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585698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7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docx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docx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

导尿术

【目的】

尿潴留尿液引流、留尿细菌培养、准确记录尿量、测量剩余尿、膀胱测压或造影,危重病人抢救。

【适应证】

1.各种下尿路梗阻所致尿潴留。

2.危重病人抢救。

3.膀胱疾病诊断与治疗。

【物品准备】

1.无菌导尿包内有治疗碗1个、尿管2根、小药杯1个(内盛棉球数个)、血管钳2把、石蜡油棉球1个、标本瓶1个、洞巾1块、纱布数块、20ml注射器1个(内有生理盐水20ml)。

2.外阴初步消毒用物无菌治疗碗1个(内盛消毒液棉球10余个、血管钳l把)、清洁手套1只。

3.其他无菌持物钳、无菌手套、消毒溶液(碘伏)、中单、便盆。

【操作步骤】

女病人导尿术

1.操作者洗手,按需将用物准备齐全,携至病人床旁,核对病人,并做好解释,以取得配合。

关好门窗,调节室温,防止病人着凉,必要时用屏风遮挡病人。

戴帽子、口罩。

帮病人脱去对侧裤腿,盖在近侧腿部上方,对侧腿用盖被遮盖,协助病人取屈膝仰卧位,两腿略外展,暴露外阴。

将中单置于病人臀下,弯盘置于病人外阴旁。

2.清洁外阴打开外阴消毒包,倒人消毒液(碘伏),浸湿棉球,将治疗碗置病人会阴处,操作者左手戴手套,右手持血管钳夹取棉球由外向内、自上而下,消毒阴阜,大阴唇,以左手分开大阴唇,同样顺序消毒小阴唇和尿道外口,最后一个棉球从尿道外口消毒至肛门部。

3.消毒外阴打开导尿包,倒人消毒液(碘伏),戴无菌手套、铺洞巾,使洞巾和无菌导尿包布内层形成一无菌区,检查尿管通畅后润滑前端。

左手分开并固定小阴唇,自尿道外口开始由内向外、自上而下依次消毒尿道外口与双侧小阴唇,最后再次消毒尿道口。

4.插导尿管嘱病人X口呼吸,右手用无菌镊子夹住涂以无菌液状石蜡的导尿管端3~u5cm处缓缓插入尿道,插入尿道4~6cm,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5~7cm左右,根据导尿管上注明的气囊容积向气囊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轻拉导尿管有阻力感,即证实导尿管已固定于膀胱内。

根据导尿的目的导出尿液或于集尿袋连接。

5.询问病人感受,协助病人穿好裤子,取舒适卧位,整理用物。

操作者洗手,做好记录。

男病人导尿术

1.清洁外阴依次消毒阴阜、阴茎、阴囊。

然后左手用无菌纱布裹住阴茎将包皮向后推,暴露尿道口。

自尿道口向外后旋转擦拭尿道口、龟头与冠状沟数次,每只棉球限用一次。

如病人外阴分泌物较多,需协助病人清洗外阴。

2.消毒外阴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将尿道外口露出。

操作者用无菌纱布裹住阴茎并提起,使之与腹壁成60度角,将包皮向后推,暴露尿道口,依次消毒尿道口、龟头与冠状沟。

每个棉球只用一次。

3.插导尿管右手用无菌镊子夹住涂以无菌液状石蜡的导尿管端3~5cm处缓缓插入尿道,插人尿道约15~20cm,相当于导尿管的1/2长度,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2cm左右。

【须知事项】

1.用物必须严格消毒灭菌,并按无菌技术操作原如此进展,防止尿路感染。

导尿管选择大小应适当。

2.导尿过程中,嘱病人勿移动肢体,以保持原有的体位,防止污染无菌区。

3.女病人导尿时,操作者要仔细识别尿道外口的位置。

导尿管一旦误人阴道,应立即更换导尿管后再重新插入。

4.男性尿道较长,有三个狭窄两个弯曲,因此,插管时动作要轻、稳、准。

如在插管过程中受阻,稍停片刻,嘱病人做深呼吸,减轻尿道括约肌的紧X,再缓缓插入导尿管,切忌用力过猛过快而损伤尿道黏膜。

5.假如膀胱高度膨胀,第一次放尿不应超过1000ml,以免导致虚脱和血尿。

6.留置导尿术常选择双腔气囊导尿管,根据气囊尿管的特殊结构,一般将尿管插入膀胱见尿后需再插入6cm以上,注入无菌生理盐水5~10ml,并下拉尿管至有轻微阻力感即可,防止对尿道的损伤。

