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社创建行动方案.docx

上传人:gj****cr 文档编号:5557631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社创建行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绿色社创建行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绿色社创建行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绿色社创建行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绿色社创建行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色社创建行动方案.docx

《绿色社创建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社创建行动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绿色社创建行动方案.docx

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方案

按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X提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居民生活和社区建设治理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社区建设质量、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全面提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创建目标

绿色社区创建行动以中心城区城市社区为创建对象,即各社区居民委员会所辖空间区域。

开展绿色社区创建行动,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社区设计、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活动的全过程,以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方式,推进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绿色社区创建行动,使生态文明理念在社区进一步深入人心,推动社区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助推我区城市品质提升作出积极努力。

三、创建内容

绿色社区创建行动要结合城市更新等工作开展,具体包括五大创建内容:

(一)建立健全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机制。

绿色社区创建要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居民自治机制建设、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居民委员会的主体作用。

统筹协调业主委员会、居民、社区内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共同参与绿色社区创建。

搭建沟通议事平台,利用“互联网+共建共治共享”等线上线下手段,开展多种形式基层协商,实现共同商议、共同实施、共同监督。

积极推动设计师、工程师、规划师进社区,辅导居民有效参与创建行动,共同谋划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方案,建立社区日常建设事务与相关管理部门的联系机制。

(二)推进社区基础设施绿色化。

结合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维护等工作为抓手,积极改造提升社区供水、排水、供电、弱电、道路、供气、消防、生活垃圾分类等基础设施,在改造中采用节能照明、节水器具等绿色产品、材料。

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力度,提高既有建筑绿色化水平。

综合治理社区道路,消除路面坑洼破损等安全隐患,畅通消防、救护等生命通道。

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举措推进海绵化改造和建设,结合本地区地形地貌进行竖向设计,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绿色屋顶等海绵城市建设措施,避免和解决内涝积水问题。

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做到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

(三)营造社区宜居环境。

因地制宜开展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

整治小区及周边绿化、照明等环境,合理布局和建设各类社区绿地,增加荫下公共活动场所、小型运动场地和健身设施。

合理规划停车区域、配建停车及充电设施,优化停车管理。

推动公共空间开展地面防滑、扶手及抓杆等适老化、无障碍设施建设。

对噪声、水篦子臭气、垃圾站及其它臭气扰民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有效治理。

进一步规范管线设置,对有条件下地的架空线实施下地,无条件下地的架空线实施规整。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问题,加快社区各类服务设施建设,补齐在卫生防疫、社区服务等方面的短板,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有条件的小区,要合理组织人行与车行流线,尽可能实现人车分流。

结合绿色社区创建,探索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区。

(四)提高社区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推进社区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安防系统智能化建设。

搭建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集成不同部门各类业务信息系统。

整合社区安保、车辆、公共设施管理、生活垃圾排放登记等数据信息。

搭建智能化安防系统,推动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管理、停车管理、公共活动区域监测、公共服务设施监管等领域智能化升级。

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大力发展线上线下社区服务。

(五)培育社区绿色文化。

建立健全社区宣传教育制度,完善宣传场所及设施设置,注重创建过程中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存档。

运用社区论坛和“两微一端”等信息化媒介,定期发布绿色社区创建活动信息。

通过专家宣讲、交流活动等多种方式开展绿色生活主题宣传教育,使生态文明理念扎根社区。

对社区工作者、物业服务从业者等相关人员定期开展绿色社区相关培训。

贯彻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编制发布社区绿色生活行为公约,倡导居民选择绿色生活方式,节约资源、开展绿色消费和绿色出行,形成富有特色的社区绿色文化。

依托社区内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开展“小手拉大手”等生态环保知识普及和社会实践活动,带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

加强社区相关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保护、开放及利用,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社区,延续历史文脉,提升城市人文内涵,展现社区特色。

四、实施步骤

绿色社区创建行动从202A年1月开始,到202B年实现创建目标,取得明显成效,并形成绿色社区创建、维护、管理长效机制。

具体步骤如下:

(一)示范先行阶段(202A年1月至202A年6月)。

1.摸清基本情况。

几江、鼎山、圣泉、德感、双福等各街道办事处对辖区内社区现状进行调查摸底,收集填报《绿色社区基础信息填报表》(附件1)、网上提交《城市社区建设情况调查问卷》(附件2)。

并按照新老社区兼顾的原则,选择居民创建意愿强、积极性高、有工作基础的1个社区,申报创建示范绿色社区(附件3),于202A年1月12日前将附件1、2和3(附件2问卷提交完成截图)报送区住房城乡建委统一汇总(联系人:

)。

区住房城乡建委在确定市级示范绿色社区后会同相关单位指导各街道做好示范创建工作。

2.制定创建计划。

示范社区按照行动方案目标,结合相关政策和社区的自身情况,自行制定创建计划,有序推进工作。

3.汇总项目台账。

围绕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推动创建工作。

注意资料整理、收集、留存及相关项目各项数据统计。

积极主动协调推动社区内各个项目建设。

(二)推广示范阶段(202A年6月至12月)。

示范绿色社区要充分发挥试点示范引领作用,采取经验交流会、报告会等形式,推广试点社区的经验做法,促进社区之间相互学习借鉴,形成先进示范效应。

(三)巩固完成阶段(202B年1月至12月)。

各个社区巩固前期取得的成果,加大工作力度、统筹推进、持续深入、务求实效,基本实现社区人居环境整洁、舒适、安全、美丽的目标。

(四)长效实施阶段(202B年后)。

持续建立健全绿色社区创建、运营、管理等长效机制,巩固既有创建成果,并逐步有序推广至所有城市社区。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工作机制。

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居民、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协力推进绿色社区创建工作。

要加强党建引领,通过“互联网+共建共治共享”等线上线下手段搭建沟通议事平台。

(二)争取社会各方支持。

按照自愿、共谋、共建、共享的原则,积极发动社区内企事业单位,个人以出资、出劳的方式参与绿色社区创建。

探索创新多方式吸引各类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统筹参与绿色社区创建中各类设施的设计、改造、运营。

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对参与绿色社区创建的企业和项目提供信贷支持。

(三)强化技术支撑。

创建行动中应积极选用经济适用、绿色环保的技术、工艺、材料、产品。

因地制宜加强绿色环保工艺技术的集成和创新,加大绿色环保材料、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

(四)加强宣传动员。

各街道办事处要加大绿色社区创建行动的宣传力度,注重典型引路、正面引导,宣传绿色社区创建行动内容及成效,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要动员志愿者、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绿色社区创建行动,形成各具特色的绿色社区创建模式。

对绿色社区创建行动中涌现的优秀单位、个人和做法,要通过多种方式予以表扬鼓励。

(五)建立信息报送机制。

各街道办事处自202A年起,应在创建过程中积极主动反馈相关问题,每季度末月20日前向区住房城乡建委报送绿色社区创建工作进展情况。

附件:

1.绿色社区基础信息填报表

2.城市社区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3.X区绿色社区申报表

4.X区绿色社区创建标准

附件3

示范绿色社区申报表

申报社区名称

所在区县、街道

街道联系人

联系电话

社区联系人

联系电话

居委会地址

申报社区基本情况及创建特色简介

街道意见

备注

附件4

X区绿色社区创建标准(试行)

内容

编号

创建标准

创建内容

指导单位

一、建立健全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机制

(一)

坚持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各主体共同参与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工作

1.统筹协调业主委员会、居民、社区内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联系机制

区民政局

(二)

搭建沟通议事平台,利用“互联网+共建共治共享”等线上线下手段,开展多种形式基协商

2.通过“互联网+共建共治共享”等线上线下手段搭建沟通议事平台

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

(三)

设计师、工程师、规划|师进社区,辅导居民有效谋划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方案

3.组织设计师、工程师、规划师进社区

区住房城乡建委、X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二、推进社区基础设施绿色化

(四)

社区各类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4.积极改造提升社区供水、排水、供电、弱电、道路、供气、消防、生活垃圾分类等基础设施,设施完善且运营良好

区发展改革委、X消防救援支队、区城市管理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经济信息委

(五)

开展了社区道路综合治理、海绵化改造和建设

5.社区道路综合治理,消除路面坑洼破损等安全隐患,畅通消防、救护等生命通道

区城市管理局、区公安局、X消防救援支队、区住房城乡建委

6.结合X山地地形特点,因地制宜,采取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绿色屋顶等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内涝积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区住房城乡建委

(六)

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小区全覆盖

7.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

区城市管理局

(七)

在基础设施改造建设中落实经济适用、绿色环保的理念

8.采用节能照明,节水器具等绿色产品、材料等

区住房城乡建委、X区市场监管局

9.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绿色水平提升

区住房城乡建委

三、营造社区宜居环境

(八)

社区绿地布局合理,有公共活动空间和设施

10.整治小区及周边绿化、照明等环境合理布局和建设各类社区绿地,增加荫下公共活动场所、小型运动场地和健身设施。

区城市管理局、X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九)

社区停车秩序规范

,无占压消防、救护等生命通道的情况

11.合理规划停车区域、配建停车及充电设施

X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城市管理局、区发展改革委、区公安局

12.合理组织人行和车行流线,尽可能实现人车分流,(有条件小区)

X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城乡建委

(十)

公共空间开展了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设施建设

13.推动公共空间开展地面防滑、扶手及抓杆等适老化、无障碍设施建设

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城市管理局、X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十一)

