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教育提质提升工程加快实现教育强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示范文本模板).docx

上传人:gj****cr 文档编号:5554801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面推进教育提质提升工程加快实现教育强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示范文本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全面推进教育提质提升工程加快实现教育强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示范文本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全面推进教育提质提升工程加快实现教育强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示范文本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全面推进教育提质提升工程加快实现教育强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示范文本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全面推进教育提质提升工程加快实现教育强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示范文本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面推进教育提质提升工程加快实现教育强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示范文本模板).docx

《全面推进教育提质提升工程加快实现教育强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示范文本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推进教育提质提升工程加快实现教育强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示范文本模板).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面推进教育提质提升工程加快实现教育强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示范文本模板).docx

区全面推进教育提质提升工程加快实现教育强区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示范文本模板)

为切实推进教育提质提升,进一步加快实现教育强区目标,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全面推进教育提质提升为中心主线,突出问题导向,补齐教育短板,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满意度,为实现教育强区目标,建设“强产兴城、幸福”提供坚强智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到2024年,基本建成体现新时代要求、彰显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公平优质发展,教育综合实力、整体竞争力、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居全市领先地位,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教育生态持续优化。

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任务,强化意识形态建设。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多元主体育人功能。

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不断强化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

教育公平有效保障。

优化全区教育资源布局调整,加快教育基础设施提升。

到2024年,新(改扩)建幼儿园15所,义务教育学校7所,高中学校1所,基本消除大规模、大班额现象。

统筹推进城乡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普通高中示范引领。

加强学校管理,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校际差距。

教育品质显著提升。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优化育人方式,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完善多元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品质,教育教学质量全市领先。

推进学习方式变革,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

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

师资水平明显提高。

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实施名校长、名师培育带动工程,继续扩大骨干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建立健全教师待遇随当地公务员待遇调整联动机制,切实提高教师待遇水平,进一步吸引高层次教育人才服务。

三、主要举措

(一)立德树人领航工程

1.构建富有成效的德育体系。

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育人模式,扎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推进全过程、全课程德育工作,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专题教育、社团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建立思政课教师激励机制,鼓励优秀教师从事思政教育工作。

建立班主任激励机制,引导更多优秀教师担当作为。

充分发挥党组织、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育人功能,始终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和高效的育人模式。

推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全面建立家校共同发展委员会,形成全员、全程、全面育人的机制。

到2024年,各级文明校园达60%以上。

责任单位:

区教育局、区委宣传部、区委文明办、团区委、区妇联

2.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艺术、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优化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

以深化美育教学改革为突破点,扎实推进莆仙戏、剪纸等艺术进校园,扩大优质美育资源覆盖面。

开齐上足体育课,确保每个学生掌握两项体育技能,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到2024年,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93%以上,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总体下降0.5%以上。

每学年举行中小学生运动会、合唱比赛、艺术素养展演等活动,搭建学生全面发展、展示自我的舞台。

推动劳动教育进课程,丰富劳动教育内容,鼓励学校在校内外设立劳动教育基地、农业种植园,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实践体验,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持续推进研学教育工作,开发3门以上研学实践特色课程和3条精品研学路线,拟建设8个以上研学实践示范基地。

责任单位:

区教育局、区文旅局、区卫健局

(二)教育项目攻坚工程

3.科学规划“十四五”教育类项目建设。

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及我区现状学校布局的实际情况,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中心城区人口出生率按20‰测算),认真编制我区“十四五”期间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并及时纳入片区单元控规管理,优先保障中小学建设用地。

“十四五”期间,初步规划教育类项目39个(其中“交钥匙”工程18个),计划总投资约47亿元,新增学位5.02万个,重点建设并逐步完善绶溪公园、玉湖、紫霄及高铁新城片区基础教育设施配套项目。

严格落实城镇新建小区配套中小学、幼儿园项目与住宅建设首期项目“三个同步”工作,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资本依法依规利用闲置资源改建普惠性幼儿园,多渠道增加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着重解决中心城区和重点集镇学位供给矛盾,全面消除大班额。

责任单位:

区教育局、区发改局、区自然资源局、区住建局、区财政局、区行政服务中心,各镇街

4.全速推进2022年教育类项目建设。

确保2022年秋季溪白实验幼儿园、区二小绶溪幼儿园、拱辰七步小学幼儿园、区一小综合楼工程、新溪小学教学楼工程、拱辰长丰小学新校区工程等6个项目竣工投用,区三小附设园、拱辰第一幼儿园、黄石海滨小学幼儿综合楼、黄石东甲中心幼儿综合楼等4个项目在2022年年底投用;中山中学壶兰校区、中山中学新校区(绶溪)、莆田八中新校区在2022年内开工建设。

力争2023年有部分学校竣工或投入使用。

责任单位:

区教育局、区发改局、区自然资源局、区住建局、区财政局、区行政服务中心、区前期办,各镇街

5.实施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升级改造建设。

加大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升级改造建设投入,持续开展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建设。

全力推进“互联网+教育”,全区中学、城区小学、中心小学全面实现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以及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所有教师和初中以上学生拥有网络学习空间。

