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考试整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568213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8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考试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古代汉语考试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古代汉语考试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古代汉语考试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古代汉语考试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考试整理.docx

《古代汉语考试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考试整理.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汉语考试整理.docx

古代汉语考试整理

古代汉语考试整理

古代汉语

词汇

单音词:

只有一个音节的词,写到书面上,也就是一个汉字。

例如:

走、则、道、股、远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先秦——魏晋段,以单音词占绝对优势,仿古作品中也是),现代汉语中复音词占绝大多数。

单音词发展为复音词的途径

加同义词素

加相关词素

加反义词素

附前缀

附后缀

换成双音词

信—诚信 进—进献 疑—嫌疑

骨—骨肉 父—父亲 忠—忠孝

成—成败 作—作息 寒—寒暑

商—有商 虎—老虎 爷—阿爷

卓—卓尔 忽—忽然 石—石头

伐—攻打 川—河流股—大腿 铄—熔化 遏—阻止 御—抵挡

连绵词:

是由一个词素组成的词。

又叫“连绵字”、“连语”等。

连绵词的特点:

(了解)

1、两个不同的音节密不可分,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义,即两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

2、写在书面上,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字,但这两个字不是代表两个词素,而是代表两个音节。

3、连绵词的意义与用来代表音节的那两个字的意义一般是没有关系的。

连绵词中的两个字拆分开来,有的有意义,有的没有意义。

虽然有的字可以拆开使用,但单独使用时与连绵词的整体意义无关。

参差——长短不齐貌

参(shēn)——古代指星名

连绵词的词性

形容性(多数)

《诗经·邶风·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朱熹传:

“差池,不齐貌。

名词性(较少)

蟋蟀、鸳鸯、勺药、仓庚

动词性(很少)

婆娑、匍匐

连绵词的类别

 

连绵词——因声求义

(一)

望洋兴叹《论衡·骨相》:

“武帝望阳。

”《庄子·秋水》:

“望洋向若而叹”

解释:

1、望视太阳2、望着海洋3、仰视貌4、远视貌

类推:

格式“望×兴叹”

望书兴叹望题兴叹望车兴叹

望船兴叹望海兴叹望山兴叹

叠韵连绵词望洋:

望羊望阳望佯盳洋——迷惘直视的样子

(二)

犹豫解释:

1、犹是犬名。

人将犬行,犬好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如此往还,至于终日。

斯乃豫之所以未定也,故称犹豫。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

2、犹是犬名,每闻人声,即豫上树,久之复下,故曰犹豫。

双声连绵词犹豫:

犹与犹预由豫犹夷由夷——拿不定注意

(三)

贪婪至秦则不然,师申商之法,行韩非之说,憎帝王之道,以贪狼为俗,非有文德以教训于天下也。

——《汉书·董仲舒传》

解释:

1、狼性皆贪,故谓贪为贪狼也。

——颜师古注

2、“贪狼”是“贪狠”的错误写法。

——晨风、刘永平编《韩诗外转选译》

“贪狼”一词在汉代典籍中常见:

1、《盐铁论·世务》:

“匈奴贪狼,因时而动,乘可而发。

2、《汉书·贾山传》:

“秦王贪狼暴虐,残贼天下。

3、《汉书·西域记》:

“民刚恶,贪狼无行,多寇盗,最为强国。

叠韵连绵词贪婪:

贪狼贪惏——不知足

(四)

披靡汉军皆披靡。

——《史记·项羽本纪》

错误解释:

靡,言精体低垂。

——张守节正义

正确解释:

草木随风偃(yǎn)仆的样子,也用来比喻军队的溃败。

(五)

辟易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史记·项羽本纪》

错误解释:

言人马俱惊,张开(辟通闢)易(更易)旧处,乃至数里——张守节正义

正确解释:

倒退的样子。

(六)

王念孙曾多次指出:

夫双声之字,本因声以见义,不求诸声而求诸字,固宜其说之多凿也。

《广雅疏证·释训》“踌躇,犹豫”条下。

重言词:

重叠两个相同音节组成的词,在书面上,则写作两个相同的字。

重言词的特点

1、两个字都不表义,不是代表相同的词素,只是代表两个相同的音节。

2、两个音节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义而不能拆开。

3、两个音节在形式上完全相同,用两个相同的字来表示。

重言词的意义类型

 

描绘

形貌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周南·桃夭》

夭夭:

幼嫩美盛。

灼灼:

红艳鲜明的样子。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诗经·小雅·采薇》

业业:

高大健壮的样子。

描写

情态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楚辞·离骚》冉冉:

渐渐,形容时光渐渐流逝。

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

恂恂:

戒惧貌。

摹拟

声音

磨刀霍霍向猪羊。

《木兰诗》

坎坎伐檀兮。

《诗经·魏风·伐檀》

车辚辚,马萧萧。

《兵车行》

重言词与名词动词叠用的区别

所属范围

重叠成分

表示意义

例句

构词法

音节的重叠

描绘形貌

四牡翼翼。

(壮健貌)《诗经·小雅·采薇》

描写情态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翁》

摹拟声音

二之月凿冰冲冲。

《诗经·豳风·七月》

词的运用

词的重叠

事物全部

夜夜不得息。

《孔雀东南飞》

动作重复

行行重行行。

《古诗十九首》

复合词:

由两个词素组成的词,这两个词素结合在一起以后,构成一个新词,如果拆开来,其意义则与复合词的意义不尽相同,甚至完全不同。

复合词是一个词。

 

复合词与连绵词的区别

 

构成

意义

字形

例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素(基本词)

两个词素结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意义。

如果拆开,两词素各自的意义与复合词的意义不同。

字形稳固

社稷——国家

社:

土种,奉为“土地之主”。

稷:

五谷之一,也用来指谷种。

一个词素(两个音节)

两个音节共同表示一个词义。

如果拆开就没有意义。

字无定形

犹豫:

犹与犹预

由豫犹夷

由夷容与

古汉语单音词连用

古代单音词连用

复合词

例句

意义

虽然,何以报我?

《左传·晋公子重耳出亡》

虽:

虽然,即使

然:

这样,如此

一个双音连词

为此诗者,其知道乎?

《孟子·公孙丑上》

知:

懂得

道:

道理

知、懂得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战国策·齐策》

地:

土地。

方:

方圆,古代计量面积的用语。

地上的区域

数犯主之颜色。

《史记·汲黯列传》

颜色:

颜面之色,即脸色。

色彩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妻:

妻子

子:

子女

丈夫的配偶

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

《鵩鸟赋》

消:

消减。

息:

增长。

指事物的增减生灭。

音讯、信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

卑:

出身低下

鄙:

见识短浅

恶劣、不道德

璧有瑕,请指示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指示:

指给……看

上级对下级的处理意见

例句

意义

例句

意义

耳目不聪明。

《后汉书·班超传》

耳:

耳朵

目:

眼睛

广汉聪明,皆知其能之所宜。

《汉书·赵广汉传》

聪明:

明察

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

《史记·张释之列传》

左:

向左

右:

向右

上闵之,问左右:

“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

《汉书·苏武传》

左右:

近侍

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周易·丰卦》

消:

消减。

息:

增长。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李商隐《无题》

消息:

音讯

偏义复词:

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为陪衬,具有这种特性的复合词就是偏义词,或“偏义复词”。

无羽毛以御寒暑。

——《列子·杨朱》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墨子·非攻上》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孔雀东南飞》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出师表》

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

——《后汉书·何进传》

偏义复词2——连类而及

两个意义相关相类的词组合在一起,也会产生偏义现象,这样的偏义复词又叫做连类而及。

养老幼于东序。

——《礼记·文王世子》

大夫不得造车马。

——《礼记·玉藻》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

——《周易·系辞上》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孟子·离娄下》

夫击甕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

——《谏逐客疏》

昔先王制乐,非纵耳目之观,崇曲房之嬿。

——阮籍《乐论》

炫耀后园,建承露之盘,斯诚快耳目之观。

——《三国志·明帝纪》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芙蕖》

偏义复词

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

《史记·刺客列传》

 生得失:

生失,人多难免不出差错。

一旦缓急,杜绝江津,足以自守。

 《后汉书·窦融传》

缓急:

危急情况。

并列词组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

——《孙·子·虚实》

得失(之计):

正确或不正确(的计谋)。

故盐铁均输,可以通委财而调缓急。

——《盐铁论·本议》

(调)缓急:

(调节)物资的过剩和紧缺,即(沟通)有无。

 

古今词汇的演变

(一)———三类词

古用今废词(历史词)

匜(yí):

一种舀水、注水用的器具。

笏:

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版。

媵(yìng):

贵族女子出嫁时陪嫁的人。

不是阅读古文的主要障碍

 

古今通用词

古今义同词

自然现象名词:

风雨雪冰水火

亲属名称:

父母兄弟嫂

肢体名称:

心耳手口腹

古今共用的基本词,沟通古今的桥梁

 

