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12课 我有一个梦想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5387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12课 我有一个梦想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12课 我有一个梦想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12课 我有一个梦想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12课 我有一个梦想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12课 我有一个梦想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12课 我有一个梦想 含答案.docx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12课 我有一个梦想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12课 我有一个梦想 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12课 我有一个梦想 含答案.docx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12课我有一个梦想含答案

第12课 我有一个梦想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枷锁(  )    蜕变(  )

萎缩(  )    兑现(  )

储备(  )    拯救(  )

侈谈(  )    匿迹(  )

答案:

jiā tuì wěi duì chǔ zhěnɡ chǐ nì

2.辨形组词。

    

    

答案:

  

  

  

3.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马丁·路德·金是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我有一个梦想》是他在__________年8月一次集会上的著名演说,1964年他获__________奖,1968年3月遇刺身亡。

现在每年1月的第__________个星期一被美国国会定为以其名字命名的全国性节日。

答案:

1963 诺贝尔和平 三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________。

②黑人得不到公民的________,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

③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________。

A.誓言 权利 保证 B.誓言 权力 保障

C.诺言 权利 保障 D.诺言 权力 保证

答案:

C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诺言”是应允别人的话。

“誓言”是宣誓时说的话,有庄重的色彩。

“权力”是指政治上或职责范围内的一定的强制力量或支配力量,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国家机关。

“权利”与“义务”相对,是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对象是公民、法人,也可以是国家机关。

“权力”经常作“行使”“使用”等词的宾语,“权利”经常作“享受”“享有”等词的宾语。

“保障”侧重表示对已有的事物加以维护,使不受影响或损害。

“保证”侧重表示切实负责地完成,其对象都是将要做的事。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B.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

C.他们的命运与我们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他们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是休戚相关的。

D.只要密西西比仍然有一个黑人不能参加选举,只要纽约有一个黑人认为他投票无济于事,我们就决不会满足。

答案:

C

解析:

应为“息息相关”,“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联系,而“息息相关”才指关系密切。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并非不是没有注意到,参加今天集会的人中,有些受尽苦难和折磨,有些刚刚走出窄小的牢房。

B.现在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磐石上的时候。

C.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

D.在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的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

答案:

C

解析:

A项,多层否定引起表意混乱,去掉“并非”或“不是”。

B项,搭配不当,在“现在”和“把我们的国家”之间加上“是”,或者删去“的时候”。

D项,“在”字的位置不当,可以删去,也可以放在“草拟”前。

4.下列语句从修辞手法上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B.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斗争,一起坐牢,一起维护自由;因为我们知道,终有一天,我们是会自由的。

C.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D.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

答案:

B

解析:

A、C、D三项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项使用的是排比。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各题。

我们来到这个圣地也是为了提醒美国,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时刻。

现在绝非侈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的时候。

现在是实现民主的诺言的时候。

现在是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时候,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磐石上的时候,现在是向上帝所有的儿女开放机会之门的时候。

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

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1963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

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

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5.用简短的语句概括上述段落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达了黑人群众为民权而斗争的决心,同时告诫群众要讲究斗争的原则与方式。

6.选文中第2段画横线句中的“秋天”与“酷暑”分别指什么?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黑人为自由、平等而奋斗所到来的那一天比成秋天,这样就能把黑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结果的感受,生动而直观地传达出来,使听众明白他们奋斗所得到的结果是什么,从而促使他们更自觉地去战斗。

和“秋天”形成对比的则是“酷暑”。

“酷暑”二字生动而简洁地揭示了黑人备受摧残的生活现状,表现出了黑人为“秋天”的到来即为公平而战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7.选文中第2段加点的“这些人”指的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些人”指的是统治者以及在黑人民权问题上拥护政府立场的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朋友们,今天我对你们说,在现在和未来,我们虽然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一个梦想。

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奋起,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能够有所转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然满口异议,反对联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这就是我们的希望。

我怀着这种信念回到南方。

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

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8.“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

”这句话中“这个梦想”和“美国的梦想”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个梦想”是指黑人和白人一样都能拥有自由、平等的权利;“美国的梦想”是指一个通用的口号,即美国所宣传的赖以立国的民主、平等、自由的理想。

9.“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

”句中“这个信念”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个信念”具体指作者前面所描绘的梦想有一天能实现的种种美好生活、美好前景,即人人平等、自由的生活一定会实现。

10.最后一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这个句子中的“刺耳的争吵声”和“优美交响曲”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刺耳的争吵声”指种族歧视造成的民族矛盾。

“优美交响曲”指各族人民平等、自由、团结、和谐。

11.节选的这部分文字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连使用了6个以“我梦想有一天”开头的排比句式,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畅快淋漓地从正面表达自己对自由、平等的渴望,气势磅礴,雄劲有力,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12.以“梦想”为话题,写一段文字,用上实例,且用排比的修辞手法,2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示例

假如没有了阳光,花儿就不再芬芳,草儿就不再碧绿;假如没有了翅膀,鸟儿就不再飞翔;假如没有了梦想,生活便失去了阳光,失去了翅膀。

我们要心存梦想。

苦难的贝多芬因为梦想着创作出绝世的音乐作品,面对灾难,他选择了坚强;邰丽华因为梦想着自己像正常人一样快乐地生活,面对残缺,她选择了激情;司马迁因为梦想着完成一部满意的史作,面对耻辱,他选择了奋起。

时间:

45分钟  满分:

60分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分数________

(3×11=33分)

1.文学常识填空。

《我有一个梦想》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________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

1963年8月28日,为争取民权,他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说。

1964年获________奖。

1968年4月,他前往孟菲斯市领导工人罢工,之后被人刺杀身亡,年仅39岁。

从1986年起,美国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3个星期一定为________。

答案:

马丁·路德·金'美'诺贝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