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5576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25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完整版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完整版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完整版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完整版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x

《完整版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教案.docx

完整版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第1、2课时

课题

半导体特性、PN结、二极管

课型

教学

目的

了解半导体的特性和PN结的形成与特性

掌握二极管、稳压管的特性

重点

难点

PN结的形成与特性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教学过程

一、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1、光敏性、热敏性、可掺杂性

2、本征半导体:

纯净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3、N型半导体

结构形成方式:

掺入五价杂质元素使载流子数目增多,自由电子是多子

4、P型半导体

结构形成方式:

掺入三价杂质元素使载流子数目增多,空穴是多子

二、PN结的形成与特性

1、形成过程

2、特性:

单向导电性

三、二极管

1、结构、外形、分类:

(1)按材料分:

有硅二极管,锗二极管和砷化镓二极管等。

(2)按结构分:

根据PN结面积大小,有点接触型、面接触型二极管。

(3)按用途分:

有整流、稳压、开关、发光、光电、变容、阻尼等二极管。

(4)按封装形式分:

有塑封及金属封等二极管。

(5)按功率分:

有大功率、中功率及小功率等二极管。

2、主要参数

3、判别办法:

用万用表欧姆档判别正、负极及好坏。

4、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5、特殊功能二极管:

稳压管、发光二极管

课后

小结

半导体有自由电子和空穴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

普通二极管电路的分析主要采用模型分析法

稳压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结构与普通二极管类似,均由PN结构成。

但稳压二极管工作在反向击穿区

第3、4课时

课题

半导体三极管

课型

教学

目的

1、了解三极管的结构与特性;2、掌握三极管的类型和电流放大原理;

3、理解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重点

难点

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

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

教学过程

一、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和类型

   

二、三极管在电路中的联接方式

三、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及原理

三极管实现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是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1)发射区向基区发射电子的过程

2)电子在基区的扩散和复合过程

3)电子被集电区收集的过程

二、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1、输入特性:

 iB=f(uBE)常数  2、输出特性:

 iC=f(uCE)常数

课后

小结

了解三极管的结构与特性;掌握三极管的类型和电流放大原理;

理解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第5、6课时

课题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课型

教学

目的

1、了解电路的结构组成

2、用图解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和动态波形

重点

难点

1、电流放大原理

2、特性曲线

教学过程

三、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和类型

1、

2、在电路中的联接方式

四、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及原理

五、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1、输入特性

IE=IC+IB

2、输出特性

IE=f(UBE)|UCE:

常数

IC=f(UCE)|IB:

常数

3、主要参数

一、电路组成及各元件作用

二、图解法分析静态工作

1、直线:

IBRB=UCC-UBE直线:

UCC=ICRC+UCEQ、

三、动态波形分析

课后

小结

了解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结构组成,及原理。

熟练进行图解法分析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动态波形。

第 7、8课时

课题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课型

教学

目的

了解微变等效法定量计算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动态参数。

重点

难点

微变等效法定量计算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动态参数

微变等效电路的画法

教学过程

一、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

二、放大器的微变等效电路:

课后

小结

掌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和交流动态参数的计算。

三、交流动态参数的计算:

1、电压放大倍数=2.输入输出电

第9、10课时

课题

放大器的偏置电路

课型

教学

目的

了解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变化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掌握放大器偏置电路的分析计算。

重点

难点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变化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放大器偏置电路的分析计算

教学过程

一、静态工作点不稳定的原因

静态工作点不稳定的原因较多,如温度变化、电源波动、元件老化而使参数发生变化等,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温度变化的影响。

l、温度变化时对ICEO的影响

一般情况,温度每升高12℃,锗管ICEO数值增大一倍;温度每升高8℃时,硅管的ICEO数值增大一倍。

  2、温度变化对发射结电压uBE影响

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后,使uBE减小,一般晶体管uBE的温度系数约为-2~2.5mv/℃。

uBE减小,将使iB和iC增大,工作点上移。

3、温度变化对的影响

温度升高将使晶体管的值增大,温度每升高1℃,值约增加0.5%~1%,最大可增2%。

反之,温度下降时值将减小。

二、分压式偏置电路

  1、电路结构             2、动态和静态分析 

课后

小结

了解温度变化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熟练对分压式偏置电路进行分析 

第11、12课时

课题

常见的放大电路

课型

教学

目的

了解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电路的组成、原理及分析计算。

重点

难点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分析计算

共基极放大电路分析计算。

教学过程

一、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1、电路的组成及微变等效电路

2、电路的原理及分析计算:

二、共基极放大电路

1、电路的组成及微变等效电路    2、电路的原理及分析计算:

