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选 诗歌鉴赏 练习题50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580106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选 诗歌鉴赏 练习题50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选 诗歌鉴赏 练习题50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选 诗歌鉴赏 练习题50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选 诗歌鉴赏 练习题50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选 诗歌鉴赏 练习题50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选 诗歌鉴赏 练习题50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docx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选 诗歌鉴赏 练习题50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选 诗歌鉴赏 练习题50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选 诗歌鉴赏 练习题50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docx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选诗歌鉴赏练习题50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选诗歌鉴赏练习题50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

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诗歌鉴赏

1.读古诗《宿建德江》,完成题目。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________。

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

诗的前两句的大意是________。

(2)展开想象,诗中“日暮客愁新”和“江清月近人”的日月之景,带给读者的感受是________。

(3)诗中侧重借景抒情的是第________、________句,侧重叙事写景的是第________、________句。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之情。

2.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感受不一样的雨。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从这首诗的题目上看,这是一场________(季节)的雨。

(2)诗中描写“雨前”的诗句是“________”;描写“雨中”的诗句是“________”;描写“雨后”的诗句是“________”。

(3)①从全诗来看,诗人所描写的雨是(________)。

A.和风细雨B.毛毛细雨C.连绵阴雨D.疾风骤雨

②这样选择是因为诗中的“________”四个字和“________”三个字给出了答案。

3.阅读《春雪》,感受韩愈笔下不同的景。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芳华”在诗句中指的是(   )。

A.草色

B.鲜花

(2)“都”和“惊”分别写出了诗人内心的________和________之情。

A.失望B.焦急C.欣喜D.遗憾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描绘的景象。

(4)这首诗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是从“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字体会出来的,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__

(5)“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的“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4.阅读天地。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诗中表明季节特征的诗句是________。

(2)试赏析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

(3)动静结合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5.课外阅读。

瀑布联句

[唐]香严闲禅师、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1)诗以言志,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志向?

采用了什么手法?

(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句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过程,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

“不辞劳”三个字有强烈的拟人色彩,充溢着赞美之情。

B.近看瀑布砯崖转石,跳珠倒溅;远观瀑布发现其有着高远的目标。

此二句刻画了瀑布的突出特征,为后两句蓄势。

C.第三句照应第一句中的“千岩万壑”,是说山泉在岩壑中奔流会有重重阻挠,似乎劝它留步。

然而小小的溪涧式的安乐并不能使它满足。

D.“岂能”与“终归”前后呼应,“作波涛”三字语极形象,令人如睹恣肆浩瀚、白浪如山的海涛景象。

6.课内阅读。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

“吟”是________的意思。

(2)用“/”表示朗读中的停顿,这首诗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

B.烈火/焚烧/若/等闲。

C.粉骨/碎身/浑/不怕。

D.要留/清白/在/人间。

(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________;第三、四两句描写了_______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决心。

(4)这首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物”是________,“志”是________。

(5)作者仅仅是写石灰吗?

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

7.课外阅读。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①向日金鳞开②。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③易水,霜重鼓寒④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⑤为君死。

【注释】①甲光:

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

②金鳞开:

(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

③临:

逼近,到,临近。

④霜重鼓寒:

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

⑤玉龙:

宝剑的代称。

(1)解释加下划线的字。

①黑云压城城欲摧。

________

②甲光向日金鳞开。

________

③霜重鼓寒声不起。

________

(2)用原句填空。

①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________

②表现誓死也要忠心报国的诗句是________

(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

“易水”二字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________的《易水歌》:

________。

(4)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中的“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中的“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光。

B.第四句中的“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C.第六句中的“鼓寒”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第七、八句的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8.阅读《迢迢牵牛星》,回答后面的问题。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______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

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________。

(2)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_______。

(3)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9.课外阅读

(二)

鹊桥仙①

[宋]秦观

纤云弄巧②,飞星③传恨,银汉④迢迢⑤暗度⑥。

金风玉露⑦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⑧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⑨。

【注释】①鹊桥仙:

词牌名。

②纤云弄巧:

纤薄的云彩,变化多端,呈现出许多细巧的花样。

③飞星:

流星。

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

④银汉:

银河。

⑤迢迢:

遥远的样子。

⑥暗度:

悄悄渡过。

⑦金风玉露:

指秋风白露。

⑧忍顾:

怎忍回视。

⑨朝朝暮暮:

指朝夕相聚。

(1)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银汉迢迢暗度。

( )

A.愚昧,糊涂。

  B.悄悄地。

  C.不亮,没有光。

②便胜却、人间无数。

( )

A.能承受。

  B.战胜,打败。

  C.超过。

③忍顾鹊桥归路?