留置导尿如超过3~4周以上,为保持膀胱容量,应采用连续引流的方法,可将引流橡皮管夹住,每3~4h开放1次。

7.留置导尿管时,应每天消毒尿道外口,引流袋每天更换1次,导尿管5~7天更换1次,留置导尿应接冲洗装置,以免置留过久而有尿盐沉积堵塞或发生感染。

电除颤

成功复苏的关键是快速转复到有效的心脏电机制,因此,当监测到心室颤动时,必须立即以200了进展除颤,如果不成功如此可给予300了、甚至360了的电击。

有时在心跳骤停的急救中,为了争取时间尽早复苏,在不能与时做心电图或监测的情况下,也可盲目电击除颤。

【操作步骤】

立即将电极板涂导电糊或垫以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按照电极板标示分别置于胸骨右缘第2~3肋间和胸前心尖区或左背,选择按非同步放电钮,按充电钮充电到指定功率,明确无人与病人接触,同时按压两个电极板的放电电钮,此时患者身躯和四肢抽动一下,通过心电示波器观察患者的心律是否转为窦性。

【须知事项】

1.假如心电显示为细颤,应坚持心脏按压或用药,先用1%肾上腺素1m1静脉推注,3~5分钟后可重复一次,使细颤波转为粗波后,方可施行电击除颤。

2.电击时电极要与皮肤充分接触,勿留缝隙,以免发生皮肤烧灼。

3.触电早期(3~10分钟内)所致的心跳骤停,宜先用利多卡因100mg静注。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

【目的】

急救时的固定主要是对骨折临时固定,防止骨折断端活动刺伤血管、神经等周围组织造成继发性损伤,并减少疼痛,便于抢救运输和搬运。

【物品准备】

1.木质、铁质、塑料制作的夹板或固定架。

2.就地取材,选用适合的木板、竹竿、树枝、纸板等简便材料。

【操作步骤】

1.上臂骨折固定将夹板放在骨折上臂的外侧,用绷带固定;再固定肩肘关节,用一条三角巾折叠成燕尾式悬吊前臂于胸前,另一条三角巾围绕患肢于健侧腋下打结。

假如无夹板固定,可用三角巾先将伤肢固定于胸廓,然后用三角巾将伤肢悬吊于胸前。

2.前臂骨折固定将夹板置于前臂四侧,然后固定腕、肘关节,用三角巾将前臂屈曲悬吊于胸前,用另一条三角巾将伤肢固定于胸廓。

假如无夹板固定,如此先用三角巾将伤肢悬吊于胸前,然后用三角巾将伤肢固定于胸廓。

3.股骨骨折固定①健肢固定法:

用绷带或三角巾将双下肢绑在一起,在膝关节、踝关节与两腿之间的空隙处加棉垫。

②躯干固定法:

用长夹板从脚跟至腋下,短夹板从脚跟至大腿根部,分别置于患腿的外、内侧,用绷带或三角巾捆绑固定。

4.小腿骨折固定用长度由脚跟至大腿中部的两块夹板,分别置于小腿内外侧,再用三角巾或绷带固定。

亦可用三角巾将患肢固定于健肢。

5.脊柱骨折固定将伤员仰卧于木板上,用绷带将脖、胸、腹、髂与脚踝部等固定于木板上。

【须知事项】

1.有创口者应先止血、消毒、包扎,再固定。

2.固定前应先用布料、棉花、毛巾等软物,铺垫在夹板上,以免损伤皮肤。

3.用绷带固定夹板时,应先从骨折的下部缠起,以减少患肢充血水肿。

4.夹板应放在骨折部位的下方或两侧,应固定上下各一个关节。

5.大腿、小腿与脊柱骨折者,不宜随意搬动,应临时就地固定。

6.固定应松紧适宜。

清创术

【适应证】

各种类型开放性损伤视为新鲜伤口,具备以下条件者:

