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期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论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04758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期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职业期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职业期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职业期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职业期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期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论文.docx

《职业期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期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论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期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论文.docx

职业期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论文

 

职业期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

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在短期内迅速激增,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引起社会各界包括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整个社会就业观念随着就业市场的巨大变化发生了相应转变。

对于大学生就业群体而言,尽管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国家就逐步取消了大学毕业生国家分配制度,采取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但是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依旧保持着精英教育时代的许多特征。

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和择业态度不切实际,己严重影响到大学生就业。

因此,对于高校而言,在努力开拓就业渠道的同时,帮助毕业生根据市场需要和个人理想,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期望,对其顺利进入就业状态,达到较高的就业满意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职业期望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角度进行研究,探讨了职业期望内外部维度与就业的关系以及人口特征变量在职业期望对就业影响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对职业期望与大学生就业影响关系的研究,旨在帮助大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期望,做好职业规划,这对于解决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及劳动力市场人才缺乏的“双难”局面,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本研究以安徽省、河北省和北京市内10所大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问了796名被试,其中有效问卷696份,有效回收率为87.44%。

通过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交互作用分析,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到如下研究结论:

(1)通过对职业期望的内部维度进行验证性因素结构分析,职业期望可分为F1经济地位维度、F2声望地位维度、F3政治权力维度、F4文化资本维度、F5内在价值维度和F6职业环境维度。

相对于F6职业环境维度、F4文化资本维度和F2声望地位维度而言,毕业生对职业期望的F1经济地位维度最为重视,其次分别为F3政治权力维度和F5内在价值维度。

(2)毕业生的职业期望与毕业生的性别、专业、家庭背景、生源所在地以及专业课成绩显著相关。

(3)在本次调查中,毕业生就业选择差异较大。

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与毕业生的性别和专业显著相关,与家庭背景、生源地不显著相关。

(4)本文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评价观和择业观的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

职业期望、大学生、就业、影响

 

Abstract

WiththedeepeningofChina'ssocialistmarketeconomicsystemcontinuouslyimprovedandthehighereducationreform,thehighereducationofourcountryisbecomingmoreandmorepopular.Fromtheuniversityenrollmentin1999,universitygraduatestoincreaserapidlyintheshortterm,theproblemofemploymentofuniversitystudentsisbecomingmoreandmoreserious,causedthesocialfromallwalksoflifeincludingtheattentionofgovernmentdepartments.

Nearlythirtyyearsofreformandopeningup,thewholeconceptofemploymentsocietywithgreatchangesintheemploymentmarkethadthecorrespondingtransformation.Employmentforcollegestudentsgroups,althoughthelastcentury90'scountriesonthephasingoutofthenationaluniversitygraduatesdistributionsystem,universitygraduatesemploymentsystemtoadapttomarketeconomysystem"theindependentchoosingprofession,two-waychoice",buttheuniversitygraduatesoccupationexpectationstillmaintainedmanyfeaturesofeliteeducationera.Universitygraduatesemploymentandcareerattitudesunrealistic,hasseriouslyaffectedtheemploymentofUniversitystudents.Therefore,theUniversity,openupthechannelsofemploymentintheeffortsatthesametime,helpthegraduatesaccordingtothemarketneedsandpersonalideals,theestablishmentofscientific,reasonableOccupationExpectation,thesmoothentryintothestateofemployment,hasimportantpracticalsignificancetoachievehigherjobsatisfaction.Thispaperfromtheoccupationexpectationeffectoncollegegraduatesemploymentperspective,discussestheOccupationExpectationinternalandexternaldimensions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employmentanddemographicvariablesintheOccupationExpectationontheemploymentimpactof.ThroughthestudyontheinfluenceoftheemploymentrelationshipOccupationExpectationandstudents,tohelpstudentsbuildascientific,reasonableOccupationExpectation,goodoccupationplanning,thelackofresolvethecurrentuniversitygraduatesemploymentandlabormarketthetalentof"doubledifficult"situation,havecertainrealisticvalue.

ThisresearchtakesAnhuiProvince,HebeiprovinceandBeijingcityof10universitystudentsastheresearchobject,questionnairesurvey,visitedthe796subjects,ofwhich696validquestionnaires,theeffectiverecoveryrateis87.44%.Throughtheanalysisofdescriptivestatistics,correlationanalysis,regressionanalysisandinteraction,calculationandanalysisofthecollecteddata,conclusionofthestudyareasfollows:

(1)Forconfirmatoryfactoranalysisthroughtheinternaldimensionsoftheoccupationexpectation,occupationexpectationcanbedividedintoF1economicstatus,prestigeandstatusdimensionF2dimension,F3dimensionofpoliticalpower,culturalcapital,F4dimensiondimensionsintrinsicvalueF5andF6occupationenvironmentdimension.ComparedwithF6,F4occupationenvironmentdimensionofculturalcapitaldimensionandF2dimensionofprestigeandstatus,economicstatusdimensionF1graduatesoccupationexpectationvaluemost,followedbyF3politicalpowerdimensionsandF5dimensionsintrinsicvalue.

