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和传统文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584789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和传统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和传统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和传统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和传统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和传统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和传统文化.docx

《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和传统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和传统文化.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和传统文化.docx

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和传统文化

 

2020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一:

【传统文化底蕴深化学通古又通今】练习

一.考查物质的成分

1.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

“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2.明代著名哲学家、科学家方以智在其《物理小识》卷七《金石类》中指出:

有硇水者,剪银

塊投之,则旋而为水。

其中的“硇水”指()

A.醋酸B.盐酸C.硝酸D.硫酸

3.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

“……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

”这里的“黄芽”是指()

A.金B.硫C.铜D.铁4.中国丝绸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该“碱剂”的主

要成分是一种盐,能促进蚕丝表层的丝胶蛋白杂质水解而除去,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色泽光亮。

这种“碱剂”可能是()

A.胆矾B.火碱C.食盐D.草木灰5.《本草纲目》中的“石碱”条目下写道:

“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每百引入粉

面二三斤,久则凝淀如石,浣衣发面,甚获利也”。

这里的“石碱”是指()

A.KOHB.KAl(SO4)2C.KHCO3D.K2CO3

6.春秋末期齐国的工艺官书《考工记》中载有“涑帛”的方法,即利用“灰”(草木灰)和“蜃”(贝壳灰)混合加水所得液体来洗涤丝帛。

这种液体能洗涤丝帛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A.氧化钙B.碳酸钠C.氢氧化钾D.次氯酸钠

7.据《易经》记载:

“泽中有火”,“上火下泽”。

泽,指湖泊池沼。

“泽中有火”,是指“M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

这里“M气体”是指()

A.甲烷B.一氧化碳C.乙烯D.氢气

8.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用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变黑即为中毒,但现代

化学表明银针只能检验出砒霜的毒性,下列物质也能使银针变黑的是()

A.Na2SB.NaIC.NaBrD.NaCl

9.我国宋代《开宝本草》中记载了中药材铁华粉的制作方法:

“取钢煅作叶如笏或团,平面磨错令光净,以盐水洒之,于醋瓮中阴处埋之一百日,铁上衣生,铁华成矣。

”中药材铁华粉是指()

A.铁粉B.醋酸亚铁C.冰醋酸D.食盐

10.古代药学著作《本草经集注》共七卷,其中对“消石”的注解如下:

“…如握雪不冰。

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

这里的“消石”是指()

A.氢氧化钙B.硝酸钾C.高锰酸钾D.硝酸钠11.唐代中药学著作《新修本草》中,有关于“青矾”的记录为:

“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

据此推测,“青矾”的主要成分为()

A.CuSO4·5H2OB.FeSO4·7H2O

C.KAl(SO4)2·12H2OD.ZnSO4·7H2O

12.古代造纸工艺中使用的某种物质存在副作用,它易导致纸张发生酸性腐蚀,使纸张变脆易破损,该物质是()

A.明矾B.芒硝C.草木灰D.漂白粉

13.《后汉书·郡国志》中记载:

“石出泉水…其水有肥,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

”《酉阳杂俎》一书:

“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上如漆,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

”这里的“石漆”“石脂水”是指()

A.油脂B.油漆C.石油D.煤焦油

14.我国晋朝傅玄的《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中写道:

“夫金木无常,方园应行,亦有隐括,习与性形。

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里的“朱”指的是()

A.Fe2O3B.Cu2OC.HgSD.Cu

15.战国所著《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砺房成灰”(“砺房”即牡蜗壳),并把这种灰称为“蜃”。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第一步沤浸树皮脱胶的碱液可用“蜃”溶于水制得。

“蜃”的主要成分是()

A.SiO2B.CaOC.Na2CO3D.CaCO3

16.1640年,我国早期科技丛书《物理小识•金石类》记有“青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载

木不盛”。

“青矾”强热,得赤色固体,“气”凝即得“矾油”。

其中“矾油”是指()

A.硝酸B.氨水C.硫酸D.盐酸

17.《物理小识》中有如下叙述:

“青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栽木不茂”。

“青矾厂气”指的是()

A.CO和CO2B.SO2和SO3C.NH3和NOD.NO2和H2S

18.据我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

“石硫黄(即硫黄)能化金银钢铁,奇物”,所得产物不可能是()

