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教案.docx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教案.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教案
宝坻区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课题
角的初步认识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学会辨认角。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讲解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型
新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复习四个方向
在校园里找角
1、结合情境,认识角
在学生指角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告诉学生正确地指角的方法。
2、实际操作,丰富认识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3、在生活中找角
4、画角
先画角的顶点,再从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出示单元主题图:
同学们,请你认真观察这个校园都有些什么?
请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图中有正在锻炼的学生,正在踢足球的学生,还有拿三角尺的老师和修剪花木的老爷爷,这些情景都与角有关。
问:
你能在校园里找到我们数学课上学过的图形吗?
很好!
大家都很善于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校园。
其实,校园里还藏着一种图形,你们瞧(在主题图的钟面上、剪刀上、三角尺上呈现色线,表示出角)!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人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名字吗?
这些图形叫做“角”,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
(板书课题:
角的初步认识)
你们瞧!
刚才那位老师的三角尺老师也有。
谁上来指一指它的角在哪儿?
大家手里都有三角尺,请拿出来。
然后我们一起来像这样指一指,再用手顶一顶、摸一摸,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
看来,同学们对角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物品,请你指出这些物品上有角吗?
课件出示例1,让学生指角,每指完一个角,用红色线表示出角。
大家指的非常正确!
下面为了方便大家观察,老师隐去这些物品。
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角,这三个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在学生发现角的共同点的基础上,教师给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并得出结论:
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课件出示)
昨天老师让你们准备的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请拿出来。
下面请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用这些做成一个角,看谁最先做出来。
都做完了吗?
下面,老师有个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要使你做得角和你同桌做得角一样大,你们应该怎么做?
(得出叠合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老师也做了一个角,现在,请你想一想,要把你手中的角变得比我的角大,你该怎么办?
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向老师这样张开活动角,然后逐渐合拢活动角,并且认真思考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刚才我们用纸条做了活动角,你能用纸折出自己喜爱的物品吗?
(老师对你折的物品有一个要求,就是你折的物品中要有角。
)
同学们都很有创造力,而且也都正确地指出了角,值得表扬。
其实啊!
角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
下面,就请你和同桌一起,在我们教师中找一找,看看那些物体的表面有角。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也制作了角,现在我们来画角。
你认为角该怎么画?
教师示范画角,并说明:
先画角的顶点,再从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学生观察图,交流信息。
学生自由发言,只要有道理,教师要予以肯定。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动手做活动角。
学生思考
学生思考后,指名学生说一说,比一比。
学生思考后,全班汇报。
学生自由找角后汇报、
学生练习画角。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1.出示第6页第2题彩图。
这是小明的房间,你能帮他介绍一下四面的摆设吗?
2.一人说房间的陈设,一人绘制出平面示意图。
要求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
3.全班交流。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角,下面谁来说说,你知道了角的哪些知识?
学生思考后全班汇报,并说说理由。
学生反馈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反思
宝坻区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课题
第二课直角的初步认识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1、通过看一看、找一找、比一比、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初步认识直角。
2、会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直角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并会判断直角。
教学难点
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方法
观察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型
新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三、练习巩固
四、课堂小结
1、认识直角
(一)教学例3
小结
2、判断直角
教师讲解判断直角的方法:
(二)教学例4
1、画直角。
谈话: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你能说说角有什么特点吗?
要求学生拿出活动角学具做一个角。
教师分别选取不同大小的三个角画在黑板上,画完后,要学生分别指出三个角的顶点和边,教师一一板书。
教师指着直角说:
“大家看,这个角是不是与其它两个角不太一样?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直角。
(板书课题)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角吗?
(2)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直角
问:
刚才老师用三角尺上的哪个角画的直角。
现在请你拿出你们的三角尺,找一找你们尺上的直角。
小结:
每一个三角尺上都有一个直角。
(3)你能用纸折一个直角吗?
学生动手折一折。
指出折出直角的学生说一说折直角的方法。
(1)怎样才能检验我们折的角是不是直角呢?
