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绿色企业及绿色项目评价认定办法.docx

上传人:gj****cr 文档编号:5564238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县绿色企业及绿色项目评价认定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市县绿色企业及绿色项目评价认定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市县绿色企业及绿色项目评价认定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市县绿色企业及绿色项目评价认定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市县绿色企业及绿色项目评价认定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县绿色企业及绿色项目评价认定办法.docx

《市县绿色企业及绿色项目评价认定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县绿色企业及绿色项目评价认定办法.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县绿色企业及绿色项目评价认定办法.docx

市县绿色企业及绿色项目评价认定办法

2021年8月

目录

第一部分绿色体系概况及编制说明

一、工作背景和意义

1.1工作背景

1.2工作意义

二、适用范围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

3.1国内绿色金融政策与标准

3.2国际绿色金融政策与标准

3.3绿色制造体系相关政策与标准

四、基本原则

4.1科学性原则

4.2可比性原则

4.3实用性原则

4.4审慎性原则

五、编制说明

5.1工作思路

5.2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绿色企业评价认定办法

1.术语和定义

2.参评条件

2.1准入条件

2.2绿色企业直通车

2.2.1“绿色焦点”企业

2.2.2“碳汇经济”企业

3.评价认定指标体系

3.1指标体系框架

3.2指标权重确定

3.3指标体系及评分方法

3.4入库企业绿色等级划分

4.各方责任

4.1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4.2独立第三方机构

4.3参评企业

5.评价认定管理

5.1申报资料

5.2评定程序

附件1-1绿色产业界定表

附件1-2授权使用“武夷山水”商标的绿色生产主体名单

附件1-3绿色企业认定申请表

附件1-4一级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第三部分绿色项目评价认定办法

1.术语和定义

2.参评条件

2.1参评项目

2.2参评项目业主

3.绿色项目目录标准

4.各方责任

4.1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4.2独立第三方机构

5.入库认定

5.1认定程序

5.2入库有效期

5.3监督管理

附件2-1绿色项目认定申请表

附件2-2绿色项目目录

附件2-3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认定标准

—78—

第一部分绿色体系概况及编制说明

一、工作背景和意义

1.1工作背景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而展开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与传统金融相比,绿色金融最突出的特点是更强调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利益,它将对环境质量的改善程度和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作为计量其活动成效的标准之一,通过自身活动引导各经济主体注重自然生态平衡。

正是由于绿色金融的生态、低碳、可持续的绿色属性,我国对绿色金融研究与发展的重视不断攀升。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发〔2015〕25号),首次明确提出“建立绿色金融体系”的总体目标,这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首个由政府部门制定系统性绿色金融政策框架的国家。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2016年8月,为加强绿色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力度,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银发〔2016〕228号),明确了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总体思路,以此为起点,中国绿色金融发展迎来具有历史意义的新纪元。

同年9月,G20杭州峰会首次将绿色金融纳入G20议题,成立了由中国人民银行和英格兰银行担任共同主席的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将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正式写入《G20杭州峰会公报》,绿色金融的全球主流化进程不断加速。

2017年6月,人民银行联合银保监会、证监会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共同发布《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银发〔2017〕115号),明确将绿色金融标准化工程列为“十三五”期间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

6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浙江省湖州市、衢州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广东省广州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昌吉州和克拉玛依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贵州省贵安新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和《江西省赣江新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此次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落地,是我国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又一重大部署,地方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由此正式进入落地实践阶段,标志着我国绿色金融迈入了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自下而上的区域探索相互推动、相辅相成的发展新阶段。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其是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冲击,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严峻的考验。

绿色金融在此期间不仅表现出了强劲的韧性,更演变出了新的内涵。

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绿色金融更上一层,在支持低碳减排、绿色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020年10月,首次从国家政策层面将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提上议程,为气候变化领域的建设投资、资金筹措和风险管控进行了全面部署。