A.Au2SB.Ag2SC.CuSD.FeS

19.《本草衍义》中有如下叙述:

“嘉州峨眉山有燕萨石,形六棱而锐首,色莹白明澈。

”这里

“燕萨石”的主要成分可能是()

A.SiO2B.CaOC.NaClD.C(石墨)

20.《汉书》记载“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梦溪笔谈》描述“洧水”是“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此物必大行于世”。

这里的“洧水”和“烟”是指()

A.汽油和炭黑B.石油和炭黑C.煤油和石墨D.油脂和焦炭21.《天工开物》中记载:

人贱者短褐、枲裳,冬以御寒,夏以蔽体,其质造物之所具也。

属草木

者为枲、麻、苘、葛,属禽兽与昆虫者为裘褐、丝绵。

各载其半,而裳服充焉矣。

文中的

“枲、麻、苘、葛”和“裘褐、丝绵”分别属于()

A.纤维素、油脂B.糖类、油脂

C.纤维素、蛋白质D.糖类、蛋白质

22.“硫二两,硝二两,马兜铃三钱半。

右为末,拌匀”。

这段中国古代炼丹家对“伏火方”的记载被认为是黑火药配方的雏形。

下列对后来成熟的黑火药配方中主要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硝石、木炭粉B.硫磺、芒硝、马兜铃粉

C.硫磺、硝石、木炭粉D.硫磺、硝酸、马兜铃粉

23.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所指代物质的主要成分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是()

A.柳絮飞时花满城B.朝如青丝暮成雪

C.狐裘不暖锦衾薄D.春蚕到死丝方尽

24.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凡白土曰垩土,为陶家精美启用”中“陶”是一种传统硅酸盐材料

B.“每红铜六斤,入倭铅四斤,先后入罐熔化,冷定取出,即成黄铜”中的黄铜是合金C.“烧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该过程中反应的类型为置换反应D.“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中“硫”指的是硫黄,“硝”指的是硝酸

25.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木与木相摩则然(燃)”的“然”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B.“司烜氏,掌以夫遂(青铜凹镜)取明火于日”的“夫遂”是单质

C.“著作酒醴(甜酒),尔惟曲蘖(酒曲)”的“曲蘖”是催化剂

D.“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的“瓷”是硅酸盐产品

二.考查实验基本操作

26.《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

“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

27.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

“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这里所用的“法”是指()

A.萃取B.蒸馏C.渗析D.干馏

28.铅霜(醋酸铅)是一种中药,具有解毒敛疮,坠痰镇惊之功效,其制备方法为将醋酸放入磁皿,投入氧化铅,微温使之溶化,以三层细纱布趁热滤去渣滓,放冷,即得醋酸铅结晶,如需精制,可将结晶溶于同等量的沸汤,滴醋少许,过七层细布;清液放冷,即得纯净铅霜,制备过程中没有涉及的操作是()

A.萃取B.溶解C.过滤D.重结晶

29.《天工开物》中对“海水盐”有如下描述:

“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

”文中没有涉及的操作是()

A.加热B.结晶C.蒸发D.过滤

30.《新修本草》中有关于“青矾”的描述:

“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烧之赤色……”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分液B.灼烧C.升华D.干馏

31.《验方新编》中有如下叙述:

“凡暑月身热昏沉,未明症候,恐是出丹。

用生白扁豆数粒食之。

如不知腥味,则以生白扁豆、水泡湿,研汁一小杯,调水一盏服之。

即愈。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蒸馏B.升华C.浸取D.分液

32.东晋葛供《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下列操作与“渍”和

“绞”原理相近的是()

A.浸泡过滤B.煮沸研碎C.萃取剪断D.蒸馏捣碎

33.《本草纲目》记载了烧酒的制造工艺:

“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

价值数倍也”。

其方法与分离下列物质的实验方法原理上相同的是()

A.甲苯和水B.硝酸钾和氯化钠

C.乙酸乙酯和乙酸D.食盐水和泥沙

34.清初《泉州府志》物产条载:

“初,人不知盖泥法,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

”文中“盖泥法”的原理与下列相同的是()

A.活性炭净水B.用漂白粉漂白织物

C.除去KNO3中的NaClD.除去河水中泥沙

35.《茶疏》中对泡茶过程有如下记载:

“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酾茶、品茶……”。

文中涉及下列操作方法的是()

