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门诊设计指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551808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86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门诊设计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门诊设计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门诊设计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门诊设计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门诊设计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门诊设计指南.docx

《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门诊设计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门诊设计指南.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门诊设计指南.docx

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门诊设计指南

 

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门诊设计指南

Designguideforgeneralhospitalinfectiousdiseasesoutpatientdepartment

 

2020北京

 

前言

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疫情后综合医院逐步确立了的医院感染性疾病门诊制度,用于筛查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和非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患者。

2020年新冠肺炎疾病爆发,综合医院的感染性疾病门诊承担了对感染性疾病患者最早的筛查和鉴别工作,对于防止疫情扩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在实际工作中也暴露了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门诊还存在很多不足与短板。

因此编制感染性疾病门诊建设指南,对于更好的引导和规范综合医院的感染性疾病门诊建设,为医院感染性疾病门诊改扩建提供指导,为感染性疾病疫情防控和诊治提供更科学合理的诊疗条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共分15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建筑、装饰装修、结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给水排水、电气、智能化、医用气体、设备设施配置、创新技术应用等。

请注意本指南的某些内容可能直接或间接涉及专利,本指南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3

4医疗工艺及感控要求..................................................................4

4.1设置规模..........................................................................4

4.2主要功能用房......................................................................4

4.3工艺设计..........................................................................5

4.4感控要求..........................................................................6

5建筑................................................................................7

5.1选址原则和总平面要求..............................................................7

5.2建筑布局原则......................................................................8

5.3功能分区..........................................................................8

5.4卫生通过和缓冲区.................................................................10

5.5卫生间、污物处置设置要求.........................................................11

5.6无障碍设计要求...................................................................11

5.7应急转换.........................................................................11

5.8建筑技术.........................................................................11

6装饰装修...........................................................................12

6.1室内装饰材料选用原则.............................................................12

6.2构造要求.........................................................................12

6.3地面选材.........................................................................12

6.4墙体、墙面选材...................................................................12

6.5顶棚选材.........................................................................13

6.6建筑设施和部件...................................................................13

7结构...............................................................................16

7.1抗震设防标准.....................................................................16

7.2场地和地基.......................................................................16

7.3结构体系.........................................................................16

7.4结构荷载.........................................................................17

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18

8.1一般规定.........................................................................18

8.2非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门诊...........................................................20

8.3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门诊.............................................................21

9给水排水...........................................................................23

9.1一般规定.........................................................................23

9.2给水.............................................................................23

9.3排水.............................................................................24

9.4热水及饮用.......................................................................25

9.5污水及污物处理...................................................................25

9.6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25

10电气..............................................................................26

10.1一般规定........................................................................26

10.2供电系统........................................................................26

10.3自备电源........................................................................26

10.4配电设计........................................................................27

10.5线路敷设及设备选型..............................................................28

10.6照明设计........................................................................28

10.7防雷接地设计....................................................................29

10.8电气安全........................................................................29

11智能化............................................................................30

11.1一般规定........................................................................30

11.2信息化应用系统..................................................................30

11.3信息设施系统....................................................................31

11.4建筑设备管理系统................................................................32

11.5公共安全系统....................................................................33

12医用气体..........................................................................35

12.1一般规定........................................................................35

12.2医用气体需求....................................................................35

12.3气源分布及机房设置..............................................................36

12.4医用气体管道及阀门..............................................................38

13设备设施配置......................................................................39

13.1室内家具定......................................................................39

13.2电热(开)水器..................................................................40

13.3卫生器具........................................................................40

14创新技术应用......................................................................41

14.1空气消毒系统设置................................................................41

14.2智能物流........................................................................41

14.3集成式核酸检测实验舱............................................................44

15供应商名录........................................................................46

 

1总则

1.1.1为强化感染性疾病的预检、分诊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规范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门诊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提高建设效率和确保安全运行,制订本建设指南。

1.1.2感染性疾病门诊应承担疑似患者的筛查、鉴别诊断和隔离的需求,防止造成院内交叉感染。

1.1.3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门诊的新建或改扩建,宜按照平疫结合的原则规划建设,有效提高各类功能用房和实施设备的使用效率。

