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568004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3.docx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3.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3.docx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3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3)

一、选择题

1.扑克牌K中的人物分别是大卫、查理、亚历山大、凯撒。

下列与这些人物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卫”雕像是米开朗基罗的作品

B.查理继位后开始向各教区征收“什一税”

C.亚历山大建立的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

D.凯撒担任终身独裁官后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2.“这座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的代表,整个建筑的拱门、拱顶和飞拱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通过向上延伸的方式,造成一种飞升和高耸入云的视觉效果,教堂正面两个塔楼,屋顶尖塔直插蓝天”。

下列古代建筑符合这些特点的是

A.麦加清真寺B.麦加克尔白神庙C.雅典帕特农神庙D.巴黎圣母院

3.下列关于西欧封建庄园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B.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C.领主的“直领地”通常占庄园全部可耕地的1/3到1/2

D.领主可随时将分给自由农民的“份地”收回

4.各个庄园都设有庄园法庭,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下列关于庄园法庭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B.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

C.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D.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利益

5.“它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

它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它”是

A.《罗马民法大全》

B.《汉谟拉比法典》

C.习惯法

D.《十二铜表法》

6.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法兰克王国扩张和封君封臣制的形成”纳人同一个专题进行研究,下列最合适的专题名称是

A.西方奴隶社会最终形成B.古代帝国衰落启示录

C.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D.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融

7.12世纪,大学的兴起是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的新气象,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这些“花朵”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

①免赋税特权②宗教信仰及言论自由权③司法特权④教育自主权

A.①③④B.①④C.①②③④D.②③

8.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其中“启下”、“开来”指的是()

A.兼收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B.并蓄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

C.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D.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9.拜占庭帝国颁布了一部巩固奴隶主统治地位的法典,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该法典是

A.《查士丁尼法典》B.《新法典》

C.《十二铜表法》D.《罗马民法大全》

10.2018年4月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对土耳其进行工作访问。

本次访问是普京再次成为俄罗斯总统后的第一次出访,也让土耳其一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围攻君士坦丁堡,灭亡了哪个帝国

A.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11.西欧中世纪乡村最基本的经济社会组织形式是

A.庄园

B.手工工场

C.大种植园

D.租地农场

12.“法兰克王国的每位农奴可以获得30亩土地,并以个人劳役支付租金。

劳役包括犁地、耕种、除草、修路、建桥、伐树、洗剪羊毛、喂狗、采摘坚果等。

农奴常常在月夜或雨天才能耕种自己那一小块土地”。

材料描述的是

A.古巴比伦的奴隶生活B.西欧中世纪的庄园生活

C.俄国的农奴生活D.美国的黑奴生活

13.“博洛尼亚大学处于意大利北部,11世纪时此处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校一直以法学著称,学校内还形成了“法科大学”;此后该校还经常与市政当局和其他市民接触,成立了市民团体。

”这段材料意在强调中世纪的大学

A.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B.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C.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出现

D.具有较大的自治和管理权

14.“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欧洲中世纪的谚语。

此话说明了中世纪的欧洲城市

A.不受教会的管辖,人们言论自由B.不受国王和领主控制

C.城市和农奴都获得相对独立和自由D.注重环保,碧水蓝天、无污染

15.19世纪以来,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

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化、系统化的是(  )

A.《人民宪章》B.《共产党宣言》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论联合政府》

16.列宁在1895年指出:

“它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

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材料中所指的文献是()

A.《人民宪章》B.《共产党宣言》C.《庶民的胜利》D.《论联合政府》

17.1075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在与罗马教皇的斗争失利后,被迫前往卡诺莎城堡向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忏悔,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

这说明在中世纪的欧洲

A.德国皇帝太软弱无能B.王权高于教权

C.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D.基督是救世主

18.公元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产生了一种新的宗教。

它在西欧早期国家的封建化进程中日益传播,成为整个欧洲的精神支柱。

该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印度教

19.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

“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书写‘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

”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A.农民阶级

B.封建贵族阶层

C.市民阶层

D.工业无产阶级

20.拜占庭帝国最著名的一位皇帝留给后世的最大遗产是他主持编撰的

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D.《乌尔纳姆法典》

21.上课记笔记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

下图为小军同学的课堂笔记。

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大化改新

B.西欧庄园

C.大学兴起

D.自治城市

22.《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

A.欧洲民法的基础B.欧洲教育法的基础C.欧洲刑法的基础D.欧洲交通法的基础

23.假如你是生活在公元10世纪某个时期的一家庄园的农奴,那么下述生活场景中,你最不可能遇到的是

A.庄园的领主占有1/3至1/2的耕地称为“自营地”

B.佃户要向领主缴纳捐税,并为其服劳役

C.佃户的生活自在,享受幸福田园风光

D.佃户在劳役中怠工、未完成劳役受到庄园法庭审判

24.公元6世纪前期,东罗马帝国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收集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删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一部法律文献。

此后他还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成一部新法典。

下列都是以罗马皇帝法令为内容编成的法典是

①《查士丁尼法典》②《法学汇篡》③《新法典》④《法理概要》

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③

25.制作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

下图“?

