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碴轨道及道岔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5127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88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碴轨道及道岔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有碴轨道及道岔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有碴轨道及道岔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有碴轨道及道岔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有碴轨道及道岔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碴轨道及道岔施工方案.docx

《有碴轨道及道岔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碴轨道及道岔施工方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碴轨道及道岔施工方案.docx

有碴轨道及道岔施工方案

 

有砟轨道及有砟道岔铺设

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二0一四年九月

 

1编制依据、编制原则、编制范围

1.1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

(2)《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5-2009);

(3)《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4)《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5)咨询单位、评估单位确定的《宁安铁路CPⅢ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

(6)《客运专线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86号);

(7)《客运专线铁路工程静态验收指导意见》(铁建设〔2009〕183号);

(8)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9)施工承包合同、招标文件及施工招标答疑书、补遗书。

(10)设计单位提供的宁安铁路轨道工程设计文件、图纸及资料。

(11)国家及铁道部现行的相关强制性标准、行业标准、规范、规则、指南等。

(12)现场踏勘调查资料资料及本企业设备状况、人员技术水平、专业化程度。

(13)《钢轨焊接第1部分:

钢轨焊接通用技术》TB/T1632.1-2005。

(14)《钢轨焊接第3部分:

铝热焊接》TB/T1632.3-2005。

(15)《钢轨焊接第4部分:

闪光焊接》TB/T1632.4-2005。

1.2编制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本工程特点,制定积极有效的安全管理、技术、组织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工程安全。

(2)针对本标段工程特点和质量目标的要求,加强过程控制,从各个环节上保证工程质量。

(3)以服务主体工程,满足实际需要为基准,实事求是,力求经济、适用、合理、可行。

(4)高度重视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工作,珍惜、合理利用土地。

(5)科学安排各项施工程序,实现施工组织的连续、均衡、高效。

1.3编制范围

新建铁路宁安铁路NASZ-1标段铺轨里程范围:

DK156+000-DK217+733,途经铜陵站、池州站共计2个车站,均为改建站,其中DK160+820-DK167+200正线、铜陵站及到发线、池州站1、2、7、8道为有碴轨道线路。

本次编制的范围包括本标段的正线、到发线、及道岔。

2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

2.1工程概况

宁安铁路铜陵至池州段正线有砟轨道起止里程为DK160+800~DK167+200,共8.87铺轨公里;铜九改线4.4铺轨公里,池州疏解线3.1铺轨公里;池州站及铜陵站部分到发线也是有砟轨道,其中铜陵站站线铺轨5.25km,池州站站线铺轨4.517km。

铜陵站设计共8股道,均为有砟轨道,其中宁安正线2条,宁安到发线5条,铜九改线1条;池州站有3条宁安到发线为有砟轨道,1条铜九到发线为有砟轨道。

铜陵至池州段有砟道岔共32组,其中铜陵站23组,池州站9组。

铜陵站宁安正线上道岔12组,到发线道岔8组,综合维修工区道岔3组。

池州站到发线有砟道岔2组,池州疏解线有砟道岔4组,维修工区有砟道岔3。

2.2主要工程量

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工程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正线铺轨有砟

铺轨公里

8.87

2

站线铺轨铜陵东

铺轨公里

5.25

3

站线铺轨池州

铺轨公里

4.517

4

铜九改线

铺轨公里

4.4

5

池州疏解线

铺轨公里

3.1

6

有砟道岔

32

3线路设计原则及线路技术标准

3.1正线轨道

3.1.1主要设计原则

宁安铁路正线轨道按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除K160+820-DK167+200段为有砟轨道外,其余均为无砟轨道。

焊接长钢轨采用100m定尺长的无孔60kg/mU71MnG新钢轨,其质量应满足《高速铁路用钢轨》(TB/T3276-2011)要求。

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

正线有砟轨道采用Ⅲc型混凝土枕,每公里铺设1667根,扣件采用弹条Ⅴ型扣件(研线0602)。

3.1.2铺设精度

宁安铁路正线轨道应具有可靠的稳定性和高平顺性,以确保行车安全并有良好的旅客乘坐舒适度,必须满足下表规定的标准。

无砟轨道平顺度铺设精度标准

高低

轨向

水平

扭曲(6.25m)

