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5).docx

上传人:gj****cr 文档编号:5564893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6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5).docx

《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5).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5).docx

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5)

目录

1、总则

1.1规划背景

1.2编制依据

1.3指导思想

1.4基本原则

1.5规划内容

1.6规划范围

1.7规划期限

1.8规划目标

2、区域概况

2.1自然气候条件

2.2社会经济状况

2.3生态环境保护状况

3、污染源分析

3.1用水及排水体制

3.2污染源负荷量预测

4、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4.1治理方式选择

4.2设施布局选址

4.3污水收集系统建设

4.4污水处理技术工艺选择

4.5设施出水排放要求

4.6固体废物处理处置

4.7其他

4.8验收移交

5、设施运行管理规划

5.1运维管理

5.2环境监管

6、工程估算与资金筹措

6.1工程估算

6.2资金筹措

7、效益分析

7.1环境效益

7.2社会效益

7.3经济效益

8、保障措施

8.1组织保障

8.2资金保障

8.3技术保障

8.4监管保障

1、总则

1.1规划背景

2018年1月2日,《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望造美丽乡村新风貌;开拓投融资渠道,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等措施内容。

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乡村振兴”已成为我国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为贯彻落实《***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种举措,稳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

坚持不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大力开展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同步实施粪污治理,加快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努力补齐影响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深化治理人居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节能减排、提高农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是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必要举措;是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建设美丽***的具体行动。

2019年,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省生态环境厅等部门制定了***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方案,提出各县(市、区)确定1-2个行政村开展生活污水治理试点,2020年,因地制宜,总结推广不同地区的污水治理基本模式,使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

因此,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工作必要且迫切,要紧紧围绕“削减污染物排放,保护农村水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持续发挥功效的基本目标,为建立生态宜居农村和高水平小康社会提供保障。

***县通过委托方式确定了技术服务单位,开展***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州生态环境局***分局、县住建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财政局、民政局等部门及各乡、镇、村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现场调研、实地考察、广泛收集资料和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5)》。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修正);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

(5)《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

(6)《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7)《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

(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9)《村庄污水处理设施技术规程》(CJJT163-2011);

(10)《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4-2008);

(11)《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

(12)《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574-2010);

(1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15)***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62/T4014-2019);

(1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版);

(1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1月);

(18)《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与投资技术指南》(2013年11月);

(19)《***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试行)》(2010年9月);

(20)《县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专项规划编制指南(试行)》(2019年9月);

(2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18年1月);

(22)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2018年11月);

(23)《***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5-2050年)》;

(24)《***省地表水功能区划(2012-2030年)》(2012年8月);

(25)《***省生态功能区划》(2012年3月);

(26)《***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27)《***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2010-2030)》;

(28)《***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4-2030)》;

(29)《***县村庄布局规划(2015-2025)》;

(30)《***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2017-2030)》;

(31)***县各乡镇已批准实施的总体规划及其他资料。

1.3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围绕“削减污染物排放、改善农村水环境”和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持续发挥功效的基本目标,为建立生态宜居农村和高水平小康社会提供保障。

1.4基本原则

(1)近、远期结合:

充分考虑近远期结合,根据现状,充分发挥现有污水处理设施。

考虑远期规划的合理性,着重研究近期实施的可行性,便于分期分步实施,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2)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立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现状、环境状况、管理水平和技术、经济实力,合理确定设施处理工艺和规模及系统布局。

规划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划分污水处理片区。

对靠近城区(镇区)且满足城镇污水收集管网接入要求的村庄,农村生活污水宜优先纳入城镇污水管网收集系统,集中统一治理。

对农村地区的居民点采用分类的方式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以引导。

针对处于不同地形区域的村庄、规模大小不等的村庄推荐采用不同的污水收集及处理模式,以提高污水收集和处理的效率,提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的长效性,降低设施运行维护的费用。

(3)统筹兼顾、突岀重点:

要抓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主要工作,统筹考虑纳厂处理、相对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三种方式,着力推进、重点突破,重点加强薄弱环节。

针对水源保护地、生态敏感区等其他重点保护区域,有的放矢,重点处理,以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4)完善机制、长效运行:

坚持建设与运维并重,最大化发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功能,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与达标率提升,使农村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

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維组织架构及标准化运维管理体系,立足长远,保障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有人建设”、“有人管理”、“有人监督”。

(5)政府引导、多方参与: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应当以政府部门为主导,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制定运行管理办法,筹措运行维护管理经费,鼓励多方参与,智慧治水。

1.5规划内容

(1)现状调查与评价;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规划:

根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现状水平,分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与达标率,结合相关规划、人口规模、发展水平,充分考虑地形及规划用地布局等因素,合理的规划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规划:

分析现有的运维管理模式,结合运维管理的困难及制约因素,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提岀切实有效的监管。

