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20篇设计思路.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545819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语言教案20篇设计思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大班语言教案20篇设计思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大班语言教案20篇设计思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大班语言教案20篇设计思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大班语言教案20篇设计思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语言教案20篇设计思路.docx

《大班语言教案20篇设计思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语言教案20篇设计思路.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班语言教案20篇设计思路.docx

大班语言教案20篇设计思路

  《大班语言教案20篇设计思路》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大班语言教案20篇设计思路!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展开合理的想象,大胆的讲述。

  2.学习词语:

难解难分、满头大汗。

  3.懂得与同伴互相谦让。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

  2、每人一份讲述小图片。

词卡“难解难分”“满头大汗”

  活动过程:

  一、猫叫声音导入,再出示两只猫。

  教师:

小朋友们,听一听你们看谁来了?

  今天呀,老师就给小朋友讲一个关于猫的故事。

  二、播放,引导幼儿逐幅观察图片,感知理解图片内容并讲述。

  先出示两只猫图片,引导幼儿大胆猜测,想象。

  教师:

图上画的两只猫长什么样子?

它们为什么高兴呢?

  1、出示图一:

教师:

图上画的两只猫长什么样子?

它们为什么高兴呢?

  问:

白猫和和花猫在草地上玩,看到什么了?

它们心里想什么?

  请个别幼儿讲一次。

  2、出示图二:

两只猫在干什么?

白猫咬着什么?

花猫咬着什么?

老鼠干什么去了?

  请个别幼儿讲一次。

  3、出示图三:

两只猫在干什么?

它们为什么打架?

它们打得分也分不开,可用一个恰当的词“难解难分”来说。

(出示词卡“难解难分”帮助幼儿理解)。

鱼哪里去了?

  4、出示图四:

问:

最后两只猫怎么样了?

(出示词卡“满头大汗”帮助幼儿理解)。

  教师小结:

两只猫打得筋疲力尽,满头大汗,爬在地上,却惊奇的发现鱼不见了。

  5.幼儿看小图片大声讲述。

  6.教师完整讲述图片内容并结合图片取名。

  三、小结活动情况,提升主题并进行行为教育。

  教师:

故事里两只猫为什么没有吃到鱼?

它们怎么才能吃到鱼?

  小结:

对,两猫互相谦让,或两猫商量分着吃,就能吃到鱼。

  讨论:

平时我们做什么事情也应该不争抢、互相谦让呢?

  播放

  小结:

小朋友平时玩玩具、看图书等都应该友好相处、互相谦让。

  四、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续编图片的故事。

  教师:

回家后请小朋友也给爸爸妈妈讲讲这个故事,想想故事的结尾还可以怎么样?

明天来可以告诉老师,看谁的故事更有趣。

  活动反思:

  这节课侧重语言讲述,也能丰富词汇,正适合大班幼儿年龄段。

  这节课的导入环节,我以猫叫声音与图片导入,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引导幼儿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展开合理的想象,多数幼儿能大胆的讲述。

有部分幼儿不想讲述与内向的性格有关系,以后可多加引导教育。

提升主题的教育,我通过出示了与幼儿生活相贴近的生活照片,孩子们兴致很高,再加教师恰当的引导使“教育幼儿懂得与同伴互相谦让,要与同伴友好相处。

”的目标顺利完成。

  语言领域的教学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节课在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教师运用了恰当的语言,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的重要;观察每幅图,先幼儿讲再教师讲,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

教学中幼儿能积极举手发言,大胆讲述,并在教师生动的语言讲解和表演下,理解了“难解难分”“满头大汗”的含义,达到了预定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找出大书图片中的“洞”。

  2、知道大书中有些洞的用处。

  3、尝试用完整的一句话概括图片内容。

  4、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大书《哪里有洞》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活动

  “小猪储蓄罐有个洞,老师这些图片上也都有洞,你能找出来吗?

  二、观看大书,理解内容

  1、观看第1—4页,概括内容

  

(1)幼儿用完整的一句话概括图片内容。

  

(2)教师归纳。

  2、观看第5—7页,理解内容。

  

(1)“什么洞要赶快补好,为什么?

  

(2)“在什么洞里工作要小心,为什么?

  (3)“为什么空空的洞能变出小白兔?

  (4)“从哪里的洞看进去,就知道没有生病?

  (5)“什么洞可以吹出好听的音乐?

  (6)“还有哪里有洞?