1.1.4相关专科医院需建设感染性疾病门诊时,可参照本建设指南。

1.1.5感染性疾病门诊建设指南在实际运用中,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感染性疾病门诊

政府或卫健委规定的各级综合性医院和相关的专科医疗机构应当设置感染性疾病门诊,包括专门定义的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肝炎门诊和艾滋病门诊等,承担感染性疾病的预诊、分诊、转诊等防治任务。

2.0.2清洁区

医务人员开展医疗工作期间值班、工作用房以及休息区域。

2.0.3半污染区

位于清洁区和污染区之间的区域,包括收费、检验、药房等。

2.0.4污染区

直接对患者进行诊疗和接触的区域,以及患者进入可能导致微生物、病原体污染的区域。

2.0.5缓冲间

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等相邻空间之间的有组织气流并形成卫生安全屏障的间隔小室。

2.0.6卫生通过

位于不同卫生安全等级之间,进行更衣、沐浴、换鞋、洗手等卫生处置的通过式空间。

3基本规定

3.1.1感染性疾病门诊的设置应符合属地区域传染病防控规划、防治要求,纳入医院总体建设规划,其业务用房应根据功能需求科学、合理安排布局。

3.1.2感染性疾病门诊宜对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肝炎和艾滋病门诊等进行分类分区,按照呼吸道传染病和非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要求分区整合建设。

3.1.3感染性疾病门诊内部应按防控卫生安全等级要求,对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和医患通道合理分区布局,与急诊科毗邻或有便捷直接的联系通道。

严格设置区分人流、物流的清洁与污染流线,采取安全隔离措施,严防交叉污染和感染。

3.1.4感染性疾病门诊的各类功能用房应具备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做到平疫结合,宜具备快速相互转换的条件,既能满足平时对感染性疾病的诊疗防治功能,又能适应应对公共突发卫生医疗救治需要。

4医疗工艺及感控要求

4.1设置规模

4.1.1感染性疾病日门诊量占医院日门诊总量的2%,感染性疾病门诊面积按感染性疾病门诊每人次

8-10m2设计。

4.1.2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要相对独立,内部结构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清楚,便于患者就诊,并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

1二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应设置独立的挂号收费室、呼吸道(发热)和肠道疾病患者的各自候诊区和诊室、治疗室、隔离观察室、检验室、放射检查室、药房(或药柜)、专用卫生间。

2呼吸道(发热)和肠道疾病诊区的诊室不少于2间,隔离观察室不少于1间。

3肝炎和艾滋病诊室根据依据医院科室设置情况设置,但诊室要固定病种,不应混用。

4三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门诊除满足以上要求外还应设置处置室和抢救室等,呼吸道(发热)诊区不少于3间诊室,隔离留观室不少于2间。

5肠道门诊不少于2间诊室,隔离留观室不少于2张床位。

肝炎和艾滋病诊室视医院情况而定。

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应配备必要的医疗、防护设备和设施。

4.2主要功能用房

4.2.1根据综合医院的不同定位与规模,设置感染性疾病门诊。

门诊用房的组成包括不同类型感染性疾病门诊、配套医技、留观、公共空间以及医护用房等组成,并按照洁污分区原则进行布置,各区用房包括:

1清洁区:

更衣、淋浴、办公、值班、库房、会诊。

2半污染区:

收费、挂号、药房。

3污染区:

筛查(预诊、分诊)、候诊、诊室、隔离观察室、标本收集、采集室、CT/DR、检验、超声、输液、病人卫生间、污洗间、污物间、治疗室、处置室、抢救间。

4跨区缓冲和卫生通过:

缓冲间、卫生通过(适用一、二级生物安全防护)。

5卫生通过:

穿衣(口罩、隔离衣、防护服)、脱衣(防护服、隔离衣、口罩)、淋浴、缓冲。

 

4.3工艺设计

4.3.1

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在非疫情爆发期间,筛查任务由临近的急诊科承担,在疫情期间,筛查功能宜在院区入口进行,避免院区内的传染扩散。