( )

A.回头看。

  B.照管,注意。

  C.拜访。

④两情若是久长时。

(  )

A.如,像。

  B.此,如此。

  C.如果,假如。

(2)判断下面朗读节奏划分的正误。

①飞星/传恨。

②银汉/迢迢暗度。

③忍/顾鹊桥/归路。

④两情/若是/久长时。

(3)这首词借________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了________。

(4)说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意思,并指出其表达方式。

10.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2题。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

何当金络脑②,快走踏清秋。

【注释】①〔钩〕一种弯刀。

②〔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1)这是一首边塞诗,由哪些事物景象可看出?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11.补全古诗。

完成练习。

回乡偶书

________________,乡音无改鬓毛衰。

______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

(1)补全诗句。

(2)从题目可以看出本诗是贺知章________时偶然写的。

(3)古诗从自身和________两个视角,抒发了诗人心中无尽的________与淡淡的伤感。

(4)诗句“________”写出了诗人离家之久,诗句“________”表达了诗人无论在任何地方,都难忘故乡的思想感情。

12.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暮”指________,“愁”指________。

从这两句诗想开去,我能想到同样表达这种“愁”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

(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①这两句诗写了两个画面,可用四字词语依次概括为:

________、________。

②第一句诗把乌云比作________,形象逼真;第二句中的“跳”和“乱”写出了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夏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①金黄杏子肥②,麦花③雪白菜花④稀。

日长篱落⑤无人过,惟有⑥蜻蜓蛱蝶⑦飞。

【注释】①梅子:

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②肥:

指果肉肥厚。

③麦花:

荞麦

花。

④菜花:

油菜花。

⑤篱落:

中午篱笆的影子。

⑥惟有:

只有。

⑦蛱(jiá)蝶:

菜粉蝶。

(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2)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3)“日长篱落无人过”的原因是(  )

A.人们都在家休息,没有出来走动。

B.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4)诗的三、四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4.课内阅读。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1)“黄鸡”的本意是什么?

在词中是指什么?

苏轼在这里却说“休将白发唱黄鸡”,有何用意?

(2)下阕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表达了什么?

(3)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5.读古诗,完成练习。

雨过山村

[唐]王建

两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根据解释,从诗中找出对应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小溪旁长着翠竹。

________

互相呼唤。

________

庭院中间。

________

(2)本诗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村________图景。

(3)本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山村的静谧,第三句写________,第四句通过写作者的“闲看”来反衬________。

(4)作者写雨过山村所见情景,富有诗情画意,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表达了自己对________的喜爱之情。

16.第二部分:

阅读

古诗赏析。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________

(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________

17.课内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和“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兴”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兴奋

B.振兴

C.高兴

D.兴盛

(2)“村庄儿女各当家”中“儿女”的意思是()

A.子女

B.指青年男女

C.哥哥和姐姐

D.儿子和女儿

(3)“童孙未解供耕织”中“耕”和上句诗中的“________”相对应,“织”和上句诗中的“________”相对应,通过所填的这两个词语,我们体会到农家人________的特点。

A.勤劳能干B.悠闲自在C.艰苦朴素D.勤俭节约

(4)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

B.这首诗中的小孩儿太顽皮、太不懂事了。

C.这首诗写出了农民在初夏繁忙时节紧张劳作的气氛。

18.阅读,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①夜绩麻②,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③耕织,也傍④桑阴学种瓜。

(注释)①耘田:

在田间锄草。

②绩麻:

把麻搓成线。

③供:

从事。

④傍:

靠近。

(1)解释下列词语。

杂兴:

________解:

________

(2)从“________”和“________”这对反义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劳作的辛苦。

诗中农民干的活儿有________、________。

(3)诗中的小孩儿天真、活泼、可爱,从“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看出来。

结合注释,写出所填诗句的意思:

________。

(4)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

B.这首诗中的小孩儿太顽皮、太不懂事了。

C.这首诗写出了农民在初夏繁忙时节紧张劳作的气氛。

(5)《四时田园杂兴》是  △    诗人  △ 写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 )

A.南宋范成大

B.北宋范成大

19.日积月累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联系诗句解释下列词语。

布:

________ 徒:

________

(3)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的诗句是:

________

(4)这首诗告诉我们:

________

20.阅读这首词,完成练习。

(1)整首词以“________”这一句为总起,写出了作者对春天的寻觅。

(2)作者寻春不见,内心充满了________,正如词中所写的“________”。

(3)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①解释词语。

无行路:

________。

②诗人要与(________)“同住”。

A.能找到春天的人B.家人C.朋友D.春天

(4)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①写出下列字的意思。

啭:

________。

   因:

________。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词的意思。

________

③黄鹂有没有告诉作者答案?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黄鹂和春天一同出现,有黄鹂的飞掠就有春天的存在

B.黄鹂还是告诉了作者答案的,它把作者的视线引向夏季开放的蔷薇

C.寻找春天的去处,答案并不重要,作者意在抒发对春天的爱惜和留恋之情

21.阅读苏轼的《蝶恋花·春景》,回答问题。

蝶恋花·春景

花褪①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②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③却被无情④恼。

【注释】①褪:

脱去。

②柳绵:

即柳絮。

③多情:

这里代指墙外的行人。

④无情:

这里

代指墙内的佳人。

(1)这首词的上阕描摹了________、________的暮春之景,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之情。

