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人物类考点总结整理版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583973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人物类考点总结整理版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师招聘考试人物类考点总结整理版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师招聘考试人物类考点总结整理版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师招聘考试人物类考点总结整理版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师招聘考试人物类考点总结整理版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人物类考点总结整理版全.docx

《教师招聘考试人物类考点总结整理版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人物类考点总结整理版全.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人物类考点总结整理版全.docx

教师招聘考试人物类考点总结整理版全

教师招聘考试人物类考点总结

 

(一)孔子

  1《论语》:

“学”“思”“习”“行”

  2.为人师表(榜样示范):

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巩固性教学原则

  4.“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个别教学形式

  5.《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

  6.最早应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孟子

  1.《学记》: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与政治

  2.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藏息相符”——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教学

  4.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循序渐进

  5.“教学相长”、“长善救失”

  6.性善论——内发论

  (三)苏格拉底

  1.“美德即知识”

  2.产婆术,(助产术、问答法)倡导用启发智能的问答使学生获得真理

  3.“美德是否可教”

  (四)亚里士多德

  1.第一个提出按年龄进行教育(即第一个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

  2.将心理学引入教育的第一人

  3.《论灵魂》

  4.教育的最高目的是追求美德

  (五)柏拉图

  1.《理想国》——教育应当因人而异。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2.“遗传决定论”的儿童发展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3.按照智、情、意的发展优势规划培养目标

  (六)杜威

  1.提出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出版《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克伯屈出版《设计教学法》,提倡活动课。

  2.三中心思想:

儿童、活动、经验。

反对教师中心论

  3.现代教育代言人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是民主

  4.教育无目的论“教育过程即是教育目的”

  5.问题的解决,杜威的五步模式①困惑②诊断③假设④推断⑤验证

  6.问题解决步骤的五步模式⑴疑难⑵分析⑶假设⑷检验和评价⑸结论

  (七)桑代克

  1.1903年出版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学习理论之联结派的学习理论——联结学习:

尝试-错误说(饿猫“迷箱”试验)

  试误成功条件:

练习律、准备律、效果律

  3.教育心理学体系(现代教育心理学)和联结主义学习心理学创始人,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4.学习迁移理论之联结主义的相同要素说(代表人物:

桑代克、伍德沃斯)

  桑代克:

相同要素说,即学习上的迁移是相同联结的转移。

  伍德沃斯:

共同成分说,即两种学习活动含有共同成分,则发生迁移,学习也就更容易。

  以刺激——反应联结理论为基础。

只有当学习情景和迁移情景存在共同成分时,才能产生迁移。

即材料相似性是决定迁移的条件

  5.现代教育测验之父

  6.迁移的相同要素说,相似的越多迁移的越大。

  7.问题解决理论之试误说,又称联结说——(猫“迷箱”实验)

  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刺激情境与适当反应之间的联结完成的,联结的建立是通过尝试错误完成的。

  (八)布鲁纳

  1.结构化教材和发现学习模式

  2.领导美国20C60y的结构主义课程改革,主张突出学科基本结构,让学生通过发现法学习,重视智力发展

  3.学习理论之现代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发现理论

  强调认知学习和认知发展,提倡发现学习。

学习的核心内容是各门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

  4.教学方法:

发现学习,新课标中也叫“探究学习”。

即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

  5.强调非特殊成分的迁移,也叫普遍迁移。

即学习了基本的普遍的概念或原理,可作为学习其他类似知识的基础。

  6.强调原理的迁移,即领悟事物之间关系基本,概念或原理掌握得越深透,越能实现迁移。

  7.概念形成的假设检验模型

  基本模式为:

假设→检验→再假设→再检验……直到成功。

  8.认知结构迁移说

  9.产生式迁移理论

产生式迁移理论则是针对认知技能的迁移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

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

两项任务之间的迁移,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

所谓产生式就是有关条件和行动的规则,简称C-A规则。

(九)奥苏贝尔

  1.学习理论之现代的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同化论:

关注学校课堂情境中学生的学习规律,学生的学习有特殊性,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2.学习理论之现代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建构论:

关注如何应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和信念来建构新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对新知识的建构,对已有知识的改造和重组。

  3.根据概念的抽象程度分为初级概念和二级概念

  初级概念是通过亲身直接经验获得,二级概念是通过掌握概念的定义获得。

  4.概念形成是入学前儿童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而学生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是概念同化。

  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5.概念同化论的三种模式:

类属性同化、总括性同化、并列结合性同化

  6.利用认知结构促进学习迁移——“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

是一个引导性材料,它通常在是介绍学习材料本身以前先用学生能懂的语言,以便学生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十)布鲁姆

  1.从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出发,将学习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2.掌握学习模式,与卡罗尔一起提出。

主张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个别化指导。

  其程序为:

单元目标测试设计→前测→基本教学→形成性测验→终结性测验

  3.人的智力发展,在早期很快,如果以17岁的智力水平为100%的话,那么儿童在4岁左右就可达到50%,在10岁左右可达到80%,到16岁才达到100%。

  4.强调原有知识的巩固,前面的学习要掌握达到80%-90%,才能开始新学习,以免产生负迁移。

  (十一)赫尔巴特

  1.《普通教育学》被誉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着作。

——教育科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2.真正为课程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

  ①教师中心②课堂中心③教材中心

  3.四段教学法:

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4.第一个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

  5.传统教育学派代表人物

  (十二)夸美纽斯

  1.“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2.神学的教育目的论(从宗教立场出发)

  3.最先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进行论述,奠定了现代班级授课制教学基本形式的基础

  4.教育学萌芽于他的《大教学论》

  5.“教师是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

  6.近代资产阶级教育学的奠基人之一

  (十三)泰勒

  1.课程设计模式,1944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其中提出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称为泰勒原理(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去实现目标;怎样有效组织教育经验;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实现)

  2.将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教育评价之父”

  (评价四程序:

确定评价目标;确定评价情境;确定评价手段;利用评价结果)

  (十四)洛克

  1.“白板说”“教育万能论”1693年出版《教育漫画》“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之八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十五)华生

  1.人的心理发展的环境决定论?

?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各类型的人”

  2.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受巴甫洛夫学说影响,否认心理、意识,强调行为。

后天环境影响人的一切行为。

——古典行为主义

  (十六)罗杰斯

  1.非指导教学模式反对教师中心,注入知识,主张“学生中心的教学”“学习的自由”(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发地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给学生安全感)

  其核心是学习自由,特点及基本原则提出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必须重视学习者

  2.在课堂背景中的人际关系构成要素有:

包容、情感、支配

  3.学习迁移理论

  4.学习理论之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⑴学习是有意义的过程⑵有意义的学习是通过“做”中学得

  ⑶学习过程以人为本,即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5.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建立民主的教学环境,改变教师全能的观念,促进创造性的培养。

  6.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出发,提出情感型的师生关系理论

  重视人际关系发掘人类隐藏着的先天潜能,实现“自我”为核心的个性理想,培养“完整的人”。

  在课堂背景中的人际关系构成要素是:

(师生关系)

  ①“真诚”,表里如一—第一要素②“接受”也称“信任、奖励”③“理解”—师对生的移情性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