引导学生说出:
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教师讲解比的方法:
先将三角尺上的直角的顶点和角的顶点重合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跟角的一条边重合在一起,看看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是不是与角的另一条边重合;如果没有重合在一起就不是直角;如果重合在一起就是直角。
(3)让学生用这个方法检验自己折的角是不是直角。
再让学生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周围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汇报。
(二)教学例4
1、画直角。
(1)你还能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干什么?
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如何画角的?
你现在能用三角尺画一个直角吗?
全班评价小结:
画直角难度比画一般的角要难一点,两条边的方向不能随便画,只能根据三角尺上直角来决定怎么画,强调直角符号必须是方方正正的,不要画成弧线。
1、完成教材40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八第5、6、7、8题。
(课件逐一出示,教师引导完成)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动手做角
学生交流
学生观察老师画的角。
学生回答
学生寻找,并指出直角。
小组交流。
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动手比一比,进行检验。
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动手尝试画直角。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
学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直角的初步认识
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顶点对顶点,一条边对一条边,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重合就是直角。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
科目:
数学
教学对象:
二年级
课时:
1课时
提供者:
王朝霞
单位:
何仉小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对乘法的第一次系统了解、认识。
教材在编排上紧紧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学生熟练而喜爱的游戏等活动,首先给学生呈现出几个相同加数求和的情况,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从而建立乘法的意义于头脑之中。
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一、以学生的活动情况提供同数相加的情况,引出乘法运算;二、进一步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联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材结合具体的事例,激发学生操作、观察等探究性的活动让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加深对乘法的理解和认识。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因数。
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知道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乘法在这儿是第一次出现,要让学生经历从相同数相加到乘法的转变过程,体会到出现乘法的必要性,尤其是当相同加数个数很多时,体会到用乘法计算的简便。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这些情景中感受生活中大量相同加数求和的事例,从而感受乘法意义。
让学生模仿着列出其他两个乘法算式,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乘法算式中的得数都是由加法得来。
引入乘法的过程:
一般加法算式——特殊加法算式——乘法算式。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难点:
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一、激趣引入
星期天到了,小明和他的伙伴正在一起玩游戏呢,让我们来看看吧。
这是什么地方呀?
你最爱玩什么项目?
学生高兴地回答:
游乐场
过山车、摩天飞轮、气球、桌子、椅子、树)
: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认识乘法建立概念
1、出示插图数一数:
摩天轮上共有几人
3、请分组汇报说说你们是怎样算的?
2)每个吊厢坐4人,一共有5个4相加,4+4+4+4+4+4=20还有别的算法吗?
3)2+2+2+2+2+2+2+2+2+2=20
10个2相加
4)6+6+6+6+6+6=36
6个6相加
4、师小结:
像上面算法来算,你觉得怎样?
对呀,太麻烦了.为了更简便地表示像这种有很多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板书:
“乘法”
5、同学来观察一下黑板上面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大家说得对,根据这些特点,我们把很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简化,如在相同加数和这加数的个数间写上一个符号“×”,叫乘号。
板书
1)1+1+……+1+1=20×1或1×20
2)4+4+4+4+4+4=5×4或4×5
3)2+2+2+2+2+2+2+2+2+2=2×10或10×2
4)6+6+6+6+6+6=6×6
用乘号“×”表示运算的式子叫做乘法算式,读做20乘1,1乘20, 5乘4,4乘5, 2乘10, 10乘2
即:
几个几相加写作:
几×几
读作:
几乘几
(20个)你是怎么知道的?
(每个车厢坐4个车厢,有5个车厢,就有5个4相加,一共坐了20个游客)
2、分小组讨论一下:
怎样数?
怎样算?
学生说算式。
太麻烦了!
有什么简便方法吗?
学生总结:
每个算式的加数都相同。
学生自由结组读一读,几乘几。
小组活动,集体评价乘法算式和乘号的写、读。
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这些情景中感受生活中大量相同加数求和的事例,从而感受乘法意义。
利用正、反例子增强对概念的辨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这些情景中感受生活中大量相同加数求和的事例,从而感受乘法意义。
三、尝试练习:
刚才学习了写、读乘法算式,学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
1、看小飞机里共有几人?
