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FWIQC002 手机壳检验标准 A0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10439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YFWIQC002 手机壳检验标准 A0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YFWIQC002 手机壳检验标准 A0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YFWIQC002 手机壳检验标准 A0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YFWIQC002 手机壳检验标准 A0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YFWIQC002 手机壳检验标准 A0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YFWIQC002 手机壳检验标准 A0版.docx

《YFWIQC002 手机壳检验标准 A0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FWIQC002 手机壳检验标准 A0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YFWIQC002 手机壳检验标准 A0版.docx

YFWIQC002手机壳检验标准A0版

东莞市裕丰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DONGGUANYUFENGPRECISIONMOULDCO,LTD

 

手机壳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

YF-WI-QC-002

 

编制部门:

品质部日期:

2014-09-01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东莞市裕丰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DONGGUANYUFENGPRECISIONMOULDCO.,LTD

文件修(制)订履历一览表

NO.

版本

生效日期

总页

更改内容

内页版本

1

A/0

2014-09-30

06

首次制订

1--9

A/0

2

3

4

5

6

7

8

9

10

在文件评审及下发部门()内打“√”表示需要该责任部门对文件内容进行会签,同时需要将该文件发放至该部门。

没有打“√”的部门则不需要对文件进行会签发放。

会签部门

会签人

会签日期

会签部门

会签人

会签日期

()行政部

()模具部

()财务部

()注塑部

()市场部

()喷涂部

()计划部

()组装部

()采购部

()项目部

()物料部

()品质部

备注:

本文件为公司受控制之文件,仅当盖有公司红色“受控文件”印章方为合法有效之应用文件,如无印章,则仅作参考用途。

文件正本统一保存在ISO体系中心。

1.0目的

1.1确定检验作业条件,确定抽样水准,明确检验方法,建立判定标准,以满足客户需要。

2.0适用范围:

2.1本检验标准(除客户有指定的标准外)适用于本公司在注塑/喷涂/丝印/组装件,软胶塞,机壳,电池盖,按键检验作业。

3.0作业程序

3.1检验判定

3.1.1严重缺陷(CRI):

可能对机器或装备的操作者造成伤害;潜在危险性的效应,会导致与安全有关的失效或不符合政府法规;影响机械或电气性能,产品在组装后或在客户使用时会发生重大品质事件的。

3.1.2主要缺陷(MAJ):

性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但不至于引起危险或不安全现象;导致最终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装配;客户很难接受或存在客户抱怨风险的。

3.1.3次要缺陷(MIN):

轻微外观问题,不影响产品功能与组装。

3.2注塑件不良缺陷定义

3.2.1缩水:

塑件表面局部由于填充不足或注塑压力保持不够而形成的凹坑。

3.2.2熔接线:

塑料熔体在型腔中流动时,遇到阻碍物(型芯等物体)时,熔体在绕过阻碍物后不能很好的融合,而在塑料件的表面形成一条明显的线。

3.2.3顶出痕:

由于塑料件的包紧力,顶杆区域受到顶出力所产生的痕迹或凸起。

3.2.4破裂:

因内应力或机械损伤而造成在塑料件表面上的裂纹。

3.2.5油渍:

在塑料件表面残留的油污。

3.2.6翘曲及变形:

塑料件成型时由于受力不均或应力而造成塑料件的形变

3.2.7飞边:

由于注塑工艺或模具原因,造成在塑料件的边缘分型面处所产生的废边。

3.2.8划痕:

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塑料件表面线形划伤。

3.2.9凹凸点:

由于模具的损坏等原因造成塑料件表面上出现的高低不平。

3.2.10斑点:

在塑料件表面和内部的细微粒和杂质

3.2.11流水纹:

由于成型的原因,在浇口处留下的热熔塑胶流动的条纹

3.2.12装配缝隙:

除了设计时规定的缝隙外,由两部组件装配造成的缝隙

3.2.13细碎划伤:

无深度的表面擦伤或痕迹(通常为手工操作时造成)

3.3喷涂件表面不良缺陷定义

3.3.1颗粒:

在喷漆件表面上附着的细小颗粒。

3.3.2积漆:

在喷漆件表面上出现局部的油漆堆积现象。

3.3.3龟裂:

漆层表面有裂纹现象。

3.3.4桔纹:

在漆层表面出现桔子皮状皱痕。

3.3.5透底:

在漆层表面局部油漆层过薄而露出基体颜色的现象。

3.3.6剥落:

在漆层表面出现涂层脱落现象。

3.3.7划痕:

在漆层表面有线状划伤现象。

3.3.8纤毛屑:

在漆层纤维毛等物而产生的细小线状现象。

3.3.9色差:

漆层颜色出现与标准色板或客户封样件的颜色差异。

3.3.10光泽差异:

漆层表面光泽度超出标准样品的光泽差异。

3.4装配组件不良缺陷定义

3.4.1焊接裂缝:

螺母等焊接时产生的可视裂痕。

3.4.2断差:

装配组合件装配后在接缝处配合面产生的错位。

3.4.3缝隙:

装配组合件装配时的间隙超过标准间隙而产生的缝隙。

3.4.4变形:

由于装配尺寸误差,毛边等原因而造成装配组合件变形现象。

3.5验收方案

3.5.1抽样标准:

采用MIL-STD-105EII级,正常检验、单次抽样计划,,一般检查水平II,特殊检查水平S-3,分别进行标志、外观、结构和印刷等项目的检验。

3.5.2AQL值:

CR=0MAJ=0.4MIN:

=1.0

3.6部品验收标准及缺陷判据

3.6.1检测标准:

3.6.1.1检测标准:

按部品设计要求或双方所封样品。

3.6.1.2检测距离:

眼睛与产品的距离为30CM-50CM的条件下检测。

3.6.1.3检测角度:

眼睛与被测物成45°+/15°视角。

检测光度:

40W×2冷白荧光灯,光源与被测物的距离:

50CM~80CM。

3.6.1.4检测时间:

每片检验时间不超过10±2秒。

3.7检验区域之定义

3.7.1:

A级面:

在使用过程中,直接在近处观看且暴露的主要面(正常观察和翻盖打开时手机的前面)

3.7.2:

B级面:

暴露在外且在正常使用中不直接看到的次要表面及手机配件的外表面,如前壳、后壳、电池盖的侧面,天线的外表面等。

3.7.3:

C级面:

正常使用时看不到,只有在装卸电池或SIM卡时才可看到的内表面。

3.7.4:

D级面:

手机壳内部,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用户看不到的表面。

(此区域一般不作外观要求)

3.8验收标准及缺陷判据

3.8.1缺陷代码对照表见

代码

名称(单位)

代码

名称(单位)

N

数目(个)

D

直径(mm)

L

长度(mm)

H

深度(mm)

W

宽度(mm)

DS

距离(mm)

S

面积(mm2)

3.8.2:

A级面验收标准及缺陷判据

不良项目

测试工具

缺陷说明

缺陷等级

严重

主要

次要

CR

MAJ

MIN

尘点、杂质、气泡

目测,使用透明污点规

同色点D≤0.20mmN≤1;D≤0.15mm

N≤2(且DS≥20mm)

V

异色点D≤0.15mN≤1

V

指纹/脏污

目测

表面脏污需用清洁剂清除

V

裂痕/缺口

目测

裂痕、缺口不允许

V

背胶外露

边框平行目视

外露不允许

V

缓冲垫片

目测

从LENS外可见垫片外露

V

垫片粘贴不平整

V

尺寸

卡尺

超出图纸公差范围

V

披锋

目视

不允许

V

划痕(不允许硬划伤)

目测,使用透明污点规

细碎划伤L≤2mmW≤0.03mmN≤1

V

流水痕/熔接痕

目测

标准检验条件下可见(按限度样板执行)

V

凹痕缩水

目测

标准检验条件下可见(按限度样板执行)

V

纤维状毛絮

目测

W≤0.05mmL≤2mmN≤1

V

3.8.3:

B级面验收标准及缺陷判据

不良项目

测试工具

缺陷说明

缺陷等级

严重

主要

次要

CR

MAJ

MIN

错漏装

目测

标准检验条件下可见

V

尘点

杂质

气泡

目测,使用透明污点规

同色点D≤0.25mmN≤1;0.20

N≤2(且DS≥20mm)

V

异色点D≤0.15mmN≤2(且DS≥20mm)

