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分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7975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三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三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三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三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分析.docx

《三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分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分析.docx

三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分析

三年级安全教育下册教案

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自己的潜意识里对安全方面已经有了简单的了

解和自救方法了。

这学期的责任不仅要教好他们文化科学知识,还

要让他们有一个快乐,健康,安全的环境中成长。

二、任务要求:

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

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贯穿

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使广大中小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

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具备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

力。

2、通过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

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

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

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小学生造成的伤

害,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3.公共安全教育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认知特点,注重

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

坚持专门课程与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渗

透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强化管理、培

养习惯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国家统一要求

与地方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相结合;自救自护与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

相结合。

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养成习惯。

三、实施措施:

(1)结合传染病易发季节,经常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提高防

病意识。

(2)实验安全教育:

科学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各种实验安全知识

教育,严把实验安全关。

(3)法制安全教育:

经常对学生进行有关安全方面的法制教育,增

强法制观念,不打架、不骂人、不泡网、不敲诈、不玩耍有毒物品、

不携带管制刀具。

(4)安全文明教育:

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养成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打闹、不追逐、不做有伤他人的游戏、不开过

头的玩笑,不在危险建筑物旁逗留。

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四、教学安排:

与环境教育隔周安排,每周一课时。

五、活动安排:

1、交通安全教育:

交通安全教育是安全教育重中之重的教育,

要把交通安全教育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必须每周进行集中教育,

以及做好放学路对的管理。

2、防溺水教育,要进行防溺水的教育,开展以溺水后自救,

溺水者的救护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3、防触电的教育,对同学们进行电的基本知识讲座,预防触

电事故的发生以及对触电后急救常用知识的了解和应用。

4、防食物中毒的教育,邀请医生来校进行饮食卫生和防止食

物中毒的教育,以杜绝同学们食物中毒的事件发生。

5、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的教育;重视同学们身体健康教育,

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进行一次健康检查,体育活动应重视安全保护

措施,积极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操,尽量避免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6、防火、防盗、防震、防煤气中毒等的安全教育;检查班里

的防电设施,落实专人负责,班里应经常开展防火、防盗、防震、

防煤气中毒等的防范措施教育。

六、教学保障:

1、 班主任要提高对安全教育工作的认识,加强安全教育的宣传力

度,并列入班级工作之重点。

做到五个到位;认识到位、制度到位、

责任到位、整改到位、记录到位。

2、 重视学生校内外的安全教育工作,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汇聚教

育工作者,做到常抓不懈,人人做好宣传员、督促员、检查员、指

导员。

3、 教室门窗及时锁好,提高防盗意识。

4、 教室内注意安全使用电器设备、注意节约用电。

 

第一课学会应对突发事件

----防震减灾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地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震带给社会和人们的危害

和影响,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

2.通过对学生进行防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正确对待突发地震,学

会在突发地震面前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进行合理的自我防护,提

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防震减灾的正确应对措施。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身感受地震的危害,能够在发生灾难时采取有效措施。

 

教学内容:

一、地震的产生

地球可分为三层。

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

地震

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

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

用(即内力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二、地震的危害

汶川大地震

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 04 秒,8 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

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

这是新

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

地震重创约

50 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

截至 2009 年 5 月 25 日 10 时,共遇难 69227 人,受伤 374643 人,

失踪 17923 人。

其中四川省 68712 名同胞遇难,17921 名同胞失踪,

共有 5335 名学生遇难,1000 多名失踪。

直接经济损失达 8452 亿元。

 

三、地震的预兆

1. 地下水异常。

由于地下岩层受到挤压或拉伸,使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或者使地

壳内部气体和某些物质随水溢出,而使地下水冒泡、发浑、变味等。

 

井水是个宝, 前兆来得早,

天雨水质浑, 天早井水冒,

水位变化大, 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 有的变味道。

2. 动物异常。

震前一、二天,牛、马赶不进圈,乱蹦乱跳,嘶叫不止,烦燥不安,饮食

减少;一些猪羊不吃食,烦燥不安,乱跑乱窜;狗狂叫不止;鸡不进窝,惊

啼不止;鸭不下水;家兔乱蹦乱跳,惊恐不安;鸽子在震前数天惊飞,不

回巢;密蜂一窝一窝地飞走;老鼠反应最灵敏,在震前一天至数天,

老鼠突然跑光了,有的叼着小老鼠搬家;有些冬眠的蛇爬出洞外,上

树;鱼惊慌乱跳游向岸边,翻白肚等。

震前动物有预兆;老鼠搬家往外逃;

鸡飞上树猪拱圈;鸭不下水狗狂叫;

冬眠麻蛇早出洞;鱼儿惊慌水面跳。

3. 地光和地声。

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夕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及声音,

是重要的临震预兆。

 地震有“前震一主震一余震”的规律,要注意

掌握,防止

四.如何做好防震工作

1.做好防震演练

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明确地震时的疏散路线,当地震来时,才能

以最快的速度撤离到安全地带。

五.地震时的应急措施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

办法。

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

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

方。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

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

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千

万不要跳楼!

