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精品练习学案212.docx
《高考地理二轮精品练习学案2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精品练习学案212.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二轮精品练习学案212
2019高考地理二轮精品练习学案-2.1.2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高考新动向】
考纲导向
备考预测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人口迁移是人口部分的一个热点考点,常与工业转移、西部开发等热点和时事背景相联系,以综合题形式呈现。
【考纲全景透析】
【一】人口的迁移
1.定义:
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人口迁移的分类〔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
国际口人迁移:
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国内人口迁移:
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自然环境因素:
地形、土壤、气候、淡水、矿产等
社会经济因素:
主要的因素
政治因素:
是特殊因素,政策战争影响较大
3.影响因素
.
图解
【二】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
人们为了寻找食物、土地而迁移,受自然环境影响深刻。
工业社会:
为了寻找优化配置而使劳动力不断迁移,社会经济因素成为迁移的主要因素。
2.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对迁出地:
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迁入地:
使其综合环境有了较大的改观,但也产生一些生态环境问题。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既有积极意义,也给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变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环境适应、控制能力的加强,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正逐步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环境难民:
由于大坝、水库建设或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恶化无法生存的人。
【主线架构】
【热点难点全析】
【一】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分析
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的综合反映,具体归纳如下:
〔2〕社会经济因素
〔3〕政治因素
2.分析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思路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分析某具体案例中的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要注意以下原那么:
〔1〕由主要因素到次要因素:
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
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或者发生在同地之间、不同时间的人口迁移现象,它们的原因和动力可能是不一样的。
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比如:
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
中国老年人那么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二】人口迁移的影响
1.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人口迁移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某些不利的方面,应对其进行辩证分析。
2.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影响人口和人种的分布,影响人口年龄结构,改变环境人口容量。
〔2〕影响经济、文化发展,改变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和生产活动的发展,促进文化扩散和新文化区的形成。
【高考零距离】
一、选择题。
(2018上海卷)〔九〕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
1.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①地广人稀②气候宜人③交通便捷④矿产丰富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①气温较适宜②位于平原地带③开发历史较长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3.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
A.人口密度低B.开发了新资源
C.交通条件改善D.市场广阔
【答案】1.D2.C3.B
【解析】
1.该地区是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地广人稀,交通不便捷,图中可知矿产资源丰富。
2.该地区南部纬度相对低些,气温较适宜,开发历史较长,经济相对发达,因而人口密度相对较高。
3.20世纪后期以来,开发了新资源,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世界地理和人口分布特点。
(2018全国大纲卷)图3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读图3,完成4-5题。
4.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纬度②河流③降水④地形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5.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
A.地形平坦B.水源充足
C.陆路交通方便D.水陆交通枢纽
【答案】4.D5.D
【解析】
4.根据图中河流名称和分布特点可知,该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因为第9题中提高甲乙有特大城市,可判断该地区一定不是在青藏高原,长江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故纬度因素排除,长江流经地区除了青藏高原都是湿润地区,故降水排除,再看图中的人口密集区,基本都与河流靠近,那么可知河流和地形是影响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5.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根据第8题结论可知甲是成都,乙是重庆,与甲地成都相比,处于河流交汇处乙地重庆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水陆交通枢纽。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考查人口分布和城市区位条件。
〔2017·广东文综·T7~8·8分〕读“1995-2017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图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
6.1995~2017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A.迁入率持续上升
B.迁出率持续降低
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7.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上海B.安徽C.湖南D.河南