古今义异词

李广军极简易。

怠慢、轻忽

《史记·李将军列传》

可须夜鼓声而发。

等待《后汉书·班超传》

阅读古书最主要的困难,易犯今律古的错误

现代汉语新生词

计算机遥感卫星凝聚力

不属于古代汉语范围

历史词消亡的主要原因

一、历史事物的消亡

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诗经·豳风·七月》

觥(gōng):

古代一种有兽头形器盖或整个器物作兽形的酒器。

觥筹交错:

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

(筹:

酒筹,行酒令时所用小棍,主要用来记数。

二、社会观念的改变

相阴阳,占祲兆。

《荀子·王制》

祲(jìn):

《说文·示部》:

“精气感祥。

”阴阳之气在天上形成的征兆。

三、被别的词语所取代

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倡优:

表演歌舞的和表演杂耍的艺人——演员、艺人

古今词义

1有同有异

睡:

坐着打磕睡。

睡,坐寐。

——许慎《说文解字》

(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战国策·秦策》

寐,睡着。

守门卒方熟寐。

——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

夙兴夜寐

寝:

在床上睡觉,或病人躺在床上,不一定睡着。

寡人夜者寝而不寐。

《公羊传·僖公二年》

卧,趴在几上睡觉,引申为躺在床上,不一定睡着。

眠:

闭上眼睛,引申为睡着。

觉(jué):

睡醒妇人惊觉欠伸。

林嗣环《口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白居易《长恨歌》

醒:

酒醒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左传·晋公子重耳出亡》

2完全不同

例词

古代汉语词义

现代汉语词义

既阻我德,贾用不售。

《诗经·谷风》

侧重于商品卖掉

侧重于行为本身

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史记·李将军列传》

突然,一下子

暂时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

晁错《论贵粟疏》

两次,第二次

行为的重复

感激

大功不遂,感激发病。

《晋书·淮南王传》

内心的感动激发

感谢

交通

因其富厚,交通王侯。

晁错《论贵粟疏》

人的交往、勾结

运输等事业

招具该备,永啸呼些。

《楚辞·招魂》

完备

应该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地耳。

《战国策·魏策》

碰撞

抢劫

怕乎无为,澹乎自持。

司马相如《子虚赋疏》

“泊”,恬澹

害怕

行人

從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

使节、外交官

在路上走的人

广汉竟坐要斩。

《汉书·赵广汉传》

定罪

把臀部放在物体上

车错毂兮短兵接。

《楚辞·国殇》

武器

士兵

窃货曰盗。

《荀子·修身》

偷(盗窃)

强盗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诗·魏风·硕鼠》

离开某个地方或某人

到……去

齐人因乘胜尽破其(指庞涓)军。

《史记·孙膑》

于是

因为

汉语成语中的古义

理屈词穷尽坚壁清野营垒

枪声大作兴起怨天尤人归罪

四体不勤劳动空空如也……的样子

移风易俗改变登峰造极到至

五谷丰登成熟顾影自怜怜惜

休戚相关欢乐;悲哀

洒扫庭除  台阶毕门谢客  辞

不速之客  招致避重就轻  凑近

高峰亮节  坚贞形影相吊  慰问,同情

赴汤蹈火  开水狐假虎威  借

功败垂成  将要,接近克勤克俭  能够

口诛笔伐责讨

慷慨激昂一齐奋发走马观花跑

饶有风趣富呼天抢地触,碰

家给人足丰足富裕若即若离接近,走近

感激涕零眼泪;落痛哭流涕眼泪

日薄西山接近举世无双全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墙;护城河

揭竿而起举相知恨晚遗憾

十年树木种植,培育求全责备要求

完璧归赵完整苟且偷生苟且

党同伐异偏袒去国离乡离开

金城汤池热水;护城河扬汤止沸热水

贻笑大方大方之家,懂得大道理的人

词义扩大

词义扩大是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括在今义之中。

也就是说,今义的概念外延或适用范围扩大了。

词义扩大

1——江河

江:

长江——河流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也。

—《老子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

河:

黄河——河流饮于河、渭,河、渭不足。

——《山海经夸父逐日》

2——响色

响:

回声——声音空谷传响。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色:

脸色、表情——颜色、色彩相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通“愧”)色。

《战国策苏秦连横约纵》

颜色:

面容、脸色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楚辞渔父》

3——脸面

脸:

目下颊上——面部笑从双脸生。

晏殊《破阵子》

面:

脸老妇必唾其面。

《战国策赵策四》

词义扩大4–举例

古义

后起义

放火烧山林进行围猎

一切焚烧

一种较高的官阶或爵位

君对臣的爱称

裁衣

裁断、裁削

群车声

象声词

赶马快跑

跑得快

惊-驚

马惊

因刺激而紧张

古义

后起义

兽皮(带毛的为皮;去毛的为革)

