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出版社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5603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来出版社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未来出版社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未来出版社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未来出版社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未来出版社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未来出版社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

《未来出版社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来出版社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未来出版社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docx

未来出版社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1.认识周围的邻居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

1.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

2.树立维护和增进邻居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知识技能:

懂得邻居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重点:

认识周围的邻居。

难点:

认识周围的邻居。

计划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

1.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

2.树立维护和增进邻居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能力目标:

懂得邻居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重点:

认识周围的邻居。

难点:

认识周围的邻居。

一.谈话导入,引出问题

生活在社会中,我们要经常与人打交道,尤其和左邻右舍接触更多,因此,邻居之间和睦相处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的人和事谈一谈邻居之间相处得不好时会存在什么问题。

二.走进生活,找问题

1.各小组成员结合自己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事,谈一谈邻居之间相处得不好时会出现什么问题。

2.各小组成员交流。

3.各小组汇报交流的结果。

4.归纳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

1.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

2.树立维护和增进邻居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能力目标:

懂得邻居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重点:

认识周围的邻居。

难点:

认识周围的邻居。

一.身同感受,出点子

1.各组成员结合自己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事,谈邻居之间相处得好的做法。

2.各小组成员交流。

3.各小组汇报交流的结果。

4.归纳总结。

二.名言警句中的邻居关系

三.前车之鉴,可以为师

1.读故事《六尺巷》并交流收获

2.讲述《孟母三迁》的故事

教学反思:

学习中,学生认识了周围的邻居,并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

2.邻居之间怎样相处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能力目标

1.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

2.树立维护和增进邻里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3.说话.做事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

4.对邻居讲谦让,能谅解人。

5.邻居有困难,热情帮助。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邻居之间和睦相处关系到左邻右舍各家的生活,还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学难点:

根据学生实际,具体指导学生如何做到邻居之间和睦相处。

计划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

1.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

2.树立维护和增进邻里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能力目标:

1.说话.做事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

2.对邻居讲谦让,能谅解人。

3.邻居有困难,热情帮助。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邻居之间和睦相处关系到左邻右舍各家的生活,还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学难点:

根据学生实际,具体指导学生如何做到邻居之间和睦相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引出观点

1.你们听说过"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吗?

谁能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

小结:

"远亲不如近邻"就是说:

亲戚虽然亲,但住得远,不如住在近旁的邻居来往多,遇到事情也不如邻居能够给预及时的帮助。

我给大家讲一件自己亲身遇到的事:

1998年我的小孩刚两岁,一天夜里,他突然高烧40度,当时浑身抽搐。

我突然想起邻居家可能有退烧药,刚要打电话,又犹豫了,因为当时已经是夜里一点钟了。

屋外狂风吼着,我顾不了许多了,拨通了他家的电话。

不到十分钟,建华和他的妻子拿着药赶来了。

我们一同给孩子吃完药,建华又开来车连夜带我们去了儿童医院……

2.请你列举事例说明"远亲不如近邻"

小结:

谁家的周围都会有一些邻居,与邻居之间的接触机会很多,因此,搞好邻居关系十分重要。

二.学习课文理解观点

1.分析课文的前半部分,体会邻居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你愿意生活在这样的邻里之间吗?

为什么?

小结:

邻居之间互相关心,说话.做事都要考虑左邻或舍的利益,大家心情愉快,生活安定,有益于各家的生活。

板书:

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

②相反,邻居之间互不相让,结果又会怎样呢?

小结:

邻居之间是否和睦相处,关系到各家的生活,也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

我们每个人都应与邻居和睦相处。

板书:

关系到各家生活和社会安定团结

③我国自古以来就以邻居之间和睦相处为传统美德,下面请大家一起阅读课文后面"阅读"栏目中故事《六尺巷》。

提问: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小结:

为了建立友好的睦邻关系,大家都要互相谦让,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考虑邻居利益。

2.学习课文后半部分,学习怎样为邻居和睦相处尽一份力量。

①(出示图片)院子里新搬来的一户邻居正在装修房子,噪音很大,影响了章敏看电视,对此,章敏是怎样想.怎样做的?

(投影:

课文中格言:

生活中,谅解可以产生奇迹。

教师小结:

这样做有利于邻居之间的团结。

板书:

讲谦让能谅解人

②磊磊学习上有困难,杨颖是怎样帮助他的?

徐伟看到隔壁的单身老人生活不便,他是怎样做的?

对邻居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好处?

小结:

体现了邻居之间有了困难,大家热情帮助,可以增进邻居之间的友谊。

板书:

邻居有困难热情帮助

3.小结课文:

大家都夸小晨家住的小院邻居之间相处得特别好,他们说话.做事都要先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彼此之间都能互相谦让,都能体谅对方,不管哪个邻居有困难,大家都能热情帮助。

因此,人们都称赞他们院是与邻居和睦相处的文明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

1.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

2.树立维护和增进邻里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能力目标:

懂得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邻居之间和睦相处关系到左邻右舍各家的生活,还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学难点:

根据学生实际,具体指导学生如何做到邻居之间和睦相处。

教学过程:

一.运用观点.指导行为

过渡: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不少破旧的平房都拆掉了,建起了一座座高楼大厦,我们许多同学都搬进了楼房,住楼房的邻居之间怎样和睦相处呢?

