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545757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金融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国际金融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国际金融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国际金融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国际金融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金融学试题及答案.docx

《国际金融学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金融学试题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金融学试题及答案.docx

国际金融学试题及答案

《国际金融学》模拟试题一

二.          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下列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中,属于支出增减型政策的有()

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汇率政策D、直接管制。

2、购买力平价说是瑞典经济学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

的。

A.葛森B、卡塞尔C、蒙代尔D、麦金农

3、一国国际储备由()构成。

A、黄金储备B、外汇储备C、特别提款权D、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4、在国际货币改革建议中,法国经济学家()主张恢复金本位制。

A、吕埃夫B、哈罗德C、特里芬D、伯恩斯坦

5、欧洲货币市场按其境内业务于境外业务的关系可以分为()种类型。

A、一体型B、分离型C、走帐型D、簿记型

6、在货币同盟的演变过程中,曾出现过三个跛行的货币区,即()

A、英镑区B、黄金集团C、法郎区D、美圆区

7、中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创始国之一。

我国的合法席位是()恢复的。

A、1949年B、1950年C、1980年D、1990年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假如,同一时间内,伦敦市场汇率为100英镑=200美圆,法兰克福市场汇率为100英镑=380德国马克,纽约市场汇率为100美圆=193德国马克。

问:

(1)   是否存在套汇机会?

(2)   若存在套汇机会,假如有1000万英镑能获利多少德国马克?

2、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已知1£=US$2.8010/2.8050,1$=RMB¥8.2710/8.2810。

试计算英镑与人民币的汇率(买入价和卖出价)

五、论述题(每题20分)

1、画图分析蒙代尔是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来解决内部均衡与外

部平衡矛盾的?

2、阐述人民币实施自由兑换的宏微观条件。

《国际金融学》模拟试题二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在汇率决定理论中,国际借贷说是由英国学者()提出来的。

A、葛森B、卡塞尔C、阿夫塔里昂D、麦金农

2、按对需求的不同影响,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中,支出转移型政策有()。

A、汇率政策B、补贴政策C、财政政策D、直接管制

3、在国际货币改革中,建议实行美圆本位制的学者有()。

A、德伯格B麦金农C、德斯普雷斯D、丁伯根

4、外债清偿率被认为是衡量国债信和偿付能力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

这个比

率的()为警戒线。

A、20%B、25%C、50%D、100%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领域的三大全球性机构有()

A、IMFB、IBRDC、世界银行集团D、GATT

6、巴塞尔委员会决定:

资本对风险资产的目标标准比率为(),其中核心资本要素至少(),是巴塞尔委员会成员国国际银行自1992年底起应当遵守的共同的最低标准。

A、20%B、10%C、8%D、4%

7、在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

A、铸币平价B、黄金输送点C、法定平价D、外汇平准基金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假设某日美国纽约外汇市场1英镑=1.3425——1.3525美圆,一个月远期汇率贴水0.05——0.04美圆,某客户向银行卖出一个月的外汇10万英镑,到期可收到多少美圆?

2、           假设伦敦外汇市场3个月的利息率为9.5%,纽约外汇市场3个月的利息率为7%,伦敦市场的即期汇率为1英镑=1.98美圆,试计算3个月的远期汇率为多少?

五、论述题(每题20分)

1、试述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2、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论述浮动汇率制下一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相对效应。

《国际金融学》模拟试题三

二、判断题(15分)

1、欧洲债券是发行人在本国以外的市场上发行的、不以发行所在地国家的货币计值、而是以其他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为面值的债券。

2、购买力平价可以解释现实世界中的汇率短期波动。

3、外汇仅指外国货币,不包括以外币计值的其他信用工具和金融资产。

4、一个国家的对外经济开放程度越高,则对国际储备的需要越大。

5、居住在境内的,不论他是否具有该国国籍,他的对外经济行为都必须记入该国的国际收支。

6、一国际收支差额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该国国内经济发展状况。

7、在固定汇率制下,外资的流入会减少国内的货币供应量。

8、我国偿还国外贷款,其本息应一并记入在国际收支平衡表资本金融账户下的其它投资项下。

9、货币危机主要是发生在固定汇率制下。

10、为了避免货币危机的爆发、抑制投机行为对汇率制度的冲击,一国宜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

