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答案word资料23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585348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题答案word资料23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真题答案word资料23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真题答案word资料23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真题答案word资料23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真题答案word资料23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真题答案word资料23页.docx

《真题答案word资料2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题答案word资料23页.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真题答案word资料23页.docx

真题答案word资料23页

华东理工大学历年真题答案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1996年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一、判断题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1.所有光合细菌,化能自养菌均为原核生物。

(对)

2.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好氧呼吸作用的酶系都分布在细胞膜上。

(错)

3.固氮酶对氧极为敏感,所以固氮微生物均为专性厌氧菌。

(错)

4.高压蒸汽灭菌法是一种利用蒸汽的高压来杀死微生物的方法。

(错)

5.在筛选抗青霉素突变株时在培养基中必须加入青霉素做为诱变剂。

(错)

6.所谓病毒的主要特点是他只有单链DNA而没有蛋白外壳。

(错)

7.微生物一般可采用溶菌酶去掉细胞壁而得到原生质体。

(对)

8.凡能进行转导的噬菌体都是缺陷噬菌体。

(对)

9.能否形成芽孢杆菌是细菌的种的特征,在杆菌中只有好氧芽孢杆菌是产生芽孢的。

(错)

10.免疫是机体对微生物或其它抗原性异物的刺激所产生的保护性反应,所以对机体是有益的。

(错)

11.用显微镜做细胞计数时,用次甲基蓝染色可区分死活,能染上颜色的细胞是活的。

(错)

12.分解代谢一般受基质而不是受终产物的控制。

(对)

13.酶的诱导物只能是基质。

(错)

14.对热处理过的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加CTP会是酶反应速度对基质浓度的曲线更呈S形。

(错)

15.在细胞得率相同的情况下,生长在甲烷比甲醇的热得率要高。

(对)

16.兼性厌氧菌如酵母,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只要其生长环境有氧,便不会产生乙醇。

(错)

17.一种碳源起分解代谢物阻遏作用的效能取决于它的化学结构。

(错)

18.青霉素G分子的侧链是a-氨基已二酸。

(对)

19.用结构类似物筛选耐反馈阻遏突变株的原理是结构类似物的诱变作用。

(错)

20.对所需产物为细胞(菌体)时,要设法提高维持方面所需要的能。

(错)

二、填空题

1、构成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它是由N-乙酰葡糖胺,N-乙酰胞壁酸和四肽链组成的多层网状大分子化合物,其主要功能是固定细胞外形和保护细胞不受损伤。

2、所谓微生物的原生质体和球状体的主要区别在于:

细胞壁去壁是否完全。

3、病毒一种是超显微的、无细胞结构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实体。

病毒的两重性:

活细胞外具生物大分子特征,活细胞内具生命特征。

2

4、放线菌的最大特点成菌丝状,其菌丝由于形态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三种。

5、杀螟杆菌之所以能杀死昆虫主要由于他们体内具有伴孢晶体。

6、微生物的命名采用双名法,基本单位是种,如枯草杆菌的学名为,灰色链霉菌的学名是

酿酒酵母的学名

7、一般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消毒灭菌法,如发酵罐灭菌采取湿热灭菌法,无菌室消毒采取无菌空气消毒法,牛奶,啤酒类的消毒采用巴氏消毒法,如有菌液洒在桌面或地上则可采用化学试剂法消毒。

8、酵母菌无性繁殖方式是芽殖,其有性生殖的过程包括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三个阶段。

9、各种抗菌药物对微生物的抑制机制是不同的,如青霉素的抑制机制是:

抑制转肽酶的活性,磺胺药的抑制机制是抑制二氢蝶酸合成酶的活性。

10、用平板活菌计数时,CFU代表菌落形成单位。

2

11、转甲基反应中,甲基的直接给体S-腺苷酰甲硫氨酸(SAM),甲基转移后给体变成S-腺苷酰高半胱氨酸(SAH)3

12、次级代谢物的特征是:

一般不在产生菌的生长期产生,而在随后的生产期形成;种类繁多,含有不寻常的化学键;一种菌可以生产结构相近的一簇抗生素;一簇抗生素中各组分的多少取决于遗传与环境因素。

2

13、生物合成分枝途径的调节有以下几种方式:

反馈抑制、分枝途径中末端产物的调节、微生物代谢调节机制的多样性。

2

14、链霉素的分子结构由N-甲基-L-葡萄糖胺,链霉糖和链霉胍。

3

15、菌体内cAMP含量少,说明微生物处于积极生长状态和cAMP含量高,说明菌处于饥饿状态。

16、乙醛酸循环利用TCA循环八个酶中的5个,再加上两个新出现的酶,为苹果酸合酶和异柠檬酸裂解酶。

2

17、在链霉素生物合成过程中。

每经过脱氢,转氨,磷酸化,转脒基和去磷酸化反应五个步骤将环多醇上的一个羟基转化为胍基。

2

18、芳香族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主要走莽草酸途径。

其头一个反应的基质是赤酰糖-4-磷酸和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途径中的分支点上的一个中间体为分支酸

19、磷酸己糖旁路(HMS)的主要生理意义是:

提供合成核酸和吡啶核苷酸等所需的戊糖和合成芳香氨基酸和维生素所需的前体以及许多合成反应所需的(NADPH+H+)。

2

20、举三类其碳架由短链脂肪酸为主要前体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四环类、蒽环类抗生素

2019年

一、判断题

1.在发酵生产中,要使某一代谢产物获得最高量,就应使发酵过程始终保持在最适生长温度的范围内。

(错)

2.微生物遗传学实验中所用的基本培养基,就其成分来说是天然培养基。

(错)

3.凡能进行转导的噬菌体都是缺陷噬菌体。

(对)

4.自发突变是指微生物在没有人工参与下所发生的突变,称“自发突变”即意味着这种突变是没有任何原因的。

(错)

5.噬菌体进入菌体后就会改变宿主的性质,使之成为制造噬菌体的“工厂”,大量产生新的噬菌体,最后导致菌体裂解死亡。

(错)

6.非细胞生物病毒是最小的微生物有机体。

(对)

7.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好氧呼吸作用的酶系都分布在细胞膜上。

(错)

8.所谓最适生长温度是指某微生物群体生长繁殖速度最快,发酵旺盛和积累代谢产物最多时的温度。

(错)

9.格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的特异性组分是磷壁质。

(对)

10.从DNA的双螺旋结构可以看出,两条单链之间才碱基存在着互补规律。

这种规律是造成遗传性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

(错)

11.无论哪一种基质,细胞对氧的需求(克氧/克细胞)随细胞的得率(Yx/s)的增加而增加。

(错)

12.用浊度法测量细胞的浓度,过高的细胞浓度是A=εLC的εL偏低。

(对)

13.随细菌的生长速率的增加,细胞的RNA﹪下降,DNA﹪增加。

(错)

14.以烷烃为碳源的微生物,生产谷氨酸时不需要加入生物素。

(对)

15.分解代谢一般受基质而不是受终产物控制。

(对)

16.对热处理过的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加CTP会是酶反应速度对基质浓度的曲线更呈S形。

(错)

17.在细胞得率相同的情况下,生长在甲烷比甲醇的热得率要高。

(对)

18.兼性厌氧菌如酵母,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只要其生长环境有氧,便不会产生乙醇。

(错)

19.一种碳源起分解代谢物阻遏作用的效能取决于它的化学结构。

(错)

20..用结构类似物筛选耐反馈阻遏突变株的原理是结构类似物的诱变作用。

(错)

二、填空题

1、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是核酸,诱变育种的理论基础是基因突变,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是基因重组

2、细菌产生抗药性的三种主要途径是基因突变、遗传重组和质粒转移。

3、所谓抗原是一类能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抗体或T淋巴细胞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大分子的物质,它具有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和特异性等特征。

4、在筛选抗链霉素突变株时,在培养基中必需加入链霉素,其目的是起筛选作用

5、完整病毒粒子是由核酸和衣壳组成的,某些病毒在外层还包裹着一层结构比较复杂的包膜

6、碳原的主要作用是构成细胞结构和提供能源

7、准性生殖的整个过程包括质配、核配、体细胞交换和单倍体化

8、减数分裂包括一次核分裂和二次细胞分裂

9、在部分合子的形成中,提供部分染色体或少数基因的细胞称为供体细胞,提供整个染色体的细胞称为受体细胞

10、根据微生物所需能源和碳原的不同,可将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分为四大类,即光能自养型、光能异样型、化能自养型和化能有机营养型