该指导意见首次明确了气候投融资的定义与支持范围,强调气候投融资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概念层面为气候投融资与绿色金融的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1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发展要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

这不仅是实现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举措,也为绿色金融的发展再次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也在紧密围绕绿色产业做文章,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科学机制和有效路径。

2017年,发布《绿色产业发展行动纲要(2017—2025年)》,提出重点发展现代绿色农业、旅游、健康养生、生物、数字信息、先进制造、文化创意七大绿色产业,努力将南平建设成为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

2020年10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三明市、省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工作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20〕54号),同意创建省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要求做好整体策划、系统推进、重点突破,抓紧实施、取得实效,打造具有福建特色亮点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绿色金融正式迈入新发展阶段。

2021年,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七大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重点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南政综〔2021〕26号),提出“3+4+5”重点产业集群培育目标。

以此为基础,绿色产业加快发展、稳步提质,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农业绿色发展全国先进行列地区,为建设省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打下良好基础。

1.2工作意义

国内现行的绿色金融标准主要包括《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以及绿色信贷标准。

几大标准内容不一,在实践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为更好地指导在绿色认证、绿色企业和项目库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特制定《绿色企业及绿色项目评价认定办法》,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弥补“绿色企业”评价标准缺失,赋能地方绿色金融发展。

当前,传统的企业评价主要是考虑公司的基本面和财务情况,如企业生产情况、收入和盈利、现金流状况、偿债来源和偿债能力情况等,未能将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气候和环境影响考虑在内,造成企业缺乏绿色转型的内在动力。

此次办法的制定,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基础上,广泛听取和充分吸收了境内外各类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企业的气候和环境影响,对“绿色企业”进行绿色等级划分,体现了政府部门的管理要求,克服了纯粹的自愿性标准执行力不足的问题,满足了不同产业板块转型升级及绿色发展需求,赋能地方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

二是统一三大标准,在推动部门互认的基础上提升政策合力。

当前,《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适用于人民银行、证监会、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主管的绿色金融债券、绿色公司债券、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和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等绿色债券产品;绿色信贷标准主要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建立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银发〔2018〕10号)以及银保监会《关于绿色融资统计制度有关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办便函〔2020〕739号),但这二者之间尚未能达到统一,同一项目认定结果在中国人民银行以及银保监会之间未能有效互认。

三大标准的不统一给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具体实践带来了不便。

此次制定的地方绿色项目评价认定办法,实现了与三大标准的界定原则和方法上的大致一致,能够有效推动地方金融、产业与管理部门对绿色项目的互认,将大大提升金融、产业、环保等领域的政策合力。

三是实现国家标准地方发展特性的有效衔接,为区域发展提供灵活空间。

当前各大国家标准在制定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国情和产业现状,最大限度涵盖了相关的产业,以达到国家标准的普适性。

但在地方的具体实践过程中,由于不同区域资源禀赋的差异,造成各个地区的产业特色不尽相同,使用标准情况也存在差异。

为更好实现国家标准地方发展特性的有效衔接,满足区域绿色低碳发展需要,特以国家绿色金融标准为基本框架,注重与产业特色之间的有效衔接,因地制宜地制定适用地方的绿色项目及绿色企业评价认定办法,为区域发展提供灵活空间。

四是推动气候投融资创新实践,聚焦绿色低碳发展战略。

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气候投融资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重点,对碳减排具有显著贡献的企业和项目也成为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就当前的绿色金融标准而言,尚未将此类企业和项目的归属和口径进行明确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类要素资源在气候投融资领域的聚集,制约了气候投融资领域的创新实践。

此次办法的制定,在充分考虑企业碳减排贡献的同时对项目的气候属性进行明确,聚焦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不仅有助于促进气候投融资领域的创新实践,更有利于推动区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尽快实现。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企业或机构依法设立且注册地、税务征管关系及统计关系在内的企业,以及在投资的项目评价认定。