到2024年全区22所中心校及城区小学全面建成数字校园,新增智慧校园3所。

责任单位:

区教育局、区财政局

(三)教学质量提档升级工程

6.推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

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优化城乡幼儿园布局和公办、民办幼儿园结构。

控制民办园审批总量,推进普惠性民办园认定工作,健全完善普惠性民办园经费保障机制,鼓励和支持民办园向社会提供普惠性服务,实现普惠共享的学前教育服务供给。

全区公办幼儿园覆盖率达6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0%以上。

推进省级基础教育(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和省级幼小衔接试验区建设,加快各级示范性幼儿园创建,计划新增省级示范园1-2所、市级示范园5所、区级示范园10所;全面推进幼儿园“总园+”集团办学运作模式,增设3个独立建制总园集团,确立在全市学前教育的引领地位。

适时启动幼儿编外教师招聘工作,满足幼儿教育教学需要。

责任单位:

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自然资源局、区住建局,各镇街

7.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均衡优质发展。

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和乡村温馨校园建设。

以中山中学、麟峰小学、梅峰小学、区第一实验小学等名校为依托,实现黄石镇、北高镇边远学校教学帮扶全覆盖。

通过加强教育集团、教育联盟体以及名校办分校等方式,优化内部治理、促进课程共建、开展教学共研,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促进义务教育阶段整体办学质量提升。

精准实施教学质量监测,做到学科全覆盖,强化监测结果运用,切实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

到2024年,初中学校全部通过省级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评估,小学通过评估的比率在85%以上,新增3所以上省级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学校。

探索部分初中校委托高中校管理模式,全面夯实初中壮腰工程。

责任单位:

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各镇街

8.实现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

切实改变高中办学模式同质化和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升学率评价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的做法,推动普通高中培养模式、办学体制多样化,促进普通高中内涵发展,实现校校有特色。

加强高中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优质学校同薄弱学校的对口帮扶机制,促进薄弱学校在办学理念、发展规划、教育管理、教学教研、学生培养、队伍建设、校园文化等方面的改善和提升。

加速推进高中学校晋级达标,力争实现莆田四中、莆田八中创建省级示范高中,莆田十六中、砺青中学实现省高中三级达标,莆田十五中实现二级达标,力争2024年莆田九中、莆田二十四中实现省一级达标的目标任务。

责任单位:

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各镇街

(四)教师队伍优化提升工程

9.重塑教师职业道德。

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政治素质,注重为人师表,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坚决查处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等行为,建立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和教师个人诚信记录,加大违反师德师风行为查纠和通报力度。

建立新教师宣誓制度,落实入职查询和从业禁止制度,把好“入口关”,从源头上防止师德失范人员进入教师队伍。

责任单位:

区教育局、区公安分局

10.实施教师专业化提升行动计划。

加快推进区教师进修学校标准化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补齐补强教研队伍,提升研训服务能力。

实施教师全员培训行动计划及“国培”“省培”“市培”计划,确保每位教师校长每学年接受培训不少于90学时。

开展乡村教师校长培训,提升乡村教师专业水平。

常态化开展岗位大练兵,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专业素养。

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保障力度,确保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按教师工资总额的2.5%进行预算。

加大城区优质校与乡村校、薄弱校间的师资双向交流力度,力争交流面达10%。

落实教师帮扶行动计划和新教师跟岗学习计划,依托麟峰小学、梅峰小学和黄石中心小学对新任教师进行全员岗前培训。

责任单位:

区教育局、区财政局、人社局、区委编办

11.实施高层次人才引培计划。

继续探索更符合用人实际的教师招聘方式,引入高素质人才,不断壮大区教师骨干力量,形成校、区、市、省级骨干教师和名师名校长成长成才梯队。

全面落实人才“壶兰计划”,设立高层次教育人才引用专项资金,由财政纳入预算,专项用于莆田四中、莆田八中、中山中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安家补贴、生活补贴等,吸引更多高层次教育人才投身教育。

责任单位:

区教育局、区委编办、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区财政局,各镇街

12.落实教师工资待遇。

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随当地公务员待遇调整联动机制,切实保障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修订教师绩效工资和年度一次性绩效工资增量分配办法,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有效体现教师工作量和工作绩效。

及时补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结构性缺编,经费列入区财政预算。

落实责任督学待遇保障,切实解决专兼职督学工作经费短缺问题。

责任单位:

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各镇街

(五)“三名”辐射带动工程

13.实施名校、名校长、名师辐射带动工程。

推进名校培养工程,到2024年,培育市级有影响力的名高中1所、名初中3所、名小学12所。

搭建教育人才成长平台,通过名校长、名教师的评选,充实教育人才库。

设立名校长培训培养专项经费,加大优秀校长赴国内知名教育培训单位研修力度。

加强区级名师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名优人才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强化区—校—师三级联动,实现名师工作室学科全覆盖。

通过区域推动、学校带动、名师主动发展的方式,开展名师讲堂、名师论坛、名师优质课展示、名师网站建设和宣传等系列活动,做大做强本地名师队伍,进一步扩大区名师影响力和辐射力,助推全区教师队伍素质提升。

