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行车事故案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553991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行车事故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铁路行车事故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铁路行车事故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铁路行车事故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铁路行车事故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行车事故案例.docx

《铁路行车事故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行车事故案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铁路行车事故案例.docx

铁路行车事故案例

2000年铁路行车事故案例

浙赣线老关站60次特快旅客列车脱轨重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1年1月22日,60次旅客列车(编组18辆,总重933吨,换长39.6)由机务段DF42414号机车牵引,1时05分由株洲站开出,1时50分到达醴陵东站,1时55分开,计划老关站上行线道通过。

进站信号机显示为绿灯,2时08分04秒,当列车进入老关站2号道岔后,机车及机后1~3位在距2号道岔右尖轨尖端5.07米处爬轨,进入下行线,机后3位在尖轨上爬行3.53米后前后台车脱轨,机后4位前台车进入下行线前后台车脱轨,机后5位前台车脱轨。

机车停于K888+973处,列车脱轨后司机立即用无线电呼叫车站,告之列车脱轨情况,并呼叫续行的80次旅客列车,防止了事故的扩大。

该事故中断上行线6小时02分。

构成列车脱轨重大事故。

二、原因分析

根据取证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老关站上行线2号道岔尖端杆左侧销式螺栓、第一连接杆左侧螺栓、第二连接杆右侧销子、第三连接杆左侧销子均被拆除,导致左尖轨处于游离状态,左尖轨与第一连接杆和尖端杆间夹有石块,迫使左尖轨移向左侧基本轨方向,造成列车轮对进人两尖轨侧,机车右动轮在距尖轨尖端5.07米处爬上尖轨,进人2/4号道岔渡线,并驶入下行线,机后3、4、5位脱轨。

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人为破坏。

                   焦柳线2824次货物列车脱轨重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8月12日时43分,2824次货物列车(编组49辆,总重1553吨,计长66.7)运行至焦柳线六孟—塘库K1449+778处时,列车机后第39位空棚车运行方向第一轮对发生脱轨,运行约4公里后该车辆的前制动软管被拉断,列车紧急制动停车,列车机后39~41位(空棚车)车辆脱轨于塘库四号隧道。

中断正线行车8小时49分;车辆中破3辆;损坏钢筋混凝土轨枕1599根,木枕137根,防爬器26套,轨距拉杆110根。

构成列车脱轨行车重大事故。

二、原因分析

1.落轨点前第236~237根水泥轨枕间的道心石碴面上,有一车辆旁承的摆块,且在第238根轨枕上行方向侧面及第237根轨枕下行方向侧面各有一砸痕。

2.落轨点前第324根水泥轨枕上行右侧线路的石碴面上有一刮痕,同时在该刮痕后约2米处路基上有一

组散落的车辆枕簧(外圆簧)。

3.经对落轨点前后100米线路几何尺寸的实地测量,该段线路的曲线正矢一处超限4毫米;有一水平三角坑,超限2毫米;曲线上股钢轨侧磨最大值9.5毫米,相应轨距扩大超限4毫米。

根据事故现场实地勘察情况,局事故调查委员会认为:

这起行车事故与复杂的轮轨关系有关。

就线路现状及车辆运用状态看,难以断定系单因素而造成的列车脱轨,这起事故主要是由车辆、线路等因素叠加而产生的复合原因造成的。

三、事故责任

铁道部批复事故定局责任。

四、采取措施

1.必须加强对车辆的检车作业。

经对事故车检查发现:

列车机后第39位车辆1位台架下心盘螺栓一侧丢失2条、松2条(其中有1条无螺帽),另一侧4条全松;2位台架下心盘螺栓丢失1条、松7条。

第40位车辆1位台架下必盘螺栓折断2条、松6条;2位台架下心盘螺栓折断互条、松7条。

2.必须加强线路的日常检查和养护维修,确保线路几何尺寸。

3.有关人员必须加强监督列车的运行状况。

由于各种因素,第39位车辆的第一轮对脱轨后运行了近4公

里,而未能及时发现停车,以致事故车辆的前制动软管被拉断后而停在隧道,加大了救援难度。

4.加强对空车脱轨的攻关。

                   兰新线L360次旅客列车火灾重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8月29日17时02分,由乌鲁木齐开往的L360次旅客列车(车辆配属铁路局分局车辆段,列车段担当旅客列车乘务)行至兰新线分局管七里铺车站2道通过时,在3道等会的2731次货物列车司机及车站助理值班员发现L360客车中部的一辆车冒烟,立即用无线列调呼叫L360次司机停车,列车于17时分停于七里铺站东岔区。

