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控制系统接线准确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573996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控制系统接线准确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提高控制系统接线准确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提高控制系统接线准确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提高控制系统接线准确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提高控制系统接线准确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高控制系统接线准确率.docx

《提高控制系统接线准确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控制系统接线准确率.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高控制系统接线准确率.docx

提高控制系统接线准确率

安徽淮北平山电厂一期工程

2×66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

提高控制系统接线准确率

淮北申皖发电有限公司

2016年03月

 

一、项目概况

控制系统接线包括电气二次接线及热控接线,二次接线工作主要包括10kV、400V盘内接线;主变、发电机出口、500KV配电装置及二次设备间内设备接线。

热控接线工作涵盖就地仪表、执行机构,就地控制柜和端子箱的接线,以及电子间和配电柜的接线。

根据目前收到的图纸资料,接线数量初步统计见下表

系统名称

DCS系统

DEH系统

MEH系统

PLC

#1机

#2机

公用

#1机

#2机

#1机

#2机

接线数量

28560

28560

264

1644

1644

852

852

10892

小计

57394

3288

1704

10892

合计

73278

二、QC小组概况

QC小组简介

小组名称

二次接线QC小组

课题类型

现场型

组建日期

2015年1月

课题注册号

QCKT-2015-GC-QT-001

小组组成

以现场施工技术人员为主

平均TQC受教育时间

小时

小组课题

提高控制接线准确率

活动次数

活动时间

2015/02/01至2015/12/31

出勤率

姓名

性别

学历

年龄

单位

职务

小组分工

张秀忠

本科

34

淮北申皖发电有限公司

热控专工

组长

李岩鹏

本科

28

淮北申皖发电有限公司

电气专工

副组长

凌训田

本科

34

淮北申皖发电有限公司

热控专工

现场实施

陈晓阳

本科

28

淮北申皖发电有限公司

热控专工

现场实施

赵钧儒

本科

32

淮北申皖发电有限公司

电气主管

技术指导

李乐鹏

本科

42

淮北申皖发电有限公司

电气专工

现场实施

腾伟

本科

60

浙电监理

热控监理

实施监督

笪秉胜

大专

73

浙电监理

电气监理

实施监督

孙健

本科

35

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公司

施工专业负责人

组员

赵映

本科

45

上海电力安装一公司

施工专业负责人

组员

三、选题理由

随着发电机组容量的增大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就地设备和测点的数量在逐步增加,接线数量和工作量也在进一步增加。

接线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控制和保护系统的可靠性,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对接线的准确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目前接线质量形势并不乐观,因为电缆引起的事故和异常时有发生,而且大部分都是基建时接线质量不过关留下的隐患,基建期间的接线质量有待提高。

本工程控制接线数量达73278个,接线准确率每提高1%,所能减少的接线错误数量就能达到732个,如果接线准确率从96%提高到100%,可以避免的接线错误的数量就多达2931个,提高接线准确率对提高接线质量意义重大。

四、现状调查

根据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技术委员会付秘书长孙长生同志多年对某省电厂因热工原因引起的设备二类及以上障碍原因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电缆接线、模件松动引起的故障约占18.2%,这是不容忽视的。

通过搜集资料,在以往工程中接线一次准确率只有96%。

接线方面常见的一些故障如下几类:

接线错误、短路、接线松动、芯线断裂等。

在检查某系统的接线时出现的各类故障频率统计见下表:

序号

类别

发生频数

累计频数

频率%

累计频率%

1

接线错误

34

34

89.5

89.5

2

接线松动

3

37

7.9

97.4

3

芯线断裂

1

38

2.6

100

4

短路

0

38

0

100

合计

38

100

接线错误是接线不合格情况中占比例最大的,达89.5%。

图4-1

五、确定目标

为了保证淮北申皖发电有限公司控制接线施工质量,提高施工工艺水平,确保控制与保护系统安全可靠投用,经过我们QC小组和全体接线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达到以下目标:

保证控制接线一次准确率达到99.8%,接线牢固、整齐美观。

图5-1

六、原因分析

QC小组成员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结合以往工程的经验,对接线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可能的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如图6-1,分析得出了以下14条末端因素:

1、图纸审核不严,设计错误未得到及时更正2、不按规范施工

3、未按图施工4、检查考核不力

5、人员流动快,培训不力6、技术交底不到位

7、电缆标示不清或标示错误8、施工人员不足,疲劳作业

9、责任心不强10、专用电缆的随意替代

11、线径不匹配12、补偿电缆分度号错误

13、照明不足14、有效施工工期短

图6-1

七、要因确认

根据上述原因分析,对施工单位在以往工程中的施工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询问,结合本工程中正在施工的情况,对各项原因进行逐一分析:

确认一:

图纸审核不严,设计错误未得到及时更正

确认方法:

现场调查

确认人:

张秀忠

确认时间2015.01.04

确认内容:

设计图纸审核情况

确认过程:

(1)是否有充足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图纸审核。

施工前,热控专业人员已经达到8人,有充足的人员进行图纸审核。

并且热控专业还开展了多次图纸审核讨论会,及时发现并指出了图纸设计的错误。

(2)对图纸审核发现的问题能否及时更正。

华东电力设计院的工程师有很强的责任心,对业主方发现提出的设计图纸错误能及时更正。

确认结果:

设计图纸已经过严格审核,发现问题及时联系设计单位更正,图纸错误能及时得到更正。

结论:

图纸审核不严,设计错误未得到及时更正为非要因

确认二:

不按规范施工

确认方法:

询问调查

确认人:

凌训田

确认时间2015.01.07

确认内容:

施工单位对规程规范的熟悉情况

确认过程:

施工单位的具体接线工作虽然是由外包施工队进行的,但该外包队是与电建公司有多年的合作关系,人员相对稳定,工作人员对规程规范很熟悉,施工过程中不容易忽视规范规程。

确认结果:

人员相对稳定,工作人员对规程规范很熟悉。

结论:

不按规范施工为非要因

确认三:

未按图施工

确认方法:

图纸检查和询问调查

确认人:

凌训田

确认时间2015.01.07

确认内容:

设计院出图情况及施工单位按图施工情况

确认过程:

1)华东设计院的图纸虽没有全部到齐,但按合同约定的出图进度有序出图。

图纸能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2)接线图根据不同的工程和设备进行设计,区别较大,可借鉴的经验不多,施工过程能做到按图施工。

且该施工单位在以往工程中也未出现过不按图施工的情况。

确认结果:

设计图纸能满足施工需要,未按图施工情况很少。

结论:

未按图施工为非要因

确认四:

检查考核不力

确认方法:

询问调查

确认人:

张秀忠

确认时间2015.01.10

确认内容:

施工单位对接线质量方面的检查考核情况

确认过程:

1)技术员对接线的检查情况:

热控专业只有2到3位技术员,施工期间需要检查见证的质量控制点很多,且施工面很广,没有专人对接线质量进行检查。

2)接线员工资结算方式:

接线员的工资按照已完成的接线数量进行核算,没有按接线质量及准确率进行考核。

确认结果:

施工单位对接线质量检查不到位,对接线质量没有考核。

结论:

检查考核不力为要因

确认五:

人员流动快,培训不力

确认方法:

询问调查

确认人:

张秀忠

确认时间2015.01.10

确认内容:

施工单位接线员的人员流动情况和培训情况

确认过程:

1)施工单位的具体接线工作虽然是由外包施工队进行的,但该外包队是长期跟电建公司合作的,人员相对稳定。

2)施工单位对外包队有定期的培训活动。

确认结果:

施工单位接线人员相对稳定,且有定期培训活动。

结论:

人员流动快,培训不力为非要因

确认六:

技术交底不到位

确认方法:

询问调查

确认人:

陈晓阳

确认时间2015.01.12

确认内容:

施工过程中技术交底情况

确认过程:

1)施工单位在施工中的技术交底过程:

施工单位专业技术员→外包队伍的接线班班长。

虽然在施工过程中技术员会进行技术交底,但技术交底不够详细,接线工艺要求不能传递到具体接线员,施工人员对工艺要求不明确。

确认结果:

施工单位的技术交底不够详尽彻底。

结论:

技术交底不到位为要因

确认七:

电缆标示不清或标示错误

确认方法:

现场调查

确认人:

李岩鹏

确认时间2015.03.15

确认内容:

电缆敷设过程中电缆头的标识情况

确认过程:

电缆敷设工作都是由临时员工来做,敷设前容易忘记做标记或标示不清,在敷设过程中电缆头上的临时标签容易被磨损,导致字迹不清,甚至脱落。

导致在电气一次设备接线过程中的部分接线错误。

确认结果:

电缆敷设过程中对电缆头的标识不够重视。

结论:

电缆标识不清或标识错误为要因

确认八:

施工人员不足,疲劳作业

确认方法:

现场调查

确认人:

赵钧儒

确认时间2015.03.15

确认内容:

接线工人的人员配置情况和作息时间

确认过程:

询问接线工在其他项目的作息时间

下面是施工单位接线员在某工程项目施工高峰期的作息时间表:

6:

00~12:

00上班

12:

00~12:

30午饭

12:

30~17:

30上班

17:

30~18:

00晚饭

18:

00~24:

00加班

工作时间长度

正常工作时间

超出正常工作时间的加班时间

17小时

8小时

9小时

由上述表格可以看出,接线员每天累计工作时间长达17小,仅加班时间就长达9小时,远远超过正常工作时间。

工作人员没有充足的休息时间,连续疲劳作业,精神状态不佳,容易出现接线错误。

确认结果:

施工单位对接线工人的人员配置不足,造成加班时间过长。

结论:

施工作业人员不足,疲劳作业为要因

确认九:

责任心不强

确认方法:

现场调查

确认人:

李乐鹏

确认时间2015.03.15

确认内容:

接线过程中工作人员的认真程度

确认过程:

大部分工作人员能做到认真工作,不会因为责任心不强而粗心大意,接错线。

确认结果:

工作人员有较强的责任心,能认真接线。

结论:

责任心不强为非要因

确认十:

专用电缆的随意替代

确认方法:

现场调查

确认人:

陈晓阳

确认时间2015.03.20

确认内容:

专用电缆是否有随意替代现场

确认过程:

电缆需求计划根据图纸资料提交,各种电缆均能够满足现场施工需要,在化学区域施工过程中国也未发现随意替代现象。

确认结果:

无随意替代专用电缆现象。

结论:

专用电缆的随意替代为非要因

确认十一:

线径不匹配

确认方法:

现场调查

确认人:

李乐鹏

确认时间2015.03.20

确认内容:

接线过程中线径是否与仪表及接线端子匹配

确认过程:

电缆线径是根据设计院图纸来采购的,图纸已经经过审核,电缆线径不匹配的几率很小。

确认结果:

电缆线径能符合图纸及二次表的要求。

结论:

线径不匹配为非要因

确认十二:

补偿电缆分度号错误

确认方法:

现场调查

确认人:

陈晓阳

确认时间2015.03.25

确认内容:

补偿电缆分度号是否按图纸使用

确认过程:

电缆的选型采购根据设计院图纸,图纸已经经过审核,分度号选错的几率较小。

且我们平山电厂项目中热电偶全部使用K分度号的元件,补偿电缆也只有K分度这一种,没有错用的机会。

确认结果:

补偿电缆的分度号不会错用。

结论:

补偿电缆分度号错误为非要因

确认十三:

照明不足

确认方法:

现场调查

确认人:

陈晓阳

确认时间2015.03.25

确认内容:

现场照明情况

确认过程:

施工现场设有临时电源,施工过程中能做到照明充足。

确认结果:

施工现场能保证照明充足。

结论:

照明不足为非要因

确认十四:

有效施工工期短

确认方法:

现场调查

确认人:

凌训田

确认时间2015.03.28

确认内容:

热控专业有效施工工期

确认过程:

对于新建机组,安装设备多,任务重,工期紧,而电气、热控专业受土建工程和工艺安装的制约因素较大,有效施工工期短。

现场情况:

2015年初汽机房才交付安装,3月份汽机汽机专业才开始逐步进行机务设备的安装,6、7月份才有部分设备移交热控安装,9月份开始分布调试,11月进行整体调试,留给电气、热控专业的接线时间很有限。

确认结果:

热控及电气有效施工工期短。

结论:

有效施工工期短为要因

经过分析,确认了以下5条要因:

1、检查考核不力

2、技术交底不到位

3、电缆标示不清或标示错误

4、施工人员不足,疲劳作业

5、有效施工工期短

八、制定对策

为了保证二次接线质量及准确率,根据要因,采取如下措施:

序号

要因

制定对策

具体措施

目标

责任人

时间

1

技术交底不到位

技术交底要详尽

技术交底要详细明确,层层交底,形成交底记录。

明确接线工艺要求

张秀忠、李岩鹏、孙健、赵映

全过程

2

电缆标示不清或标示错误

电缆敷设过程中标识清楚,粘贴牢固

放电缆前标示清楚牢固,敷设过程中防止标签脱落,电缆敷设过程由技术员在现场监督指导

保证标示清楚

孙健、赵映

电缆敷设过程

3

检查考核不力

及时检查接线质量,加强接线准确率的检查考核力度

按照接线工艺检查卡及时检查接线质量,有详细的检查接线准确率统计表,工程部热控人员对接线质量进行抽查。

接线准确率有相应的奖惩制度

凌训田、陈晓阳、李岩鹏、孙健、赵映

全过程

4

施工人员不足,疲劳作业

配备充足的施工力量

督促施工单位按照不施工阶段机动配备充足的施工人员,合理安排工作人员作息时间

保证工作人员精神状态良好。

赵钧儒

全过程

5

有效施工工期短

争取接线施工时间

1)提前准备材料,打通电缆通道

2)根据系统图确定阀门和测点位置,在机务设备安装结束以前先敷设电缆,并完成机柜一侧的电缆接线

争取接线施工的时间

工程部热控、电气人员、孙健、赵映

施工前

九、对策实施

实施一:

技术交底要详尽

实施时段:

2015年4月1日至2015年6月20日。

负责人:

张秀忠、李岩鹏

具体措施:

技术交底要详尽,层层进行,要将施工要求传递到每一个接线员,技术交底过程如下:

工程部专工→电建公司专工、技术员→施工队班组长→具体接线施工人员

图9-1技术交底会议照片

以下是部分技术交底的交底记录表:

实施效果:

通过层层详细交底,接线施工人员能详尽了解接线施工工艺和要求。

实施二:

敷设电缆过程中标识清楚,粘贴牢固

实施时段:

2015年5月9日至2016年1月10日。

负责人:

孙健、赵映

具体措施:

电缆敷设由技术员在场指导监督,电缆标示粘贴牢固,电缆标示内容包括:

电缆型号、电缆编码、起点、终点

实施效果:

在接线过程中未发现有电缆未做标示或标示脱落现象。

图9-2电缆头标识照片

实施三:

及时检查接线质量,加强接线准确率的检查考核力度

实施时段:

2015年5月18日至2016年1月20日。

负责人:

凌训田、陈晓阳、孙健、赵映

具体措施:

按系统、机柜责任到人,按照接线准确率进行奖励考核。

对接线工作进行了100%的检查,下面是部分接线检查记录表:

实施效果:

对接线进行了全面检查,无遗漏。

实施四:

配备充足的施工力量

实施时段:

2015年6月1日至2015年12月20日。

负责人:

赵钧儒

具体措施:

督促施工单位按照不同的施工阶段配备充足的施工人员,合理安排工作人员作息时间,每天加班时间不超过4小时,保证每天在21:

00之前结束工作,周末夜间不加班。

通过沟通协调,施工单位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机动调配施工人员,下面分别是#1、#2机接线施工人员的配置情况:

安徽电建二公司人员配置情况表:

序号

时间段

主要工作任务

所需人数

实际人数

人员是否充足

1

2015年3月-5月

化学区域及锅炉部分设备接线工作

10

12

2

2015年6月-7月

锅炉侧及汽机房部分设备接线工作

18

18

3

2015年8月-10月

汽机房大面积接线工作及锅炉剩余接线工作

18

20

4

2015年11月

剩余接线工作

4

4

制表人:

孙健

上海电建一公司人员配置情况表:

序号

时间段

主要工作任务

所需人数

实际人数

人员是否充足

1

2015年6月-7月

循泵房区域及锅炉部分设备接线工作

8

10

2

2015年8月-9月

锅炉侧及汽机房部分设备接线工作

15

15

3

2015年10月-12月

汽机房大面积接线工作及锅炉剩余接线工作

25

26

4

2016年1月

剩余接线工作

4

5

制表人:

赵映

实施效果:

施工人员充足,虽有加班,但是能保证工作人员的休息时间,没有疲劳作业。

实施五:

争取接线施工时间

实施时段:

2015年6月1日至2015年12月20日。

负责人:

孙健、赵映

具体措施:

1)按照图纸提前准备电缆,根据机务专业图纸确定热控设备的位置,提前打通电缆通道

2)根据系统图确定阀门和测点位置,在机务设备安装结束以前先敷设电缆,并完成机柜一侧的电缆接线

实施效果:

通过事先准备电缆,提前打通电缆通道、敷设电缆,为接线工作争取了时间。

比如暖管阀及减温水的电缆在冲管之前就已经敷设好并完成机柜侧的接线,等冲管结束后,在机务恢复管道后的一天时间里,热控就完成了8台阀门及30多处测点及调试工作。

十、效果检查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按机柜进行了接线准确率的检查,并做了如下的数据分析表格:

序号

系统名称(或机柜号)

总接线数量

接线准确数量

准确率

1

0CBA01

662

662

100%

2

0CBA02

470

470

100%

3

0CBA03

744

744

100%

4

0CBA04

1066

1064

99.84%

5

0CBA05

652

652

100%

6

0CBA06

288

288

100%

7

0CBA07

1570

1570

100%

8

0CBB01

562

562

100%

9

0CBB02

1362

1358

99.73%

10

0CBB03

1302

1302

100%

11

0CBB04

1302

1302

100%

12

0CBB05

1332

1332

100%

13

0CBB06

1302

1302

100%

14

0CBB07

388

384

98.96%

15

0CBB08

1672

1670

99.85%

16

0CBB09

1420

1420

100%

17

0CBB10

8

8

100%

18

0CBB11

2246

2244

99.91%

19

0CBB12

670

670

100%

20

0CBB13

766

766

100%

21

0CBB14

36

36

100%

22

0CBB18

348

348

100%

23

J0CBD47

462

462

100%

24

DEH系统

1644

1644

100%

25

循泵房系统

418

418

100%

26

锅炉吹灰系统

5636

5628

99.85%

27

MEH系统

852

852

100%

合计

29181

29158

99.93%(平均)

按照上述统计表格,最终的接线准确率为99.93%,完成了既定目标

十一、巩固措施

检查核对接线准确率,并将核对后的最终的接线图塑封张贴在机柜内,接线图内容较多的打印装订后放置于控制柜内,便于今后的维护检修工作。

防止因接线图错误而引起检修失误。

十二、总结打算

将这次QC活动中总结出来的《二次接线施工工艺要求》形成标准化的技术要求,便于在今后的大小修工作中应用实施。

 