1.6规划范围

依据省市主管部门对本次规划编制范围的界定,确定本规划编制范围主要为***辖区内5镇2乡、2个国营牧、林场的行政区域,包括:

玛艾镇、西仓镇、双岔镇、尕海镇、郎木寺镇、拉仁关乡、阿拉乡、李恰如种畜场、双岔林场;涉及行政村26个(含2个虚拟村委会),97个村民小组(片区),总户数5792户,总人口28339人。

本次规划治理范围覆盖县域内的村庄和国有农牧场,并以行政村作为基本单元。

优先治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河湖沿岸,人口较为集中,发展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水体发生黑臭以及需改善控制单元内的村庄。

1.7规划期限

规划的基准年为2019年。

规划期限为2020-2035年。

其中:

近期规划2020-2025年,共5年;远期规划2026-2035年,共10年。

1.8规划目标

近期目标:

(1)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现象明显减少,污水治理管控率:

近期(2025年)乡镇镇区达到75%,行政村达到50%;

(2)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率:

近期(2025年)乡镇镇区达到50%,行政村达到30%;

(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覆盖率:

近期(2025年)乡镇镇区达到70%,行政村达到40%;

(4)确保处理尾水稳定排放,县域范围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出水水质执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62/T4014-2019),全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出水污染物达标率不低于70%。

远期目标:

(1)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污水治理管控率:

远期(2035年)乡镇镇区达到90%,行政村达到75%;

(2)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率:

远期(2035年)乡镇镇区达到75%,行政村达到60%;

(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覆盖率:

远期(2035年)乡镇镇区达到90%,行政村达到80%。

到2035年年底前,规划拟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点全部实现标准化运维。

(4)建有处理设施的农户污水应接尽接,满足入厂纳管条件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能纳则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出水污染物达标率、全县农户受益率和农村污水治理设施专业化运维程度都得到进一步提高,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2、区域概况

2.1自然气候条件

2.1.1区位条件

***县位于***省西南部,青藏高原东边缘,甘、青、川三省交界处,北接***县,东邻卓尼县,西南与玛曲县接壤,西连青海省河南县,南与四川省若尔盖县毗邻。

地理坐标为东径101°35′36″至102°58′15″,北纬33°58′21″至34°48′48″,最大直线距离东西长126km,南北宽93km。

总面积5298平方千米。

2.1.2气象气候

***县属于高寒湿润气侯区,昼夜温差大,寒冷多风,冬季长,夏季短,具有奠型的内陆山区气侯特点。

年日照总量2186小时,年平均温度4.6ºC,最高月7月,平均14.8ºC,最低月1月,平均-7.6ºC,一年温差22.4ºC,极端最高气温29.4ºC,极端最低气温-23.4ºC。

年平均降水量580mm,本地植被覆盖面大,蒸发量小,地下水丰富,气侯湿润。

春夏多东南风,秋冬多西北风,平均风速1.56m/s,最大冻土层厚度1.20m。

2.1.3水文水资源

境内主要有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白龙江、洮河等主要河流及八十多条支流。

全县境内有洮河、白龙江、黑河三大河流及其大小支流共计87条,泉水147眼,还有高原明珠尕海湖。

水资源十分丰富,自产水资源12.8亿立方米,占全省第九位,入境水量4.96亿立方米,全县水资源总量24.99亿立方米,可利用地表水量20.1亿立方米,可利用地下水量4.89亿立方米。

***县水系分布见图2.1-3。

2.1.4地形地貌

***地貌有两个特征:

一是郎木寺-***一线以西的高原山地地貌。

这类地区多为开阔草滩,是良好的天然牧场,占全县面积的三分之二;一类是郎木寺-***一线以东的洮河、白龙江高山峡谷地貌,这类地区约占三分之一,大部宜牧,部分宜林,小片滩地可种植农作物。

境内的地貌大致分为六类:

一是高山区,山峰处于3500m以上的亚尔玛一中翁一带,李恰如及西倾山西段属深切割的高山。

沟谷切割深度多在1000m左右,基岩裸露,峰丛尖峭,悬崖峭壁随处可见,沟谷为“V”字型;二是中高山区,切割深度在500m-1000m,这类地段分布在拉仁关以下的洮河南岸及贡巴以东的山地,坡度略缓,有连续的草场植

被,阴坡为森林植被;三是中山地区,洮河下游阿拉附近的山地地势明显降低,为种植区;四是山顶较平缓,切割较小的地段,分布在加仓北部、西倾山东部、洮河两岸的大面积地区,切割深度多在500m以内;五是山间盆地,分布在红科、拉仁关尕秀、尕海及郎木寺,切割深度在l00m-200m之间;六是河谷川源,主要分布在沿洮河两岸的玛艾、西仓、双岔、阿拉四乡境内。