经确认系机后第8位YZ2231166起火,因当时刮西北风(4~5级),停车后延燃机后第7位YZ2232592,经救援于18时55分将火扑灭,19时40分区间开通,20时38分L360次客车恢复运行。

事故中人员无伤亡;客车烧损报废2辆;中断正线行车2小时36分;延误本列车3小时34分。

构成行车重大事故。

二、原因分析

1.有关单位防火意识不强,安全管理疏漏,逐级负责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在思想意识和安全管理上还存在着重行车轻防火、重正编列车轻临时列车、重空调客车轻旧型客车的错误倾向。

2.全列工作人员为工程部门人员组成的临时乘务组,始发前未组织“三乘”人员进行防火检查;运行途中客运乘务人员擅离职守,值乘纪律松弛,照明灯白天长明;乘检简化作业,未认真巡检。

3.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要求流于形式。

车队安全管理不力,车队人员临时上车值乘,培训时间短,业务不熟,致使在非正常情况下处理应变能力不强。

三、事故责任

责任单位:

车辆段负主要责任,列车段负重要责任。

四、采取措施

1.严格执行客车检修制度,加强电气绝缘检查和日常维修保养,旧型客车的检修周期不得延长。

2.加强职工培训,严格上岗制度,定期组织对“三乘”人员的考核。

3.严格“两纪一化”,落实防火制度。

4.尽快开发“电器运行黑匣子”,提高对客车电器火灾的防能力。

                  宝成线8次特快旅客列车火灾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9月7日15时57分,分局宝成线8次旅客列车(编组19辆,总重1051吨,计长45.4;马角坝

机务段SS3B191号机车牵引)运行至宝成线东坝线路所K396+500处,机后第一位邮政车UZ25B8051发生火灾。

紧急停车后,将邮政车甩下,有关人员立即进行灭火,16时40分灭火完毕,17时05分8次列车开出。

事故造成邮政车UZ25B8051中破;耽误8次本列1小时08分;直接经济损失15.12万元。

构成旅客列车火灾大事故。

二、原因分析

经过对事故现场的认真勘察和分析,并经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鉴定后认定,邮政车前仓前端左侧底部邮包装有一级易燃物品,造成邮包阴燃起火。

三,事故责任

责任单位:

由于邮包的安全检查、装卸、押运均由市邮政局负责,因此事故责任单位为市邮政局。

四、采取措施

1.通报全局,要求提高安全防火意识,加强对站车、货运、仓库等处所的防火工作,抓好消防设备、器材的使用和管理,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

2.车辆部门加强对邮政车的日常检查和维修,对电气设备、消防设施要重点检查,确保出库质量。

3.客运部门严格按照规定,认真组织对旅客列车始发前的“三乘联合检查”;列车运行中,车辆检车人员加强对车辆技术状态运用情况检查,防止因邮政车超载、偏载发生弹簧、旁承压死;客运、公安值乘人员加强对邮政车监督、检查,防止邮政车私带闲杂人员、装运非物品。

违章使用电气设备。

4.邮政部门认真查找在的承接、检索、装卸、押运等作业环节上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出运输安全卡控措施,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山线8121次货物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4月18日10时对分,8121次货物列车(机务段DF45044号机车;编组50辆,总重3840吨,计长71.4)运行至分局山下行线大甸子站1道时,机后49位(检衡车T8066477)、50位棚车(P3*******)脱轨,下行后续列车经由三道现线通过。

构成列车脱轨险胜事故。

二、原因分析

检衡车进计量站检测后返回途中移,造成偏载,导致脱轨。

三、事故责任

国家轨道衡计量站。

                   长滨城2827次货物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5月3日13时43分,2827次货物列车(本务机车机务段DF44408号;编组53辆,总重