”处应该填写

A.城市的兴起

B.农业的发展

C.科学的进步

D.教育的普及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凯撒没有颁布《十二铜表法》,D符合题意。

“大卫”雕像是米开朗基罗的作品;8世纪,法兰克国王丕平之子查理继承王位,成为法兰克国王。

查理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人的l/10贡献给教会,称为“什一税”。

教会因此变得富有起来,势力也越来越大。

查理继位后开始向各教区征收“什一税”,不符合题意;亚历山大建立的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ABC项表述与史实相符,排除。

故选择D。

2.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这座建筑最突出的特点是高而尖,由竖直的线条构成。

故选D。

3.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9世纪开始,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

在领主的统治下,庄园是一个庄园的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直领地”面积约占庄园可耕地的1/3到1/2,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

佃户通过为领主劳动取得“份地”生活。

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

所以,D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ABC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是否定型选择题,做这种题型时,一定要将“错误”、“不正确”、“没有”、“不可能”、“不包括”、“无关的”、“不属于”等词语勾画住,提醒自己不要选成“对的”。

解本题可用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

自由农民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可由此确定正确答案。

4.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利益”的叙述是错误的,D符合题意;“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的叙述是正确的,A不符合题意;“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的叙述是正确的,B不符合题意;“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的叙述是正确的,C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ABC叙述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题干“庄园法庭”是解题的关键,联系教材中庄园法庭主持人、惩罚手段、审判依据、作用通过对比得到正确答案。

5.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查士丁尼下令编纂了一部汇编式法典——《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

它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

故选A。

6.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其废墟上建立很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8世纪前期,法兰克宫相查理马特进行改革。

改变以往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西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C正确;ABD与题干无关,排除。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能力,考查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

7.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

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①③④属于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选项A符合题意;②宗教信仰及言论自由权,不属于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可排除。

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8.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因此拜占庭文化“启下”、“开来”指的是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体现拜占庭文化的来源,不符合题意,可排除;选项C反映拜占庭文化对希腊、罗马文化的继承,不符合题意,可排除。

故此题选D。

9.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罗马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罗马民法大全》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所以D符合题意;《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民法大全》的部分之一,故A不符合题意;B、《新法典》也是是《罗马民法大全》的部分之一,故B不符合题意;C、《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的成文法,故C错误。

故本题选D。

10.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4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因此C项正确;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1453年,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因此A项错误;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因此B项错误;亚历山大帝国于公元前323年灭亡,与题干时间不符,因此D项错误。

故选C。

11.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自那时起,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故A符合题意;手工工场、大种植园、租地农场三种形式不合题意,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12.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法兰克王国的农奴”这一描述,可知材料描述的是西欧中世纪的庄园生活,因此B正确;法兰克王国属于欧洲的封建时代,而古巴比伦属于奴隶制社会时期,因此A错误;俄国农奴制出现于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中叶,黑奴也源于西航路开辟后的三角贸易,因此CD与题干不符。

综上故选B。

13.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11世纪时此处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校一直以法学著称,学校内还形成了“法科大学””、“该校还经常与市政当局和其他市民接触,成立了市民团体”可知,材料强调中世纪的大学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A符合题意,BCD项材料未涉及,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14.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到13世纪,欧洲许多城市取得了某种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而农奴在自由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他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领主无权强迫他重新变成农奴,因此“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C正确,D排除;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教会的管辖或国王和领主的控制,AB排除。

故选C。

15.B

解析:

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共产党宣言》的认识。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共产党宣言》揭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化、系统化。

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考点定位】人教版九年级上•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6.B

解析:

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联合发布了《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17.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德皇亨利四世……向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忏悔……”,这是王权向教权屈服,教权高于王权,故C符合题意。

题干是在说王权和教权的关系中,教权高于王权,故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教:

后来被定为国教,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B符合题意。

佛教诞生于古印度,A不符合题意。

伊斯兰教诞生于阿拉伯半岛,C不符合题意。

印度教诞生于古印度,D不符合题意。

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9.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课本所学,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

它进一步分化手工业和商银行家等等。

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因此,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市民阶层。

ABD和题文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C。

20.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C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A不符合题意;《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B不符合题意。

《乌尔纳姆法典》是古代西亚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制定的,D不符合题意。

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21.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根据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由此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大学兴起,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22.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罗马民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该法奠定了后世法学尤其是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是法学研究者研究民法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故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3.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并且都要受领主的盘剥,不可能生活自在,B正确;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自营地”,通常占庄园全部可耕地的1/3到1/2,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A排除;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自营地”,一般每周要在直领地上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B排除;佃户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劳役或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的租税,这些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庄园法庭的起诉与处罚,D排除。

故选C。

24.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查士丁尼法典》是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汇编而成,①正确;《新法典》是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③正确;《法学汇纂》是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而成,《法理概要》是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②④排除。

故选A。

25.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图片“手工业发展”“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导致10世纪西欧出现了的现象。

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长篇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加,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发展。

城市重新兴起发展。

A项符合题意;图片中还有商业贸易的发展,B项不合题意;CD两项图片没有涉及到,不合题意,故选择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