1.伤后6~8h以内者。

2.伤口污染较轻,不超过伤后12h者。

3.头面部伤口,一般在伤后24~48h以内,争取清创后一期缝合。

【术前准备】

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

与病人或家属谈话,做好各种解释工作,如行一期缝合的原如此。

假如一期缝合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和局部表现,假如不缝合下一步的处理方法,解释伤合功能、美容的影响等。

争取清醒病人配合,并签署有创操作知情同意书。

2.器械准备无菌手术包、肥皂水、无菌生理盐水、3%双氧水、碘伏与1:

5000新洁尔灭溶液、无菌注射器、2%利多卡因、绷带、宽胶布、止血带等。

3.戴帽子、口罩。

【操作步骤】

1.清洁伤口周围皮肤先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剃去伤口周围的毛发,其X围应距离伤口边缘5cm以上,有油污者,用汽油或者乙醚擦除(以上步骤由巡回护士完成)。

2.手术者洗手、穿手术衣后戴无菌手套,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用肥皂水和无菌毛刷刷洗伤口周围的皮肤,继以无菌盐水冲洗,一般反复冲洗3次,严重污染伤口可刷洗屡次,直至清洁为止,注意勿使冲洗肥皂水流人伤口内。

3.清洗、检查伤口术者不摘无菌手套,去除覆盖伤口的无菌纱布,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并以夹持小纱布的海绵钳轻轻擦拭伤口内的组织,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待创面呈现泡沫后,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擦干伤口内的冲洗液与伤口周围皮肤,检查伤口内有无血凝块与异物,并检查伤口深度,有无合并神经、血管、筋腱与骨骼损伤,在此过程中假如遇有较大的出血点,应予以止血。

如四肢创面有大量出血,可用止血带,并记录上血带时间,此时,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

4.皮肤消毒、铺无菌巾洗手、泡手后不戴无菌手套,以0.75%碘酊消毒皮肤,铺无菌巾。

注意,勿使消毒液流人伤口内,必要时伤口周围局部麻醉。

5.清理伤口术者、助手再次消毒双手后,戴无菌手套,用手术剪去除伤口周围不整齐的皮肤边缘l~2mm,失去活力呈灰白色或不出血呈紫色的皮肤应予以去除。

假如切口过小,:

应扩大切口充分暴露。

一般从伤口两端沿纵轴延长(有时须据功能和外观选择延长切口的方向),深筋膜也应当做相应的切开,彻底止血,小的渗血可压迫止血,较大出血予以结扎,尽量取净伤口内的异物,剪除伤口内失去活力的组织,由浅人深仔细去除,但不应将不该切除的组织一并切除。

对于手、面部与关节附近的伤口更应特别注意。

脂肪组织易发生坏死、液化而至感染,失去活力的筋膜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均应尽量予以切除。

6.去除坏死和失去活力的肌肉组织凡夹捏不收缩,切开不出血或无颜色改变的肌肉组织,都要彻底切除或剪除。

污染明显与骨膜别离的小碎骨片可以去除,较大的游离骨片或与软组织相连的小骨片,予以保存,放回原位,以恢复解剖形态与功能,关节囊内的小游离骨片必须彻底去除,并将关节囊缝合。

7.血管伤的处理不影响伤口血液循环的断裂血管,可予以结扎。

假如主要血管损伤,清创后需进展动、静脉吻合或修补。

将损伤的血管近、远端剥离清楚,用无损伤血管钳夹住两端阻断血流,用小剪刀将血管外膜去除一端,将断端修剪整齐后对合两断端。

用细丝线在两侧各做一褥式缝合,用生理盐水放人少许肝素冲洗管腔,以防凝血块再凝固,将两缝线牵紧,用连续缝合法缝合前壁,翻转血管按前法缝合后壁。

放松远端血管夹,检查吻合口是否严密,如无缝隙,即去除近端血管夹,恢复血运。

8.缝合伤口遵循清创缝合原如此完成符合缝合要求的伤口,经上述步骤处理的伤口如此为清洁伤口,再用无菌盐水冲洗伤口。

如手术台面无菌巾已浸透,如此应加盖无菌巾。

清理伤口,由深层向浅层按局部的解剖层次进展缝合。

防止遗留无效腔,防止形成血肿,缝合时松紧度要适宜,以免影响局部血运。

用连续缝合法缝合皮下组织后,采用70%乙醇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连续缝合法缝合皮肤。

