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集群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提升方案.docx
《特色产业集群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提升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色产业集群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提升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色产业集群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提升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县产业集群升级改造,结合我县精品板材产业集群(省级)和轴承及轴承锻造产业集群(市级)的现状,特制定综合治理提升方案。
一、精品板材产业集群
(一)产业基本情况
我县已形成以冠洲集团为龙头,星瀚材料有限公司、东鼎轧钢有限公司、航隆复合材料等26家企业为主的金属板材加工产业集群,该产业是最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主要产品有:
普通冷轧板、镀锌建筑板、彩涂建筑板、镀铝锌硅板、镀锡板、汽车结构用板、家电板,另外还有部分企业生产下游深加工产品,如瓦楞板、建筑用墙板等。
目前已形成普通冷轧板冷轧板加工能力458万吨,热镀锌板363万吨,彩涂板135万吨,热镀锡板21万吨,热镀铝锌硅板33万吨,产业年综合加工能力达1010万吨,从业人员达1.5万人。
(二)产业发展定位、规模及结构
依托经济开发区、烟庄街道办事处,以产业集群化、产业智慧化、产业绿色化、产业高端化为目标,建设全国重要的精品钢板制造基地,形成板材加工产业聚集区。
力争每年深加工营业收入年均增幅达到10%。
结构上拥有完善的板材加工全产业链产品,形成热轧卷板-冷轧薄板-镀锌(铝硅)板-彩涂板、印花板-瓦楞板、家电板、建筑板、装饰板、汽车板等板材加工和冷压(弯)成形产业链。
(三)具体措施
1.加强技术改造。
在精品钢板生产企业推广建设能源管理平台改造项目,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各环节能耗情况,加强数字化能源管理,切实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实施生产线加热系统改造及余热利用项目,推行清洁生产;以开发区为主导,组织企业集中协作,发展循环经济。
2.突破关键技术。
板材重点攻克铸坯直接轧制、中间坯控温轧制、梯度轧制及梯度热处理、高速加热热处理、低温增塑轧制、新一代TMCP技术等关键技术,实现钢材的短流程、高效、低耗轧制生产以及连轧、大宽幅、高精度、强力卷取、在线涂镀检测控制等。
3.做强特优产品。
重点发展热板直镀,增加超薄高强板、深冲板,完善彩涂板的品种。
提高印花板及深加工剪切板、太阳能板、氟碳板、装饰门板等包装业、装饰业的多领域用板材产品比重。
4.推行品种专业化分工。
在产品差异化的安排上,遵循有市场、有前景、有效益、能批量生产的原则,推进产品结构升级。
5.实施两化融合工程。
鼓励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对钢板进行智能切割、智能成型等,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精品钢板产业深度融合,推进产品融合,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开展两化融合试点工程。
6.建设现代钢铁物流园。
发挥现代钢铁物流园钢材交易、仓储、加工配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作用,带动板材产业纵深的发展,实现市场和产业的相互带动和促进。
7.推动企业转型发展。
树立一批龙头标杆企业,引导企业由生产普通板向生产超薄高强板、深冲板、镀铝镁锌硅板等高端产品转型,做大做强精品钢板产业,创建全国金属镀涂复合材料质量提升示范区。
8.加强财政资金引导。
积极争取对关键自主创新技术和购置先进设备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如技改项目新增财力奖补,首台套奖励等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二、轴承及轴承锻造产业集群
(一)产业基本情况
我县目前从事轴承及锻造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清水镇,目前经过企业整改升级,符合产业政策、办理完环评手续的有300余家企业,安装使用各类机床9000余部,拥有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1处,中小企业孵化基地1处,鲁西车床交易市场1处,容纳各类加工车床2000多部,年交易额达8000多万元;轴承钢材销售市场17处,年销售量60多万吨。
轴承锻件产品销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遍及全国、信誉良好。
(二)产业定位、规模及结构
以高速、高精度、高可靠性为主攻方向,围绕龙头企业和优势产品,整合科技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新一轮技术改造,提高我县轴承行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推动轴承产业高端化发展,对清水镇轴承园区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全国一流的轴承制造基地。
力争每年全县该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0%,1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产品结构上重点发展轴承成品和轴承钢管、轴承保持器、钢球、套圈等轴承零部件。
(三)具体措施
1.提升创新能力。
围绕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积极对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加快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为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完善科技研发投入机制,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等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增强企业研发投入能力。
2.强化产业链协作。
打造上下游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一体化产业组织新模式。
鼓励中小企业围绕整机需求,聚焦特定细分产品市场,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道路,打造一批竞争实力强、发展速度快的“专精特新”企业。
3.升级智能制造。
积极引导轴承企业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提升。
开展智能化改造普查、智能制造对标辅导、智能化改造诊断,帮助企业实施“机器换人”项目,推广工业机器人在轴承生产线连线生产模式,实现全县轴承行业智能化改造见出新成效。
4.集群能力培育工程。
每年遴选一批配套链条长、生产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轴承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引导龙头骨干企业积 极兼并重组联合,加快纵向延伸、横向联合、跨越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引入规划、建设、招商、运营专业机构,提高园区管理水平。
5.开展质量品牌建设。
加快推进质量强县战略,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专项行动,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开展国际质量认证,积极参与国家、国际标准的制修定。
制定实施品牌培育计划,提升传统品牌、培植新兴品牌,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创建国际国内知名自主品牌,鼓励产业聚集区创建区域品牌。
6.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产业转型发展,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科学布局各类空间,合理建设绿色生态廊道。
积极推进轴承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
加强污染物综合治理,提高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管理水平。
严格落实最小生态安全距离及有关标准和规定,完善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联动机制,切实防范安全和环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