V

指纹/脏污

目测

表面脏污需用清洁剂清除

V

裂痕/缺口

目测

裂痕、缺口不允许

V

尺寸

卡尺

超出图纸公差范围

V

披锋

目视

H≤0.05mm且不影响装配(按限度样板执行)

V

划痕(不允许硬划伤)

目测,使用透明污点规

W≤0.05mmL≤3mmN≤1

V

W≤0.05mmL≤2mmN≤2DS≥20mm

V

流水痕/熔接痕

目测

标准检验条件下可见(按限度样板执行)

V

印文

目测

漏印、错印、错字、模糊、丝印字体不可辨认

V

凹痕缩水

目测

标准检验条件下可见(按限度样板执行)

V

纤维状毛絮

目测

W≤0.03mmL≤2mmN≤1

V

3.8.4:

C级面验收标准及缺陷判据

不良项目

测试工具

缺陷说明

缺陷等级

严重

主要

次要

CR

MAJ

MIN

错漏装

目测

标准检验条件下可见

V

尘点

杂质

气泡

目测,使用透明污点规

同色点D≤0.30mm,且DS≥20mm允许二点

V

异色点D≤0.20mm,且DS≥20mm允许二点

D≤0.15mm,且DS≥20mm允许三点

V

指纹/脏污

目测

表面脏污需用清洁剂清除

V

裂痕/缺口

目测

裂痕、缺口不允许

V

尺寸

卡尺

超出图纸公差范围

V

披锋

目视

H≤0.2mm且不影响装配(按限度样板执行)

V

划痕(可允许硬划痕)

目测,使用透明污点规

硬划痕:

N≤1L≤2mmW≤0.2mm

V

细划痕:

W≤0.05mmL≤3mmN≤3;

W≤0.05mmL≤2mmN≤4(且DS≥20mm)

V

流水痕

/熔接痕

目测

标准检验条件下可见(按限度样板执行)

V

印文

目测

漏印、错印、错字、模糊、丝印字体不可辨认

V

凹痕缩水

目测

标准检验条件下可见(按限度样板执行)

V

纤维状毛絮

目测

W≤0.05mmL≤2mmN≤2(且DS≥20mm)

V

3.8.5A、B、C面验收标准及缺陷判据

3.8.5.1色差:

按标准色板ΔE≤1或者参照上下限度样品

3.8.5.2不可去除手指印及油渍:

不允许

3.8.6印刷外观检验标准

3.8.7颜色及色差规范

3.8.7.1颜色请按照封样的样件进行比对,色差依设计规格书的要求,产品色差值△Ecmc≤1.0

4.0组件装配标准

4.1螺母熔接:

无漏焊,螺母无下陷或浮高现象,熔接后无裂痕,外径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4.1.1螺母扭力:

螺母熔接后,用扭力螺丝刀测试大于或等于1.2kgf.cm为合格。

(需与底壳装配一起后再测扭力并检查底壳螺丝孔有无异常)。

4.1.2螺母拉力:

螺母熔接后,用拉力计测试大于或等于7.5kgf为合格。

4.1.3螺纹检测:

使用牙规检测,通端通、止端止。

4.1.4另:

当图纸对螺母检验有特殊要求时,按图纸要求处理。

4.1.5组合件配合:

组合件配合接口断差小于0.10mm,主底、主面配合间隙小于0.15mm为合格,翻面、翻底配合间隙小于0.20mm为合格,运动部位不允许有干涉及阻力,当具体机型有特殊要求时,按特殊要求处理。

4.1.6变形度(平整度)

4.1.7正常情况下≤0.15mm,当具体机型有特殊要求时,按特殊要求处理。

4.1.8扣位强度:

组合件试装3次,垂直按压熔接线位置,扣位无变形及脆断现象。

4.1.9熔接线强度:

对有明显熔接线的产品对熔接线处作120度弯折,均匀用力,正反各一次,不断裂为合格。

4.1.10双色USB塞拉力强度:

对每批外来双色USB塞抽5PCS做拉力测试,拉力为1.5kgf时停留十秒不分离。

4.1.11可靠性试验方法及标准按性能检验标准YF—PZ---041文件执行

5.0包装规范

5.1运输包装采用专用包装箱,运输包装须牢固可靠便于长距离运输。

5.2包装箱正面需清楚正确的标注出每箱零部件的名称、物料号、数量、颜色等。

5.3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得出现相互挤压,摩擦,散落等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