经评价认定的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按《省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工作方案》等规定可享受绿色金融相关政策。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1国内绿色金融政策与标准

l《绿色债券发行指引》(发改办财金〔2015〕3504号);

l《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

l绿色信贷相关文件(包括《绿色信贷指引》(银监发〔2012〕4号),《绿色信贷统计制度》(银监办发〔2013〕185号),《关于建立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银发〔2018〕10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修订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银发〔2019〕326号),《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绿色融资统计制度有关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办便函〔2020〕739号));

l《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环气候〔2020〕57号);

l《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版)》。

3.2国际绿色金融政策与标准

l《绿色债券原则》(GreenBondPrinciples,简称GBP原则);

l《气候债券标准》(ClimateBondsStandard,简称CBS);

l《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方案》;

l赤道原则(EquatorPrinciples)。

3.3绿色制造体系相关政策与标准

l《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年-2020年)》;

l《绿色工厂评价通则》(GB/T36132-2018);

l《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16〕586号);

l《绿色制造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导则》(GB/T33635-2017);

l《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GB/T32161-2015)。

四、基本原则

4.1科学性原则

指标概念明确,体系科学,各指标能协调一致并相对保持独立,体现出绿色项目、绿色企业评价认定的内涵。

4.2可比性原则

原则上使用通用的名称、概念及计算方法设置评价指标,使相关评价指标具备可比性。

4.3实用性原则

指标设定遵循实用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在能基本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全面性的条件下,选择的指标应尽量简单,指标体系设置简洁,评价参数易获取。

4.4审慎性原则

绿色项目、绿色企业评价认定应遵循审慎性、谨慎性原则。

对于不满足参评条件或因数据不完整、信息不全面等无法评估时,应明确提出因不具备条件无法给出评价结论,对于取得绿色标识的企业和项目应做好跟踪管理,发现存在不满足绿色评价认定条件的情况时,应及时撤销绿色标识。

五、编制说明

5.1工作思路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绿色金融政策指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三明市、省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工作方案的通知》、《省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工作方案》等政策要求,本次绿色项目和绿色企业评价认定办法在国家现有绿色金融标准和框架的基础上,结合的具体情况进行细化和补充。

具体工作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突出产业特色为导向。

在办法的制定过程中,对南平着力发展的绿色产业进行重点突出,聚力打造全域旅游、茶产业、肉鸡加工、竹产业、水产业等特色产业,加快培育“3+4+5”产业集群。

绿色企业评价方面,引入国际先进ESG评价体系,克服以往仅以财务指标为标准的桎梏,同时根据南平特色产业设置区域特色指标,开设绿色企业直通车,突出“武夷山水”、“生态银行”等区域绿色品牌,在全面、客观的衡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同时重点支持的特色产业。

在绿色项目分类方面,在以国内外主流绿色金融标准为指导,注重与国际通行标准和规范对标,并对南平特色产业项目、智慧农业项目的绿色属性进行对应分析,支持相关项目建设。

二是以扩大生态优势为核心。

南平八山一水一分田,境内森林覆盖率78.89%,森林蓄积量1.88亿立方米,素有“南方林海”之美誉,、武夷山、顺昌是“中国竹子之乡”,、建阳、政和是“中国锥栗之乡”,顺昌是全国唯一的“中国杉木之乡”。

同时,耕地面积约占福建省1/4,粮食产量约占全省的1/3,是当之无愧的“八闽粮仓”。

此次办法的制定,将最大限度发挥优越的资源禀赋,对的可持续农业、绿色农业、碳汇林(竹)业、生态旅游业等行业进行重点支持,并在部分项目中增加消费环节,能有效扩大的生态特色优势,推动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打造绿色产业发展的“高地”。

三是以推动企业主动降碳减污为手段。

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发展目标,在办法的制定过程中,一方面设置绿色企业直通车,充分考虑企业的碳减排贡献,引导更多企业自发降碳减污。