  三、再次看书,完整讲述

  【活动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让幼儿仔细地观察,并找出图片中的“洞”,在这过程中,幼儿都在争先恐后的举手,快乐地寻找着“洞”。

可见他们对此的兴趣浓厚,在找到“洞”后,幼儿也能用完整的一句话表达图片的内容,真的很不错呢。

  【活动目标】

  1、有目标的地摆放小图片,自由构思,较完整地讲述画面内容。

  2、了解动物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的关系。

  3、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让幼儿了解鸡蛋孵小鸡的常识,认识乌龟、鸡蛋、小鸡和母鸡。

  2、准备鸡蛋、乌龟、背着蛋壳的小鸡、小鸡和母鸡等活动小图片若干。

  3、准备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语言·背着蛋壳的小鸡》、学习包《语言·讲述活动·背着蛋壳的小鸡》、亲子手册《语言·背着蛋壳的小鸡》。

  【活动过程】

  1、在语言区中出示背景图和小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思考如何摆放图片,编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2、可先交代图片的名称,让幼儿明确图片的主题,后接着讲述图片的内容。

也可让幼儿自定主题,自由的摆放图片和编讲图片内容。

  3、教师出示第一幅图,交代讲述的名称《背着蛋壳的小鸟》和第一幅图的主要内容。

  4、幼儿人手一套图片,自由摆放图片和讲述图片内容。

  5、教师个别知道,启发幼儿想想:

图片上是什么地方?

有谁?

它们在说什么?

做什么事情?

为什么小鸡会背着蛋壳?

它和乌龟要去什么地方?

做什么事?

最后怎么样?

  6、请幼儿将摆放好图片粘贴在背景图上,与同伴讲讲自己粘贴图片的内容。

  7、请幼儿在小组里将自己的图片内容讲述给大家听。

  8、引导幼儿讨论:

为什么乌龟需要外壳小鸡不需要外壳?

  9、家长引导幼儿摆放图片,编讲不同情节的内容。

  活动延伸:

将幼儿粘贴好图片装订成一本小图书,张挂在图书角。

让幼儿相互观赏和讲述。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

  2、并理解故事角色的情感。

  3、尝试复述故事。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和角色情感

  难点:

复述故事

  活动准备

  绘本《妈妈摘的葡萄》及课件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第一页提问相关内容

  ——小狐狸怎么了?

小狐狸为什么呜呜大哭?

  ——你肚子饿的时候,谁会来帮助你呢?

  ——看看故事里是谁来帮助小狐狸的?

  小结: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出现的总是妈妈,妈妈总会想出办法来帮助我们。

  2、狐狸妈妈会怎么做呢?

  ——狐狸妈妈是怎么走路的?

它为什么要这样走呢?

  ——狐狸妈妈找到了什么?

他又是怎么走路的?

它为什么要这样走呢?

  小结:

为了让小狐狸快点吃到葡萄,狐狸妈妈再累也不停下来。

  3、继续欣赏

  ——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妈妈为什么要停下来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结:

妈妈为了孩子能吃到好吃的东西,走了那么远的路,实在太累了,妈妈真辛苦。

  4、我的好妈妈

  ——你的妈妈辛苦吗?

幼儿自由讲述。

  5、继续欣赏故事

  ——看看谁来了?

他正往小狐狸家走去,狐狸妈妈会怎么做呢?

如果妈妈不这样做可能会发生什么?

(妈妈为了小狐狸的安全,自己遇难了。

  6、继续欣赏故事

  小狐狸为什么哭了?

(小狐狸明白了妈妈的爱,所以哭了)

  ——你的妈妈为你做什么事情,你也会很感动?

  ——小狐狸会怎么做,怎么说?

你的妈妈也为你做过许多让你感动的事情,你准备怎么说,怎么做?

  7、完整欣赏故事

  8、幼儿讲述

  教学反思

  《妈妈摘的葡萄》是一篇感人的童话故事,情节虽然没有特别的跌宕起伏,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天底下最伟大的爱——母爱。

整篇故事以母爱为线索展开,让孩子通过观察图中小狐狸和狐狸妈妈的表情、动作,猜测可能发生的事情,以此来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充分感受妈妈对孩子的爱。

  整个教学过程以观察图片为主线,让孩子对故事大胆猜测,从中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

并在孩子理解故事内容、理解故事角色情感的基础上,逐渐引申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说出妈妈对自己爱的事例,知道妈妈的辛苦、不易,知道感恩,并用语言及行动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孩子马上要上小学了,因此活动中我加入了幼小衔接的内容,让孩子学会看书的方法,以及对重点字的理解和尝试复述故事,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次活动目标达成,效果良好。

阅读常规有待提高。

  活动目标:

  1、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懂得说话时要面对别人,保持适当距离,问问题时要把话说完整

  2、幼儿大胆地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仔细倾听同伴的回答。

  3、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老狼、灰狗、花猪、猴子、水獭、刺猬的头套

  活动过程:

  1、故事讲述。

  “大家有没有玩过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啊?