【思路点拨】解答该题的关键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以下有效信息:
①该省的人口迁入率在1995~2017期间一直大于人口迁出率
②人口迁出率在1995~2017期间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
③人口迁入率在1995~2017期间有升有降。
【精讲精析】6选D,7选A。
第6题,在1995~2017期间该省的人口迁出率和迁入率有升有降,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有升有降,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即:
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第7题,该省的人口迁入率在1995~2017期间一直大于人口的迁出率,所以人口机械增长一直为正值,该省在此期间为人口净迁入省份,应为经济较发达的省份。
〔2017·海南地理·T16~18·9分〕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7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据此完成8~10题。
8、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9、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
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人均耕地减少
10、该现象会〔〕
A、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B。
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
C、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D、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
【思路点拨】由题目可以获取以下主要信息:
〔1〕“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现象属于人口流动。
〔2〕人口主要流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3〕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
【精讲精析】8选A,9选C,10选B。
第8题,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我国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大大增加,反映了人口由内地向沿海流动规模扩大的现象,从而使东部人口密度更大。
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是由人口迁入而致,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第9题,现阶段,引发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原因,内地与沿海之间、农村与城市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第10题,受经济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人口流动方向主要是:
内地向沿海、工矿区;农村向城市。
所以人口流动利于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2017·福建文综·T3~4·8分〕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
读表完成11、12题。
11.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
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
12.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
A、环卫人员B.中小幼教师C.工程技术人员D.建筑设计师
【思路点拨】此题组考查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
解答该题应从解读人口迁移统计资料图表入手,从统计资料中迁移人口数量变化、迁入人口的文化素质、不同年龄构成等因素分析对该地市造成的影响。
【精讲精析】11选C,12选B。
第11题:
此题是考查迁入人口对城市的影响,从材料中某特大城市郊区人口迁移统计表,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农民工为主,60岁以上人口迁入迁出近乎相当,而59岁以下人口迁入远大于迁出。
从中获取关键信息进而分析各个选项差异,应选C。
选项具体分析
A项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为主,文化水平低,无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B项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因素是以资源、科技、经济水平、消费水平为主
C项该郊区迁入人口不断增多,促进郊区城市化的发展,加快郊区土地类型的转变
D项迁入人口是以中青年劳动力为主,老龄化进程是减缓的
第12题:
从统计表中我们获取信息:
大量劳动力的迁入,同时也伴随着0---14岁的学龄儿童迁入,而这一部分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农民工所关心的重要事情,因而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为中小幼教师,解决学龄儿童教育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应选B
【二】非选择题。
(2018江苏卷)13、图15是加拿大人口、矿产等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2分)
(1)加拿大矿产资源的特点有、。
(2分)
(2)加拿大的海域有世界著名大渔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3分)
(3)埃德蒙顿和蒙特利尔是加拿大重要的石油加工中心,前者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后者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2分)
(4)加拿大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5分)
【答案】
(1)种类多分布广
(2)东部(或纽芬兰岛附近)寒暖流交汇给鱼类带来丰富的饵料
(3)原料市场
(4)东南部(或五大湖沿岸和圣劳伦斯河谷地)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较早;农业基础较好;工业发达;城市密集等
【解析】
〔1〕要求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加拿大矿产资源具有的特点,依据题目所给的图形和图例分析得知加拿大矿产资源种类较多且分布广。
〔2〕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根据已学知识很快就能得知加拿大有世界著名的纽芬兰渔场,其形成于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丰富的营养盐类为浮游生物提供充足的养料,鱼类饵料充足。
〔3〕根据图形可以看出埃德分蒙顿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而蒙特利尔没有石油,此处却人口密集、城市众多,蒙特利尔靠近广阔的消费市场,这和我国大庆与上海的石化企业的类型很相似。
〔4〕通过读图获知加拿大人口东南部,根据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同时根据其靠近美国东北部,来人口分析分布(自然、社会经济等)原因。
【考点定位】此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自然资源、工业区位、人口分布及影响因素等知识记忆、掌握和理解分析能力。