2.1.5植被与土壤

全县境内土壤以亚高山草甸土为主,几乎遍及全县,有机质含量一般达3%,含氮量0.15~0.3%,含磷0.1~0.2%,含钾2~2.5%,土壤的特点是:

磷缺、氮少、钾富裕。

***县总面积795万亩(5298.6km2),其中草场面积734.6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92.4%,耕地5.1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81%,森林32.15万亩,占总面积的4.12%;居民地、交通用地、水域等其它用地面积23.15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62%。

***县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区域。

境内植被主要为草原和栽培作物。

草场植被是***重要且分布最为广泛的植被类型,天然牧草共计67科253属,630种,其中牲畜可食牧草566种主要以披碱草、早熟禾、细叶苔、芨芨草、青海因沙草、三刺草、百草、针茅、线叶蒿草、***蒿草、狼牙蓼和杂草为主。

每公顷平均产草量为5466公斤,牧草天然储量1.76亿公斤,理论载畜量85.1万个羊单位。

栽培作物以青稞、小麦、蚕豆、油料等为主。

2.2社会经济状况

2.2.1行政区划和人口

截至2019年,***县共辖5镇2乡,包括玛艾镇、郎木寺镇、西仓镇、拉仁关乡、双岔镇、阿拉乡、尕海镇,24个村民委员会,以及地方国营双岔林场,李恰如种畜场。

全县10个民族,以藏族人口为主,***县总人口37361人,少数民族有8个,其中藏族33082人,回族1724人,东乡族22人,土族19人,保安族14人,满族16人,蒙古族8人,撒拉族13人。

2.2.2经济状况

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8811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992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717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4406万元。

从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来看,第一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20.03%,拉动经济增长1.6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106.17%,拉动经济增长-8.7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13.87%,拉动经济增长-1.14个百分点。

2.2.3产业状况

***县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强经济形势预警预判,克服各种困难,使全县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

(1)第一产业

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1992万元,比上年增长5.6%。

其中:

农业增加值497万元,下降22.9%;林业增加值920万元,下降5.8%;畜牧业增加值30575万元,增长6.5%。

农业种植面积有所下降:

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35769亩,比上年减少4526亩,下降11.24%。

其中:

粮食作物22687亩,减少1085亩,下降4.58%;经济作物6619亩,减少650亩,下降8.95%,在经济作物中:

油料5677亩,减少929亩,下降14.07%;中药材940亩,增加310亩,增长49.21%;蔬菜2亩,减少31亩,下降93.94%;青饲料作物6463亩,减少2789亩,下降30.15%。

粮经饲三元结构比由2016年的59.0:

18.0:

23.0,调整为63.4:

18.5:

18.1,粮食和经济作物比例分别上升了4.4和0.5个百分点,青饲料比例下降了4.9个百分点。

全县粮食产量3070吨,比上年下降2.36%;油料产量302吨,下降13.72%;中药材产量546吨,下降14.82%;蔬菜产量0.1吨,下降80.00%。

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

全县总增各类牲畜267854头、只,比上年增加32772头、只,总增率47.98%,提高7.53个百分点;出栏各类牲畜313740头、只,比上年增加18447头、只,出栏率56.21%,提高5.40个百分点;各类牲畜商品数300536头、只,比上年增加18211头、只,商品率53.83%,提高5.25个百分点。

年末各类牲畜存栏531108头、只,比上年减少27169头、只,下降4.87%。

其中:

大牲畜存栏196281头,减少3097头;绵山羊存栏329965只,减少23678只;猪存栏4862头,减少394头。

全县肉类产量10003吨,比上年增加603吨,增长6.42%。

其中:

牛肉5236吨,增加332吨,增长6.77%;羊肉4477吨,增加276吨,增长6.57%;猪肉290吨,减少5吨,下降1.70%。

牛奶产量18168吨,增加10吨,增长0.06%;绵羊毛产量329吨,减少24吨,下降6.72%。

林业:

天然林管护42580公顷,公益林保护34366公顷,森林抚育200公顷、荒山造林67公顷,实施面山绿化造林40公顷,义务植树造林6万株,森林覆盖率24.53%。

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0.75万千瓦,比上年减少0.69万千瓦,下降47.9%;拖拉机371台,比上年增加24台,增长6.9%;拖拉机配套农具732部,比上年增加38部,增长5.5%。

(2)第二产业

工业:

全县全部工业企业增加值7337万元,比上年下降40.1%。

其中: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2037万元,比上年下降64.0%,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增加值5300万元,比上年下降1.2%。

工业企业产品产量:

金矿企业全年停产;水电企业发电16964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11%;售电企业售电2858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68%;牲畜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生产鲜冻畜肉4810吨,比上年下降0.83%;粘土砖瓦制造企业生产砖147万块,比上年下降71.63%。