加法算式:
3+3+3+3+3=15
算式中有( 5)个(3)相加
乘法算式5 ×3 或3×5
小火车里共有几人?
加法算式:
6+6+6+6=24
算式中有( )个( )相加
乘法算式:
或
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
四、总结收获: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有什么收获
五、巩固练习。
例题下的做一做。
学生发言。
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说算式,
5个3相加
5 ×3 或3×5
(4)个6
4×6或6×4
由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
能熟练正确的计算,注意叙述计算过程。
对每个环节有针对性的小结,加深了对乘法的认识。
七、教学评价设计
学生自我评价表
评价项目
优 秀
良好
一般
学习数学的兴趣
认真听老师讲课
参与小组合作、交流
积极回答、思考问题
指出同学错误解答
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本节课的收获方面
八、板书设计
加法算式:
3+3+3+3+3=15
算式中有( 5)个(3)相加
乘法算式:
5 ×3 或3×5
九.教学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它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十分重视数学来源于生活及学生实际操作,首先通过学生比较熟悉而又十分喜爱的游乐园引起学生的兴趣,为认识乘法作准备。
接着让学生用小棒摆各种各样的图案,由同数连加算式引出乘法。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二个知识点:
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
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
通过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以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本课。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识别相同加数,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而我在教学中只轻轻地点了一下,致使有很多中下生不能列出正确的乘法算式,影响了教学效果。
这节课使我认识到:
信任学生,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自己去学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讲的,让学生自己去讲。
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
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科目:
数学
教学对象:
二年级
课时:
1课时
提供者:
王朝霞
单位:
何仉庄小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因数、积在乘法算式中的位置。
2.会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它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首先通过学生比较熟悉而又十分喜爱的游乐园引起学生的兴趣,为认识乘法作准备。
接着由同数连加算式引出乘法。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二个知识点:
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
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正确运用连加来解决问题,知道连加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难点:
正确运用连加来解决问题,知道连加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看昨天的三个小朋友又给我们带来了
(1)出示例2挂图。
(2)提问:
每束有几个气球?
(5个)
一共有几个气球?
(15个)
如果用加法计算,加法算式怎样写?
板书:
5+5+5=15
5×3=15
3×5=15
这两道乘法算式该怎样读?
(读作:
5乘3等于15,3乘5等于15)
(二)探究新知
教学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都有名称,同样的,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也都有名称。
乘号左边的数称为因数,乘号右边的数也称为因数,它们相乘的结果称为积。
板书:
5+5+5=15
5×3=15
3×5=15
因因积
数数
(4)提问:
在乘法算式中“5”称为什么数?
“3”称为什么数?
“15”称为什么数?
(5)完成课本第47页的“做一做”。
①让学生仔细观察图。
②提问:
图中画的是什么?
每串都有几把钥匙?
一共有几串钥匙?
一共有几把钥匙?
、
你是怎样计算的?
③让学生在书上列式计算。
学生计算,并汇报计算结果和过程。
(因数)
(因数)
(积)
学生数后回答问题。
汇报计算过程。
(用乘法)
准确快速计算出结果,明确本节课目标
让学生熟记乘法各部分的名称,有利于理解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练习九的第1题。
(1)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
(2)提问:
图上画的是谁在做什么?
每个跷跷板上坐着几个小朋友?
有几个跷跷板?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你是怎样计算的?
