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行业宜春市年中招统一考试生物地理学科考试说明.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586419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科技行业宜春市年中招统一考试生物地理学科考试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生物科技行业宜春市年中招统一考试生物地理学科考试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生物科技行业宜春市年中招统一考试生物地理学科考试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生物科技行业宜春市年中招统一考试生物地理学科考试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生物科技行业宜春市年中招统一考试生物地理学科考试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科技行业宜春市年中招统一考试生物地理学科考试说明.docx

《生物科技行业宜春市年中招统一考试生物地理学科考试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科技行业宜春市年中招统一考试生物地理学科考试说明.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科技行业宜春市年中招统一考试生物地理学科考试说明.docx

生物科技行业宜春市年中招统一考试生物地理学科考试说明

(生物科技行业)宜春市年中招统一考试生物地理学科考试说明

宜市教中招字〔2010〕9号

关于印发“宜春市2011年中招统壹考试生物、地理

学科考试说明”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学校:

为了方便学校组织2011年中考生物、地理学科的复习,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特制订《宜春市2011年中招统壹考试生物学科考试说明》和《宜春市2011年中招统壹考试地理学科考试说明》。

请根据此考试说明组织复习。

附件:

1、宜春市2011年中招统壹考试生物学科考试说明

2、宜春市2011年中招统壹考试地理学科考试说明

宜春市教育局

二0壹0年十二月二十日

主题词:

中考考试说明生物、地理通知

抄送:

省教育考试院中招处

宜春市教育局秘书科2010年12月20日印发

附件1:

宜春市2011中招统考生物学科说明

本说明是以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教学课程标准》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和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简称冀)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下册、八年级上、下册)的教学要求及教学内容为依据,结合我市初中生物的教学实际编写而成的。

生物学科中考主要是检测学生对初中生物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物学科中考的宗旨是要有利于初中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高壹级学校选拔新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本说明分考试内容和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俩部分。

壹、考试要求

对知识的要求分以下三个层次:

了解(A):

对所学知识的要求,能够说出它们的大意,能够在有关情况中识别它们。

理解(B):

在“了解”基础上,能够解释和说明所学知识的含义,能够对不同知识采用适当的形式(文字、图、表等)予以表达。

应用(C):

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分析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能够在新的情境中初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壹些和生物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按新课标顺序):

针对宜春现行有俩人教版和冀教版俩套教材的实际情况,考试范围立足俩套教材中的基础知识,适当增加社会迫切要求、青少年成长必须的心理健康等知识,避繁就简,注重实用。

具体如下:

第壹部分:

科学探究

1、显微镜的操作和使用(C.人:

七年级上P36~P40;冀:

七年级上P4~7、P103~104.)

2、对照实验的特点(B.人:

七年级上P15;冀:

八年级上P12、P15之技能卡.八年级下P72)

3、临时玻片的制作(B.人:

七年级上P42~44;冀:

七年级上P100~103.)

4、细胞的结构和功能(C.人:

七年级上P45、P48、P52~57;冀:

七年级上P105~111.)

第二部分: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5、细胞的分裂和生长(B.人:

七年级上P58~61;冀:

七年级上P112~114.)

6、细胞分化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A.人:

七年级上P62~63;冀:

七年级上P115~117.)

7、动物的结构层次(B.人:

七年级上P64;冀:

七年级上P118~119.)

8、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A.人:

七年级上P65~66;冀:

七年级上P119.)

9、病毒的结构及利用(A.人:

七年级上P72~74;冀:

七年级上P120~122.)

第三部分:

生物和环境

10、生物圈的范围及为生物生存提供的条件(B.人:

七年级上P11~13;冀:

八年级下P69)

1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B.人:

七年级上P14~18;冀:

八年级下P72~77)

1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B.人:

七年级上P19~21;冀:

八年级下P79~81)

13、生态系统和食物链(C.人:

七年级上P22~27;冀:

八年级下P82~87)

14、生态系统具有壹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平衡(A.人:

七年级上P26,八年级上P45;冀:

八年级下P86)

15、环境保护、环境污染和健康(A.人:

七年级下P111~112,P115~118;冀:

八年级下P88~92,100~110)

第四部分: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6、光合作用和碳-氧平衡(C.人:

七年级上P119~121,P127~131;冀:

八年级上P31~37,P50~53)

17、绿色植物参和生物圈的水循环(B.人:

七年级上P113~117;冀:

八年级上P45~47,P51)

第五部分:

生物圈中的人

18、食物中的营养物质(C.人:

七年级下P21~29;冀:

七年级下P2~7)

19、消化和吸收(B.人:

七年级下P29~35;冀:

七年级下P12~20)

20、关注食品营养和食品安全(A.人:

七年级下P36~40;冀:

七年级下P7~11,P22~23)

21、吸烟的危害(A.人:

八年级下P96;冀:

七年级下P63~64)