建筑业:

全县建筑业企业增加值4380万元,比上年下降3.8%。

(3)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增加值44406万元,下降2.5%。

其中:

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228万元,增长9.5%;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507万元,增长5.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57万元,增长5.4%;住宿和餐饮业完成增加值2957万元,增长4.5%;金融业增加值9848万元,增长11.3%;房地产业增加值619万元,增长5.0%;其它服务业完成增加值25590万元,下降9.6%。

2.3生态环境保护状况

2.3.1***县生态功能区划

根据***县自然条件、生态系统结构等特征,将***县划分为四个生态功能区,即玛艾-西仓-拉仁关北部生态经济综合开发区、阿拉-双岔林业草场综合生态保护区、贡巴-郎木寺-拉仁关南部(含李恰如种蓄场)草原生态保护区、尕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2.3.2水环境质量状况

为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5-2050年)》、《甘南州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5-2050年)》巩固改善全县水环境质量,推进全县水污染防治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县扎实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实施,有效控制水资源消耗,以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保障和工业、城镇、农村等重点领域水污染治理为重点,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强化排污企业源头管控,加强生态环境监管,落实责任考核机制,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确保全县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根据***省人民政府批复的《***省地表水水功能区划(2012-2030)》,将***县境内的主要河流按一级水功能区和二级水功能区划分。

根据***县农村环境质量试点检测,2020年***县对***县洮河干流考核断面水质进行了2次监测,两个监测断面监测结果24项监测指标均符合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

2.3.3县域内集中式水源地保护区状况

***县现划定的集中式水源地有12处,分别为***县玛艾饮用水水源地、西仓镇桑德沟水源地、阿拉乡立多村水源地、双岔镇二地沟水源地、拉仁关乡则岔村水源地、玛艾镇红科村水源地、郎木寺镇电站沟水源地、尕海镇齐木齐沟水源地、尕海镇秀哇村水源地、双岔镇洛措村水源地、玛艾镇粮站沟水源地、玛艾镇华格村水源地保护区。

根据2019年***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集中式饮用水水质检测报告,***县域内集中式水源地水质均达标。

2.3.4自然保护区状况

***县境内涉及的自然保护区有***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是1998年8月18日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函[1998]68号文),是由1982年成立的尕海候鸟自然保护区和1992年成立的则岔自然保护区合并后晋升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为支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划分保护区功能区,规范保护区管理工作,于2015年开始启动保护区功能区调整工作,历时三年经各方积极努力,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于2018年7月26日下发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的批复》(林函护字〔2018〕94),完成了保护区功能区调整工作。

调整后的***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位于***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县境内,范围在东经102°05′00″-102°47′39″、北纬33°58′12″-34°32′16″之间,保护区范围涉及***省甘南州大水军牧场,***县尕海镇、拉仁关乡、郎木寺镇的全部村和西仓镇的贡去乎村洮河以南村组。

保护区总面积247431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48062公顷、缓冲区面积78918公顷、实验区面积120451公顷。

近年来,随着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大,保护区生态环境总体好转。

2.3.5风景名胜区及其他生态敏感区状况

***县所辖行政范围有一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另外,洮河扁咽齿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分布在***县境内;其他生态环境敏感区状况详见表2.3-5。

3、污染源分析

3.1用水及排水体制

3.1.1用水情况

截止2020年,***县已划定保护区范围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共有12处,分别为***县玛艾饮用水水源地、西仓镇桑德沟水源地、阿拉乡立多村水源地、双岔镇二地沟水源地、拉仁关乡则岔村水源地、玛艾镇红科村水源地、郎木寺镇电站沟水源地、尕海镇齐木齐沟水源地、尕海镇秀哇村水源地、双岔镇洛措村水源地、玛艾镇粮站沟水源地和玛艾镇华格村水源地,未划定保护区范围的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共有50余处。

近年来,通过农村供水工程、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异地搬迁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县全县农村自来水入户普及率达到了100%,水源稳定,水量达标率为100%,水质达标率为100%。

***县属青藏高原气候带高原湿润气候区,冬长无夏,春秋短促,气候高寒阴湿,平均气温较低,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偏小,目前大部分农村居民主要使用旱厕,随着生态文明小康村的普及建设及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水冲厕、淋浴间等卫生设施将逐渐普及。

经调查,全县各乡镇农户农村生活用水方式主要为炊事、洗衣、淋浴、饮用、餐具洗涤、日常洗漱、冲厕和清洁用水等,农户最主要的用水集中在炊事和洗衣。

***县农村生活用水情况详见表3.1-1。

3.1.2排水情况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的显著特征是间歇排放、排水量少且分散、远离排污管网及大水体、水环境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