11、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在杆菌中只有好氧性的芽孢杆菌属和厌氧性的梭菌属是产芽孢的。

12、EMP、HMS、ED、PK途径的关键酶分别为6-磷酸果糖激酶、6-磷酸葡糖酸脱氢酶、2-酮-3-脱氧-6-磷酸葡糖酸蜷缩酶、磷酸解酮酶。

2

13、当氨的浓度低时,细胞会诱导出一种天冬酰胺合成酶,以固定氨,其反应为:

天冬氨酸+ATP+NH3—————天冬氨酰胺+AMP+PPi。

(天冬酰胺合成酶)2

14、谷氨酸产生菌有两个共同特征:

α-酮戊二酸脱氢酶的缺乏和对生物素的需求。

2

15、用平板活菌计数时,CFU代表菌落形成单位。

2

16、转甲基反应中,甲基化的直接给体S-腺苷酰甲硫氨酸(SAM),甲基转移后给体变成S-腺苷酰高半胱氨酸(SAH)3

17、次级代谢物的特征是:

一般不在产生菌的生长期产生,而在随后的生产期形成;种类繁多,含有不寻常的化学键;一种菌可以生产结构相近的一簇抗生素;一簇抗生素中各组分的多少取决于遗传与环境因素。

2

18、生物合成分枝途径的调节有以下几种方式:

反馈抑制、分枝途径中末端产物的调节、微生物代谢调节机制的多样性。

2

19、链霉素的分子结构由N-甲基-L-葡萄糖胺,链霉糖和链霉胍。

3

20、乙醛酸循环利用TCA循环八个酶中的5个,再加上两个新出现的酶,为苹果酸合酶和异柠檬酸裂解酶。

2

21、磷酸己糖旁路(HMS)的主要生理意义是:

提供合成核酸和吡啶核苷酸等所需的戊糖和合成芳香氨基酸和维生素所需的前体以及许多合成反应所需的(NADPH+H+)。

2

22、赖氨酸生物合成油两条途径:

细菌走二氨基庚二酸(DAP)途径,真菌走α-氨基己二酸途径(AAA)3

23、举三类其碳架由短链脂肪酸为主要前体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四环类、蒽环类抗生素

98年

一、判断题

1.细菌的芽孢和分生孢子属于无性繁殖方式(错)

2.根据目前的资料表明,凡能固氮的微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

(对)

3.一化学诱变剂能诱发某一基因突变的话,必然能诱发它的回复突变。

(错)

4.固氮酶对氧极为敏感,所以固氮微生物均为专性厌氧菌。

(错)

5.在筛选抗链霉素的菌株时,在培养基中必须加入链霉素作为诱变剂。

(错)

6.瘤胃微生物是一群生活在反刍动物瘤胃内的寄生性微生物。

(错)

7.单倍体酵母生活能力较强,所以在发酵工业中使用的酵母一般都是单倍体酵母。

(错)

8.大肠杆菌F—菌株和Hfr菌株发生接合,一般F—菌株都不能变成F+菌株。

(对)

9.连续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杂菌污染和菌种退化。

(对)

10.只有通过基因突变微生物才能产生抗药性(错)

11.用显微镜做细胞计数时,用次甲基蓝染色可区分死活,能染上颜色的细胞是活的。

(错)

12.分解代谢一般受基质而不是受终产物控制。

(对)

13.高或低生长速率下细菌细胞个子大小无变化。

(错)

14.糖代谢的方式取决于培养物的生长速率而不是基质分子的性质(对)

15.链霉胍的脒基给体是鸟氨酸(错)

16.无论哪一种基质,细胞对氧的需求(克氧/克细胞)随细胞的得率(Yx/s)的增加而增加。

(错)

17.在相同的细胞得率下(0.5)比较,用甲烷的细胞对氧的需求比甲醇的大(对)

18.随细菌的生长速率的增加,细胞的RNA﹪下降,DNA﹪增加。

(错)

19.变构酶的副部位的作用不一定是专一的,可以结合不同的物质,产生不同的效应(对)