1852吨,计长69.1)运行至长滨线兰棱一双城堡间K189+95处,机后第42辆N175043118脱轨,脱轨后走行3公里705米,停于*193十150。

中断下行线行车1小时47分。

构成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二、原因分析

1.列车以脱轨临界速度72公里/小时左右运行时出现持续摆振,引起空车蛇形运动失稳或自激振动加剧,加大了轮缘对钢轨的侧向力。

2.空平车编组在列车的中、后部,造成车辆摆幅加大,是脱轨因素之一。

3.装有转8A型转向架的空平车,其枕簧静拱度较小,在车辆急侧的蛇形运动下,加大了轮重减载率而造成脱轨。

三、事故责任

事故责任列其他。

四、采取措施

1.实行列车速度等级管理。

对空重混编、空车列车实行限速运行。

2.限制编组顺序。

将空平车编人列车前部,杜绝“两重夹一空”,特别是“两重夹一空关门车”现象。

3.科研部门对转8A型转向架进行改造,解决存在的缺陷。

4.在脱轨易发地段的钢轨上涂油,减小轮缘对钢轨的摩擦系数。

                 长大线S615次货物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5月19H18时45分,S615次货物列车(机务段ND5397号机车;现车52辆,总重1198吨,计

长69.3)以72公里/小时运行至分局长大下行线沙岗一盖县间K201+570处,因线路有人非常停车。

再次开车时,司机发现列车管不能恢复定压,经查,机后17位L180236203(空车)后台车脱轨。

造成货车小破1辆;中断行车1小时55分。

构成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二、原因分析

车辆制动机故障,造成车轮踏面碾堆。

三、事故责任

责任单位:

车辆厂。

                   哈长线2837次货物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5月28日15时25分,2837次货物列车(机务段DF45165号机车;编组56辆,总重2033吨,

计长69.8;尾前11辆空平车)运行至分局哈长下行线德惠一中德间K86+995处,机后47位X6A520492(空)脱轨。

中断行车1小时37分。

构成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二、原因分析

经勘察,机车运行操纵正常,车辆、线路技术设备标准均在允许围之,没有造成脱轨的明显原因。

分析认定,悬浮脱轨。

三、事故责任

事故责任列其他。

四、采取措施

1.采取进一步限速运行措施。

对分局编组的下行空平车列车除按路局规定执行外,对下行混编的空平车不够50%的每列都要下调度命令,限速65公里/小时。

2.建立德惠救援基地。

3.提高车机联控水平,发挥车机联控的防作用。

                   京沪线2390次货物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6月7日11时16分,2390次货物列车运行至京沪线桃山集一三铺间K691+112.4处,机后32位

空平板车N175042508脱轨,列车分离放风停车,脱轨车停于K685+415.5三铺站两股。

影响上行线49分。

构成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二、原因分析。

该列车空重混编,货物列车以70公里/小时的速度在平直线上运行,空平车自重轻,车轮瞬间悬浮,系综合原因共同作用导致脱轨。

三、事故责任

事故责任列其他。

                 长大线1863次货物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6月8日5时45分,1863次货物列车(机务段ND50419号机车;编组49辆,总重2343吨,计长

66.0;空重混编)以72公里/小时速度运行至分局长大下行线九寨一熊岳城间K175+830处,机后32位C644802348(空)、33位C644868139(空)车脱轨。

中断行车1小时37分。

构成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二、原因分析

经勘察,机车运行操纵正常,车辆、线路技术设备标准均在允许围之,无脱轨的直接原因,分析认定为悬浮脱轨。

三、事故责任

事故责任列其他。

四、采取措施

采取措施见附件1。

                  山线3005次货物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6月10日11时35分,3005次货物列车(机务段DF44460号机车;编组52辆,总重4065吨,计长71.9;空重混编)以75公里/小时速度运行至分局山下行线沙后所5号道岔处,机后7位W58001206(空)脱轨。

中断行车1小时10分。

构成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二、原因分析

经勘察,机车运行操纵正常,检查、测量车辆、线路设备状态均在允许围之,线路未见爬轨痕迹。

分析认定,全列央一空车,运行中因机车正常减压,受后部车辆惯性作用,车轮呈跳越状脱轨。

三、事故责任

事故责任列其他。

四、采取措施

采取措施见附件1。

                    平齐线5701次货物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6月13日19时54分,5701次货物列车(家屯机务段DF41724号机车;编组27辆,总重566吨,计

长36.2;空重混编)以72公里/小时速度行至分局平齐线四合屯一黑水间K300+000处,机后26位N17A5062952(空)平板车脱轨。

中断行车1小时55分。

构成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二、原因分析

经勘察,机车运行操纵正常,车辆、线路设备状态均在允许围之。

脱轨地点为直线段。

经分析认定,尾部空车摆动大,悬浮脱轨。

三、事故责任

事故责任列其他。

四、采取措施

采取措施见附件1。

                  四梅线4132次货物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6月26日14时04分,4132次货物列车(梅河口机务段DF44239号机车;编组30辆,总重2267吨,

