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06963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8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学设计.docx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学设计.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学设计.docx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学设计

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学习目标]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1.重点:

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理论战果;“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经济建设失误;“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

2.难点:

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用生产关系变革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政治原理,理解“一化”与“三改”之间的内在关系。

[自主预习·探新知]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奠定基础

(1)人民政府领导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2)建立在没收官僚资本基础上的国营企业和新建国营企业迅速发展。

2.指导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

(1)制定:

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

(2)方针: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3.建设起步——第一个五年计划

(1)基本任务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②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工业化成就:

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3)意义:

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制度确立——三大改造

(1)措施

①农业:

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②手工业:

手工业者纷纷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推动下,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2)结果

①1956年底,中国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②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3)评价

①进步性: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局限性:

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缺点。

[易错警示] 过渡时期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所谓“过渡”是指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此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二、曲折发展的十年

1.《论十大关系》

(1)发表:

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2)意义:

实际上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

2.中共八大召开

(1)召开:

1956年9月在北京召开。

(2)内容

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意义:

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3.探索中的失误

(1)原因

①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在理论和思想上还缺乏深刻的认识。

②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

(2)表现: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影响:

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4.国民经济的调整

(1)开始:

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2)方针:

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3)结果:

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5.建设成就

(1)工业:

建成了武汉、包头等钢铁基地,形成了十几个基础行业。

(2)交通:

全国除西藏以外的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

(3)能源:

石油实现了自给,中国人结束了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

[易混易错] “大跃进”属于社会生产力发展范畴,错误的根源在于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变革生产关系的范畴,根源在于生产关系变革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1.经济混乱

(1)原因:

“文化大革命”爆发,掀起“全面夺权”狂潮。

(2)表现

①国民经济计划被废置,国民经济的运行失去控制。

②全国交通运输阻塞,大批工矿交通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③各地工矿企业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下降。

④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2.局部整顿

(1)周恩来的调整

①背景:

1971年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②措施:

恢复各种规章制度,重申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③结果:

国民经济有了起色。

(2)邓小平的整顿

①背景:

在毛泽东的支持下,邓小平主持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

②措施:

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对交通运输、钢铁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作等进行整顿。

③成果:

国民经济开始了恢复和发展。

④结果:

由于“四人帮”的阻挠,刚出现好转的经济形势再次遭到破坏。

3.“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影响

(1)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

(2)拉大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知识网络(教师用书独具)

知识精要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标志着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开始。

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建立。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阶段。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和中共八大的召开,成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3.“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严重的破坏,使中国丧失了一次宝贵的发展机遇。

[合作探究·攻重难]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史料一]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在5年内(1953—1957年),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投入总额为766.4亿元,相当于7亿两黄金。

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占总额的55.8%。

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是重点,占58.2%,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壮举。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苏联援建的156项大中型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

(1)结合史料一,归纳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特点。

[史料解读] 抓住关键信息:

“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占总额的55.8%”“工业是重点”“集中在东北地区”,分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提示】 优先发展重工业及交通运输业;重点发展区域在东北地区。

[史料二] 下面是1950—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以工业总产值为100,不包括手工业)

(2)史料二反映出1950—1956年我国经济成分有什么变化?

这种变化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史料解读] 史料隐含两层信息:

一是资本主义工业逐渐消失;二是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上升。

【提示】 变化:

社会主义工业和国家资本主义工业所占比重迅速增加,资本主义工业所占比重逐渐缩小,直到最后消失。

意义:

标志着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全面认识第一个五年计划

(1)特点

①改造与建设并举(或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

②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举。

③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④渐进性和长期性。

⑤一体(主体:

工业化)两翼(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相辅相成。

(2)实质:

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3)成因

①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②从现实的需要看,我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③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化的速度都比较快。

社会主义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的经验中,也是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④从各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失误及教训

(1)失误

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主张多快好省,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②“大跃进”:

以“大炼钢铁”为中心,国民经济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追求“一大二公”,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

④十年“文化大革命”:

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使经济建设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2)教训

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放在第一位。

③重视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不能盲目追求高速度,要科学发展。

④避免追求过高的公有化程度,以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当堂达标·固双基]

1.在生产力方面,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强调的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经济体制改革

C.进行三大改造D.恢复国民经济

A [优先发展重工业属于生产力的范畴,故A项正确;B项不属于“一五”计划的内容,故排除;进行三大改造属于改革生产关系,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恢复国民经济是“一五”计划实施的条件,不属于“一五”计划的内容,故D项错误。

]

2.“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

”这首歌谣反映了(  )

A.人民公社化运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

C [根据歌谣中的“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并结合1953—1956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把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互助组和合作社,故选C项;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

3.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了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

A.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B.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C.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D.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A [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情况下,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故A项正确。

]

4.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是“综合平衡”。

该对联出现的背景是(  )

【导学号:

97372033】

A.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B.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C.中共中央纠正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D.中共八大召开,提出尽快把我国由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C [本题材料提到1962年的一副对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中央纠正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因此选C项。

A、B、D三项都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

]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为提交中共八大开会讨论,中央有关部门先后提出的三份“二五”计划中粮、棉、钢产量在1962年应达到的指标(先后提出的三个方案):

粮产量

棉产量

钢产量

方案一(1955年夏)

4600亿斤

4300万石

1100万吨

方案二(1956年1月)

6400亿斤

7000万石

1500万吨

方案三(1956年8月)

5000亿斤

4800万石

1050万~1200万吨

材料二 我们有六亿多人口,我们党同六亿多人口结成了血肉的联系,依靠这个伟大的力量,凡是人类能够做的事,我们都能够做,或者很快就能够做,没有什么事我们不能够做到。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报告

材料三 1961年应适当地缩小基本建设的规模,调整发展的速度,在已有的胜利的基础上,采取巩固、充实和提高的方针。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议

(1)从材料一中的数据中可以看到中共八大召开前,党和政府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强调了什么?