”“嗯,原来这个好玩的游戏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大家想不想听呢?

”“那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不过,可不只是听故事这么简单的,我可?

有要求的。

”“小朋友们可要认真听,故事讲完之后呢,帮老师解决几个问题。

我喜欢认真听讲的小朋友”

  “好了,我们的故事要开始了”

  讲述一遍故事。

  2、提问

  “故事听完了,现在老师有一些疑问想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下”

  “首先,谁能告诉我故事里有谁,他们都是开什么店的?

  (老狼市长、狮子副市长、狐狸助理、灰狗先生建材生意、花猪太太小吃店、猴子大哥水果店、水獭小姐菜市场、刺猬小弟玩具店)

  “那老狼先生应该在什么时间检查卫生呢?

  (五点)

  “为什么老狼市场第一次检查卫生时家家户户都关了大门啊?

  (因为老狼市长一直背对着大家,听不清楚大家的问题,大家都搞错了检查的时间)

  “老狼市长后来又是怎么做的呢?

”“我要请认真坐好的小朋友回答问题”

  (老狼市长不再坐在山顶上了,他走下山,走到动物们的店里,面对面地和大家说话,这次大家都知道了准确的时间)

  “你认为这个老狼市长怎么样啊?

  (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和大家好好交流,后来怎么样啊,走下山来,走到小动物们的身边来了,这样就可以说清楚了,“老狼第一次做得好还是第二次做得好啊”)

  3、请小朋友们扮演各个角色

  请小朋友们一个个上台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请问老狼市长说了什么话?

  (第一次请能回答出来的小朋友扮演)

  “灰狗、花猪太太、猴大哥、水獭小姐、刺猬小弟分别问了什么问题?

老狼市长分别是怎么回答的?

  (让大家一起回答几遍,然后分别请小朋友上来扮演,如果时间充分,则再请一到两组)

  “他们表演得好不好?

请给他们鼓掌”

  4、结束

  活动反思:

  1、通过已经了解的游戏来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故事讲述后,通过提问来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故事的内容。

  3、通过角色的扮演,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掌握。

  教育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父子情深。

  2.认识常用电话,感受电话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3.仔细观察画面,根据故事内容积极思考,较完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5.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音乐。

  教学过程:

  1.出示故事封面,观察猜测导入课题

  “你认为故事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

  “故事里可能会有谁?

  “用一句话说说故事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对于爸爸,你有什么愿望?

  2.播放课件,分段讲述,理解故事内容

  

(1)“从哪里可以看出火狐狸想爸爸?

”“猜猜火狐狸会对爸爸说些什么?

  “没有礼物的圣诞节是什么样的?

  

(2)“火狐狸为什么不挂电话?

”“火狐狸和爸爸通过什么通话的?

  (3)引导幼儿说说认识的电话,并结合故事回忆通话的电话样子。

  (4)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伤心事。

  (5)“什么是惊喜?

”“说说自己的惊喜事”“用动作表示惊喜”。

  3.理解故事,发表看法,引导幼儿总结归纳

  “为什么是一个好长好长的电话?

  “你认为火狐狸的爸爸是个什么样的爸爸?

  4.爸爸亲临,配乐讲述,感受父子情深

  

(1)播放电话录音,让幼儿感受独特的惊喜。

  

(2)配乐讲述,表达美好祝福,感受父子情深。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故事、动画,了解汉字的起源。

  2、学识一些简单的象形文字,并能与之对应的现代文字进行匹配,乐于参与活动。

  3、知道汉字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从而萌发身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挂图54号、《仓颉造字》故事改编、动画短片(上下载)、象形文字与对应的现代文字字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象形文字字卡“⊙”。

  提问:

这个图案像什么?

  2、小结:

这是古代的一种文字,叫象形文字。

  引问:

它们是怎么来的呢?

  二、欣赏故事及动画,了解中国文字的起源。

  1、教师结合挂图讲述故事。

  2、提问: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记录事情的?

这些方法好吗?

  仓颉又是怎样想到用图画符号来表示事物的呢?

