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题阶段实验汇报.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5664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课题阶段实验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课题阶段实验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课题阶段实验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课题阶段实验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课题阶段实验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课题阶段实验汇报.docx

《小学课题阶段实验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课题阶段实验汇报.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课题阶段实验汇报.docx

小学课题阶段实验汇报

小学课题阶段实验汇报

“信息”服务于“学科” “技术”致力于“教学”全面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小学“十一五”课题阶段实验汇报 近年来,我校在“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科研强师、科研惠生”战略呼唤下,确立了“以教研带科研,以科研促教研”的工作思路,先后荣获“江苏省电化示范学校”、“江苏省实验学校”、全国“尝试教学先进单位”等殊荣,承办省十一五“科学认读”、全国少先队课题等活动现场,学校实现规模由小到大、质量由弱到强、品位由低到高的快速跨越。

去年,我校申报“十一五”电教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并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有力的探索。

现将学校工作汇报如下:

一、  科研促教,强化课题意识--全力创设“有效整合”实验新保障1.理论为核心。

信息技术:

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

小学学科教学:

是指在小学阶段以班级授课制的形式,集中学习有关各学科较之独立的、以及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本课题研究范围以“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艺术、思品、体育”学科为主。

有效整合:

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就是追求信息技术在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实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是指以实现教育的优质化为终极目标,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作为实验的指导,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2. 队伍为先导。

由全国优秀辅导员、江苏省少年儿童研究会理事、省少先队文化建设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姚恒章校长挂帅、江苏省实验先进个人程瑶校长、泰州市学科带头人王梅兰校长担任主持,组成一支支名教师能领,骨干教师会干,青年教师肯学的科研队伍。

做到一周一议会,一月一小结,一学期一展示。

陆续派出近百名课题实验老师赴外地学习交流,邀请周德藩、华耀国、徐兆兰等知名专家莅临我校讲学。

与农村中心校、盐城阜宁、南京等苏南实验学校联手开展互学互访活动。

3. 技术为台阶。

依靠原有的财力资源,增设了电子阅览室、电子读吧、网络教室,制定科研制度、健全科研网络,开放科研网页,为科研投入近一百多万元;依靠现有的人力资源,开展寒暑假、晚间和双休日培训活动,为教师培训教学设备的正常使用、pp、photshop、网页制作、个人博客的创建,为班主任培训远程教育!

二、科研强师,开展课题研究--致力追求“有效整合”指导新境界1.构建学习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学校制定了《中心小学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心小学教师培养方案》,设立了“中心小学名师实验指导站”,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

借助校园网、校务平台,及时上传最前沿的科研信息、最实用的教学资源,供老师自主选择学习,达到了资源共享和学习促进的作用。

2.构建实践平台,实现研讨互动。

集体备课采用“一人主备、多人研讨、反复研磨、最终定稿”的方式,各年级组各学科组教师根据学科备课组长安排的内容,精心备课,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初稿发布到教研平台相应学科的“集体备课室”中。

其他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在线研读,参与网上研讨活动,发帖回复修改意见。

网络集体备课,真正实现了交流对象的角色平等,交流机会的充分均衡,无障碍的参与与探讨。

开展制作课件互动与共享,从而引进课堂,进行实践分析、量化比较、总结完善,形成定案,共同享用。

3.构建交流平台,实现思想互联。

——网络教研。

学校把qq群网聊引入教研,建立不同学科的qq群,例如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学科等,不定期地开展qq网聊“零距离”主题研讨活动。

——个人博客。

借助“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平台,教师人手一博,全校上下组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通过案例研究、教学反思等,实现了教师新研修资源的共享和思想互联。

——教育网站。

鼓励师生登陆教育在线网站,建立个人与班级主题帖,展示师生研究成果,就相关教育问题与各地同行和兄弟匹配学校进行研讨,实现异步交流。

与市宣传部联谊,开展了校园全民阅读周活动,网上快乐读书征文活动,在刚刚揭晓的省教育厅组织的《青少年网上主题性读书活动》的征文评比中,有26人获一等奖,超过了全省获奖人数的50%。

三、科研兴校,形成课题效应--奋力打造“有效整合”成果新品牌1.围绕“学科整合”,各课题组有序地开展了“三学三课三研”活动。

“三学”即读一本课题研究专著,完成三万字学习笔记,外地学习一次;“三课”即一学期内一节研究课,每组一节公开课,每科一节示范课;“三研”即参与一项课题研究,撰写一篇教科研论文发表获奖,以课题组为单位组织一系列活动,以课题组为首的老师撰写的论文二百余篇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近三十篇,并形成了我校论文集《探索交流发展》和特色刊物《钟晓春韵》。

2.针对“科研”,课题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赛课活动:

高级教师示范月活动、骨干教师风采月活动、青年教师成长月活动、科研教师研讨月活动、师徒结队青蓝工程月活动,至今为止我校陈俊华、于璇、朱燕恺等在省市获奖老师达20人次,孙晓兰、周群龙老师在泰州市网络环境下课堂整合大赛荣获一等奖;殷燕、黄晨老师在新体系研究课堂信息技术与语数教学有效整合获省一、二等奖;赵留锋老师代表泰州大市赴省参加“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研究”赛课荣获二等奖;居春美老师利用信息技术与科学识字整合在省一举夺冠荣获一等奖。

就在前不久我校对全市开放的三十四节课堂全部引进了信息技术,学科涉及到语数英、音体美、思想品德中队活动,给全市同行全新视觉。

上月全国经典诗文诵读实验推进会在我校召开,来自全国近三百名专家教授,聆听了我校两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晚上,与市委领导、教育局和镇上主要负责人一起观看了我校师生表演的经典诗文晚会,气氛热烈,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戴仁泉,市政府副市长周桂香给予了大力表扬。

3.艺术教育更是科研兴教的延伸和发展,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增光添彩的同时,也为学校艺术教育镶上了一道亮丽风景。

XX年信息技术与我校小课题研究紧密整合,学校“民族精神引领我成长”课题被评为全国优秀小课题,六

(2)中队被团中央授予“廉政特色中队”,开展的“平安我能行”研究得到了中央三台的报道,开展的“道德荣辱银行”得到了中宣部的佳奖,开展的科技特色研究--“节能从我行”,得到国家六大新闻媒体聚焦采访,二实小开展的信息技术与班主任工作相结合的“关注留守儿童”研究得到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专题报道!

“而今迈步正卓越,再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新的时期,新的使命,勤劳智慧的中小人,必将在上级党委和市局的领导下,在兄弟学校的并肩作战下,高擎“信息技术与科学认读”旗帜,以更多的智慧和心力,以更大的干劲和魄力,务实奋进,开拓进取,扎扎实实做好各项教育科研工作,为中小教科研工作形成新优势、再上新台阶而作不懈努力!

姚恒章  刘九兵外出考察报告 为了使学校扩建的规划和设计更加科学,更加符合我校办学实际规模和创办国家级示范高中的需要,由公司领导带队,省设计院和太原理工大设计院派人参与一行六人外出考察。

本次考察内容除学校建设规划和设计这项主要内容外,还考察了外地名校的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情况。

考察中我们采用了访、看、拍照(录相)和索取资料等办法,参观考察了深圳、珠海特区,北京、重庆两直辖市,以及江苏的江阳,山西太原等七个城市的14所名校。

  第一部分:

所考察各校的特点   一、 深圳高级中学     1.  概况     深圳高级中学创办于1997年,公办全寄宿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65667平方米,建筑面积67000平方米。

现有教学班46个,在校生2500人。

专任教师200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高级85人,一级98人,本科以上学历183人,平均年龄36岁。

     2. 学校建筑特色 

(1) 学校建筑庄重典雅,具有东方与西欧结合的风格。

 

(2) 建筑群错落有序,色调统一,现代文化浓郁。

 (3) 教学区,办公区,运动区,服务区划科学合理。

 (4) 学生宿舍带有卫生间,安装有空调。

 (5) 大型建筑中设置了图书馆和报告厅等公共设施,绿化面积达40%。

     3. 校园网络建设投资大,达1200万。

各教室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学生机房建设六个,教师备有笔记本电脑。

     4. 办学特色 

(1)分层教学(a、b、c)。

       

(2)学生自律管理。

     5、 借鉴之处 

(1) 在建筑设计上可以借鉴其东西结合的风格,以及建筑功能区划的思想(如报告厅连体设计)。

 

(2) 在办学上可以借鉴其分层教学的做法。

    二.  深圳实验学校    1. 概况     深圳实验学校于1985年建校,集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一体,分为四个部分的独校园。

XX年兼并一所民办中学,现该部单办高中。

    2. 校园建筑特色     整体一般,呈天井形两进院落。

但教学功能区划合理,学校绿化面积达标,植物种类多,建有房顶植物园和阳台花卉。

     3. 办学特色 

(1) 从管理者到教师在观念上的转变明显。

 

(2) 隐形课程、壁画、雕塑、讲座。

 (3) 固定活动。

 10月份为教学开放周,邀请社会各界随时来校听课,同时为学校提出意见和建议等。

     4. 借鉴之处 

(1) 建筑方面:

浮雕(深圳高级中学也有)、植物园。

 

(2) 办学方面:

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转变。

     三. 珠海市第一中学高中部     1. 概况     珠海市第一中学占地300亩,现有教学班46个,在校生2500人,于1999年新建,由清华大学设计。

总投资2亿人民币。

     2. 建筑特色 

(1) 整体规划科学合理,功能区划符合现代示范高中的要求。

 

(2) 各年级的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单列。

公用设施:

图书馆、体育馆、游泳池等一应俱全。

 (3) 该校正在新建图书馆和大型体育馆,在功能使用上更为超前。

 (4) 运动场馆,球类田径分离。

     3. 办学特色 

(1) 学校管理制度科学化、程序化。

 

(2) 教研教成果显著(出版了多本教师教研成果著作)。

     4.&n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