计长37.8;空重混编)以70公里外时速度行至分局四梅线大兴镇一渭津间K103+174处,机后29位P6*******3(空)脱轨。

中断行车1小时28分。

构成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二、原因分析

经勘察,机车运行操纵正常,车辆、线路设备状态均在允许围之。

分析认定,前28辆均为重车,后2辆为空车,列车运行中尾部摆动大,造成车辆离心力加大,导致车辆悬浮脱轨。

三、事故责任

事故责任列其他。

四、采取措施

采取措施见附件1。

                  滨北线1309次货物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6月27日11时45分,1309次货物列车(机务段DF47382号机车;编组33辆,总重1758吨,计

长43.57)运行至滨北下行线石人城一白奎堡间K72+840处,机后第4位N17G5050079号空平车脱轨,脱轨后走行1公里310米,于滨北线K74+199处停车。

下行线行车1小时20分。

构成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二、原因分析

1.列车以脱轨临界速度72公里/小时左右运行时出现持续摆振,引起空车蛇形运动失稳或自激振动加剧,加大了轮缘对钢轨的侧向力。

2.空平车编组在列车的中、后部,造成车辆摆动加大,是脱轨因素之一。

3.装有转8A型转向架的空平车,在车辆急剧的蛇形运动下,加大了轮重减载率而造成悬浮脱轨。

三、事故责任

事故责任列其他。

四、采取措施

1.实行列车速度等级管理。

对空重混编、空车列车实行限速运行。

2.限制编组顺序。

将空平车编人列车前部,杜绝“两重夹一空”,特别是“两重夹一空关门车”现象。

3.科研部门对转8A型转向架进行改造,解决存在的缺陷。

4.在脱轨易发地段的钢轨上涂油,减小轮缘对钢轨的摩擦系数。

                  滨北线平1次货物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7月8日23时23分,平1次货物列车(机务段DF49314号机车;编组53辆,总重1060吨,计长68.9;全列空平车)运行至滨北线白奎堡一兴隆镇间K84+475处,机后第41位N165020580脱轨,走行至K85+665处自动复轨。

构成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二、原因分析

1.列车以脱轨临界速度72公里/小时左右运行时出现持续摆振,引起空车蛇形运动失稳或自激振动加剧,加大了轮缘对钢轨的侧向力。

2.空平车编组在列车的中、后部,造成车辆摆动加大,是脱轨因素之一。

3.装有转8A型转向架的空平车,在车辆急剧的蛇形运动下,加大了轮重减载率而造成悬浮脱轨。

三、事故责任

事故责任列其他。

四、采取措施

1.实行列车速度等级管理。

对空重混编、空车列车实行限速运行。

2.限制编组顺序。

将空平车编人列车前部,杜绝“两重夹一空”,特别是“两重夹一空关门车”现象。

3.科研部门对转8A型转向架进行改造,解决存在的缺陷。

4.在脱轨易发地段的钢轨上涂油,减小轮缘对钢轨的摩擦系数。

              滨北线1325次货物列车运行中刮坏技术设备险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7月10日13时28分,1325次货物列车(机务段DF47305号机车;编组58辆,总重1300吨,计

长69.0)运行至滨北下行线石人城一白奎堡间K75+596处,机后第7位车辆2位车门脱落,将机后第12位C62A4502106号车的制动支管打断。

构成列车运行中刮坏技术设备险性事故。

二、原因分析

1.该车是1985年新造车,没有使用耐候钢材,且该车多次装运过酸碱等腐蚀性货物,导致车体严重腐蚀,强度降低。

2.该车车体钢板厚度原型应是5毫米。

腐蚀后,多数部位达不到车辆技术标准,脱落的二位车门最薄处仅0.5毫米,最厚处也不足3毫米,不能承受列车运行中的震动。

3.该车一、二位腰带虽经多处补强,仍有部分折页座腐蚀透孔,已不能承重。

三、事故责任

事故责任列其他。

                  吉线8854次货物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7月12日17时35分,8854次货物列车(梅河机务段DF44068号机车;编组43辆,总重2227吨,

计长41.6;空重混编)以71公里/小时速度行至分局吉线英额门一长山堡间K149+300处(曲线半径为401米,9.5~5.6‰下坡道),机后4位G6*******8(空)脱轨。