十三、附件

《二次接线施工工艺要求》

1.1技术准备

1.1.1技术人员核对电缆各芯线的接线位置,并画出接线施工图(有制图,审核、接线等人签名)贴于各柜门上,就地设备接线施工图可直接交给接线人员。

1.1.2施工人员根据技术员画出的接线施工图,打印出相应的号牌,并注意不同截面的电缆芯线使用相应规格的号牌管,备用芯打印电缆编号及备用线芯号。

1.1.3电缆号牌统一用电脑打印机打印在白色套管上,号牌长度统一为30mm。

1.1.4端子排外侧号牌打印标准:

回路编号+端子顺序号。

1.1.5打印出的号牌管应按盘柜电缆分别用0.5mm2的细铁丝扎线穿好分袋存放,以方便现场使用。

1.2电缆整理

1.2.1施工人员根据实际电缆敷设的顺序在屏下部整理好,排列整齐一致,弯好弯度,并用尼龙扎带固定在屏下支架上,绑扎位置应保持一致,绑扎应牢固。

尼龙扎带颜色应统一。

对照图纸核对每根电缆,将电缆分层分根穿入屏内。

1.2.2把屏内同一侧的所有电缆根据盘内端子的位置,按高处在后,低处在前;上部在外,下部在内的原则,整齐地排成一行或数行,并把电缆作临时固定。

1.3电缆头制作

1.3.1预先在做电缆头的位置做好标记,各个屏、柜、箱的电缆终端热缩高度应一致。

松开临时绑扎,平放在合适的地方。

1.3.2将电缆留够接线长度,在电缆卡子上方适当位置用钩刀剥去电缆外护套、钢带及内护套。

(剥钢带时,在钢带的适当位置用钢锯锯一圆环深痕,深度为钢带厚度的3/4左右,不要锯透。

挑起钢带,用钳子钳住,撕断锯缝。

自下而上顺序松散,如此将两层钢带剥除。

剥切时,钢带切口应保持平正,施工人员应戴纱手套,防止钩刀伤手)。

1.3.3电缆引入盘柜应排列整齐,避免交叉,并固定牢固,同时注意盘下电缆的绑扎。

铠装电缆在进入盘前,应将钢带切断,切口边缘应保持圆滑无毛刺,切断处的端部应扎紧,并应将钢带用2.5mm2的黄绿相间的多股软线接地。

电缆安装时,对绞屏蔽电缆的外屏蔽层和普通控制电缆的屏蔽层,应在电缆的两端可靠接地;屏蔽对绞电缆的内屏蔽层(对绞屏蔽层)应在端子排上单端接地,接地端宜选在信号接收端。

1.3.4电缆终端头的材料为热缩管,不同规格的电缆应使用相应规格的电缆热缩管,热缩管的长度为60mm,颜色统一。

电缆头制作时,先在剥出的电缆芯线上缠绕相色带(宽为25mm)直至与电缆外径相同,临时用透明胶布固定住相色带,然后将热缩套套入电缆上,用热风枪烘烤,使热缩套收缩紧固。

电缆头在盘内的位置及电缆挂牌位置应相对统一,如有其它特殊情况,应尽可能靠近此标准。

电缆标志牌用电缆挂牌打印机打印,电缆标志牌固定位置在热缩头上端1/4处左右,标志牌有字面朝外,同一层电缆的电缆标志牌应整齐有序。

1.4电缆接线

1.4.1所有电缆头成水平排列,用尼龙扎带固定在盘口上的支架上,电缆线芯绑扎统一用尼龙扎带绑扎,绑扎间距100mm,绑扎的尼龙扎带头放在电缆束的背面,且每间隔200mm再用扎带将电缆束固定在盘上。

同一块盘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