在绿色项目评价认定标准制定过程中,一方面从碳汇林(竹)渔、低碳一产、降碳节能、低碳新兴、气候适应城市以及减污增效角度出发构建绿色项目分类体系,突出项目的碳汇和低碳属性;另一方面分析不同项目类别的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属性,针对性更强,更具地方特色。

5.2技术路线

本项目技术路线见下图:

图1技术路线图

第二部分绿色企业评价认定办法

1.术语和定义

本办法所称绿色企业是指其经营活动有利于支持环境改善、

适应或减缓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企业。

2.参评条件

2.1准入条件

参评企业应满足以下条件:

(1)企业、机构或组织依法设立且注册地、税务征管关系及统计关系在,证照齐全,存续期满两年,有健全财务制度、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独立核算;

(2)近三年内无不良信用记录(不良信用记录主要包括信贷/债券等逾期,担保的企业/个人违约);

(3)符合国家、福建省、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相关行业标准要求;

(4)未使用国家、福建省、明令禁止或淘汰的生产工艺和装备;

(5)申请认定前三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重大环境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2.2绿色企业直通车

对于满足准入条件且具有“绿色焦点”的企业,或满足准入条件的“碳汇经济企业”,可直接认证成为深绿企业。

具体包括:

2.2.1“绿色焦点”企业

(一)主营业务符合地方产业政策绿色发展导向(见附件1-1《绿色产业界定表》),且已获得武夷山水品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授权使用“武夷山水”商标的生产主体(见附件1-2);

(二)最近一年合并财务报表中,为“武夷山水”、“绿色食品”等绿色品牌提供认证服务的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或成本占总收入或总营业利润或总成本的比重大于50%(含)的认证服务企业;

(三)围绕林业、竹业生态资源开发领域,由市级及县(市、区)政府主导设立的“生态银行”运营企业;

(四)具有国家工信部或福建省工信厅认证的绿色工厂的企业;

(五)获得国家工信部或福建省工信厅认证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2.2.2“碳汇经济”企业

(一)已经成功开发国际核证碳减排标准(VCS)林业碳汇项目、国家核证减排量(CCER)、福建林业碳汇(FFCER)交易产品的企业;

(二)经国家林草局等四部委评定的全国森林康养基地、中国林学会森林疗养分会认定的森林疗养基地、福建省林业局等五部门评定的福建省森林康养基地的运营企业;

(三)最近一年合并财务报表中碳汇相关产业领域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或成本占总收入或总营业利润或总成本的比重大于50%(含)的企业,碳汇相关产业领域主要包括:

(1)碳汇产品的建设与运营类业务:

具有显著碳汇效应的林木草植培育、种植活动;碳汇造林(含竹林)、森林(含竹林)经营碳汇等项目;

(2)碳减排服务类业务:

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服务;碳排放第三方核查、碳排放核查人员培训、碳排放核查数据库建设、碳排放核查结果抽查校核服务等碳排放核查相关技术服务;产品生产和消费全生命周期内产品碳足迹评价、碳减排效益显著的工业产品、商用产品、民用产品的低碳产品认证和推广服务(含绿色标识产品),如水泥、玻璃等建材产品,电机、变压器、轮胎等机电产品的低碳产品认证和推广服务。

3.评价认定指标体系

3.1指标体系框架

2006年,高盛首次提出ESG(Environment、SocialResponsibility、CorporateGovernance)概念,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因素进行统一考虑。

评价内容来看,环境因素包括倡导环境友好经济发展模式,注重环境保护,再生资源利用,降低自然资源的创新技术应用等;社会因素包括员工福利和客户满意度,人权和劳工标准,数据保护和隐私,企业价值观,社会责任等;公司治理包括规范的经营管理、严格的内部控制、独立外部审计和监督、反腐败和商业贿赂、遵守股东政策、平等对待股东等。

在深交所2006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和上交所2008年《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的通知》中提及有关上市公司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方面的工作后,证监会、基金业协会等各大监管机构陆续展开对ESG投资相关政策的完善和探索,不断鼓励和引导公募基金等机构参与ESG投资。

