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5851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方案.docx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方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方案.docx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方案

一、需求论证

(一)行业对机电技术人才的需求分析

1、行业的飞速发展为机电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机电行业作为现代社会重要产业,在社会各领域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产业链,其职业工种及岗位群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轻工纺织等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占天津市工业比重超过90%,尤其在冶金、建材、机械制造、港口物流等几大行业发挥着巨大作用,促进了天津经济的发展。

蓟县作为天津后花园,工业发展十分迅速,一是蓟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蓟县汽车产业园区和上仓酒业园区等新型企业的建立,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二是我县周边地区老企业为提高竞争力,许多设备更新换代,旺盛的人才需求为我校机电技术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与发展空间。

2、企业专业化对机电技术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对机电技术人员提出更高要求,并把“具有创新精神,会操作最新设备,维护维修能力强,对新技术接受能力强”作为机电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鲜明的产业结构特色与新的培养目标,为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他们既有专门的岗位技能,又有一定的弹性就业能力,使他们“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成为我们机电专业建设工作中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3、企业技工基本状况

据调研数据显示,蓟县地区机电行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状况如下:

一是90%以上技工在从业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机电技术学习;二是在从业过程中维修少、更换多,扩大了故障点、故障源的围,消耗大、费用高;三是技术的传授和掌握主要是在实践中观摩学习,时间长、效率低。

(二)机电专业发展基础

机电专业作为天津信息工程学校的骨干专业,始终承担着为蓟县及周边地区企业培养培训生产、维修、维护人才的重任,本专业1983年创建,2004年10月被确定为市级骨干专业。

1、拥有雄厚的实训基地

校实训场地建筑面积1830平方米,共有电工电子实训室、PLC、单片机实训室、电子工艺实训室、维修电工实训室、焊工实训室、钳工实训室、机加工实训室等21个实训室和大量实物教学模型,能够满足300余人同时进行电子技术、电工、PLC编程、单片机技术、交直流调速、焊工、钳工、车工、数控车工、数控加工中心等实训的要求;此外拥有坚固的校外实习基地,我们与天津华能集团、天津福迪建材制品、燕山曲轴铸造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学习、锻炼,学生按教学要求定期到公司参加实训或顶岗实习,企业员工有组织的到学校学习、培训,长期合作机制的建立促进了交流与合作。

2、构建了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本专业现拥有一支年富力强、学历较高、职业资格和职称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

专业教师30人,均为本科学历,副高职称5人,中级职称20人,取得技师职业4人,高级工职业12人,外聘专任兼职教师5人。

3、“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已初具规模

自1992年开始,我校在市率先实施了订单培养的办学模式。

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使我们与天津华能集团能源设备厂、天津福迪建材制品、天津燕山曲轴铸造、意大利独资意乐公司、瑞斯福科技天津分公司、天津市凯德瑞塑料异型材制造、地球卫士天津石头纸科技、一阳磁性材料制品等多家县外企业确立了合作关系与订单协议。

这种办学模式实现了学校教学与企业工人培养同步,德育教育与企业工人思想建设同步,构建了学生零距离就业的格局。

3、推行“双证书”制度,实行双证融合

1995年开始推行“双证书”制度,将维修电工、焊工、钳工、车工、数控车工等职业技能鉴定考证容融入到“教学计划”之中,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生产技能训练,采用“以证代考”的考核方法,检验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技能水平,实现学历毕业证和职业的双证融合。

通过取证训练、考核,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是涌现了以庞福来、王海鹏、代宏达、梁子龙、鲁楠楠、王伟获、朝为代表的一大批专业技术能手获得市级、国家级奖励。

二是通过历届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显示: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态度、专业技术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很高。

(三)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虽然在专业建设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很多不足:

1、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的“四维型”教学团队。

2、完善与补充、升级与改造教学实训设备,使其能够满足生产性实训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3、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加强“订单式”培养模式研究,增加合作涵,提高合作效益。

二、建设目标

(一)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天津及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创建新的教育模式,为社会培养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基本素质好、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深化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的“学校+企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立足职业能力培养调整培养目标,基于工作过程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培养一支专兼合理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带动相关专业的改革与建设,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力争两年把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从市级骨干专业建设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示专业。