一切动植物的表层组织

坐着打瞌睡

睡眠的统称

蔬菜

蛋品、肉类以外的副食品

女子出嫁

返回

女子貌美

泛指优点多或使人满意的事物

词义缩小特点是古义大于今义,今义包括在古义之中。

也就是说,今义的概念外延缩小了。

词义缩小1——金

金:

金属。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黄金。

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

——《史记·文帝本纪》

词义缩小2—宫

宫:

房屋。

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尔雅·释宫》

(秦以后)王宫。

阿房宫,未央宫

(今天)一些文化娱乐场所的名称。

文化宫,少年宫

词义缩小2——舅姑

在上古时期,舅字有两个主要意义:

一个是“母之兄弟”,另一个是“夫之父”;“姑”字有两个主要意义:

一个是“父之子妹”,另一个是“夫之母”。

——王力《汉语史稿》

词义缩小3——举例

古义

今义

用土堆积而成的高地。

掩埋尸体的土堆

气味

难闻的气味

包括鸟兽等动物

鸟类的总称

丈夫

男子

女子的配偶

陶器(纺锤、瓦锅、瓦釜等)

盖房顶用的建筑材料

词义转移特点是词义由甲范围转移到了乙范围,即今义取代了古义。

词义转移后,它的古义不复存在了,但今义和古义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词义转移1——封

封:

积土成堆——封闭。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

——《周易·包牺氏之王天下》

词义转移2——诬

诬:

虚言假语,欺骗。

诬,加言。

——《说文解字》

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

——司马迁《报任安书》

诬蔑。

其顽钝无耻者,卒为桧用,争以诬陷善类为功。

——《宋史·秦桧传》

词义转移3——毙

毙:

仆倒、倒下。

——死亡。

其右,毙于车中。

——《左传·成公二年》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左传·隐公元年》

古义

后起义

强盗

贼二人得我。

《童区寄传》

小偷偷窃

小偷偷窃

窃人之财,犹谓之盗。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强盗

牺牲

为祭祀宰杀的牲畜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左传·庄公十年》

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放弃利益

古义

后起义

走马观花飞禽走兽飞鹰走犬奔走相告

行走

小腿

互抱超马脚不得行。

《后汉书·班超传》

足掌

案件官司

鞠狱故不以实。

《汉书·赵广汉传》

监狱

扫除

粪,弃除也。

《说文》

粪便

突然、一下子

突,犬从穴中暂出也。

《说文》

短暂

热水

赴汤蹈火

菜汤

米汤

离开

去世:

离开人世

到…去

感情色彩上也有显著的差别。

一是褒贬意义的不同,即古代是褒义词,现代是贬义词,或古代是贬义词,现代是褒义词,或没有感情色彩的词,变成有感情色彩的词;

二是词义轻重的不同,或古义轻,今义重,或古义重,今义轻。

词义感情色彩变化1——褒贬义不同

古代是褒义词,现代是贬义词;古代是贬义词,现代是褒义词。

褒贬义不同

下流:

(中性词)地位或处境低下。

下流之人,众毁所归。

——杨恽《报孙会宗书》

下流多谤议。

——司马迁《报人安书》

(贬义词)品德恶劣。

吹嘘:

(中性词)用于人事或言语,多指替人宣扬、称扬。

主上直信李冲吹嘘之说。

——《魏书·郭祚传》

冯唐已老听吹嘘。

——杜甫《寄岑嘉州》

(贬义词)说大话。

爪牙:

(褒义词)得力助手。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国语·越王句践棲会稽》

(贬义词)帮凶、走狗。

锻炼:

(贬义词)玩弄法律陷害别人。

忠孝之人,持心近厚;锻炼之吏,持心近薄。

——《汉书·韦彪传》

(褒义词)从不断实践中增强体质或提高思想。

谤:

(中性词)背后(从旁)议论或批评别人的短处。

女无面谀,退而谤予。

——《史记·夏本纪》

(贬义词)毁谤。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史记·屈原列传》

讥:

不公开地批评别人。

诽:

几个人在一起嘀咕。

乖:

(贬义词)违背、不协调。

内外乖者,可亡也。

——《韩非子·三征》

(褒义词)不闹、听话、伶俐、机警。

祥:

(中性词)预兆(凶兆、吉兆)。

是何祥也?

吉凶安在?