22、流动的组织——血液(C.人:

七年级下P59~64;冀:

七年级下P26~29)

23、输血和血型(A.人:

七年级下P76~77;冀:

七年级下P30~31)

24、排泄的概念和途径(A.人:

七年级下P80;冀:

七年级下P66)

25、预防近视(B.人:

七年级下P90~92;冀:

七年级下P77~78)

26、反射和反射弧(C.人:

七年级下P101~105;冀:

七年级下P85~87)第六部分: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7、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B.人:

八年级上P44~47;冀:

八年级上P98~100)

28、动物和仿生(A.人:

八年级上P51~52;冀:

七年级上P52)

29、生物防治(A.人:

七年级下P47,P70;冀:

八年级上P107,八年级下P77~78)

第七部分:

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

30、开花和结果(B.人:

七年级上P102~105;冀:

八年级下P2~5)

31、遗传和性状(B.人:

八年级下P24~30;冀:

八年级下P23~27)

3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B.人:

八年级下P30~34;冀:

八年级下P29~30)

33、人的性别遗传(A.人:

八年级下P37~38;冀:

八年级下P28~30)

34、变异的概念(A.人:

八年级下P40,P34;冀:

八年级下P34)

第八部分:

生物的多样性

35、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A,人;八年级上P96~97;冀:

七年级上P98~99)

第九部分:

生物技术

36、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C。

人:

八年级上P71~77;冀:

八年级上P107~108,P112~113)

第十部分:

健康的生活

37、青春期知识及心理健康(B。

人:

七年级下P14~17;冀:

七年级下P109~116)

38、传染病及其预防(C。

人:

八年级下P68~72,P74;冀:

七年级下P136~141)

39、免疫和计划免疫(B。

人:

八年级下P75~80;冀:

七年级下P130~136)

40、用药和急救常识(A。

人:

八年级下P81~86;冀:

七年级下P34~35,P56,P61,P150~152)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壹)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和地理合卷共50分,其中生物占25分。

(二)试卷结构:

1.题型比例:

选择题、填空题、分析说明题;

2.难易度比例:

基础题约60%左右,中等题约30%左右,较难题约10%左右。

附件2:

宜春市2010年中招统壹考试地理学科考试说明

壹、命题依据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商务印书馆星球地图出版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中国地图出版社

二、命题原则

1、遵照《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规定,结合考生实际情况,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试题内容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

三、考试范围

1、《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规定。

2、中国地图出版社和星球地图出版社的俩套教材的共同部分。

四、考试内容和目标要求

壹地球和地图

(壹)地球和地球仪

标准

知识点

知识水平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和运动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的形状、表示大小的数据

自转的方向、周期、产生的现象

公转的方向、周期、产生的现象、

五带的划分

识记、运用

2、地球仪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经线、纬线、经度、纬度、本初子午线、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经纬网

识记

运用

考查重点:

1、了解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及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某壹事物的位置。

2、掌握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

3、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地图

标准

知识点

知识水平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方向的判读、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常见图例和注记、海拔和相对高度

识记、运用

考查重点:

1、初步掌握比例尺的表示方法,能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2、熟记常见的图例。

3、学会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二世界地理

(壹)海洋和陆地

标准

知识点

知识水平

海陆分布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

七大洲、四大洋名称等

识记、运用

考查重点:

1、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2、亚欧、南北美洲及亚非俩洲之间的分界线。

(二)气候

标准

知识点

知识水平

天气和我们的生活

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且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俩个术语。

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见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常用天气符号

识记、运用

考查重点:

1、掌握“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2、能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日常活动。

3、识记常用天气符号。

(三)居民

标准

知识点

知识水平

1人口和人种

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且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三大人种的划分、分布

世界人口的分布现状

四大人口密集地区

人口问题

识记、运用

2语言和宗教

说出汉语、英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

三大宗教的名称及分布

世界主要语言

识记

考查重点:

1、了解且掌握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2、掌握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和地区分布

3、熟记世界三大宗教和世界主要语言

(四)地区发展差异

标准

知识点

知识水平

1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知道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划分、国界、领土、

国家划分的依据

识记

2国际合作

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联合国

识记

考查重点:

1、了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2、了解联合国的宗旨。

(五)认识区域

标准

知识点

知识水平

1认识地区

在地图上找出中东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中东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中东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中东的石油资源

识记、理解

2认识国家

在地图上指出某壹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首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日本主要工业的分布、主要工业区

识记

考查重点:

1、中东的位置及其重要性,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

2、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主要工业的分布及首都

三中国地理

(壹)疆域和人口

标准

知识点

知识水平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我国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识记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疆域的范围、陆地面积、濒临海域的名称、主要海峡、岛屿名称、内海、邻国

识记、

理解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三级行政区的划分

识记

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省级行政中心所在地

识记

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人口政策

我国人口总数

识记

我国的人口政策

识记、

理解

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概况

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

识记、

理解

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

我国民族的构成

识记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征

识记

考查重点:

1、了解且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2、掌握且能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岛屿、海峡、海域、内海。

3、初步学会在我国行政图上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4、了解、掌握我国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分布特点,理解人口问题的对策。

5、掌握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二)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标准

知识点

知识水平

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我国地形特点、各类地形占陆地总面积的比重

识记

我国地势特征、各级阶梯大致海拔高度

识记

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识记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名称、分布和特点,主要丘陵的分布

识记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0℃等温线的分布

识记、理解

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识记、理解

季风气候显著:

冬、夏季主要特征

识记、理解

大陆性气候显著:

气温、降水分布特点

识记、理解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识记、理解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长江的发源地、长度、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主要的地形区;上、中、下游的划分、主要支流及湖泊

识记

长江的航运价值,沿岸重要港口城市

识记、理解

长江的水能开发和治理,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和功能

识记、理解

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流经的省区及地形区;主要支流

识记

地上河的成因及危害、黄河的治理和开发

识记、理解

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自然资源的概念及类型

识记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我国自然资源现状和分布,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理解

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识记

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种类及分布状况

识记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壹寸土地

理解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水资源的意义,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规律

识记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理解

运用事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解决水资源不足和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

识记

考查重点:

1、认识我国的地形及地势特点。

2、掌握我国的主要山脉名称及分布。

3、理解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4、掌握壹月0℃等温线的分布。

5、了解长江、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点。

6、掌握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

7、认识治理黄河的关键问题。

8、认识自然资源的类型。

9、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壹定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

10、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11、了解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

12、掌握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规律,了解南水北调工程。

(三)经济和文化

标准

知识点

知识水平

运用资料且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情况,且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农业的概念、作用、地位、主要部门

识记

种植业的生产条件,我国种植业分布的地区差异

识记、理解

畜牧业的作用,我国畜牧业分布的地区差异

识记、理解

我国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条件、分布

识记、理解

我国农业的现代化道路

识记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

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工业生产的概念、作用和地位

识记

我国主要工业地带和工业基地、工业中心、条件

识记、理解

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识记

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现状及分布

识记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作用

识记

我国南北铁路干线、东西铁路干线及重要铁路枢纽

识记

我国重要的河港、海港和主要沿海航线

识记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识记

如何合理选择运输方式

识记、理解

知道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且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建筑、饮食、服饰等文化的影响

识记

地方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

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识记

考查重点:

1、了解我国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条件、掌握其分布。

2、掌握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重要地位的几个工业部门及其分布状况。

3、解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分布。

4、学会按客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和路线。

5、掌握我国“五纵三横”铁路干线和主要交通枢纽。

(四)地理差异

标准

知识点

知识水平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且说明秦岭—淮河壹线的地理意义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依据

识记

秦岭——淮河线的位置、地理意义

识记、理解

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且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南、北方的范围、自然环境特征和差异

识记

南、北方的生产活动差异

识记

南、北方的生活文化差异

识记

西北地区的范围、自然环境、居民

识记

青藏地区的范围、自然环境、居民

识记

考查重点:

1、掌握秦岭——淮河线的重要意义。

2、掌握南、北方生产活动和资源条件的差异。

(五)认识区域

标准

知识点

知识水平

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且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北京的位置、地形、气候和政治文化中心

识记

北京的历史、主要名胜古迹

识记

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城市职能,且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北京在国际交往中的地位、作用

识记

北京的城市建设、发展和保护

识记

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壹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自然环境特色,地理位置对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的影响

识记、理解

丰富的自然资源

识记

人口和经济分布

识记

经济发展特色及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识记、理解

台湾省和祖国大陆的关系

识记、理解

考查重点:

1、了解、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特别是它的政治、文化、交通地位。

2、了解北京的主要名胜古迹。

3、认识北京的城市建设、发展和保护。

4、了解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自然资源、人口分布。

5、认识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色、经济发展特色及相互关系。

6、认识且理解台湾省和祖国大陆的关系。

7、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和范围、经济特点。

五、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壹)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和生物合卷共50分,其中地理占25分。

(二)试卷结构:

1、题型比例:

单选题60%,综合题40%。

2、难易度比例:

基础题约60%左右,中等题约30%左右,较难题约10%左右。

3、内容比例:

中国地理占72%左右(18分),

世界地理及地球和地图占28%左右(7分)。

特别说明:

1、取消宜春地理的考查,只考查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

2、增加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和范围、经济特点。

3、删除以下内容: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2青藏铁路的起止点。

4、修改以下考查重点:

1“比例尺大小的比较”修改为“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2“识记重要国际组织名称及其作用”修改为“了解联合国的宗旨”。

3“了解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认识治理黄河的关键问题”修改为“认识治理黄河的关键问题”;

4“掌握南、北方生产活动和资源条件的差异”修改为“掌握南、北方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差异”。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