二、专业建设的具体目标

1、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新型课程体系

(1)以改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办出教学特色。

(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调整培养目标。

以工作过程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与中职教育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专业特点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3)在校建设具有企业生产环境和管理环境的实习场地、实训中心,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素养;并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担任学生的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并按企业的用工标准对学生进行教学、实习、考核,以满足“工学结合”的需求。

(4)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深入合作,依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要求拟定课程容,依据工作过程编写出本专业核心专业课教材。

推进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建设,一是两年制定完成课程综合化、模块化、一体化设计方案和新的教学实施计划;二是按照不同课程的实际需要对教学容、形式、方法进行调整,完成核心课程《电工电子技术应用》的建设工作,完成《机加工实训》、《焊接技术实训》、《初级维修电工技能实训》等3部校本教材的编写。

搭建机电专业数字化教学平台,完成精品课件1个。

2、培养新型教师团队

(1)本着培养专业教师、技师、职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四维型”教师的思想,构建、培养教师队伍。

(2)加大专业教师的培养力度,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参加相关培训考核,取得与所授课程相关的专业技术职称和职业书,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培养“四维型”骨干教师10人,争取国培训40人次。

(3)具备“四维”素质的专业教师比例达95%以上。

(4)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继续增聘企业兼职教师,使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比例更加合理。

3、打造良好的新型育人环境

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和育人环境建设,通过专业文化建设、“四维型”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和教学管理基础建设等,使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环境上一个新的台阶,营造一个适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4、努力走在教研教改的最前沿

(1)改革以课堂为主、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推广现代教育技术,探讨建立一种与职业教育更加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2)在培养“四维型教师”的基础上培养“研究型教师”。

在学习中教学,在教学中学习,多研讨,多总结,勤写论文,“工-教-学-研”结合起来,借此推动精品课程的建设,走在教研教改的最前沿。

5、不遗余力的服务社会

(1)为下岗工人再就业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培训与技术支持。

(2)为企业提供技术改造服务。

(3)为企业员工进行短期培训,接纳其它兄弟学校学生的实训,实施联合办学。

6、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1)在原有基础上新增4个校外实训基地。

(2)深化校外实训管理。

(3)校企合作更加深入,企业职工培训和在校生培养进一步融合。

三、建设思路

面向蓟县及周边地区冶金、建材、机械制造、物流等几大行业,培养、输送合格人才。

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重构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容、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四维型”、“研究型”教师队伍、创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以及校外实习基地和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建设等措施,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办学能力和水平。

1、发挥优势,积极探索,充分体现中职教育特色

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树立与中等职业教育相适应的人才观、教育观和教育质量观等。

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调整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

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改变实践教学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一支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有很强的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培养学生基础应用能力为主旨,以传授知识技能模块为要素,重组教学容,开发课程体系,进行教材建设;建立产、教、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广泛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推动专业应用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工作,以督促提高教学质量。

2、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重新组织教学容

在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根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岗位的需要和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注重基本素质培养,建立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并构建出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和教学容体系。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框图

核心技术能力

维修电工相关能力,焊工能力,机械加工能力

专业基础能力

电工技术基础知识,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自学能力

关键能力

良好心理素质与自制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形象意识与公关能力

基本素质与基础能力

专业英语、数学,语文听、说、读、写能力,思想政治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及职业道德素质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机械技术能力

钳工基本操作、机械识图、机械基础、机械加工方面能力

计算机应用能力

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

计算机专业相关应用能力

 

3、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必须加强改革,要实现以下一些转变:

(1)从过去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到现在的以能力培养为主上来;

(2)从强调理论背诵能力转到强调技术应用能力上来;把应用先进技术,特别是用高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放在能力培养的主要位置上;

(3)从过去按照学科建立课程结构和教学容体系,转到以职业能力和工作过程为核心的综合性和技术应用性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容体系上来。

摆脱学科教育束缚,强调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积极探索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律。

(4)从死记硬背专业理论和技术操作规转到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来;

(5)从注重专业教学转到注重基本素质培养上来。

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改革教学体系,以强化技能为教学重点,以实用性技能为原则,针对本地区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发教材,积极进行校本教材开发。

4、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为宗旨,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坚持校校外实习实训两手抓。

校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在教学计划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为了培养过硬的岗位技能,必须改变实践教学过分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状况,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在我校的具体改革措施中,按照由易到难、少讲多练、边讲边练的原则对实践性教学进行大幅度的调整。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企业岗位工作流程、技术方法、工艺方法制定教学目标。

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核心工作过程进行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