——左传·僖公十六年》

(褒义词)吉祥。

词义感情色彩变化

一些词在发展中意义的轻重有所变化,或古义轻,今义重;或古义重,今义轻。

词义轻重不同1—恨怨

恨:

遗憾,不满。

而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司马迁《报任安书》

子为父死,亡所恨。

——《汉书·苏武传》

怨:

恨。

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

——《史记·秦本纪》

闻汉天子甚怨卫律。

——《汉书·苏武传》

2—啼哭

啼:

放声大哭。

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

——《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哭。

始卒,主人啼,兄弟哭,妇人哭踊。

——《礼记·丧大记》

3—诛

古义:

责备、谴责。

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

——《战国策·司马错论伐蜀》

今义:

杀戮。

词义所指不同有一些词从古到今中心意义没有什么变化,但是由于古今名物制度的差别,它们实指却有所不同。

词义所指不同1——布

(上古和中古)麻布或葛布。

古者庶人耄老而后衣丝,其余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

《盐铁论·散不足》

(现代)棉布。

词义所指不同2–膏药

(汉代)一种既可内服也可涂敷的膏状药物。

《武威汉代医简》中记载的“治千金膏药方”的用法,就有“吞之”、“涂之”、“摩之”等。

(后代)只可涂敷。

词义所指不同3–尺步

上古“步”指两只脚各移动一次的距离,相当于现在的两步。

周代以八尺一步,秦代以六尺为一步。

(战国、秦、汉)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

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孟子·许行》

(现代)一尺合三十厘米。

古今词义的细微差别

古义

今义

勉励、鼓励(用在积极方面)

…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左传·成公十四年》

规劝(用在消极方面的劝阻)

将近(侧重于数目大)

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仅仅

(侧重于数目小)

足,使动用法(对不足的供应)。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

《战国策·齐策》

给予

悬赏征求

项王乃曰: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史记·项羽本纪》

购买

特指在外旅行或打仗吃的干粮。

适百里者宿春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庄子·逍遥游》

泛指粮食

(汉代以前)受压抑,不得伸展

独冤抑而无极兮,伤精神而寿夭。

《楚辞·七谏·怨世》

无罪受过

危险

险诈

仍欲用护(指周瑜的姪孙周护),闻护性行危险,用之适为作祸,故便止之。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指事物或人的处境不安全

诉讼案件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左传·庄公十年》

(汉代始)监牢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本义:

一个词由文字形体所表现出来的,并有上古文献资料印证的初始意义。

词的本义——斤(象形字)

斤:

砍伐树木的工具,短斧。

斧斤以时入山林。

《孟子·梁惠王上》

臣:

奴隶。

臣,牵也。

事君者也。

象屈服之形。

《说文》

望——一个人站在地面上望月亮。

临——从高处往下看。

卧——闭目睡觉。

戒:

古代的一种兵器。

戒备。

词的本义——刃(指事字)適(形声字)

刀刃:

刀刃也。

象刀有刃之形。

《说文》

適:

辵(chuò)是行走,往、到……去

词的本义——保(会意字)抚养,养育

词的本义——企(会意字)人踮起脚直立之形

直立:

企鹅

踮起脚——渴求得到某种东西:

企求、企望

劉,刀也。

《广雅·释器》

钺(yuè),古代兵器,圆刃,青铜制。

形似斧而大。

罪,捕鱼竹网。

《说文》罪,捕鱼器。

《字汇补》

尘:

尘土。

鹿行扬土也。

《说文》

宝:

宝,珍也。

《说文》

易:

倾倒——改变——蜥蜴

——交换——替代

——赏赐

——轻易——平易——容易

相:

扶引盲人的人——跟随

——辅佐;扶助——古代作为辅乐的一种打击乐器——相互

——观察

军事进攻征伐

征:

出发打仗,即征讨

征是天子攻诸侯、有道攻无道,褒义词

征者,上伐下也。

《孟子·尽心下》

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

《墨子·七患》

伐:

持戈砍人头

伐是大张旗鼓地进攻,中性词

凡师有钟鼓曰伐。

《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蔡溃,遂伐楚。

《墨子·七患》

抢劫或偷盗财物的人:

盗寇贼

盗:

暗地里偷窃他人财物的行为或人。

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论语·阳货》

寇:

公开抢劫的行为或结伙抢劫的盗匪。

寇者,聚众为之…故曰群行攻劫为寇。

——孔颖达《尚书·舜典》疏

贼:

坏法乱国的“政治犯”。

毁则为贼。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鞭:

皮鞭。

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左传·宣公十五年》

策:

竹鞭。

带皮曰鞭,无皮曰策,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