小结

掌握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分析计算;了解共基极放大电路的组成、原理

第13、14课时

课题

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课型

教学

目的

了解频率特性的一般概念,掌握单管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重点

难点

单管放大器的低、高频幅频特性

单管放大器的低、高频相频特性

教学过程

一、频率响应的一般概念

放大器在不同频率下的增益可用复数来表示

=︱(f)︱

式中,(f)表示放大器的增益与频率的关系,称为幅频特性;(f)表示放大器输出信号与输人信号的相位差与频率的关系,称为相频特性,两者统称为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二、单管共射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1.低频响应和低频等效电路

2.高频响应和高频等效电路

课后

小结

了解单管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第15、16课时

课题

多极放大电路分析

课型

教学

目的

1、掌握多级耦合的三种形式

2、熟练分析多极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重点

难点

多极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变压器耦合和直接耦合

教学过程

一、多极放大的耦合方式:

直接耦合、阻容耦合、变压器耦合

二、多极阻容耦合放大器

1、结构组成

2、静态分析

3、动态分析:

后极的输入等于前极的输出

三、直接耦合的目的及存在的问题

1、目的:

放大缓变信号或直流信号

2、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1)、前后极静点相互影响 2)、零点漂移:

采用差放电路克服

课后

小结

直接耦合在集成电路中的应用

第17、18课时

课题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分析

课型

教学

目的

了解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分析

重点

难点

分压式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分析

源极输出器的分析 

教学过程

一、分压式共源极放大电路

1、电路结构

2、静态分析   

如图所示UG=UDD

这样栅-源电压为UGS=UG-IDRs

3、动态分析=-Rd=-gmRd      ===-gmri=﹝Rg+(RG1//RG2)﹞//rg≈Rg+(RG1//RG2)≈Rg    ro≈RD

二、共漏极放大电路——源极输出器

1、微变等效

2、参数计算

课后

小结

了解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分析

第19、20课时

课题

负反馈的概念和类型判别

课型

理论课

教学

目的

1、了解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2、分类并判别3、熟悉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重点

难点

类型判别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负反馈的概念

1、概念

2、方框图

3、基本关系式:

深度负反馈

二、负反馈的分类判别

1、电压串联型

2、电压并联型

3、电流串联型

4、电流并联型

 

 

一、对放大倍数的影响

1、降低放大倍数

2、提高了稳定性

二、改善输出波形的非线性失真

三、展宽通频带

四、对ri的影响

串联型使ri提高

五、对r0的影响

电压型使r0降低

课后

小结

反馈类型的判断难不易接受

第21、22课时

课题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课型

教学

目的

熟悉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重点

难点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放大倍数和输出波形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对放大倍数的影响

1、降低放大倍数

2、提高了稳定性

二、改善输出波形的非线性失真

三、展宽通频带

四、对ri的影响

串联型使ri提高

五、对r0的影响

电压型使r0降低

课后

小结

熟悉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第23、24课时

课题

差动放大电路分析

课型

教学

目的

1、了解直接耦合带来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差动放大器分析

重点

难点

差动放大器分析

直接耦合带来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教学过程

二、直接耦合的目的及存在的问题

1、目的:

放大缓变信号或直流信号

2、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1)前后极静点相互影响

2)零点漂移:

采用差放电路克服

三、差动放大电路

1、电路和结构特点

2、电路抑制零漂原理

3、电路的输入信号

4、改进电路:

带调零电位器的长尾电路

1)静态分析

2)对共模信号的分析

3)对差模信号的放大

课后

小结

简述差放的输入输出方式

第25、26课时

课题

集成运放简介

课型

教学

目的

了解集成运放的特点、内部电路构成、外形、主要技术指标和理想分析条件

重点

难点

集成运放的理想分析条件

集成运放的内部电路构成、外形、主要技术指标

教学过程

一、集成运放的特点

高增益的多极直接耦合放大器

二、电路构成(F007)

1、输入级、输出极、中间极、偏置电路

2、外形

三、主要技术指标

四、理想分析条件

1、线性区

2、非线性区

课后

小结

了解集成运放的特点、内部电路构成、外形、主要技术指标

掌握集成运放的理想分析条件

第27、28课时

课题

集成运算电路

课型

教学

目的

掌握集成运放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

重点

难点

比例运算、加法运算、减法运算

微、积分运算

教具

挂图

教学方法

授课

班级

授课

日期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教学过程

一、比例运算

1、反相比例运算:

2、同相比例运算:

二、加减运算

1、同相加法

2、反相加法

三、减法运算

四、积分运算

五、微分运算

课后

小结

熟练运用集成运放对信号进行比例运算、加法运算、减法运算

第29、30课时

课题

集成运放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