2、练习九的第2题。
让学生看4×5,并请学生读出这个算式。
3.练习九的第3题。
该题是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小朋友在玩跷跷板)
(4个小朋友,其中左边坐2个小朋友,右边也坐2个小朋友。
)
(8个)
学生在书上列式计算。
学生读出其他的算式,同桌同学互相检查读得是否正确?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时,指名学生说说理由。
用多种形式练习,及计算过程的强烈对比,达到熟练计算。
四、全课小结。
五、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例题下面的做一做
通过练习,同学们能够从乘法的含义出发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
七、教学评价设计
学生自我评价表
评价项目
优 秀
良好
一般
学习数学的兴趣
认真听老师讲课
参与小组合作、交流
积极回答、思考问题
指出同学错误解答
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本节课的收获方面
八、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5+5+5=15
5×3=15
3×5=15
因因积
数数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初次认识乘法,所以我们这节课的设计就要从加法入手。
先出示情境图,根据发现的信息来提问题,分别从开小火车的有多少人,做碰碰车的有多少人及跳绳的有多少人,这些问题入手,大部分孩子都能列出加法算式来,教师板书,继而同学们来观察这几个加法算式有无共同的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算式都有相同的加数。
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主要注重对孩子们语言表达上的培养和行为习惯上的养成。
另外,在总结乘法算式的过程中,利用我们之前的发现使学生们意识到: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算式,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换句话说,只有有着相同加数的算式才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在学习把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的过程中,使学生们认识到如:
4+4+4+4+4这5个4相加既可以写成5×4也可以写成4×5,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会分不清加数和个数,比如3+3写成乘法算式,有个别同学会写成3×3,针对这一情况,我会重新让学生去回忆并理解几个几相加就是几乘几。
这一节课是认识乘法的起始课,使学生学习并运用乘法口诀的基础,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在平时计算过程中经常见到几个几相加,却并未真正的运用过。
所以,这一节课就是培养学生认识到加法与乘法关系的一个过程,使学生加深了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学生们的掌握总体不错。
宝坻区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课题
5的乘法口诀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1、 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1一5的乘法口诀。
2、 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3、 通过乘法口诀的学习,训练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记住1一5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通过乘法口诀的学习,训练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讲解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型
新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旧知
二、新课自主探究
三、巩固练习
四、拓展性练习
2.师生对口令。
1)请大家用小棒摆出一把小伞,你摆一把小伞用了几根小棒?
就是几个5?
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
(1×5=55×1=5)
1、对口令。
开火车。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乘法。
生活中哪些情况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用乘法计算的确很简便。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乘法口诀。
它能让我们计算得更快。
想学吗?
今天我们来摆小棒学数学。
1、数数
请小朋友们拿出5根小棒。
请问,用5根小棒你可以摆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你们摆的真漂亮。
摆一我个这样的图形们用了几根小棒。
如果我们要摆两个呢?
摆一摆,数一数。
三个呢?
四个?
五个?
跟学生一起数一数。
根据摆好的图案5个5个数数。
(一个五是五,二个五是十……)
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写出课题“5的乘法口诀”。
2、下面我们来根据我们的小棒来编口诀。
刚才我们数小棒的过程你能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吗?
1个5,怎样列式?
2个5?
……
再次数数。
你们知道吗?
其实刚才你们在数数时已经编出了5的口诀了。
瞧,一个五是五,二个五是十……
那么人们为了方便记忆。
写成口诀。
将部分字擦去。
和学生齐补写口诀。
5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记住它?
3、游戏:
拍手数数说口诀。
和学生说明注意事项和具体要求。
2、把口诀填完整。
3、小白兔拔萝卜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5的乘法口诀,你们看5的口诀共有几句?
怎样才能更好更快的记住这些口诀呢?
你有什么好办法?
把你的好办法说给大家听听。
老师说出口诀的前半部分,
大家齐背1~4的乘法口诀。
学生观察每摆一个要用5根小棒。
一起读口诀。
那么1×5=5 5×1=5
口诀怎样编?
试一
学生分组摆小棒
学生总结方法
(每句口诀之间都差5)
学生记忆5的乘法口诀。
学生补充口诀的后半部分。
板书设计
5的乘法口诀
1×5=55×1=5一五得五
2×5=105×2=10二五一十
3×5=155×3=15三得十五
4×5=205×4=20四五二十
5×5=25五五二十五
教学反思
宝坻区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课题
2、3、4的乘法口诀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知道2、3、4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
2、初步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教学重点
1是使学生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
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理清与加法的联系。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讲解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型
新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