A.溶解B.渗析C.蒸馏D.分液

36.明朝《菽园杂记》有海水提取食盐的记载:

“烧草为灰,布在滩场,然后以海水渍之,侯晒结浮白,扫而复淋”。

该过程中“灰”的作用是()

A.萃取B.吸附C.结晶D.蒸发

37.《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砒霜(As2O3)的制取:

“凡烧砒,下鞠(注:

在地上挖砌)土窑,纳石其上,上砌曲突(注:

烟筒),以铁釜倒悬覆突口。

其下灼炭举火。

其烟气从曲突内熏贴釜上。

”文中涉及的操作为()

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

38.古代中国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炼丹、熬烧酒、制花露水等。

南宋张世南《游宦纪闻》中记载了民间制取花露水的方法:

“锡为小甑,实花一重,香骨一重,常使花多于香。

窍甑之傍,以泄汗液,以器贮之。

”该装置利用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A.蒸馏B.过滤

C.萃取D.升华

39.宋代周密的《癸辛杂识》记载:

“适有一物,如小桶而无底,非竹,非木,非金,非石……幸

以告我”商曰“此至宝也,其名曰海井。

寻常航海必须载淡水自随,今但以大器满贮海水,置此井于水中,汲之皆甘泉也。

”“海井”的作用是()

A.过滤B.萃取C.电渗析D.离子交换

40.《本草纲目》记载了“升炼轻粉(Hg2Cl2)法”:

用水银一两,白矾(明矾)二两,食盐一两,同研不见星,铺于铁器内,以小乌盆覆之,筛灶灰盐水和,封固盆口,以炭打二炷香,取开则粉升于盆上矣。

其白如雪,轻盈可爱。

一两汞,可升粉八钱。

文中从生成物中分离出轻粉涉及的操作方法为()

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

41.《本草纲目·大风子》中对药物浸出过程有如下叙述:

“原药液瓷器盛之,封口于滚汤中,盖锅密封,勿令透气,文武火煮……”。

下列实验操作与文中所述操作原理相同的是()

A.萃取分液B.水浴加热C.蒸发浓缩D.冷却结晶

42.我国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在《浪淘沙》中这样写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其中“淘”“漉”涉及的基本操作是()

A.过滤B.蒸馏C.渗析D.升华

43.《天工开物》膏液篇,关于提取油脂有如下的叙述,“若水煮法,则并用两釜。

将蓖麻、苏麻子碾碎,入一釜中,注水滚煎,其上浮沫即油”。

此文中涉及的下列操作是()

A.分液B.蒸发C.升华D.蒸馏

44.《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方法:

“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

不停沸如朴硝,云是真硝石也。

”下列实验中能用该方法完成的是()

A.除去二氧化硅中少量的氧化铝B.检验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

C.检验Na2Cr2O7和K2Cr2O7D.除去碘晶体中少量的氯化钠粉末

45.《本草纲目》记载了“皮硝”的提取方法煎炼入盆,凝结在下,粗朴者为朴硝,在上有芒者为

芒硝,有牙者为马牙硝。

”该方法属于()

A.蒸发法B.结晶法C.过滤法D.升华法

 

46.《本草纲目》中“黄连”条目下记载:

“吐血不止,用黄连一两,捣碎,加鼓二十粒,水煎去渣,温服。

”该过程中没有涉及的操作是()

A.分液B.加热C.称量D.过滤

47.《物理小识》中对镀金法有如下描述“以汞和金涂在银器上,成白色,入火则汞去,而金存,

数次即黄。

”其中“入火则汞去”是指()

A.蒸发B.升华C.分液D.蒸馏

48.《本草纲目》中收载“烧酒”篇:

“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本草经集注》中记载有关于鉴别消石(KNO3)和朴消(Na2SO4)之法:

“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消石也。

”文字中两处涉及“法”,分别是()

A.蒸馏焰色反应B.萃取升华

C.蒸馏丁达尔效应D.升华焰色反应

49.“水飞”是传统中医中将药材与适量水共研细,取极细药材粉末的方法。

《医学入门》中记载提纯铜绿的方法:

“水洗净,细研水飞,去石澄清,慢火熬干。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A.洗涤、溶解、过滤、灼烧B.洗涤、溶解、倾倒、蒸发