  3、小结:

象形文字是仓颉这个人造出来的,是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

  三、学识象形文字与对应的现代文字。

  1、欣赏动画。

  2、猜测、验证。

  根据动画中出现的三十六个活动的象形文字,以鼠标点击、停顿等方法让幼儿进行猜测。

  如当出现“”时,动画表示为暂停,让幼儿通过刚才的动态画面,感知这是水在流动,象形文中如何表现?

它又与我们现代文字中的哪个字相匹配?

之后动画中出现现代文字。

  3、提问式小结:

从古代的象形文字,到今天的现代文字,都是谁造出来的?

(是我们中国人智慧的结晶)

  补充:

现在,世界上有好多人都在学习我们中国的文字。

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文字还会成为世界上的通行语呢!

  四、延伸活动:

  区角活动:

找朋友(意在进一步激发幼儿对中国文字的兴趣)

  在区域角中摆放上象形文字卡及相对应的现代文字字卡,让幼儿开展“给文字找朋友”活动。

还可渗透一些不曾认识过的象形文字字卡,让幼儿根据图形(象形文字特点)来找出与其相匹配的现代文字。

  活动反思:

  1、我执教的这节课时间有点晚,是因为刚好那天去了烈士陵园,不过晚有晚的好处,我可以基于其他教师课堂上的经验与反思,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修改。

  2、当然,活动前我对象形文字的相关知识也进行了考究。

知道了象形文字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老祖宗们从原始的描摹事物的记录方式的一种传承,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也是最形象,演变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种汉字字体(据我了解,埃及的象形文字比我国还早)。

是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

一般而言,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

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3、晨间活动时,我就带了孩子去幼儿园的“文字墙”接触了象形文字(如:

这个字像什么?

)。

因此当活动中出现“⊙”的象形文字时,小朋友很容易就说出来,这像太阳,于是很自然地引出故事《仓颉造字》,由于故事本身编写得比较枯燥、口语化不强,不为幼儿所理解,于是我根据三张挂图对故事进行了改编,使之简单、易懂。

活动中通过提问,幼儿基本能理解故事内容。

但是,如果单凭故事中(包括结合图片)的阐述想让幼儿了解象形文的由来,以及找与之相对应的现代文字,对幼儿来说比较抽象,比较难。

即使一时间幼儿能理解,但他们的理解也是肤浅的、表面的。

于是我又从上找来了动画短片(老师所说的仓颉造字短片我找不到)——父亲教儿子识字。

生动、形象的讲解,不但让幼儿更进一步地了解了中国文字的起源,还通过动画中活动的象形文字,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了象形文字和与之对应的现代文字的关系,猜测环节就得到了这一验证。

在幼儿对中国文字兴趣盎然的时候,我顺势而下,运用提问式小结,把活动带向更高一个境界——让幼儿自然地萌发“身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为另一个目标的达成做了服务。

  应该说整个活动是比较成功的。

只是本人略有困惑:

在这个活动中,有两个概念如何诠释?

一是现代文字;一是汉字。

在活动中如何转变?

  活动目标

  1、观察狐狸拔掉老虎牙齿有关的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2、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分角色表演故事情节,了解狐狸和老虎的心理活动。

  3、教育幼儿懂得接纳自己、接纳别人。

有安静倾听的意识,愿意参与活动。

  4、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幼儿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的难点是在理解故事内容基础上分角色表演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人手一本小图书图片大图书

  活动过程

  一、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1、出示主要角色图片,激发幼儿看图书的兴趣。

2、师幼共同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3、引导幼儿想想大老虎没有牙齿后,故事的结局。

  分别出示有牙齿和没有牙齿的老虎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关键,开始部分我就以一个孩子们熟悉的角色吸引了他们的眼球,并且通过一个提问直接进入了课题:

小朋友,你们知道老虎最厉害的地方是哪里?

后来它的牙齿为什么会没有的?

到底是为什么?

(通过猜测,看图书知道真正的答案)

  二、师幼共同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找出小狐狸不怕大老虎的图片。

提问:

你从哪里看出来狐狸不怕大老虎?

学医学它的样子。

为什么它不怕大老虎?

  2、阅读第三到第九幅图片。

提问:

狐狸想了一个什么样的好办法?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它们的对话。

小狐狸为什么要送糖果给老虎?

老虎喜欢吃吗?

从哪里看出来?

一个一个的问题抛给孩子,让孩子在自主阅读中知道故事的发展,通过表演的形式理解故事的内容。

  3、找出图片10~13,提问:

老师把老虎找大夫的故事讲出来,请小朋友们找找是那几幅?

为什么大夫不愿意帮大老虎拔牙?

通过倾听知道大家都怕大老虎。

  4、共同阅读最后两页故事,提问:

小狐狸是怎么样走来的?