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

必要时应在室外上

课。

四.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通过对地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震带给社会和人们的危害和

影响,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

通过对学生进行防震知识的学习,使

学生正确对待突发地震,学会在突发地震面前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进行合理的自我防护,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016 年 2 月 29 日

 

第二课如何应对溺水意外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有关溺水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了解游泳的

危险性,尽量避免到河流,池塘等危险地方游泳。

2.通过对溺水意外知识的学习,学会应对溺水意外,能做到不慌不

乱,冷静对待溺水意外。

教学内容:

溺水的原因

 1.不熟悉水性意外落水:

.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

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

人落水后,水、

泥沙街道的阻塞呼吸道,或因呼吸道痉挛而引起缺氧、窒息、死亡。

落水被淹后一般 4~6 分钟即可致死。

溺水多见于儿童、青少年和老

人,以误落水中为多,偶有投水自杀者,意外事故如遇有洪水、船

只沉翻等也是重要原因。

 2。

熟悉水性而遇到意外的情况:

1.手足抽筋是最常见的。

主要是

由于下水前准备活动不充分、水温偏冷或长时间游泳过于疲劳原因。

小腿抽筋时会感到小腿肚子突然发生痉挛性疼痛。

 2.有时因潜入到

浅水而造成头部损伤而发生溺水。

3.有时候(特别是一些老年人)

会因为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引起意识丧失,而发生溺水。

溺水后的表现症状:

溺水者面部青紫、肿胀、双眼充血,口腔、鼻

孔和气管充满血性泡沫。

肢体冰冷,脉细弱,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

停止。

轻者,落水时间短,口唇四肢末端易青紫,面肿,四肢发硬,

呼吸浅表。

吸入水量 2ml/kg 时出现轻度缺氧现象。

重者。

如吸水量

在 10ml/kg 以上者,1 分钟内即出现低血氧症。

落水时间长,面色

青紫,口鼻腔充满血性泡沫或泥沙,四肢冰冷,昏睡不醒,瞳孔散

大,呼吸停止。

溺水的紧急救护:

  自救:

1.首先应保持镇静,千万不要手脚乱蹬拚命挣扎,可减

少水草缠绕,节省体力。

只要不胡乱挣扎,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

人体在水中就不会失去平衡,这样身体就不会下沉得很快。

  2.除呼救外,落水后立即屏住呼吸,踢掉双鞋,然后放松肢体,

当你感觉开始上浮时,尽可能地保持仰位,使头部后仰,使鼻部可

露出水面呼吸,呼吸时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呼气,以防呛水。

呼气

要浅,吸气要深。

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 0.967,比水略轻,

因为肺脏就象一个大气囊,屏气后人的比重比水轻,可浮出水面

(呼气时人体比重为 1.057,比水略重)。

  3. 千万不要试图将整个头部伸出水面,这将是一个致命的错误,

因为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将头伸出水面是不可能的,这种必然失

败的作法将使落水者更加紧张和被动,从而使整个自救者功亏一篑。

 

  4.当救助者出现时,落水者只要理智还存在,绝不可惊惶失措

去抓抱救助者的手、腿、腰等部位,一定要听从救助者的指挥,让

他带着你游上岸。

否则不仅自己不能获救,反而连累救助者的性命。

 

  5.会游泳者,如果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

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松解,然后慢慢游向

岸边。

  

(1)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

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2)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

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

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3)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救助溺水者:

1.注意:

若您未受过专业救人的训练或未领有救

生证的人,切记请不要轻易下水救人。

谨记一点:

会游泳并不代表

您会救人。

  2.若发现有人溺水,应立刻通知 119 与当地救难人员协助求援。

 

  3.溺水情形发生时,在岸边的民众不宜直接下水,最好救援的

方式是丢绑绳索的救生圈或长竿类的东西,千万不要徒手下水救人,

可就地取材,树木、树藤、枝干、木块、矿泉瓶都可利用来救人。

  4.抢救溺水者需要入水,须先脱衣解裤,以免被溺水者缠往而

无法脱身。

游到溺水者面前约 3 至 5 公尺,先吸大口气潜入水底从

溺水者背后施救,才不致于被对方困住。

须知当一个面临死亡的一

瞬间,出劲的力量绝对惊人,万一被溺水者缠住,应速设法摆脱,

不然准死无疑。

如果你状态不佳,不要试图下水,你最好就是呼救,

从而成为陆地英雄。

  摆脱法有两种:

  

(一)握紧拳头狠狠重击溺水者后脑,使他昏迷,再拖上岸。

  

(二)深吸一口气憋住,把对方压下水底,有如同归于尽,但溺

水者这时为了吸气,必定踩您肩头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