11、对一国来说,只要国内投资的预期投资收益率高于所借资金的利率,使用生产性贷款就不会产生债务危机。

12、政府对外汇市场干预的最主要类型是冲销式干预和非冲销式干预。

13、复汇率制是外汇管制政策的内容。

14、开放经济中,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经常账户余额直接通过汇率的变动自动调整为平衡。

15、开放经济中,资金不完全流动时,资本金融账户对国际收支状况影响越大,BP曲线越陡峭。

三、选择题(20分)

1、在直接标价法下,如果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折成的本国货币数额增加,则说明()

a、外币币值上升,外币汇率上升。

b、外币币值下降,外汇汇率下降。

c、本币币值上升,外汇汇率上升。

d、本币币值下降,外汇汇率下降。

2、在间接标价法下,如果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折成的本国货币数额增加,则说明()

a、外币币值上升,本币币值下降,外汇汇率上升。

b、外币币值下降,本币币值上升,外汇汇率下降。

c、本币币值下降,外币币值上升,外汇汇率上升。

d、本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下降,外汇汇率上升。

3、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一国货币升值对其进出口收支产生()影响

a、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b、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c、出口增加,进口增加 

d、出口减少,进口减少

4、收购国外企业的股权达到10%以上,一般认为属于()

a、股票投资 b、证券投资

c、其他投资 d、间接投资

5、若一国货币汇率高估,往往会出现()

 a、外汇供给增加,外汇需求减少,国际收支顺差

 b、外汇供给减少,外汇需求增加,国际收支逆差

c、外汇供给增加,外汇需求减少,国际收支逆差

  d、外汇供给减少,外汇需求增加,国际收支顺差

6、欧洲货币市场是()

  a、经营欧洲货币单位的国家金融市场

b、经营欧洲国家货币的国际金融市场()

  c、欧洲国家国际金融市场的总称 

d、经营境外货币的国际金融市场

7、既有固定汇率制的可信性又有浮动汇率制的灵活性的汇率制度是()

a、爬行盯住制b、汇率目标区制

c、货币局制d、联系汇率制

8、持有一国国际储备的首要用途是()

 a、支持本国货币汇率 

b、维护本国的国际信誉  

c、保持国际支付能力 

d、赢得竞争利益

 9、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从事借贷货币的是()

a、市场所在国货币b、市场所在国以外的货币

c、外汇d、黄金

10、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是(    )

a、资本和金融项目b、经常项目

c、错误与遗漏d、储备结算项目

11、作为外汇的资产必须具备的三个特征是()

a、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b、可得性、流动性、普遍接受性

c、自由兑换性、普遍接受性、可偿性

d、可得性、自由兑换性、保值性

12、资本流出是指本国资本流到外国,它表示()

 a、外国对本国的负债减少  

b、本国对外国的负债增加

c、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增加  

d、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减少

13、当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贷方数字大于借方数字时,其国际收支差额则列入(),以使国际收支平衡表达到平衡。

a、“错误和遗漏”项目的贷方  

b、“错误和遗漏”项目的借方

c、“储备资产”项下的借方  

d、“储备资产”项下的贷方

14、当一国中央银行在本币债券市场买入本币债券时,在资产组合分析法下,会导致本币利率和汇率发生以下变化()

a、下降/升值b、下降/贬值

c、上升/不变d、上升/贬值

15、影响一国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有多方面,下列()说法是不正确的:

a、本国经济的结构特征

b、地区性经济合作情况

c、国际收支的可维持性

d、国际国内经济条件的制约

16、一国国际收支顺差会使()

 a、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增加,该国货币汇率上升

 b、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减少,该国货币汇率下跌

 c、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增加,该国货币汇率下跌

 d、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减少,该国货币汇率上升

17、当中央银行融通财政赤字而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在资产组合分析法下,本币汇率和本国利率()

a、升值/上升b、升值/下降

c、贬值/上升d、贬值/下降

18、当经常账户逆差导致的外国债券供给增加时,在资产组合分析法下,本币汇率和本国利率()

a、升值/不变b、贬值/不变

c、贬值/上升d、贬值/下降

19、根据利率评价说,当一国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时,如果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其

未来经常账户余额会由平衡变化为()

a、逆差b、顺差

c、不变d、没有关系

20、当一国国民收入增加时,根据国际收支说,本国汇率会()。

在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货币模型)中,本国汇率会()

a、升值/贬值b、升值/升值

c、贬值/贬值d、贬值/升值

五、论述题(30分)