轨距

幅值(mm)

2

2

1

2

±1

弦长(m)

10

-

3.2站线轨道

3.2.1轨道工程标准

(1)轨道型式

铜陵站正线采用有砟轨道,池州站正线采用无砟轨道。

站内有砟轨道线路轨道工程标准表

顺号

项目

单位

宁安正线

铜九正线

铜九到发线

宁安到发线

其余站线

1

钢轨

类型

kg/m

60

60

50

60

50

每节长度

m

跨区间

无缝线路

跨区间

无缝线路

25

无缝线路

25

2

轨枕

类型

混凝土枕

III型有挡肩混凝土轨枕

III型无挡肩混凝土轨枕

新II型

III型

新Ⅱ型

混凝土宽枕

专线3397

数量

混凝土枕

根/km

1667

1667

0

混凝土宽枕

根/km

1760

3

道床

材料

特级道砟

I级

碎石道砟

I级

碎石道砟

I级

碎石道砟

I级

碎石道砟

顶宽

m

3.6

3.4

2.9

3.4

2.9

面砟带宽

m

0.95

边坡

1:

1.75

1:

1.75

1:

1.5

1:

1.75

1:

1.5

道床厚度

土质路基

m

0.30

30cm/20cm

0.20/0.20

0.35

0.25

岩石路基

m

0.35

0.35

0.25

0.35

0.20

4

轨道高度

混凝土枕

土质路基

m

0.746

0.946

0.797

0.796/0.736

0.63

岩石路基

m

0.796

0.796

0.647

0.796/0.736

0.58

混凝土宽枕

土质路基

m

0.736

岩石路基

m

0.736

附注:

1、站内正线、到发线轨道高度基床条件系单斜面形路基4%横向坡度时线路中心处轨顶至路基面的高度,其余站线轨道高度系单斜面形路基2%的横向坡度时线路中心处轨顶至路基面的高度。

表中0.796/0.736,分子表示站内路基为单斜面时的轨道高度,分母表示站内路基为双斜面时的轨道高度。

2、表中宁安到发线不含池州站紧邻正线的二条到发线,其采用双块式轨枕。

3.2.2钢轨及配件件

(1)钢轨

车站到发线一次性铺设无缝线路,铺设60kg/m、100m长定尺无螺栓孔钢轨,其余站线为有缝线路,铺设50kg/m、25m长普通钢轨。

到发线无缝道岔与普通标准轨线路相连地段,为避免无缝道岔处于伸缩区,应在无缝道岔与缓冲区标准轨之间设置长度不小于100m的伸缩区,伸缩区与有缝道岔间应设置2~4根25m的标准轨作为缓冲区。

(2)配件

到发线及在伸缩区范围钢轨接头螺栓应采用10.9级高强度接头螺栓,螺母应采用10级高强度螺母。

垫圈采用高强度平垫圈。

维修工区内钢轨接头螺栓应采用8.8级及以上高强度接头螺栓,垫圈采用单层弹簧垫圈,螺母应采用10级高强度螺母。

3.2.3轨枕及扣件

到发线铺设新Ⅱ型钢筋混凝土枕,每公里1667根,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800m区段每公里1760根。

道岔区前后两端(后端包括辙叉跟端以后的岔枕)各50根轨枕应铺设与道岔同型轨枕,考虑中间站到发线末根III型枕距宽枕距离较短,为减少轨枕类型,中间站到发线铺设III型有挡肩预应力混凝土枕,长2.6m,每公里1667根;到发线站台及站台外两侧各10m范围内铺设混凝土宽枕,每公里1760根。