图4.3-1一级流程示意图

4.3.2

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各诊区均独立成区,自成一体,遵循三区双通道原则,封闭管理。

各门诊应分别设置独立的出入口,并为医护人员设独立的出入口。

设置肝炎门诊和艾滋病门诊的医院,有条件时,应和肠道门诊分区域设置,防止粪口传播。

图4.3-2二级流程示意图

4.4感控要求

4.4.1

为了有效控制感染源,应符合感染防护二级要求,感染防控要求,并严格遵守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的安全等级分区原则。

图4.4-1安全等级流程图

4.4.2

过渡区是衔接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之间的防护空间,呼吸道门诊和非呼吸道门诊的过渡区设置有所不同,卫生通过在感控要求上起着重要作用,是避免医务人员被感染的屏障。

在疫情爆发期间,卫生通过不走回头路,工艺如下:

图4.4-2发生疫情时卫生通过示意图

5建筑

5.1选址原则和总平面要求

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门诊选址应按新建和改扩建分别考虑。

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医院负压隔离病房环境控制要求》GB/T35428的有关规定。

5.1.1新建感染性疾病门诊选址原则

1新建感染性疾病门诊应与其它门诊分开,设置在医疗机构内相对独立的区域。

宜临近医院急诊部,并远离儿科和病房区域,宜设置独立出入口。

如条件不允许时,应集中设置在建筑的端部,便于独立管理,不影响其他区域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

2应尽量布置在城市常年主导风向下风向,避免对医院其他区域造成二次感染。

3感染性疾病门诊选址应便于医院统筹组织预检分诊流程,筛查管理发热患者。

4独立设置时周边应设置不小于20米宽的安全隔离区,并以绿化作卫生隔离带。

如选址临近城市道路,应考虑疫情发生时该道路可采取交通封闭措施,保证20米宽安全隔离区。

5有条件的可在选址内规划设置地面直升机停机坪,建立空中救援通道,提高重症患者转运效率。

5.1.2改扩建感染性疾病门诊选址原则

利用既有建筑改造为感染性疾病门诊时,改造区域应与其他医疗功能相对独立,便于封闭管理。

除需考虑新建感染性疾病门诊选址原则外,尚应对以下条件进行评估:

1评估既有建筑是否具备改造医疗流程的条件,并满足结构安全要求。

建议利用框架结构建筑进行改造,不推荐改造砖混结构建筑。

2评估医院内基础设施如供水、供电、信息网络、污水处理、医疗气体等容量是否满足改造后使用需求,是否具备改造为独立机电系统的条件。

3评估既有建筑是否具备改造后满足各空间适宜净高的条件。

4评估既有建筑是否具备改造后安装大型医疗设备的条件,结合X光(DR、CT)等大型医疗设备对结构、机电系统、防辐射、防水等的要求,确定既有建筑是否具备满足结构安全和设备安装的改造条件。

5评估改造多层既有建筑是否具备洁污分区、医患分流、分别组织竖向交通的条件。

6评估既有建筑是否具备改造后满足消防要求的条件。

5.1.3场地出入口设置要求

1宜设置独立出入口。

2宜邻近城市道路,便于救护车运送病人,便捷到达。

3感染性疾病门诊主入口应为无障碍入口并应设雨蓬。

5.1.4总平面布置要求

1建筑与出入口之间,宜设置一定面积的室外应急救援场地,并配备水、电等应急基础设施。

室外应急救援场地面积建议按建筑面积的1.5倍设置,并宜满足以下条件:

1)疫情发生时,可满足应急救援物资和运送物资人员的临时安置。

2)应设发热筛查缓冲地带,疫情发生时,在场地内搭建简易设施进行发热筛查。

避免普通发热患者和未确诊传染病患者在门诊接诊区内近距离接触,引发院内感染。

2应设置醒目的感染性疾病门诊导诊指示标识系统,应在医院各出入口设置体温检测站,在院前筛查首诊发热患者,并通过导诊指示引导发热患者到达感染性疾病门诊出入口。

通往感染性疾病门诊的路径应有明确的指示标志和绿化隔离带等适当的隔离措施与医院其他区域分隔。

3感染性疾病门诊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和生活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