1、论述“超调模型”的主要内容。

2、试分析内外均衡的矛盾及其政策调节的内容。

(金融系学生必答)

3、试述开放经济下的政策搭配的基本原理。

(非金融系学生必答)

《国际金融学》模拟试题

(一)参考答案

二、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AB。

2、B。

3、ABCD。

4、A。

5、ABCD。

6、ABC。

7、C。

四、      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1)存在套利机会。

(2)在伦敦市场用1000万英镑买进2000万美圆,在纽约市场用2000万美圆买进3860万德国马克,在法兰克福市场用3800万德国马克买进1000万英镑,盈利3860—3800=60万德国马克。

2、买入价:

2.8010×8.2710=23.1671卖出价:

2.8050×8.2810=23.2282

英镑与人民币的汇率为:

1£=RMB¥23.1671/23.2282

五、论述题(每题20分)

1、罗伯特•蒙代尔(RobertMundell)提出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来解决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矛盾。

蒙代尔是以预算作为财政政策的代表(用横轴表示),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代表(以纵轴表示),来论述期其搭配方法的。

(1)

(2)

(4)

(3)

IB

AB

EB

CO

EB

IB

预算增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图中,IB曲线表示内部均衡,在这条线上,国内经济达于均衡。

在这条线的左边,国内经济处于衰退和失业;在这条线的右边,国内经济处于膨胀。

EB曲线表示外部平衡,在这条线上,国际收支达于平衡。

在这条线的上边,表示国际收支逆差;这条线的下边,表示国际收支顺差。

沿预算轴线向右移动,表示财政政策的扩张、预算增加;向左移动,表示财政政策的紧缩、预算削减。

沿利率(货币政策的代表)轴线向上移动,表示货币政策的扩张,银根放松;向下移动,表示货币政策紧缩,银根收缩。

IB曲线和EB曲线的斜率都为负,表示当一种政策扩张时,为达到内部均衡或外部平衡,另一种政策必须紧缩;或另一种政策紧缩时,另一种政策必须扩张。

IB曲线比EB曲线更陡峭,是因为蒙代尔假定,相对而言,预算对国民收入、就业等国内经济变量影响较大,而利率则对国际收支影响较大。

在上述假定条件下,蒙代尔认为,当国内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都处于失衡状态时(比如在区间I的点A时),就采用财政政策来解决经济衰退问题,扩大预算,使点A向B移动。

同时,应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来解决国际收支问题,使点B向点C移动。

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如此反复搭配使用,最终会使点A切近点O。

在O点上,表示国内经济达于均衡和国际收支达于平衡,即国际收支均衡。

上述政策搭配的原理可同样推广到区间II、区间III和区间IV。

由此,我们得到如下几种搭配。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区间经济状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I失业、衰退/国际收支逆差扩张紧缩

II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逆差紧缩扩张

III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顺差紧缩扩张

IV失业、衰退/国际收支顺差扩张扩张

2、人民币自由兑换有几种不同的含义。

第一种是指在经常项目交易中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第二种是在资本项目交易中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第三种是指对国内公民个人实现的人民币自由兑换。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货币自由兑换的定义,经常项目交易中实现了货币自由兑换,那么,这种货币就是可兑换货币。

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的第一个条件是政府必须要有充足的国际储备。

代实行人民币自由兑换后,为了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兑换要求、维持外汇市场和汇率的相对稳定,政府必须保证有较充足的国际储备尤其是外汇储备。

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的第二个条件是我国经济的规模和开放程度。

货币自由兑换必须有强大的国力予以支持。

弱小的经济通过货币自由兑换把国内市场与国际相联结,风险是很大的。

国力越强大,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越多样,抵御货币兑换所带来的风险的能力就越大,货币兑换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就越小。

经济开放程度是实现货币自由兑换的一个软条件,它带有双重性。

一方面,一定程度的对外经济往来,是形成外汇市场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开放程度越高,货币自由兑换可能带来的风险也越大。

人民币自由兑换的第三个条件是宏观金融的稳定。

货币问题是金融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外汇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宏观金融的稳定,就没有汇率的稳定,就没有外汇市场的稳定。

宏观金融的稳定包括多层含义,其中,最主要的是货币供给增长和物价的稳定。

实现宏观金融稳定的一个重要机制是利率政策,我国目前在利率政策的运用上仍有欠缺,突出表现在:

一是实际利率经常为负,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不利于正常储蓄的发展和资本积累。

二是利率的运用不够灵活等。

实现宏观金融稳定的另一个重要机制是进行银行制度改革,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专业银行商业化,二是增强人民币的独立性,使其不在依附于各级财政。

人民币自由兑换的第四个条件使微观经济方面的。

货币自由兑换将使国内价格体系与国外价格体系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世界市场价格的波动将反映的更直接频繁,国内外价格体系的差异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将更巨大。

为了减少价格体系差异和价格波动的冲击,一方面,要理顺国内的比价关系,通过扩大开放使国内价格体系更接近世界市场的比价体系;另一方面要家大企业经营机制转变的力度。

使企业对价格的反应更灵敏;加速企业、尤其使亏损的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产品换代,以提高它们抗衡价格波动的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人民币自由兑换的第五个条件使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时的人民币汇率水平要适当。

汇率水平适当不仅是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前提,也是人民币自由兑换后保持外汇市场稳定的重要条件。

《国际金融学》模拟试题

(二)参考答案

二、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A。

2、ABD。

3、ABC。

4、A。

5、ACD。

6、CD。

7、A。

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即期汇率—贴水

1.3425-0.05=1.2925;1.3525-0.04=1.3125

一个月后的汇率为1英镑=1.2925——1.3125美圆

10万英镑×1.2925=12.925万美圆。

2、1.98×(9.5%—7%)×3/12=0.0124

1.98—0.0124=1.9676

英镑与美圆3个月的远期汇率为1英镑=1.9676美圆

五、论述题(每题20分)

1、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是多方面的。

汇率下浮(贬值)与上浮(升值)的方向相反,作用也正好相反。

关于汇率下浮对经济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汇率下浮(贬值)与物价水平。

货币贬值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对物价水平的影响。

传统的理论认为,在需求弹性比较高的前提下,货币贬值可以提高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降低出口产品的价格。

通过这种相对价格的变化,进口可以减少,从而使生产进口替代品的国内产业得以扩张;出口可以增加,从而使生产出口商品的产业得以扩张。

因此,贬值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在不产生对国内物价上涨压力的情况下,带动国内产业和就业的增长。

但是,在实践中,贬值不一定真能达到上述的理想效果。

因为,贬值通过货币工资机制、生产成本机制、货币供应机制和收入机制,有可能导致国内工资和物价水平的循环上升,并最终抵消它所可能带来的全部好处。

(2)        汇率下浮(贬值)与外汇短缺。

虽然外汇短缺的根本原因不是货币性的;但是,贬值会影响外汇短缺的扩大或缩小。

通过货币供应机制,下浮导致国内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货币发行增多,使人们预期本国货币将进一步贬值,从而出于保值的目的将资金投向外币,加剧外汇市场的缺口。

这是货币供应——预期机制。

从更深层次看,货币贬值过度还会起到保护落后企业,不利国内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的提高,不利改善产业结构,从而从根本上不利消除外汇短缺,这是劳动生产率——经济结构机制。

(3)        汇率下浮(贬值)与货币替代和资金逃避。

所谓货币替代,是指在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居民因对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失去信心或本国货币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时发生的大规模货币兑换,从而外币在价值储藏、交易媒介和计价标准等货币职能方面全面或部分地替代本币的一种现象。

从理论上讲货币替代和资金外流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

但是,单方面的货币替代往往导致资金外流或资金逃避。

就币值风险和收入风险而言,精确地说,决定货币替代的因素不仅仅是相对通货膨胀率和金融资产的相对名义收益率,还取决于本国货币的汇率,用简单公式表示:

(本国金融资产名义收益率—通货膨胀涨率—本国货币的预期高估率或+预期低估率)=(外国金融资产名义收益率—外国通货膨胀率)。

由此可见,在名义收益率和通货膨胀率既定的前提下,汇率水平能影响货币替代的程度。

在不考虑国家风险等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前提下,汇率的低估有助于减低货币替代的程度。

(4)        汇率下浮(贬值)与进出口贸易收支。

贬值对贸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一是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二是国内总供给的数量和结构;三是“闲置资源”,即能随时用于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生产品的资源,存在与否。