20.以烷烃为碳源的微生物,生产谷氨酸时不需要加入生物素。

(对)

二、填空题

1、第一个发现(观察到)细菌的人:

列文胡克(荷兰人)巴斯德贡献(4点):

A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B否定了自生说,C创立了免疫学说,D创立了巴氏消毒法。

2、病毒一种是超显微的、无细胞结构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实体。

病毒的两重性:

活细胞外具生物大分子特征,活细胞内具生命特征。

2

3、磺胺类药能与对氨基苯甲酸(PABA)发生竞争性抑制,从而抑制四氢叶酸的合成。

4、所谓的基因工程的三大元件:

基因受体、基因供体和基因载体。

5、葡萄糖彻底氧化成CO2和水,一般需经脱氢、递氢、受氢三个阶段。

6、微生物的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是种。

微生物的命名一般采取双名法

7、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概括起来,主要有转化、转导、接合和原生质体融合四种方式。

8、研究营养缺陷型要用到的培养基有:

基本培养基、完全培养基、补充培养基。

9、现代免疫概念可归纳为:

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和免疫监视。

10、DNA合成速率取决于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数目,RNA合成速率取决于核糖核苷酸的数目,蛋白质合成速率取决于氨基酸的数目。

11、糖的转化以糖磷酸酯形式进行。

12、甲基化的直接给体S-腺苷酰甲硫氨酸(SAM),甲基转移后给体变成S-腺苷酰高半胱氨酸(SAH)3

13、列举莽草酸途径的三个重要中间体:

分支酸、莽草酸、预苯酸。

14、dS/dt=uX/Y+Mx+Qx/y,请表示上式各项的含义:

总基质的消耗、用于生长部分的基质消耗、用于维持代谢的基质消耗,用于生产合成的基质消耗。

3

15、长链脂肪酸的合成是从乙酰CoA与ACP接合开始的。

R-酰基-SACP是逐次转移C2单位的受体,C2给体是丙二酰ACP

16、谷氨酸产生菌有两个共同特征:

α-酮戊二酸脱氢酶的缺乏和对生物素的需求。

2

17、生物合成分枝途径的调节有以下几种方式:

反馈抑制、分枝途径中末端产物的调节、微生物代谢调节机制的多样性。

2

18、链霉素的分子结构由N-甲基-L-葡萄糖胺,链霉糖和链霉胍。

3

19、在链霉素生物合成过程中。

每经过脱氢,转氨,磷酸化,转脒基和去磷酸化反应五个步骤将环多醇上的一个羟基转化为胍基。

2

20、赖氨酸生物合成油两条途径:

细菌走二氨基庚二酸(DAP)途径,真菌走α-氨基己二酸途径(AAA)3

2019年

一、判断题

1.瘤胃微生物是一群生活在反刍动物瘤胃内的寄生性微生物。

(错)

2.真菌是一类具有菌丝体结构的真核微生物(错)

3.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均为专性活细胞寄生的生物(错)

4.工业微生物优良菌种的选育主要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目前发酵业上使用的高产菌种大多是由杂交育种获得的。

(错)

5.抗噬菌体菌株的获得,必须有噬菌体的存在,如去掉噬菌体后,抗性亦消失(错)

6.自养微生物能以二氧化碳为唯一的碳源(对)

7.用溶菌酶可驱除大肠杆菌的细胞壁,是起成为原生质体。

(错)

8.当基因点发生突变时,DNA链中的一个碱基被取代,所产生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必然发生改变。

(错)

9.青霉素对细胞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壁肽聚糖亚单位间的交连,因而对静息细胞无效(对)

10.丫啶类物质作为一种诱变剂主要引起碱基对的置换(错)

11.糖代谢的方式取决于培养物的生长速率而不是基质分子的性质(对)

12.变构酶的副部位的作用不一定是专一的,可以结合不同的物质,产生不同的效应(对)

13.在发酵过程中通气搅拌下发现溶解氧浓度为零说明菌的耗氧等于零(错)

14.在有氧下进行发酵,无论葡萄糖浓度多高都不会产生乙醇(错)

15.以烷烃为碳源的微生物,生产谷氨酸时不需要加入生物素。

(对)

16.在相同的细胞得率下(0.5)比较,用甲烷的细胞对氧的需求比甲醇的大(对)