到2024年,新增市级以上名校长5名、名教师8名、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200名。

责任单位:

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各镇街

(六)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工程

14.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工程。

围绕我区传统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重点发展鞋业服装、工艺美术、医疗健康、信息技术等专业,精准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引导莆田海峡职业中专学校等职业学校紧盯产业急需和社会紧缺,优化专业设置,提升办学水平。

继续加强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持续推进莆田海峡职业中专学校与莆田学院、莆田市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莆田市鞋业协会、北京翔航空教育集团等高校、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合作,采取“校企双制、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与我区产业相匹配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实现在我区就学的生源从职业院校毕业直接到企业就业上岗的无缝对接,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加强中职招生宣传,鼓励支持初中毕业生选择就读职业学校,逐步实现职普比例大体相当。

探索莆田海峡职业中专学校与国内品牌职业教育合作办学,提升职业教育整体水平,力争到2024年职业教育在校学生达8000-10000人。

严格落实教育费附加不低于30%用于职业教育政策,区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200万元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并视情逐年增加。

责任单位:

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发改局,各镇街

(七)教育满意度提升工程

15.切实减轻师生负担。

规范各项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严控总量、层级、规模和频次,切实为中小学教师减负。

聚焦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领域薄弱环节,强化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责任。

全面落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责任单位:

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卫健局、区公安分局、区城管执法局,各镇街

16.规范民办教育管理。

支持民办教育规范发展,全面完成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

全面提升民办学校办学水平,加大中心小学对民办学校教学、培训、管理等方面帮扶力度,促进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有序竞争、协调发展。

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办学问题治理,重点整治证照情况、安全隐患、培训行为、收费管理、广告宣传等方面问题,切实维护家长、学生的合法权益。

责任单位:

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市场监督局、区卫健局、区公安分局、区城管执法局,各镇街

17.增强群众教育获得感。

倡导参与主体多元、服务形式创新、活动内容丰富的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推动课后服务扩面提质,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减轻家庭负担和社会焦虑。

推进农村幼儿园寄午工程建设,新增农村寄午幼儿园10所,提升农村幼儿园服务质量。

加快构筑学生资助新发展格局,提高智慧资助水平,推动依法资助、精准资助。

坚持以随班就读和特殊教育学校为主体、送教上门为补充的安置原则,为残疾学生接受个性化特殊教育及康复提供更方便和合适的条件。

完善校园安全风险防控责任体系,落实“定位、定时、定岗、定人、定责”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加大对校园人防、物防、技防的财政投入,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责任单位:

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公安分局、区残联,各镇街

(八)教育经费保障工程

18.保障教育投入稳步增长。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教育投入机制,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障教育改革和各阶段教育发展实际需要。

扩宽财政来源渠道,依法依规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从土地出让金收益中计提教育资金,并由区级统筹用于发展教育。

幼儿园保育教育费指标足额下达并及时支付,高中学费全额拨付给学校。

责任单位:

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各镇街

19.设立奖教奖学基金会。

大力营造捐资助学的积极氛围,弘扬全社会尊师重教、支持教育的良好风尚,鼓励社会知名人士、企业家、在外乡贤等积极参与捐资助学,支持由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具有一定号召力、影响力的乡贤组建教育基金会,按照合法、自愿、有效的原则,通过各种渠道募集资金、物资等。

基金会募集的款物全部用于奖励优秀教师、优秀学生、救助贫困生和教育事业发展项目,不得挪作他用。

责任单位:

区教育局,各镇街

20.成立教育投资集团。

成立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负责教育公益事业融资、教育项目投资、建设与资产管理,开展奖教奖学、扶贫助学、与教育事业相关的各类扶持、资助项目以及其他教育服务。

责任单位:

区财政局、区教育局,各镇街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统筹全区教育工作。

明确各镇街以及教育、机构编制、发改、财政、人社、自然资源、住建、公安等部门的职责,完善多部门共同协调推进机制,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实现与“十四五”期间教育专项规划有效衔接。

责任单位:

区教育局、区委编办、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自然资源局、区住建局、区公安分局,各镇街

(二)强化资金保障。

严格落实政府教育投入主体责任,落实教育投入确保“两个增长”要求。

全面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或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资助政策和动态调整机制。

健全完善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学校内部财务管理。

积极筹划向上争取资金和政府专项债券,加快教育发展。

责任单位:

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各镇街

(三)严格督导考核。

完善督导体制机制,加强督导评估队伍建设,推动督导公开监督和行政问责。

进一步优化实施督学责任区制度,建立和完善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结果运用制度,提高督导工作水平,实现督导常态化。

将教育提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项目化、清单化,目标任务纳入区教育局、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年度考核,加强督促检查,确保行动计划扎实推进、高效落实。

对成绩突出、完成任务好的单位和个人加大奖励力度,对工作不力导致考核指标落后或不达标的单位和个人严肃问责。

责任单位:

区教育局、区教育督导室,各镇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