中断行车3小时05分。

构成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二、原因分析

经勘察,机车运行操纵正常,车辆、线路设备状态均在允许围之。

分析认定,机后1~5位空车,6~34位重车,列车处于下坡道,司机调速正慢,惯力大,车辆跳越脱轨。

三、事故责任

事故责任列其他。

四、采取措施

采取措施见附件1。

                   成昆线8653次货物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10月16日9时55分,分局成昆线越西—铁西间K369+945处,8653次货物列车(本务机车

SS3B5143号,补机SS3B5145号;编组47辆,总重1081吨,计长64.8)机后第47位车辆P62N3312823(空车)后台车脱轨。

12时30分车辆起复,12时50开通区间。

造成车辆中破1辆;轨枕损坏267根;中断正线行车2小时55分;直接经济损失12.5万元。

构成货物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二、原因分析

脱轨车辆采用的转8A型转向架静挠度偏低,使得空车状态时转向架横向动力性能较差;转向架及轮对各部尺寸因长期相互磨耗,从而影响转向架的性能;该段线路超大修期,在温差大、雨季情况下道床弹性减弱,动态下振动加剧,稳定性降低。

因此该车辆脱轨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复合性脱轨。

三、事故责任

事故责任列分局其他。

四、采取措施

各车辆段加强对临近厂、段修期限的转8A型货车的检查和维修,对达到段修期的车辆要及时扣修,不得盲目放行;加大工务线路中修、维修的投入,加快线路大修进度,对超大修期的线路要缩短中修周期,加强日常维修养护和紧急补修,保证线路状态良好;列车编组尽量做到空、重车成组编挂,避免空重车混编;在全列排空的情况时,列车编组尾部原则上不得附挂机车。

                  陇海线28010次货物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12月8日3时22分,兰西机务段SS30393重联机车SS1336号机车牵引28010次货物列车(编

组45辆,总重3338吨,计长59.0)运行至陇海线寒水岔一马河镇间K1601+120处,机后33位(C644846950)一位台车和34位(G600821380)一位台车脱线。

中断寒水岔一马河镇上行线(复线插人段)行车3小时50分(包括电力接触网拆装时间);车辆中破3辆。

构成行车险性事故。

二、原因分析

1.现场勘查情况:

28010次货物列车脱线地点为K1601+120处,脱线车辆停车地点K1599+250,脱线走行距离1870米。

机后33位脱线车辆C644846950号装铝锭,发站西,到站;载重60吨,计56件,每件54块,带状铁皮捆绑,共计3024块。

该车在列车运行方向左前部1件铝锭,捆绑的带状铁皮被剪断,丢失铝锭44块(连城铝厂生产,产品编号:

LL27299号,每块重量19公斤)。

在脱线地点前后,沿列车运行方向左侧,散落着一些铝锭,第一块铝锭扔下地点为K602+315处,最后一块扔下地点为K1600+895处,共计44块。

其中第38块铝锭(地点K1601+107处)中部已被轧扁,一面是明显的车轮印,另一面是明显的钢轨印。

在车轮第一脱线点前1.2米处,钢轨上有一块30毫米×30毫米面积粘在钢轨面上被轧扁很薄的铝片。

公安人员在K1601+450处查获一把作案时用于剪铁皮的专用剪子。

2.调查情况:

28010次货物列车是12月7日23时30分从西站发车,0时10分桑园子站停车,0时18分开,一路通过到景家店站2时40分停,2时48分开。

景家店开车后一直运行到寒水岔一马河镇间脱线,制动软管拉断,自动停车。

该列车机后33位铝锭车有货主单位自押人员(连海铝业保卫处押运员,证号NO.0004044)在敞车中部用纤维袋布搭的小棚睡觉,

未发现任何情况。

经询问司机,因列车运行在20‰的下坡道,脱线车辆靠近后部,也未发现异常。

经现场调查和勘查,经分析认定,是由于盗贼偷盗铝锭,扔下的第38块和铝锭将机后33位、34位车辆垫脱线。

三、事故责任

事故责任列分局其他。

四、采取措施

1.该事故交由公安部门进行破案(现已侦破,盗窃犯已抓捕归案)。

2.各行车单位及公安部门要从中吸取教训,搞好综合治理,提高防能力。

公安部门要加大打击偷盗铁路运输物资的力度,确保铁路运输畅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