2012年,香港联合交易所出台《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并于2015年将披露准则,从自愿遵守提升至“不遵守就解释”。

2018年,MSCI指数纳入中国A股,并对其ESG表现进行评级。

ESG投资理念逐步完善和成熟,并为广大资产管理机构所接受,如今已成为主流的投资管理方法。

ESG对企业环境责任的评估有利于引导企业贯彻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理念,激励企业研发、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参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而更好地处理企业发展、经济增长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ESG对社会责任的评估,强调股东、员工、客户、所在社区、债权人等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有利于企业贯彻共享发展和协调发展理念,更好地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的关系。

ESG对企业治理的评估,有助于帮助企业完善现代公司治理,优化公司内部股东、董事、监事及经理层之间的关系,科学制定和实施战略,协调与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客户、存款人和社会公众等)之间的关系,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考虑到的产业特色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本次绿色企业的评估体系在参考国际ESG理念的同时,充分突出的产业特色,从绿色经营(O)、绿色品牌(L)、降碳减污(R)、社会责任(S)、公司治理(G)五方面设定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包括定性评价指标和定量评价指标,考虑到后续评价的可操作性,指标体系以定性评价为主。

指标体系设置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并设置指标定义列对二级指标解释说明。

表1.绿色企业评价认定指标体系框架

目标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定义

绿色企业评价认定指标

绿色经营

(O)

产业政策导向

主营业务属于国家产业政策中的鼓励类

主营业务符合地方产业政策绿色发展导向

科技特派员情况

绿色业务收入或成本占比

最近一年合并财务报表中绿色产业(附件1-1)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或成本占总收入或总营业利润或总成本的比重

绿色品牌

(L)

原料

原料未使用国家、行业明令禁止和淘汰的原辅材料

产品

产品列入“武夷山水”区域品牌产品目录;或绿色产品认证目录并获得绿色产品认证;或获得部分绿色属性(如:

节能、低碳、节水、环保等)产品认证或取得绿色设计产品标识

绿色技术研发

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投入

降碳减污

(R)

环境管理制度

建立或实施环境管理的相应制度

低碳资源利用

实施建筑节能减排或采用绿色装备

近三年循环经济项目建设

废弃物资源及水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低碳能源结构

单位产品能耗

清洁能源或废弃能源的优先使用

电气化率

污染防治

主要污染物排放检测指标满足国家标准及地方标准

主动通过媒体、官方网站和监管网站等公开渠道披露环境信息

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审核

社会责任

(S)

员工责任与安全生产

制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或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公共关系及信息披露

参与公益慈善活动或定期向社会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或 ESG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

公司治理

(G)

管理制度

建立或实施质量、能源管理制度

低碳战略

制定或实施企业绿色发展相关战略

购置绿色保险

企业购置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等传统绿色保险产品或贷款保证保险、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绿色农业保险、药品置换责任保险、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保证保险等创新型绿色保险产品。

加分项

除上述评价指标外,企业在绿色经营、低碳转型、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等方面有贡献;或进入“武夷山水”品牌质量链试点的企业。

3.2指标权重确定

指标权重是通过对评价系统中各评价指标相对于评价系统的影响程度而确定的一个定量数值。

因此,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指某一个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相对重要程度。

确定权重的方法有很多种,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主观赋权法,是根据决策者(专家)主观上对各指标的重视程度来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其权重由专家根据经验主观判断得到。

主观赋权法包括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二项系数法、环比评分法、最小平方法等。

另一类是客观赋权法,其权重由各指标在决策方案中的实际数据得到,即主要是根据原始数据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权重,因此权重的客观性较强。

常用的有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离差及均方差法、多目标规划法等。

为进一步确保各指标分数的客观与科学性,本文对一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来确定权重(具体测算方法见附件1-4),测算结果如表1-2所示。

对二级指标及指标具体要求采用专家经验判断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