(2)春天将逝,但美景未必难觅,一句“________”寄托了作者追寻美好事物的旷达之情。

(3)下阕集中反映了作者不被理解的惆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4)赏析词中“绕”字的妙处。

22.阅读《烟村》,再次感受叶绍翁的“不值”。

烟村

[宋]叶绍翁

隐隐烟村闻犬吠,欲寻寻不见人家。

只於桥断溪回处,流出碧桃三数花。

(1)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望着村子里的________,听着村中传出的________,找寻着

村中的________。

“________”告诉了我们诗人找寻的结果。

(2)诗的后丽句写景,景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让诗人欣喜的是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画面。

(4)选一选,体会诗词句中蕴含的豁然明朗的心境。

①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

②踏破铁鞋无觅处,________。

③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

A.路转溪桥忽见B.得来全不费工夫C.柳暗花明又一村

23.补全古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

________________,花木成畦手自栽。

__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1)补全诗句。

(2)读诗题可以知道,这是一首写在________(地点)上的诗。

(3)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庭院的景致,其中,“________”突出了庭院的洁净,“________”突出了庭院的秀美,“________”突出了主人的生活品位。

(4)诗的后两句中,“排闼”的意思是________,这一拟人化的动作,写出了山水的灵动可爱。

这两句诗的内容两两相对,是对偶句:

“一水”对“两山”,“护田”对“________”,“________”对“________”。

像这样运用对偶的手法的诗句还有:

________,________。

24.诗歌鉴赏

夏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①金黄杏子肥②,麦花③雪白菜花④稀。

日长篱落⑤无人过,惟有⑥蜻蜓蛱蝶⑦飞。

(注释)①梅子:

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②肥:

指果肉肥厚。

③麦花:

荞麦

花。

④菜花:

油菜花。

⑤篱落:

中午篱笆的影子。

⑥惟有:

只有。

⑦蛱(jiá)蝶:

菜粉蝶。

(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2)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3)“日长篱落无人过”的原因是(   )

A.人们都在家休息,没有出来走动。

B.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4)诗的三、四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5.美丽江南——《江南春》

①千里莺啼绿映红,②____________。

③南朝四百八十寺,④____________。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第________句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意无边的画面;第________句给江南春色增添了一份迷离的美。

(填序号)

(3)第①②句从________觉、________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江南莺歌燕舞、桃红柳绿、酒旗招展的景象。

(4)“________”和“________”二字把莺歌燕舞、桃红柳绿的美丽景色写得有声有色。

(5)第①②句的描写角度是________,第③④句的描写角度是________。

A.时间角度           B.空间角度

(6)为了突出江南春色,作者选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有江南特色的景物,赞美了________。

(7)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26.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就是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关于这首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

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

C.“见”,读jiàn,见到的意思。

D.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农村丰收的喜悦之情。

(2)朗读下列句子时,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

B.七八个/星天外

C.听取/蛙声/一片

D.旧时/茅店/社林边

(3)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明月”、“清风”点染夏夜美好景色,“惊鹊”、“鸣蝉”以声衬静,表现夏夜幽静。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情景,进一步补充夏夜特色。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朴素通俗。

D.这首词描写美丽的农村风光,抒发词人喜爱农村生活的感情。

(4)诗词中哪两句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给人印象深刻?

请从本诗中找出来。

(5)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

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27.读《七律·长征》,回答文后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解释下列词语。

①等闲:

________

②逶迤:

________

③磅礴:

________

④云崖:

________

(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

________。

2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四季的路

春对种子说:

刚抽芽你就笑了,

你还没有一把绿伞呢,

怎么度过炎热的夏天?

夏对绿苗说:

刚举起小绿伞你就乐了,

你还没有果实呢,

可不能空手走向秋天。

秋对稻穗说:

结果不是终点,

这一站有成熟的喜悦,

下一站有严寒的考验。

冬对稻谷说:

进仓不是让你休眠,

你要为下一代,

孵育蓬勃的童年。

(1)诗中划线的“绿伞”“空手”“下一代”各指什么?

“绿伞”指________;“空手”指________;“下一代”指________。

(2)第三节中的“这一站”和“下一站”各指的是哪个季节?

“这一站”指的是________季

“下一站”指的是________季

(3)诗题中的“路’该怎样理解?

作者通过对“四季的路”的描写,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9.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他在诗中将________和________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了________之情。

(2)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________”二字描写出春草的茂盛。

(3)人们常用“________,________”一句来赞颂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4)“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动词描绘出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________”和“________”点出友人即将经过的处所。

(5)最后两句用________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做到了情景交融,令人回味无穷。

3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友谊

泥泞中

一只扶持的手

岔道口

一个引导的箭头

挫折时

一句温暖的话

迷惑时

一个肯定的回答

干渴时

一杯清凉的水

倦怠时

一声惊蛰的春雷

纯洁的友谊

高山上的白雪

生命的蜜和盐

森林中的松柏

(1)这首诗采用比喻的手法来写友谊。

在第一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成________、________,这是写当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碰到困难时,友谊会给我们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