14、〔2017·安徽文综·T33〕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纺织服装工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80%的生产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区。
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
材料二《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指出,2005年全省外出人员达1000万左右。
把人口发展纳入城乡经济、社会规划统筹考虑,利用区域规划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
〔1〕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
〔2〕据此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
【信息提取】通过分析图文资料,可以获取如下信息:
〔1〕安徽省的人口迁移和承接的服装转移方向正好相反。
〔2〕安徽省有廉价劳动力、土地、水源等优势;广东等省的经济水平高,生活环境好,对人们迁入有极大的吸引力。
〔3〕安徽省需要加快经济发展;广东面临产业升级。
【思路点拨】第〔1〕题,服装加工基地需要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安徽与广东等省相比,原材料、劳动力、水、土地、能源等供给充足,生产成本低,具有这些优势;加之广东等省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安徽对外交通日益完善,市场广阔,政策扶持力度大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服装加工基地向安徽转移。
而广东等省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完善,是人们向往的地方。
所以人口向广东等省迁移。
第〔2〕题,产业转移有利于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地区经济发展,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
【参考答案】〔1〕安徽与广东等省相比,原材料、劳动力、水、土地、能源等供给充足,生产成本低〔也可从广东等省生产成本高等角度分析〕;广东等省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安徽临近沿海发达地区,对外交通日益完善,市场广阔,政策扶持力度大。
与安徽相比,广东等省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完善〔也可从安徽省劳动力富余等角度分析〕。
〔2〕安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
向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减少,其他地区人口迁入增加。
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考点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读以2017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与第五次的数据变化表,回答1、2题。
人口总数(亿)
城市化(%)
性别比
1~14岁人口比重(%)
≥60岁人口
比重(%)
文盲率(%)
流动人口
(万)
第五次
12.658
36.22
106.74
22.89
10.33
6.72
14440
第六次
13.397
49.68
105.20
16.60
13.26
4.08
26139
1、从表中可以得出,在各类的人口中,绝对数增长最大的是()
A.城市人口B.女性人口
C.老龄人口D.流动人口
2、以下关于近10年来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正确的表达是()
A.男性人口数量在减少
B.流动人口的增长速度最快
C.人口结构在不断优化
D.人口自然增长率总体还偏高
【解析】1选A,2选B。
第1题,主要考查从表格中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计算比较可知城市人口增加最多。
第2题,性别比下降,但总人口数量增加,通过计算可知男性人口数量并未减少;人口结构中,性别比略有下降,但人口老龄化增长明显;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读2017年年末广东省户籍人口迁移统计(单位:
人)图,完成3、4题。
3.由图可知广东省户籍人口的迁移方向主要是()
①由省外迁往省内②由省内山区迁往东翼和西翼
③由省外迁往东翼和西翼④由省内东翼、西翼和山区迁往珠三角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影响广东省户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
【解析】3选D,4选B。
第3题,从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广东省户籍人口在省际之间迁入大于迁出,在省内间人口主要迁往珠三角。
第4题,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广东省户籍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都为珠三角,这与珠三角经济发展水平高,收入高等有关。
结合2017年我国四地区占全国常住人口比重及变化图,回答5、6题。
5.据图可判断出我国()
A.东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超过中西部地区
B.东北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出现负增长
C.中西部地区人口比重降低主要是人口迁移导致
D.中西部地区人口比重降低主要是自然环境恶化导致
6.图中各地区占全国常住人口比重的变化会()
A.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B.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C.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D.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
【解析】5选C,6选B。
第5题,图中显示的是各地区常住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变化而不是实际人口的增减。
导致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人口迁移。
第6题,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目前人口流动方向为自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东北、中、西部大量农村人口流向东部城市,有利于促进人口迁入区和迁出区经济发展。
下图是我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
读图完成7、8题。
7、关于图中a、b、c三条曲线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a表示的是死亡率
B、b表示的是出生率
C、b表示的是自然增长率
D、c表示的是自然增长率
8、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中国人口最高值的年份出现在2027年左右
B、2018年前后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同
C、2018年之后由于我国人口的基数大,死亡率开始回升
D、现阶段我国人口的增长模式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
7、8、【解析】7选D,8选A。
第7题,依据我国人口发展实际情况,可确定曲线a、b、c分别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第8题,当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时,就是我国人口最高值出现的时间。
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型不同。
下图为某地区2017年不同年龄段人口迁移统计图,读图回答9、10题。
