

54

21.1

兼语结构

6

2.3

紧缩结构

2

0.8

合计

256

100

从上表可见汉语比喻式成语的语法结构分布很不均匀,以主谓和联合结构居多。

具体到不同的比喻类型又如下面的表3各有参差。

 

表3:

汉语各种比喻式成语的语法结构

比喻式成语

的类型

 

语法结构类型

明喻

暗喻

引喻

借喻

数量

占明喻类总数的比例

数量

占暗喻类总数的比例

数量

占引喻类总数的比例

数量

占借喻类总数的比例

主谓结构

65

71.4

5

45.5

7

21.2

述宾结构

18

19.8

1

9.1

联合结构

7

7.7

25

75.8

66

54.5

定中结构

54

44.6

兼语结构

1.1

5

45.5

紧缩结构

1

3

1

0.8

合计

91

100

11

100

33

100

121

100

关于各种比喻式成语的语法结构类型我们简单地分析如下:

2.1明喻类成语

明喻类成语一般都是谓词性成语。

明喻类成语中,主谓结构占着很大的比例,因为很多明喻类成语的基本型是由本体、比喻词和喻体构成,如:

“口若悬河”、“目光如豆”、“杀人如麻”等。

述宾结构也比较多。

这都是明喻类成语的变体形式,是由比喻词和喻体构成的谓词性成语,如“如虎添翼”、如获至宝“等。

此外还有联合结构。

这都是连喻类变体形式的成语,如“如火如荼”、“如饥似渴”。

2.2暗喻类成语

大部分暗喻类成语形式上与明喻类成语的基本型相同,即这种成语的语法结构主要也是主谓结构,如:

“草木皆兵”、“浑身是胆”等。

此外兼语结构也相当多,如“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等。

2.3引喻类成语

引喻类成语形式上本体、喻体俱全,只缺比喻词。

本体和喻体的关系或是平行的联合关系或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所以其语法结构主要是联合式,如“舌剑唇枪”、“狼心狗肺”等、主谓结构,如“一刻千金”、“敝帚千金”等。

引喻类成语还有紧缩结构,即“一发千金”。

2.4借喻类成语

借喻类成语,因为都是由名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