17.以天冬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的反应动力学为例,加入ATP会是Km值增大(错);

18.续上题,加入CTP会使Km值减小。

(错)

19.随细菌的生长速率的增加,细胞的RNA﹪增加,DNA﹪下降。

(对)

20.无论哪一种基质,细胞对氧的需求(克氧/克细胞)随细胞的得率(Yx/s)的增加而增加。

(错)

二、填空题

1、按培养基的特殊用途来看,EMB培养基属于鉴别性培养基,因为大肠杆菌能利用其中的乳糖产酸,从而形成具有深紫颜色的菌落。

2、λ—噬菌体是一种温和噬菌体,当它感染大肠杆菌时,将其DNA插入到大肠杆菌染色体的发酵半乳糖的gal和合成生物素的bio两个基因中间,这时被整合到大肠杆菌染色体中的噬菌体DNA被称为前噬菌体,而被感染的大肠杆菌则称为溶源菌

3、脂多糖(LPS)是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最外层的主要化学成分,它是由类脂A、核心多糖、O—特异侧链三部分组成。

4、干扰素(interferon)是由干扰素诱导剂作用于活细胞后,由高等动物活细胞产生的一种特异性糖蛋白,它不直接灭活病毒,而是干扰了病毒mRNA的复制,从而抑制了衣壳蛋白的合成。

5、噬菌体对宿主具有高度特异性,可用相应的标准菌株去培养和发现它。

6、初级代谢是指能使营养物质转变成机体的细胞结构物质,或对机体具有维持生理活性作用的物质或为机体生长提供能量的一类代谢类型。

7、请把下面的诱变剂写成中文:

1、DES:

硫酸二乙酸2、EMS:

甲基磺酸乙酯3、NTG:

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

8、荚膜虽不是细胞的重要结构,但它是细胞外碳源和氮源性贮藏物质,并能保护菌体免受干燥的影响,同时能增强某些病原菌的致病能力,使之抵御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

9、在常规发酵过程中可用以下一些办法提高发酵液中的溶氧浓度:

在空气中掺入纯氧2、提高罐压3、改变通气速率4、提高设备的供养能力,5、提高搅拌的转速。

10、青霉素G和青霉素V的前体分别为苯乙酸和苯氧乙酸。

11、EMP、HMS、ED、PK途径的关键酶分别为6-磷酸果糖激酶、6-磷酸葡糖酸脱氢酶、2-酮-3-脱氧-6-磷酸葡糖酸蜷缩酶、磷酸解酮酶。

2

12、自养型生物固定CO2,是通过卡尔文循环的代谢工程,还需要用核酮糖-1,5-二磷酸作为受体,它在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被CO2固定,产生2分子的3-磷酸甘油酸。

13、dS/dt=uX/Y+Mx+Qx/y,请表示上式各项的含义:

总基质的消耗、用于生长部分的基质消耗、用于维持代谢的基质消耗,用于生产合成的基质消耗。

3

14、当氨的浓度低时,细胞会诱导出一种天冬酰胺合成酶,以固定氨,其反应为:

天冬氨酸+ATP+NH3—————天冬氨酰胺+AMP+PPi。

(天冬酰胺合成酶)2

15、合成芳香族氨基酸的途径被称为莽草酸途径,其实一个反应的基质是赤藓糖—4—磷酸和PEP途径中的分支点上的一个中间体为分支酸。

16、长链脂肪酸的合成是从乙酰CoA与ACP接合开始的。

R-酰基-SACP是逐次转移C2单位的受体,C2给体是丙二酰ACP

2000年

一、判断题

1.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它着生在细胞膜上,所以无论细胞有无细胞壁,只要有鞭毛就能运动。

(错)

2.所有的原核生物都有坚韧的细胞壁。

(错)

3.用革兰氏染色法,可使放线菌呈紫色。

(对)

4.根霉菌的假根是营养菌丝的特化形式。

(对)

5.瘤胃微生物是一群生活在反刍动物瘤胃内的寄生性微生物。

(错)

6.只有通过基因突变微生物才能产生抗药性(错)

7.EMB培养基是一种选择培养基,可将大肠杆菌选择出来(错)