C.洗涤、萃取、倾倒、蒸馏D.洗涤、萃取、过滤、蒸发

50.我国古代的化学工艺已经有相当大的成就,以下对古代文献中有关记载的化学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古代文献

记载

化学解释

A

《开宝本草》

“(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

制取KNO3可“煎炼而成”是利用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B

《格物粗谈》

“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

文中的“气”是指乙烯

C

《本草纲目》

“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

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馏

D

《徐光启手迹》

“五金入强水皆化、惟黄金不化强水中”

“强水”主要成分是硝酸

三.考查操作原理、反应原理

51.《本草纲目·29卷·杏》中对药物浸出过程有如下叙述:

“药液釜盛之,釜上安盆,盆上钻孔,用弦悬车辖至釜底,以纸塞孔,勿令泄气,初着糠火,一日三动车辖,以衷其汁”下列实验仪器或用品的使用与文中操作原理相同的是()

A.漏斗B.坩埚C.环形玻璃搅拌棒D.打好小孔的滤纸52.《本草纲目》记载:

“凡使白矾石,以瓷瓶盛。

于火中,令内外通赤,用钳揭起盖,旋安石峰巢

入内烧之。

每十两用巢六两,烧尽为度。

取出放冷,研粉”若我们要在实验室完成该操作,下列没有用到的仪器是()

A.蒸发皿B.坩埚C.坩埚钳D.研钵

53.明代《造强水法》记载“绿矾五斤,硝五斤,将矾炒去,约折五分之一,将二味同研细,锅下起火,取气冷定,开坛则药化为水。

用水入五金皆成水,惟黄金不化水中。

”“硝”即硝酸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绿矾”的成分为FeSO4·7H2O

B.“研细”可在蒸发皿中进行

C.“开坛则药化为水”,“水”的主要成分是硝酸

D.“五金皆成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4.《新修本草》中有关于“绛矾”的描述为:

“绛矾,本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

陶及今人谓之石胆,烧之赤色,故名绛矾矣。

”下列对“绛矾”的描述理解不正确的是()A.易失结晶水B.灼烧产物中有氧化铁

C.含铜元素D.被灼烧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55.生活离不开化学。

某种金属制成的器皿,放置于空气中,其表面会逐渐变黑,如将表面变黑的上述器皿放入盛有食盐水的铝制容器中浸泡,一段时间后,黑色完全褪去。

下列成语与该金属有关的是()

A.衣紫腰银B.点石成金C.铜驼荆棘D.铁杵成针

56.我国著名的炼丹著作《周易参同契》提出:

“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胡粉是碱式碳酸铅,

在上述过程中先分解为氧化铅,然后被炭还原为铅。

其中未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

A.氧化还原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分解反应57.《天工开物》中记载:

凡铜供世用,出山与出炉只有赤铜。

以炉甘石或倭铅参和,转色为黄铜,以砒霜等药制炼为白铜,矾、硝等药制炼为青铜。

其中涉及的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青铜B.黄铜C.赤铜D.白铜58.早在古代,我国人民就积累了不少对化学物质变化的认识。

例如,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

所著《抱朴子》一书是中国为世界科技花园贡献出的一颗璀璨明珠,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

这句话中的丹砂指的是HgS,下列关于这句话的说法正确的是()A.这个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B.这个过程是可逆反应C.这个过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D.“丹砂烧之成水银”过程中还可能产生SO2

59.以下关于中国化学史的表述错误的是()A.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粱中的乙醇分离出来B.蔡伦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C.《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

这是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D.英文的“中国”(China)又指“瓷器”,说明我国很早就应用化学技术制作陶瓷

60.明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于“火法”冶炼锌的工艺记载:

“炉甘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锌)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冶炼锌的反应中包含有氧化还原反应

B.上述高温煅烧时实质是CO还原ZnO

C.古人把锌称倭铅是因为锌和铅的化学性质相同

D.冶炼Zn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2ZnCO+C高温2Zn+3CO↑

61.我国明崇祯年间《徐光启手迹》记载了《造强水法》:

“绿钒(FeSO4·7H2O)五斤,硝五斤,将矾炒去,约折五分之一,将二味同研细,次用铁作锅,…锅下起火,取气冷定,开坛则药化为水…。

用水入五金皆成水,惟黄金不化水中,加盐则化。

…强水用过无力…”。

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将矾炒去,约折五分之一”后生成FeSO4·4H2O

B.该方法所造“强水”为硝酸

C.“惟黄金不化水中,加盐则化”的原因是加入NaCl溶液后氧化性增强

D.“强水用过无力”的原因是“强水”用过以后,生成了硝酸盐溶液,其氧化性减弱

62.明朝《徐光启手记》中记载了“造强水法”,“绿矾五斤(多少任意),硝五斤。

将矾炒去,约

折五分之一,将二味同研细,听用。

次用铁作锅……锅下起火……取起冷定,开坛则药化为水,而锅亦坏矣。

用水入五金皆成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锅下起火……取起冷定”描述的是蒸馏过程

B.“而锅亦坏矣”说明不能用铁制器皿盛装浓硝酸

C.已知该过程涉及反应KNO3+H2SO4=====KHSO4+HNO3,可见硫酸酸性强于硝酸

D.“用水入五金皆成水”过程中生H2

63.以下是从中国古代著作中摘取出来相关涉及化学叙述的解说,其中错误的是()

A.“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

B.“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

C.“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是应用了焰色反应区分硝石与朴硝(Na2SO4)

D.“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Na2CO3

64.下列有关文献记载中涉及的化学知识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说明我国古代就掌握了“湿法冶金”技术B.“墙塌压糖,去土而糖白”中的脱色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C.“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讲的是单质与化合物之间的互变D.“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中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

65.古籍中对“鍮石”有如下记载:

“鍮石,自然铜之精也。

今炉甘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锌)炼成者,假鍮也。

崔昉曰:

铜一斤,炉甘石一斤,炼之成鍮石(假鍮)。

”“水银坠地,鍮石可引上。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假鍮是一种合金

B.炉甘石中的碳酸锌在冶炼中被还原C.可以用盐酸鉴别真假“鍮石”

D.分别用硫黄和“鍮石”处理“水银坠地”的原理是相同的

66.《余冬录》中对胡粉[主要成分为2PbCO3·Pb(OH)2]的制法有如下描述:

“嵩阳产铅,居民多造胡粉。

其法:

铅块悬酒缸内,封闭四十九日,开之则化为粉矣。

化不白者,炒为黄丹。

黄丹滓为密陀僧。

”其中黄丹的主要成分为Pb3O4,密陀僧的主要成分为Pb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胡粉难溶于水

B.胡粉和黄丹中均含有+2价的铅

C.胡粉炒为黄丹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D.密陀僧分别与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2的稀硫酸和稀硝酸反应,前者反应速率更快

67.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木与木相摩则然(燃)”的“然”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B.“司烜氏,掌以夫遂(青铜凹镜)取明火于日”的“夫遂”是单质

C.“著作酒醴(甜酒),尔惟曲蘖(酒曲)”的“曲蘖”是催化剂

D.“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的“瓷”是硅酸盐产品

68.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凡白土曰垩土,为陶家精美启用”中“陶”是一种传统硅酸盐材料

B.“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中“硫”指的是硫磺,“硝”指的是硝酸

C.“烧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该过程中反应的类型为置换反应

D.“每红铜六斤,入倭铅四斤,先后入罐熔化,冷定取出,即成黄铜”中的黄铜是合金

69.《本草图经》中关于绿矾的分解有如下描述:

“绿矾形似朴消(Na2SO4·10H2O)而绿色,取此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

”对此段话的说明中肯定错误的是()

A.绿矾的化学式为FeSO4·7H2OB.绿矾分解过程中没有发生电子的转移C.“色赤”物质可能是Fe2O3D.流出的液体中可能含有硫酸

7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烧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该过程是氧化还原反应

B.“锡中杂铅太多,入醋淬八九度,铅尽化灰而去”,说明铅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锡

C.“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蔗糖变白的原因是吸附作用

D.“石穴之中,所滴皆为钟乳”,该句中的“滴”指的是碳酸氢钙溶液

71.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①指南针②黑火药③黏土制陶瓷④用玻璃瓶盛装“强水”(古书中记载一种能腐蚀五金的液体)⑤用明矾溶液清洗铜镜表面的铜锈⑥湿法炼铜

A.①③④⑤B.①④C.①③④⑥D.①③⑤⑥72.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记载或叙述错误的是()

A.“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是因为加热丹砂(HgS)熔融成液态,冷却时重新结晶成HgS晶体

B.“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是指硫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