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乡村振兴样板示范区自评报告.docx

上传人:gj****cr 文档编号:5567906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俗文化乡村振兴样板示范区自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民俗文化乡村振兴样板示范区自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民俗文化乡村振兴样板示范区自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民俗文化乡村振兴样板示范区自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民俗文化乡村振兴样板示范区自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俗文化乡村振兴样板示范区自评报告.docx

《民俗文化乡村振兴样板示范区自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俗文化乡村振兴样板示范区自评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俗文化乡村振兴样板示范区自评报告.docx

民俗文化乡村振兴样板示范区自评报告

 

自开展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主动作为,突出重点,加强对接,各项创建工作有序推进,现将有关情况形成自评报告如下:

一、项目总体情况

县民俗文化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主要由滨阳路以北的中国收藏艺术小镇板块和滨阳路以南的民俗文化乡村振兴板块两个特色板块组成,西至小开河,东到滨德高速,南至双福沟,北到滨阳大道,涉及孟家、皮店、洼里赵、楚家、刘古良、东綦、蒋家、任马、张马、段马、北马、王马、大马、秦马、郭马、三崔等16个村庄6000余人,总面积12平方公里(约合1.8万亩)。

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打造特色样板。

2019年8月,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协调示范区创建各项工作;为加快项目推进,2020年3月,成立了专项工作专班,对创建工作进行统一组织推进。

2019年10月,完成示范区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

二、整体工作进展

1.资金投入

县级财政投入1920万元、乡镇财政投入1400万元,用于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创建,共带动社会投资8.48亿元。

2.项目进展

县民俗文化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已建成项目3个,在建项目4个。

建成项目中,清波湖绿色豆芽生产线项目,总投入3000万元,完成了厂房、生产线等工程;滨州农华大蒜烘培项目,总投入1500万元,完成了厂房租赁、设备安装、大蒜种植园土地流转等工作;山东古典文化数字经济产业园运营中心项目,投资500万元,完成了场地租赁、装修和运营团队签约,运营设备安装等工程,2020年6月份完成装修,正在试运营。

在建项目中,①滨州德鑫古典家具产业基地项目,计划投入8.06亿元,已投入6亿元,已完成7栋生产车间,东侧回字楼全部完工并对外出租,工字楼沿街商铺对外营业,德鑫大酒店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工程。

剩余车间及西侧回字楼工程拟于2020年12月完成;②山东泰易文化产业基地项目,计划投入8.04亿元,已投入2亿元,已完成博物馆全部完工;多功能主体施工完成;景区办公场所进行主体建设;古木防护架构完成;智慧彼岸主体完成;泰山假山景观工程主体完成;院内大理石硬化面积突破一万平米;停车场硬化完成。

正进行自来水等配套设施的施工。

剩余工程拟于2020年12月完成;③盛世古韵民俗文化产业园项目,计划投入6000万元,已投入3000万元,已完成8500平米两个组团建设并对外出租。

剩余工程拟于2020年12月完成;④洼里赵村杜仲中药产业园项目,计划投资8亿元,已完成整理深耕、旋耕土地1000亩;整修园区道路10公里;整修景观水体55公里、养殖水面82亩;整修地形地貌8公里200余亩,种植杜仲苗650亩近1400万棵,种植各种果树、景观树2.5万棵,种植花海花田6公里100余亩。

剩余工程拟于2022年12月完成。

3.主要成效

①在乡村产业发展“双提升”方面,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显成效。

围绕“支部+合作社+农户”农业产业模式,洼里赵村杜仲中草药种植基地完成流转土地1000亩,正在打造现代田园综合体;吴家坊、小刘两个村的肉牛养殖合作社区正在积极推动;浩源农业葡萄种植园项目完成10个大棚建设并投入使用。

现代农业项目投产运营,清波湖绿色豆芽生产线项目和滨州农华大蒜烘培项目投入运营,正在推动现代农业产业链条完善省级。

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再提升,七星四季小镇项目受到群众好评,泰易文化产业园随着主题工程的完工,旅游人数不断攀升。