8.从DNA的双螺旋结构可以看出,两条单链之间才碱基存在着互补规律。

这种规律是造成遗传性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

(错)

9.疯牛病病毒其实是一种蛋白质(对)

10.没有质粒的细菌只能从具有质粒的细菌通过接合、转化或转导获得,不能自发产生。

(错)

11.酵母细胞的大小取决于其生长速率,其倍增所需的时间越短,细胞体积越大(对)

12.最典型的不对称分裂是柄细胞,它分裂成形态各异的游动细胞和柄细胞,游动细胞最后变成柄细胞(对)

13.酶的诱导物只能是基质。

(错)

14.对热处理过的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加CTP会是酶反应速度对基质浓度的曲线更呈S形。

(错)

15.细胞得率Y是碳源转化为细胞物质效率的量度,一般氧的需求与细胞的得率成反比(对)

16.兼性厌氧菌如酵母,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只要其生长环境有氧,便不会产生乙醇。

(错)

17..一种碳源起分解代谢物阻遏作用的效能取决于它的化学结构。

(错)

18.青霉素G分子的侧链是a-氨基已二酸。

(对)

19.用结构类似物筛选耐反馈阻遏突变株的原理是结构类似物的诱变作用。

(错)

20.细胞的最大得率一般可从基质的碳含量推算,但实际的得率往往随代谢途径的改变而改变。

(对)

二、填空题

1、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是核酸,诱变育种的理论基础是基因突变,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是基因重组

2、葡萄糖彻底氧化成CO2和水,一般需经脱氢、递氢、受氢三个阶段。

3、固氮酶有分子量较小的固二氮酶还原酶和一种分子量较大的固二氮酶组成,这两种蛋白在酶分子中以1:

1的比例存在。

4、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是病原体、宿主的免疫力、和环境因素。

5、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分为四种,其主要依据是能源和碳源

6、所谓生物制品基本上分为特异性抗原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免疫制剂三类。

7、要提高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菌粉的产量和质量,即提高伴孢晶体的量,它是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产生的。

8、延迟期细胞的特点是生长速率为零和细胞内合成代谢十分活跃。

9、恒化连续培养要控制恒定的培养液流速使由于细菌生长而耗去的营养物质及时得到补充,培养室中营养物质浓度基本恒定,从而保持细菌的恒定生长密度。

10、菌种保藏的原理是使被保藏的菌种处于休眠状态,即使菌种处于干燥、低温、缺氧和避光状态。

11、所谓溶源性细菌是指是指染色质体上整合有前噬菌体并能正常生长繁殖而不被裂解的细菌。

12、聚类异戊二烯化合物是由活化的C5化合物异戊烯焦磷酸合成的。

13、所谓向化性是指以化学物质为刺激源的向性,负责表示避开。

14、次级代谢物的特征是:

一般不在产生菌的生长期产生,而在随后的生产期形成;种类繁多,含有不寻常的化学键;一种菌可以生产结构相近的一簇抗生素;一簇抗生素中各组分的多少取决于遗传与环境因素。

15、养分透过细胞膜主要有四种运输机制,它们是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送和基团转移。

16、链霉素的分子结构由N-甲基-L-葡萄糖胺,链霉糖和链霉胍。

3

17、菌体内cAMP含量少,说明微生物处于积极生长状态和cAMP含量高,说明菌处于饥饿状态。

18、乙醛酸循环利用TCA循环八个酶中的5个,再加上两个新出现的酶,为苹果酸合酶和异柠檬酸裂解酶。

19、微生物代谢调节方式一般可归纳为酶活性调节,诱导作用、分解代谢物阻遏,反馈调节。

20、芳香族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主要走莽草酸途径。

21、磷酸己糖旁路(HMS)的主要生理意义是:

提供合成核酸和吡啶核苷酸等所需的戊糖和合成芳香氨基酸和维生素所需的前体以及许多合成反应所需的(NADPH+H+)。

2

22、赖氨酸生物合成油两条途径:

细菌走二氨基庚二酸(DAP)途径,真菌走α-氨基己二酸途径(AAA)3

23、举三类其碳架由短链脂肪酸为主要前体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四环类、蒽环类抗生素

2019年

一、判断题

1.凡能进行转导的噬菌体都是缺陷噬菌体。

(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