铺设宽枕范围内,混凝土宽枕间铺设90型橡胶条,在道床顶面、边坡铺设保护道床的混凝土道砟盖板;车站其他线路铺设新Ⅱ型混凝土枕,每公里1440根。

铺设III型预应力混凝土枕的到发线及混凝土宽枕地段扣件采用弹条Ⅱ型扣件(专线3352)。

其余站线扣件采用弹条Ⅰ型扣件(TB/T1495.1~1495.5-92)。

3.2.4道床

正线为无砟轨道地段,站内正线采用板式无砟轨道,道岔区采用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

车站到发线、保养点等线路采用有砟轨道,到发线采用一级碎石道砟,道床顶宽3.4m,边坡为1:

1.75,道床厚度0.35m;其他站线采用一级碎石道砟,道床顶宽2.9m,边坡为1:

1.5,道床厚度0.25m;混凝土宽枕地段道床由碎石道床和面砟带组成,面砟带宽95cm,厚5cm。

3.2.5道岔

(1)道岔号数

1)高速系统

新建中间站咽喉区正线间渡线以及正线与到发线连接的单开道岔采用侧向允许通过速度为80km/h的18号高速道岔。

铜陵东站正线采用60kg18号高速道岔(有砟),共12组,图号:

客专线(07)004;到发线采用60kg/m18号道岔,共8组,图号GLC07(02)。

池州站正线采用60kg/m18号道岔(无砟),共12组,图号:

客专线(07)001;到发线道岔共二种型式,其中无砟轨道段采用60kg/m18号道岔(无砟),共7组,图号:

GLC(07)02W,有砟段采用60kg/m18号道岔(有砟),共2组,图号GLC(07)02。

池州疏解线上下行插铺道岔均采用60kg/m18号道岔(有砟),图号GLC(07)02。

2)普速系统

①列车直向通过速度为100~160km/h的路段内,侧向接发列车正线道岔不应小于12号。

②列车侧向通过速度大于50km/h,但不大于80km/h的单开道岔,采用18号道岔。

铜陵维修工区和池州维修工区内道岔均采用50kg9号单开道岔,共6组,图号:

CZ2209A。

除维修工区外新铺道岔均采用混凝土岔枕道岔,60kg/m18号单开道岔,图号GLC(07)02。

60kg12号道岔,图号:

专线4249-4252。

50kg12号单开道岔,图号:

专线4257-4260。

(2)道岔间插入短轨长度

正线上道岔对向设置,当有正规列车同时通过两侧线时,应插入不小于50m长度钢轨,当受站坪长度限制时,可插入不小于33m长度的钢轨。

当无正规列车同时通过两侧线时或道岔顺向布置时,插入不小于25m长度钢轨。

到发线上两道岔间,有列车同时通过两侧线时,应插入不小于25m长度的钢轨;特殊困难条件下,应插入不小于12.5m长度的钢轨,无列车同时通过两侧线时,应插入不小于12.5m长度钢轨。

其他站线和次要站线,道岔顺向布置时,应插入不小于12.5m长度的钢轨,困难条件下不小于8.0m。

3.2.6到发线无缝线路设计

(1)设计锁定轨温

无缝线路的设计锁定轨温根据线路通过地区的最高和最低轨温、无缝线路的允许温降和允许温升计算确定,并满足无缝线路断缝检算要求。

无缝线路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锁定,且相邻单元轨节间的锁定轨温之差不大于5℃,同一区间内单元轨节的最高与最低锁定轨温之差不大于10℃。

(2)岔区无缝线路

道岔设计应满足跨区间无缝线路的允许温降和允许温升要求,各联结件应牢固、耐久、可靠。

无缝道岔的设计锁定轨温应与两端区间无缝线路的设计锁定轨温一致。

3.2.7线路有关工程

(1)线路标志

1)用地界标。

用地界标设在永久用地范围的最外边缘,直线地段每隔100m,曲线地段每40m及宽度变换处,设置用地界标。

2)位移观测桩

到发线单元轨节始端和末端分别设置1对观测桩,当单元轨节长度小于1000m时,在单元轨节中部设置1对位移观测桩,长度大于1000m时,设置2对位移观测桩,观测桩间距不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