对齐皮缘,挤出皮下积血,再次用70%乙醇消毒皮肤,覆盖无菌纱布,并妥善包扎固定。

9.伤口表浅,止血良好,缝合后没有无效腔时,一般不必放置引流物。

伤口深,损伤X围大且重。

污染重的伤口和无效腔可能存在有血肿形成时,应放置引流物。

【须知事项】

1.清创术前需综合评估病情,如有颅脑伤或胸、腹严重损伤,或已有轻微休克迹象者,需与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2.切除污染创面时,应由外向内、由浅人深,并防止切除后的创面再污染。

3.清创需彻底,异物需彻底去除,深筋膜需充分切开,有效解除深层组织X力。

4.术后给予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并根据伤情给予适宜的抗生素预防感染。

5.引流物在24~48h后,按分泌物的质与量决定是否取出、更换敷料。

脊柱损伤的搬运

用担架、木板或门板搬运。

先使伤者两下肢伸直,两手相握放在身前。

担架放在伤员一侧,三人同时用手平抬伤员头颈、躯干与下肢,使伤员成一整体平直托至担架上。

注意不要使躯干扭转,特别注意勿使伤者呈屈曲体位时搬运。

对颈椎损伤的伤员,要另有一人专门托扶头部,并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引。

开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

【适应证】

适用于各种出血情况下的急救止血与包扎,尤其是大出血的急救处理,以压迫止血、保护伤口飞固定敷料、减少污染、固定骨折与关节、减少疼痛。

【术前准备】

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

与病人或家属交待病情,做好解释工作,争取清醒病人配合。

2.消毒用品、无菌纱布、棉垫、绷带、三角巾、止血带等,亦可用清洁毛巾、手绢、布单、衣物等替代。

【操作步骤】

止血方法:

l.加压包扎法为最常用急救止血方法。

用敷料盖住伤口,再用绷带加压包扎。

2.堵塞止血法用消毒的纱布、棉垫等敷料堵塞在伤口内,再用绷带、三角巾或四头带加压包扎,松紧度以达到止血为宜。

常用于颈部、臀部等较深伤口。

3.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出血的血管上端,即近心端,使血管闭合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目的。

适用于头、面、颈部与四肢的动脉出血急救。

4.屈曲加垫止血法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或胭窝内放置棉纱垫、毛巾或衣服等物品,屈曲关节,用三角巾或布带作8字形固定。

注意有骨折或关节脱位者不能使用,同时因此方法令伤员痛苦较大,不宜首选。

5.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大血管破裂或经其他急救止血无效者。

包括:

①橡皮止血带止血法:

常用气囊止血带或长lm左右的橡皮管,先在止血带部位垫一层布或单衣,再以左手指、示指、中指持止血带头端,另一手拉紧止血带绕肢体缠2~3圈,并将橡皮管末端压在紧缠的橡皮管下固定;②绞紧止血法:

急救时可用布带、绳索、三角巾或者毛巾替代橡皮管,先垫衬垫,再将带子在垫上绕肢体一圈打结,在结下穿一短棒,旋转此短棒使带子绞紧,至不流血为止,最后将短棒固定在肢体上。

包扎方法:

1.绷带包扎法主要用于四肢与手、足部伤口的包扎与敷料、夹板的固定等。

包括:

环形包扎法——主要用于腕部和颈部;8字形包扎法——用于关节附近的包扎;螺旋形包扎法——主要用于上肢和大腿;人字形包扎法一—多用于前臂和小腿等。

2.三角巾包扎法依据伤口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三角巾包扎方法,常见的有:

(1)头顶部伤口:

采用帽式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折叠约3cm宽,底边正中放在眉间上部,顶尖拉向枕部,底边经耳上向后在枕部交叉并压住顶角,再经耳上绕到额部拉紧打结,顶角向上反折至底边内或用别针固定。

(2)头顶、面部或枕部伤口:

将三角巾顶角打结放在额前,底边中点打结放在枕部,底边两角拉紧包住下颌,再绕至枕骨结节下方打结,称为风帽式包扎法。

(3)颜面部较大X围的伤口:

采用面具式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打结,放在下颌处,上提底边罩住头面,拉紧两底角至后枕部交叉,再绕至前额部打结,包扎好后根据伤情在眼、鼻、口处剪洞。

(4)头、眼、耳处外伤:

采用头眼包扎法。

三角巾底边打结放在鼻梁上,两底角拉向耳后下,枕后交叉后绕至前额打结,反折顶角向上固定。

(5)一侧眼球受伤:

采用单眼包扎法。

将三角巾折叠成4指宽的带形,将带子的上1/3盖住伤眼,下2/3从耳下至枕部,再经健侧耳上至前额,压住另一端,最后绕经伤耳上,枕部至健侧耳上打结。

(6)双眼损伤;采用双眼包扎法。

先将带子中部压住一眼,下端从耳后到枕部,经对侧耳上至前额,压住上端,反折上端斜向下压住另一眼,再绕至耳后、枕部,至对侧耳上打结。

(7)下颌、耳部、前额或颞部伤口:

采用下领带式包扎法。

将带巾经双耳或颞部向上,长端绕顶后在颞部与短端交叉,将二端环绕头部,在对侧颞部打结。

(8)肩部伤口:

可用肩部三角巾包扎法、燕尾式包扎法或衣袖肩部包扎法包扎。

燕尾式包扎法:

将三角巾折成燕尾式放在伤侧,向后的角稍大于向前的角,两底角在伤侧腋下打结,两燕尾角于颈部交叉,至健侧腋下打结。

(9)前臂悬吊带:

前臂大悬吊带适用于前臂外伤或骨折,方法:

将三角巾平展于胸前,顶角与伤肢肘关节平行,屈曲伤肢,提起三角巾下端,两端在颈后打结,顶尖向胸前外折,用别针固定。

前臂小悬吊带适用于锁骨、肱骨骨折、肩关节损伤和上臂伤,方法:

将三角巾叠成带状,中央放在伤侧前臂的下l/3,两端在颈后打结,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10)胸背部伤口:

包括单胸包扎法、胸背部燕尾式包扎法、胸背部双燕尾式包扎法。

(11)腹部伤口:

包括腹部兜式包扎法、腹部燕尾式包扎法。

(12)臀部伤口:

单臀包扎法。

需两条三角巾,将一条三角巾盖住伤臀,顶角朝上,底边折成两指宽在大腿根部绕成一周作结;另一三角巾折成带状压住三角巾顶角,围绕腰部一周作结,最后将三角巾顶角折回,用别针固定。

(13)四肢肢体包扎法:

将三角巾折叠成适当宽度的带状,在伤口部环绕肢体包扎。

(14)手(足)部三角巾包扎法:

将手或足放在三角巾上,与底边垂直,反折三角巾顶角至手或足背,底边缠绕打结。

3.四头带包扎法主要用于鼻部、下颌、前额与后头部的创伤。

4.毛巾飞被单、衣服包扎操作方法同前。

5.特殊损伤的包扎

(1)开放性颅脑损伤:

用干净的碗扣在伤口上,或者用敷料或其他的干净布类做成大于伤口的圆环,放在伤口周围,然后包扎,以免包扎时骨折片陷入颅内,同时保护膨出的脑组织。

(2)开放性气胸:

如胸部外伤伴有气胸,对较小的伤口采用严密包扎,阻断气体从伤口进出。

可先用厚敷料或塑料布覆盖,再用纱布垫或毛巾垫加压包扎。

对伤口较大或胸壁缺损较多,可用葫芦形纱布填塞压迫。

先用一块双侧凡士林纱布经伤口填塞胸腔内,再在其中心部位填塞干纱布,外加敷料,用胶布粘贴加压固定。

(3)肋骨骨折:

胸部外伤伴有多发肋骨骨折,可用衣物、枕头等加压包扎伤侧,以遏制胸壁浮动,必要时可将伤员侧卧在伤侧。

单根肋骨骨折可用宽胶布固定:

用胶布3~4条,每条宽7~8cm,长度为胸廓周径的2/3,在病人最大呼气末时固定,从健侧肩胛下向前至健侧锁骨中线,上下胶布重叠2~3cm。

(4)开放性骨折并骨端外露:

包扎时外露的骨折端不要还纳,如自行还纳还需特别注明。

(5)腹部外伤并内脏脱出:

脱出的内脏不能还纳,包扎时屈曲双腿,放松腹肌,将脱出的内脏用大块无菌纱布盖好,再用干净饭碗、木勺等凹形物扣上,或用纱布、布卷、毛巾等做成圆圈状,以保护内脏,再包扎固定。

【须知事项】

1.迅速暴露伤口并检查,采取急救措施。

2.有条件者应对伤口妥善处理,如去除伤口周围油污,局部消毒等。

3.使用止血带必须包在伤口的近心端;局部给予包布或单衣保护皮肤;在上止血带前应抬高患肢2~3分钟,以增加静脉血向心回流;必须注明每一次上止血带的时间,并每隔45~60分钟放松止血带一次,每次放松止血带的时间为3~5分钟,松开止血带之前应用手压迫动脉干近端;绑止血带松紧要适宜,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脉搏搏动为好。

4.包扎材料尤其是直接覆盖伤口的纱布应严格无菌,没有无菌敷料如此尽量应用相对清洁的材料,如干净的毛巾,布类等。

5.包扎不能过紧或过松,打结或固定的部位应在肢体的外侧面或前面。

骨髓穿刺术

【适应证】

1.各种白血病的诊断、治疗效果观察。

2.多种血液病的诊断,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

【禁忌证】

血友病。

【术前准备】

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

2.与病人与家属谈话,交代检查目的、检查过程与可能发生情况,并签字。

3.器械准备骨髓穿刺包、消毒剂、麻醉剂、无菌棉签、手套、洞巾、注射器、纱布以与胶布。

4.操作者熟悉操作步骤,戴口罩、帽子。

【操作方法】

1.选择穿刺部位①髂前上棘穿刺点:

位于髂前上棘后l~2cm的髂嵴上;②髂后上棘穿刺点,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③胸骨穿刺点:

胸骨柄或胸骨体相当于第一、二肋间隙的位置;④腰椎棘突穿刺点:

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

2.体位胸骨和髂前上棘为穿刺点时,病人取仰卧位;棘突为穿刺点时病人取坐位或侧卧位;髂后上棘为穿刺点时病人取侧卧位。

3.术者带无菌手套,常规消毒局部皮肤,盖无菌洞中,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皮肤、皮下与骨膜麻醉。

4.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位置上(胸骨穿刺约1.0cm,髂骨穿刺约1.5cm)。

术后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入(胸骨穿刺时,应保持针体与胸骨成30~40角)。

针尖接触骨质后,左右旋转针体,缓慢钻刺,当感到阻力消失、穿刺针在骨内固定时,表示针尖已进入髓腔。

5.拔出针芯,放在无菌盘内,接上10ml或20ml无菌枯燥注射器,用适当力量抽吸适量骨髓液送检(首先应抽吸0.1~0.2ml用作制备骨髓涂片,假如需作骨髓细菌培养或造血干细胞培养,应在制备骨髓涂片后再抽吸1~2ml骨髓液送检)。

6.抽取的骨髓液滴在载玻片上,迅速作有核细胞计数并涂片数X备用。

7.假如未能抽出骨髓液,应再插入针芯,稍加旋转针体,或再钻人少许或退出少许,拔出针芯,再行抽吸。

假如仍抽不出骨髓液,如此应考虑更换部位穿刺或作骨髓活组织检查术。

8.抽吸完毕,插入针芯。

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右手将穿刺针一起拔出,随即将纱布盖住针孔,并按压数分钟,再用胶布将纱布加压固定。