②在农村环境治理“双提升”方面,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提升。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着力解决目前存在的村庄“多、小、散”的问题,在滨阳大道以北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今年以来,积极打造“一心一轴五区”的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区,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开展了16.8公里的“四好”农村路建设、沿途道路景观工程、村容村貌提升工程等基础性工作,示范区内村庄整体风貌得到明显改善,逐步形成乡村旅游为主线、田园风光齐放彩的美丽乡村画卷。

③在村级组织发展“双提升”方面,基层组织更加坚强。

深入开展支部星级化管理和党员量化积分管理,打造以洼里赵为中心的过硬支部示范带。

加强村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实施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完成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村务公开目录修订工作;注重从退役军人中优秀分子培养使用村两委成员和党组织书记;继续将村集体经济“清零·倍增”计划纳入村党组织书记绩效考核,提升农村党组织书记引领发展的能力。

④在农民技能收入“双提升”方面,群众增收致富能力进一步增强。

围绕“古家具+电商”推定电商微商产业发展,在民俗文化特色专业村,积极开展微商培训,发展壮大电商人才队伍。

借力省乡村振兴服务队、潍坊学院、滨州学院,依托肉牛养殖合作社、庆丰家庭农场等农业合作社,推广食用菌基地、肉牛养殖模式,丰富本土人才就业创业渠道。

⑤在乡村文化旅游“双提升”方面,乡村旅游集群正在完善。

依托民俗文化产业园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刘古良、洼里赵、楚家、皮店等村庄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实现村庄文明实践活动功能辐射全覆盖,增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深入挖掘独具特色的历史、人文和农耕等文化资源,以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屋遗址为依托,沿楚花路沿线打造一条民俗文化休闲旅游区,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以刘古良原生态乡村乐园创建为载体,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城融合发展等带动周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布局优化、功能提升,进而畅通乡村内外交流渠道,激发乡村现代化建设活力,打造业态丰富、功能完善、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集群片区。

通过产业对接、文化交流,把市场观念、科学管理、集体行动、诚信守纪、协作开放等现代文化元素引入乡村,优化乡村创业创新生态,促进乡村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

通过倡导和推广绿色技术、绿色公益、绿色生活等,促进乡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化,推动楚花路乡村绿色旅游线路打造,实现田野生态风光与特色家居有机结合、民俗文化与现代人文互动融合等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形成一条特色物产、特色人文、特色体验为一体的都市慢生活体验区。

⑥在农村改革“双提升”方面,进一步释放“三农”活力。

措并举实现农业规模化集聚化经营发展。

形式多样的推进土地流转工作,进一步深化农村适宜土地流转工作,示范区内实现适宜土地流转率达到75%,争取到示范区创建结束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改革全面完成。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农村的信贷投放力度。

利用好农商行给予乡村振兴创建工作提供的贷款优惠政策,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资金整合和投入力度,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参与到乡村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当中,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试点,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供给体系,更好的满足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

三、下一步工作推进

下一步,我们计划采取“五项措施”确保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

1、抓开工、促进度。

强化前期工作,促全面开工,对符合产业政策、符合开工条件的项目,要加快做好前期工作,能开工的尽快开工,为完成全年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2、抓融资。

积极协调上级政策支持,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努力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3、抓服务。

通过活动,推广仿古家具文化产业,并使其形成常态化,以吸引全国各地更多的游客和收藏爱好者前来休闲旅游、交流淘宝。

4、抓保障。

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措施,协助示范区餐饮、住宿等商户提高服务水平。

发展各村民俗文化特色,打造美丽宜居乡村,提高群众生活品质。

5、抓监督。

做好建设工程的监督检查工作,防止滥用职权和腐败现象的发生,杜绝挤占、挪用、截留建设资金等违规、违纪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