对噪音、臭气扰民等问题进行了有效治理

14.噪音扰民问题治理

区公安局、区生态环境局、区文化旅游委

15.水篦子臭气治理

区住房城乡建委

16.垃圾站及其他臭气治理

区城市管理局、区生态环境局

(十二)

规范管线设置

17.对有条件下地的架空线实施下地,无条件下地的架空线实施规整

区住房城乡建委(排水、排污)、区发展改革委(通信)、区城市管理局(供水)、区经济信息委(燃气、电力)、区文化旅游委(广播电视)

(十三)

加快防疫等社区服务设施建设

18.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问题,加快社区各类服务设施建设,补齐在卫生防疫、社区服务等方面的短板,同时加强爱国卫生工作

区卫生健康委、区民政局

四、提供社区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十四)

建设智能化安防系统

19.搭建智能化安防系统,推动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管理、停车管理、公共活动区域监测、公共服务设施监管等领域智能化升级

区公安局、区住房城乡建委

20.搭建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集成不同部门各类业务信息系统。

整合社区安保、车辆、公共设施管理、生活垃圾排放登记等数据信息

区城市管理局、区住房城乡建委

(十五)

物业管理覆盖面不低于30%

21.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大力发展线上线下社区服务。

物业管理覆盖面比例达标

区住房城乡建委

五、培育社区绿色文化

(十六)

社区有宣传场所和设施,能定期发布创建信息

22.社区有宣传场所和设施并定期发布创建信息,收集整理和存档创建过程中相关资料。

通过专家宣讲、交流活动等多种方式开展绿色生活主题宣传教育

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

(十七)

对社区工作者、物业服务从业者等相关人员定期开展培训

23.对社区工作者、物业服务从业者等相关人员定期开展培训

区民政局、区住房城乡建委

(十八)

发布了社区居民绿色生活行动公约

24.发布社区居民绿色生活行动公约

区委宣传部、区生态环境局、区民政局

(十九)

依托社区内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开展“小手拉大手”等生态环保知识普及和社会实践活动

25.开展“小手拉大手”等生态环保知识普及和社会实践活动

区委宣传部、区教委、区生态环境局

(二十)

社区相关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26.社区相关文物古迹的保护、开放及利用

区文化旅游委

27.社区相关历史建筑的保护

X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28.社区相关古树名木的保护

区城市管理局

附件1

区(县)绿色社区基础信息统计表

序号

社区名称

所属街道

所属区县

(自治县)

是否为

涉农社区

社区辖区面积(平方公里)

社区管理人员人数(人)

社区常住人口规模

社区城镇区域常住人口年龄结构

社区城镇区域住宅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老旧小区

改造面积

社区城镇区域居住类型统计

社区城镇区域居住楼宇总数(栋)

社区城镇区域各建成年代居住楼栋(栋)

社区城镇区域各建成年代居住建筑面积(平方米)

总数(人)

城镇区域常住人口规模(人)

0<年龄≤3岁

3<年龄≤6岁

6<年龄≤18岁

18<年龄≤60岁

年龄>60岁

已完成(万平方米)

在建(万平方米)

居住小区数量(个)

单体住宅楼数量(个)

2000年以前

2000-

2010年

2010年

以后

2000年

以前

2000-

2010年

2010年

以后

1

2

3

合计

填报说明:

1.社区名称、所属街道、所属区县(自治县):

对应名称。

2.涉农社区:

有农村区域的社区为涉农社区。

3.社区辖区面积:

社区管辖范围面积,单位为平方公里,统计至小数点后一位。

4.社区管理人员人数:

社区居委会正式人员+网格管理人员,不含志愿者等兼职人员。

5.社区常住人口规模(总数):

常住在本社区内的总人数。

6.社区城镇区域常住人口规模:

每年6个月及以上居住于本社区城镇区域的人数。

7.社区城镇区域常住人口年龄结构:

年龄分段含最大值,不含最小值。

8.社区城镇区域住宅建筑面积:

城镇建设区域所有住宅建筑面积。

9.老旧小区改造面积:

按已完成和在建两类分别统计对应建筑面积,新建小区不涉及。

10.社区城镇区域居住类型统计:

包括居住小区、单体住宅楼两类。

居住小区为:

城镇建设区域中,被道路、围墙或绿地等围合形成、统一规划设计建设的单独地块。

单体住宅楼为:

城镇建设区域中,无明确边界的单一居住楼栋。

11.社区城镇区域居住楼宇总数:

城镇区域内,所有居住楼栋总栋数(居住小区内楼栋个数+单体住宅楼数量)。

12.社区城镇区域各建成年代居住楼栋数:

城镇区域内,各居住楼栋按建成年代分别统计栋数。

13.社区城镇区域各建成年代居住建筑面积:

城镇区域内,各居住楼栋按建成年代分别统计建筑面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