1.(投影)李琪英要去学校参加活动,要换条裙子。

当她到阳台去拿晒在外面的裙子时,发现裙子被楼上邻居家空调水管里滴下的水淋湿了。

应当怎样处理这件事呢?

(可以找个机会提醒一下邻居,将空调的水管处理一下。

2.小方和小黄是邻居。

一天,俩人在院子里玩,小方不小心将小黄撞倒在地,头上还流了血。

小黄的妈妈不明真相,说小方欺负小黄。

小方该怎么办?

(可以赔礼道歉,并耐心解释)

3.赵科发现邻居家的小狗正在自家门口小便。

(自己清理以下)

4.夏天的中午,邻居们在午睡。

小红找小刚去游泳,她看见小刚在阳台上(小刚家在五层)小红应该怎样做?

(自己不要图省事在楼下喊;要轻轻走上楼将小刚叫下来)

5.李斌和王宏两家的大人因为一点小事闹了点矛盾,如果你是李斌或王宏见到对方的家长时该怎样做?

(要主动与对方家长打招呼,为两家的和好搭桥)

二.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同学们:

不管是住平房还是楼房,都要注意与邻居和睦相处,说话.做事要考虑左邻右吉利益;邻居之间相处要讲谦让,能谅解人;邻居有了困难要热情帮助,这样才有益于各家的生活,也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

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共同为增进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3.共建邻里环境

教学目标:

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能够认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正确面对不良生活方式的心态,初步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改善环境的主题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

教学难点:

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

课前准备:

1.小演习:

邻里运动会

2.搜集自家和邻居家的快乐故事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

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

能力目标:

能够认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正确面对不良生活方式的心态,初步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改善环境的主题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

教学难点:

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

2.搜集自家和邻居家的快乐故事

教学设计:

一:

活动.春节的愉快回忆

1.谈话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城市和乡村都有庆祝活动,是群体生活的集中反映。

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城乡差别很大,不同地区的人会有不同的活动与生活方式。

及时在平时,也会由于民俗.地域的差异很大的。

2.那,老师来数数,我们班有来自多少地区的同学,大家分别在哪儿过的年?

3.快乐吗?

有没有和邻居们一起?

说说你们在一起的开心事情吧!

4.学生自由谈。

(老师适当打断讨论学生所讲的方式是否合适)

5.过渡:

刚才我们讲的是春节里的事情,那平时呢?

邻居们平时在一起都爱做些什么?

6.自由说。

7.师小结:

很多的邻里之间都是那么和睦。

看,书上有两幅照片反映的就是邻里之间平时做的一些事情。

如果他们是你的爷爷奶奶或叔叔阿姨,你能猜一猜他们的感受吗?

8.写下来。

二:

明辨正误,热情相助

1.过渡:

大家谈论了很多开心的事情,现在老师要给大家看两幅图。

2.出示15页图讨论:

这样的生活现象好不好,为什么?

3.除此以外,你觉得还有哪些生活现象也不好?

4.对呀,如果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大家所说的现象,该多么痛苦呀。

老师有一个小朋友叫刘玫,她就非常苦恼。

上星期,她给我写了一封信,想听听吗?

5.老师有感情地朗读

6.想办法吧,谁给刘玫出出主意。

7.选定方法,集体智慧给县长写信(以小组为单位)

8.抽小组发言

三:

总结

健康的生活促使我们健康地成长,我们虽然年龄小,但有责任有义务更有权利监督周围的人,想办法让大家都拥有健康的生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能够认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正确面对不良生活方式的心态,初步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改善环境的主题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

教学难点:

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

课前准备:

1.小演习:

邻里运动会

2.搜集自家和邻居家的快乐故事

教学设计:

一:

故事明理

1.谈话:

今天的课上,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看一个故事

2.一起阅读《孟母三迁》

3.讨论:

你赞同孟母的做法吗?

4.自由发表意见

5.师小结:

出示:

子曰:

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

《论语.里仁》

释:

孔子认为,只有邻里是一些仁人君子,那才是上佳的居住环境。

要学会选择居住环境,选择邻里,那才算是智人。

二:

活动.我为邻里添欢乐

1.生活有你有我,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邻里对你那样关心,你也应该为邻里做点贡献,添点欢乐。

2.活动:

设计快乐活动

要求:

如果大家都参加健康的娱乐活动,邻里生活就会充满欢乐,让我们一起为邻居设计几个有意义的活动吧。

请各组成员相互合作,课进行角色分配表演。

3.小组准备

4.展示

三:

总结

希望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时刻想着别人,多为他人带来欢乐,给自己带来欢欣。

4.介绍我们的学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

体察学校内在精神和传统历史的基础上,激发对学校的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小主人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建设。

能力目标:

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的平面图,知道学校的发展变化,在了解学校的物理空间.

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