(5)        汇率下浮(贬值)与国际贸易交换条件。

所谓国际贸易交换条件,实质出口商品单位价格变动率与进口商品单位价格变动率之间的比率。

当比率上升,称为贸易条件改善,它表示由于进出口相对价格的有利变动,使相同数量的出口能换回较多数量的进口;反之,当这一比率下降,称为贸易条件恶化,它表示由于进出口相对价格的不利变动,使相同数量的出口只能换回较少数量的进口,这意味着实际资源的损失。

当贸易条件改善(或恶化)时若进出口数量依旧不便,则贸易收入必将改善(或恶化)。

货币汇率的变化会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化从而影响贸易条件,但贸易条件恶化不一定是货币贬值的必然结果。

(6)        汇率下浮(贬值)与总需求。

比较传统的理论认为,成功的汇率下调对经济的影响是扩张性的。

在乘数作用下,它通过增加出口、增加进口替代品的生产,使国民收入得到多倍增长。

但是,汇率变动与总需求的关系比较复杂。

贬值在对经济产生扩张性影响时,也有可能通过“贬值税效应”、“收入再分配效应”、“货币资产效应”和“债务效应”等同时对经济产生紧缩性影响。

(7)        汇率下浮(贬值)与就业、民族工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结构。

货币贬值具有明显的保护本国工业的作用。

贬值通过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削弱了进口商品的竞争力,从而为本国进口替代品留下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但货币的过度贬值,也鼓励了那些以高成本低效益生产出口产品和进口替代品的企业。

因此,它具有保护落后的作用,不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同时也使社会资源的配置得不到优化。

同时,货币的过度贬值使本该进口的那些商品,尤其是高科技产品或因国内价格变得过于昂贵进不来,或进来了但同时加重了进口企业的成本,不利于经济结构的改组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关于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相对效

应分析,如下图所示。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扩张分析。

如果财政扩张,利率上升导致本币升值,降低了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总支出下降,IS曲线想左回移,产出水平恢复到原来水平,其结果只是改变了总支出的构成:

财政支出增加,净出口减少。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扩张分析。

LM曲线右移,利率下降,本币贬值导致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上升,出口上升,进口下降,总支出增加,IS曲线右移,货币扩张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

概括起来,从财政、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效果看,该模型的结论是:

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相对有效,而财政政策相对无效,但可以改变总支出的构成。

 

iiLM

BB

LMLM’

 

BISIS’BISIS’

eyey

OO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扩张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扩张

《国际金融学》模拟试题(三)参考答案

……………………………………………………………………………………………..

二、判断题:

本题共有15个小题,每一小题判断正确得1分,判断错误或没有判断不得分。

答案:

1、√2、×3、×4、×5、×6、√7、×8、×9、√10、√11、√12、√13、√14、×

15、×

三、选择题:

本题共有20个单选题。

每一小题选择正确得1分,选择错误或没有选择不得分。

答案:

1、a2、c3、b4、a5、b6、d7、b

8、c9、a10、b11、c12、b13、c14、b

15、c16、a17、d18、a19、b20、d

五、论述题:

本题分为金融学专业和非金融学专业两种。

每种都有2个小题,每一小题各为15分。

选错不得分,多选不加分。

1、超调模型的基本特点。

——1分

①超调模型的基本假定。

——1分

②平衡调整过程:

a、经济的短期平衡:

短期内,价格水平不发生变动,此时汇率变动主要取决利率的变化,利率评价说成立。

要求分析调整过程。

——3分

b、经济有短期平衡项长期平衡调整:

由于产出超过充分就业水平,引起价格水平的缓慢上升。

此时,汇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利率的调整。

要求分析调整过程。

——4分

c、经济的长期平衡:

由于长期内价格具有完全弹性,汇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商品价格,购买力平价成立。

(可以直接提出结论:

)长期内,本国价格水平将于货币供应量同比例变动,同时本国货币将贬值相应幅度,而利率和产出均不发生变动。

——1分

由于商品价格存在粘性,当货币供给一次性增加后,本币汇率的调整存在超调现象。

——1分

③评价和检验:

评价:

超调模型在现代汇率理论中具有期为重要的地位。

要求分别分析其优点(贡献)与不足。

——3分

检验:

从实际研究角度看,对超调模型很难进行计量检验,难以确定这一模型的说服力。

——1分

2、

①内外均衡矛盾:

首先要简要解释内外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