又是怎么样帮大老虎拔牙的?

通过讲述和表演的形式理解故事的内容。

  三、引导幼儿想象大老虎没有牙齿后,故事的结局。

通过讨论的方法想象没有牙齿后大老虎会怎么样?

由此引导孩子创编故事的结局,培养了孩子的想象能力。

  教学反思

  在故事“没有牙齿的大老虎”这个教学活动中,孩子们显得兴趣特别深厚。

通过我绘声绘色地故事讲述,让孩子们在欣赏完两遍故事后就能主动地跟着我一起讲述故事内容了。

在活动中,我让幼儿思考:

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大多数幼儿都只是围绕“我们不能吃太多糖,不然牙齿会坏掉的;我们要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来回答,没有一名幼儿拓展到故事中的其它角色(如:

中心角色——狐狸)来思考。

于是,我问他们:

“你喜欢故事中的狐狸吗为什么?

”经我这么一问,大家才敞开更深入的话题:

“狐狸很聪明,会想好办法;狐狸很勇敢,不怕大老虎;狐狸很狡猾……”在老师的引导下最后生成了又一个新道理:

我们在遇到困难或危险时不能害怕或退缩,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解决困难,接受挑战。

在接下去的活动中,我们又一一分析了故事中的其它几个角色,孩子们真是收获不少,受益非浅。

幼儿通过故事中的各个角色结合我们的活动实际,学习到更多知识和经验,从而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活动目标

  1、在欣赏、猜测、讲述的过程中,让幼儿了解故事主要角色的心愿。

  2、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句讲述自己长大后的心愿。

  3、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四幅图片,通过游戏的方式,了解人的成长过程。

  关注点:

幼儿能根据教师的提示观察并找出相应的人物。

  1、师: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做一个游戏,请你们看看这里有几幅图?

在图片里藏着一些秘密,请你们一起找出来。

  2、师提示:

第一第二幅图有,第三第四幅图没有。

  (幼儿观察寻找,找出后老师出示相应的图片,婴儿及文字)

  师提示:

第一第三幅图有,第二第四幅图没有

  师提示:

第四幅图有,其他人没有。

  3、幼儿共同找出宝宝成长图(婴儿→幼儿→小学生)

  师小结:

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小到大慢慢成长起来的。

  

(二)观看多媒体课件,在边看边猜边讲的过程,了解主要角色的心愿。

  教师以听、看、猜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讲述主要角色长大后的心愿。

  出示人物:

叮叮和当当

  师:

叮叮和当当在一起讨论,长大以后做什么?

(出示文字)

  出示图一(猜测蒲公英的心愿)

  师:

他们一起问蒲公英,长大以后想做什么?

请你们猜猜蒲公英长大以后想做什么?

  师:

那蒲公英的想法和你们猜的是否一样呢?

  幼儿猜测后(放录音)理解:

威武和善良

  3、出示图二(猜测小鱼的心愿)

  叮叮和当当来到了哪里?

遇到谁?

他们说了些什么?

  那小鱼的愿望是什么呢?

  (幼儿猜测后,老师放录音)(理解:

畅游、四大洋)

  4、出示图三

  叮叮和当当在干什么?

他们想用蜡笔做什么?

  5、出示图四、五(讲述叮叮的心愿)

  叮叮用绿色涂出了什么?

  (幼儿猜测后出现文字:

用绿色涂出了一片草原啊,跑啊,永远永远也跑不到头的草原。

  叮叮为什么要涂出一片绿色的草原,她的心愿是什么?

  6、出示图六、七(讲述当当的心愿)

  当当用蓝色涂出了什么?

(幼儿讲述)

  当当长大后做什么?

当当会怎么说?

  7、图八,引发幼儿讲述:

小朋友你们长大后想做什么?

  (三)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自己长大后的愿望。

  关注点:

幼儿能用完整的语句讲述自己长大后的心愿。

  师:

谁愿意来告诉我们,你长大后想做什么?

  师小结:

每个小朋友都有许多美好的心愿,相信长大后你们都能实现这些愿望,成为一名医生、画家、飞行员......

  (四)延伸活动,幼儿绘画自己的心愿。

  师:

出示大张纸,让幼儿画画,讲讲自己长大后的愿望。

  教学反思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活动内容、教学理论、幼儿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以下方面无论是与否,都应该分析是与否的原因,从而总结经验或提出改进措施)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被理解、尊重、接纳?

是否有适度的自由空间?

是否能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

是否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

能否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例如,师幼配合情况,教师能否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

在对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