忽视了什么?

这种指导思想导致了实践中怎样的严重错误?

(3)材料三中1961年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速度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中所说的“已有的胜利”是事实吗?

你的理由是什么?

决议中的这种说法反映了什么问题?

【解析】 从材料一中的三个方案,可以看出其中的数字出入很大,其原因是此时一种“左”倾思想抬头,因此第二个方案做了大幅度的提升,而中共八大召开之际,党相对比较理性,因此第三个方案做了调整;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左”倾思想抬头;材料三因为刚刚经历过三年经济困难,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指引下,经济政策趋于理性,但“左”倾错误并未得到根本的纠正。

【答案】 

(1)材料一中的方案二数据反映追求高速度的倾向,后来调整了经济指标,反映出从实际出发,稳步前进的指导思想。

(2)材料二强调了主观能动性,追求高速度。

其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实践中的错误:

掀起“大跃进”的高潮,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3)实质是部分纠正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材料中所说的“已有的胜利”并非事实,因为当时国民经济出现异常困难的局面。

决议中的这种说法反映出对“左”倾错误的认识不足,“左”倾错误并未得到根本的纠正,而最终发展为“文化大革命”的极端“左”倾错误。

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1.重点: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工作重点转移的战略决策及其历史意义。

(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及其对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作用;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难点:

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内容及其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意义。

[自主预习·探新知]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

1.会议召开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2.主要内容

(1)思想路线:

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2)政治路线:

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经济总方针:

实行改革开放。

①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②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③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提出应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等。

④实行对外开放。

3.历史意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开始了从“以阶段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3)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图解识记]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改革:

从农村到城市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原因

①在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中,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

②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徘徊不前。

(2)措施:

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体的责任制。

(3)过程

①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

②安徽、四川等省的一些地方推行联产到组和试行包产到组等责任制。

③1980年,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取消人民公社。

④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使“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责任制迅速推广。

⑤1983年初,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已达93%。

(4)意义

①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

②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③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开始: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国有企业。

(2)内容

①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②任务: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③管理体制:

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

(3)结果

①到1987年,全国有80%的国营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②企业内部实行以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也迅速推进。

[易错警示] 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两点误区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过程

(1)设立经济特区

①背景: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②设立:

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后来又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③意义:

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①概况:

1984年5月,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②意义:

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

(3)开辟经济开放区:

从1985年起,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4)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2.对外开放格局

(1)形成:

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2)特点:

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

(3)意义:

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概念阐释] 经济特区

我国的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知识网络(教师用书独具)

知识精要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工作重点转移、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的标志。

2.中国的改革从农村起步,迅速向城市推进。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和国有企业的改革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活力。

3.从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上海浦东,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合作探究·攻重难]

全面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史料一] 联产承包责任制采用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

——1983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相关史实,从农业与市场关系变动的角度分析我国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产生的意义。

[史料解读] 1983年的《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介绍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关键信息:

“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促进……”说明了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

【提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注重农业的市场导向,发展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为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史料二] 用农民的话来说: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完成国家的,交足集体的,剩多剩少全都是自己的”;农民取得了对农产品的实际支配权。

所以说这种办法“责任明确,利益直接,方法简单,群众放心”。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还是公有的?

[史料解读] 史料二表明了经营方式和产品分配方式上有所变化。

【提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公有制基础上对集体经济的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进行的改革,农民有生产、分配的自主权,但没有土地的所有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原因、特点及其实质

(1)原因

①人民公社体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②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及其实行具有群众基础。

(2)特点:

它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前提,坚持了农村的社会主义制度;它把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创举。

(3)实质: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是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

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特点

(1)全方位:

指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

我们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系。

(2)多层次:

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3)宽领域:

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

[当堂达标·固双基]

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

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

B.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C [关键在于提取关键信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重新焕发生机”,综合这些信息,可以判断符合题意的是C项,而A、B、D三项都是具体的单方面的表现。

]

2.1952年底,中共中央就认为:

个体农民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只有允许这种竞争,才能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把农业经济发展起来。

中共大规模实践之开始于(  )

A.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B.大力地发展乡镇企业

C.成立高级生产合作社

D.推广家庭承包责任制

D [A、C两项都是实行集体经营的模式,与题意不符,故排除;乡镇企业与农民积极性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家庭承包责任制实行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D项正确。

]

3.长期以来深圳市都实行“一市两制”。

目前深圳市正酝酿着将其实行范围由目前的四区扩大到包括宝安、龙岗在内的六区。

届时,宝安、龙岗两区将享受(  )

A.高度的自治权B.特殊的社会制度

C.部分政治主权D.特殊的经济政策

D [本题考查经济特区的含义。

特区的“特”是指在经济领域实行特殊优惠政策。

]

4.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193个,1997年为668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

这主要是由于(  )

A.经济特区的设立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

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B [从材料的描述可以看出,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数量增加很快,这应是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的结果。

经济特区只是五个城市;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只是促进原有城市的发展,并不能形成新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城市内部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城市数量增长无关。

]

5.1984年邓小平讲到:

“除现在的特区之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