【术后处理】

1.术后应嘱病人静卧休息,同时做好标记并送检骨髓片,清洁穿刺场所,做好穿刺记录。

2.抽取骨髓和图片要迅速,以免凝固。

需同时作周围血涂片,以作对照。

【须知事项】

1.术前应做止、凝血检查。

有出血倾向者,操作时应特别注意。

血友病者禁止做本项检查。

2.穿刺针进入骨质后防止摆动过大,以防折断。

3.胸骨穿刺时,不应用力过猛,防止穿透内侧骨板。

4.假如穿刺时感到骨质坚硬,穿不进髓腔时,应做骨骼X线检查,以除外某某石骨病。

不可强行操作,以防断针。

手术根本操作

切开、止血、缝合、打结与拆线

切开

【手术刀的传递与执法】

1.传递手术刀时,递者应握主刀片与刀柄衔接处,背面朝上,将刀柄的尾部交给术者,切不可刀刃朝向术者传递,以免刺伤术者。

2.依据切开部位、切口长短、手术刀片的大小,旋转适宜的执刀方法。

执弓式:

用于胸腹部较大切口。

抓持法:

用示指压住刀背,下刀有力,用于坚韧组织的切开。

执笔法:

动作和力量放在手指,使操作轻巧,精细。

反挑法:

刀刃向上挑开组织,以免损伤深部组织与器官,常用于浅表脓肿的切开。

【切开方法】

切割前固定皮肤,小切口由术者用拇指和示指在切口两侧固定。

较长切口由助手在切口两侧或上下用手指固定。

切开皮肤时,一般可使用垂直下刀、水平走刀、垂直出刀,要求用力均匀,皮肤和皮下组织一次切开,防止屡次切割和斜切。

止血

彻底止血不但可防止手术止血,还可以保证手术区域清晰,便于手术操作,保证手术安全进展。

止血方法有压迫、结扎、电凝、缝合、止血剂填塞以与使用激光刀、冷刀和新近发明的离子刀等。

【压迫止血】

适用于较广泛的创面渗血;对较大血管出血一时无法显露出血点时,可暂时压迫出血,在辨明出血的血管后,再进展结扎止血。

1.一般创面用于纱布直接压迫出血数分钟,即可控制止血。

2.渗血较多时,可用热生理盐水纱布压迫创面3—5分钟,可较快控制渗血。

3.出血量大、病情危急时,可用纱布条或纱布垫填塞压迫止血,一般3~5天病情稳定后再逐步取出。

4.局部药物止血法用可以吸收的止血药物填塞或压迫出血、渗血处,以达到止血目的。

常用的有明胶海绵、羟甲基纤维素纱布与中草药提取的止血粉等。

5.骨髓腔出血时,可用骨蜡封闭止血。

【结扎止血】

结扎止血是常用的止血方法,光用止血钳的尖端对准出血点准确地夹住,然后用适当的丝线结扎和缝扎。

1.单纯结扎止血先用止血尖钳夹出血点,然后将丝线绕过止血钳下的血管和周围少许组织,结扎止血。

结扎时,持钳者应先抬起钳柄,当结扎者将缝线绕过止血钳后,下落钳柄,将钳头翘起,并转向结扎者的对侧,显露结扎部位,使结扎者打结方便。

当第一道结收紧后,应随之以放开和拔出的动作撤出止血钳,结扎者打第二道结。

遇到重要血管在打好第一道结后,应在原位稍微放开止血钳,以便第一道结进一步收紧,然后再夹住血管,打第二道结,然后再重复第二次打结。

2.缝扎止血适用于较大血管或重要部位血管出血。

先用止血钳钳夹血管与周围少许组织,然后用缝针穿过血管端和组织并结扎,可行单纯缝扎或8字形缝扎。

【须知事项】

1.钳夹止血时必须看清出血的血管,然后进展钳夹,不宜钳夹血管以外的过多组织。

2.看不清时,可先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