9、近年来,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的老龄化B、战争及动乱
C、自然环境的改善D、经济的发展
10、甲、乙、丙、丁四个年龄段的人口迁移中,存在明显关联性的是()
A、甲和乙B、甲和丙C、乙和丙D、乙和丁
9、10、【解析】9选D,10选A。
第9题,在上图中,20~40岁的人口迁移数量最大,而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往往是经济的吸引力。
第10题,外出务工或经商人员,很多是携带子女一同前往。
所以乙应是指外出务工人员,甲是指其子女。
读我国某地农村劳动力不同年龄段的迁移率(迁移率是指一定地区一定时期迁入迁出人口之和占该时期平均人口的百分比)柱状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数据显示1990至2017年间该地()
A.农村劳动力的迁移率先下降后上升
B.农村劳动力迁移人口以30~39岁年龄段为主
C.农村女性劳动力迁移率高于农村男性劳动力
D.农村劳动力各年龄段人口迁移率均呈上升趋势
12.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率变化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收入B.交通C.宗教D.通信
11、12.【解析】11选D,12选C。
第11题,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1990至2017年间该地各年龄段人口迁移率都呈上升趋势,迁移人口以15~29岁年龄段为主。
第12题,收入、交通、通信等经济因素对我国人口迁移的影响较大,目前宗教对我国人口迁移的影响较小。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结合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28分)
材料一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材料二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2017年我国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2.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比重都在下降。
材料三第【五】六次人口普查的流动人口变化
(1)材料一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三描述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和方向。
(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14.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近年来,我国国内跨省区人口流动量非常大。
结合以下图表,回答以下问题。
(24分)
材料一2000年中国跨省区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表
流
出
省(市)
贵州
四川
湖南
江西
河南
安徽
其他
占总量比重
(%)
6.1
16.1
10.6
8.6
8.3
10.6
39.7
流
入
省(市)
福建
北京
上海
江苏
浙江
广东
其他
占总量比重
(%)
5.6
5.6
7.2
5.6
8.9
35.5
31.6
材料二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和空间转移流向(占总量比重)示意图
(1)据材料一说明中国人口跨省区流动的空间特征及其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总结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3)分析材料二中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4)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移入地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解析】第
(1)题,“孩子上学”属社会文化因素,“我们村挺富的,我想转回去当农民”属经济因素。
第
(2)题,结合材料二可以判断出人口的流动方向,结合材料三可判断出人口流动的特点。
第(3)题,由于人口流动和迁移,造成原居住地劳动力减少,但同时会加强与外部的联系,缓解当地人地矛盾。
考查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
答案:
(1)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
(2)人口流动特点:
人口流动数量快速增长;人口流动方向:
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发达地区迁移、流动。
(3)①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③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④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14.【解析】第
(1)题,结合表中省(市)的名称,可看出人口主要由经济落后的中、西部省份流向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
第
(2)、(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主要流向收入较高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空间上受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乡镇内部转移最多,向国外转移最少。
第(4)题,要从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空间特征:
主要由中、西部省份流向东部沿海省份。
原因: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2)产业转移主要向第二产业转移,其次是第三产业;空间流向主要是乡镇内部转移,其次是省外转移,向国外转移最少。
(3)产业转移的原因:
第【二】第三产业的经济效益相对高,农业经济效益相对低;空间转移的原因:
乡镇内部转移成本较低,同时能兼顾农业生产活动。
(4)正面影响:
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升级。
负面影响:
交通压力、城市问题等。
(正面影响答对其中两点,负面影响答对其中一点即可)
【方法技巧】多维坐标图的判读
(1)多维坐标图是根据坐标的一般原理,将众多具有并列关系的信息反映在一幅图上,常见的有雷达统计图、风频玫瑰图等。
(2)判读技巧:
首先,要能正确判读、理解坐标系统中各坐标的具体含义,读清坐标轴上的地理事物名称、单位、尺度等,明确该图反映了哪几个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
其次,要正确读取坐标图的有关数值及其变化趋势,准确判读出各坐标对应的时间与数值;
同时要特别注意峰值和谷值,分析数值的谷峰变化与地理事物的相关性。
15.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28分〕
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决策。
〔1〕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_____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______地区。
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_____地区与______地区。
〔8分〕
〔2〕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______地区与______地区向________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从流入地区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
〔3〕下图反映的是人口与环境发展的一种关系模式。
读图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对“如何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