(2)OccupationExpectationandgraduatesofgender,major,familybackground,sourcelocationandspecializedcourseachievementsignificantlyrelated.

(3)Inthissurvey,theemploymentofgraduateschoosedifference.Jobsatisfactionwassignificantlycorrelatedwithgenderandprofessionalgraduates,andfamilybackground,thesourceisnotsignificantlyrelatedto.

(4)Thispaperproposesguideuniversitystudentstoestablishacorrectviewofoccupationevaluationandcareerconceptoftheproposalofafewcountermeasure.

Keywords:

OccupationExpectation,collegestudents,employment,influence

 

1绪论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

”随着经济体制转变和社会转型期的到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不断影响着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结构,从而进一步影响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参与和就业状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和大学生职业期望多元化发展态势的出现,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包括各级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

1.1研究背景与问题

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6月,全国115万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为70%;2002年6月,145万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为64.7%;2003年全国共有各个层次的大学毕业生212.2万人,至2003年7月底,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67%;2004年毕业的280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为61.3%;2005年毕业的340万人学生,就业率为72.6%。

可见,近年来,虽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处于一个较稳定的水平,但大学毕业生待业积压的人数较大,社会反响强烈,就业总体形势比较严峻。

职业期望集中反映了大学生的职业需要、职业理想、职业兴趣、职业行为倾向等多方面的心理特征,它不仅影响到大学生将来的职业选择与定向以及职业的成就,同时也影响到大学生的个人成长与发展。

时至今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初步确立,我国高等教育也已完成了由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历史转变,那么,今天的大学生的职业期望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他们在职业选择方面又具有怎样的特点,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于近期对安徽、河北、北京8所学校近700名在校大学生做了专门的调查研究。

2文献综述

2.1职业期望研究

职业期望,又称职业意向,是个体对某种职业的渴求和向往,是个体对待职业的一种态度和信念。

职业期望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是职业价值观的外化,也是决定个人职业价值选择的内在动力源。

每个人的职业价值观不同,体现出来的职业期望和职业选择行为也不同。

职业期望直接影响人对职业的选择,并进而影响人的整个生活。

一个人的择业目标是否能够实现,除了个人才能、机遇等条件之外,主要决定于个体的职业期望是否合理。

职业期望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态度和劳动积极性,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正是由于职业期望对人的这种重要性,国内外的学者对职业期望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国内外直接针对职业期望的理论研究较少,多以实证研究的方式调查职业期望的构成和特点,而且这方面研究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居多。

职业期望中包含几种职业价值取向,在很多情况下国内外学者对职业期望和职业价值观不作区分,其中居主导地位的职业价值取向对职业期望起决定作用。

2.1.1国外关于职业期望的研究

国外关于职业期望的研究是随着职业指导工作和职业心理学的发展而兴起并不断深入的。

1908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发现许多青年人离校后失业,不是他们没有能力,也不是社会缺乏就业机会,而是他们投有遇到他们期望的工作。

于是在他的倡导下,设立波士顿地方职业局,专门从事职业指导工作和有关的职业理论研究。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理论界首先对以职业期望为中心的择业问题进行了研究。

五、六十年代,职业心理学研究成为西方国家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

国外对大学生职业期望状况研究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研究在校大学生收入预期。

Betts发表的关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1269名在校生收入预期的报告,Dominitz和Manski对威斯康星州120名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收入期进行的合作研究,以及欧盟十国在1999一2001年间对高校学生就业预期开展的联合调查研究,都是这方面的代表。

尽管它们的研究方法各异,研究重点也各有侧重,但都获得了一致的研究结论,即高校学生通常都会高估自己的预期收入;他们的收入预期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收入预期会受到性别、家庭背景、学校、专业、年级、成绩、求职信息来源等因素的影响;本科学生一般是在四年级才形成关于收入预期的成熟想法等。

这些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印证并完善了人们对高等教育投资预期和投资回报的既有认识。

由于学者们的职业心理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他们的职业期望理论也有相当大的差异,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

(1)金兹伯格等人(Zinzberg,Ginsburg,Hernia1951)的职业发展理论模型。

他们认为职业发展包括三个阶段:

①幻想阶段(n岁前);②尝试阶段(11一l8岁);③现实阶段(18一20岁)。

在尝试阶段,青少年学会以个人能力为核心,增强自己感兴趣方面的能力,开始了解职业价值,并在考虑个人及社会需要的基础上统整与职业选择有关的资料,确定未来职业方向。

(2)塔德曼和哈瑞(Tiedeman、Hara1963)的职业发展理论。

该理论认为生涯发展的历程事实上就是个人所做一连串抉择的总和。

他们认为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可以分为预期和实践两大时期,其中预期时期需借助丰富多采的探索活动来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职业世界,并逐渐建立一种个人与工作协调统一的状态。

(3)霍兰德(Holand1966、1973)的个性类型与职业类型学说。

霍兰德的职业选择学说为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霍兰德将职业的选择看成人格特征的表现,并提出了现实型、探索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习惯型六种人格类型和与之相应的六种职业环境。

(4)霍波克(Hoppock)提出了职业选择必须适合个体需要的理论。

霍波克认为不同社会群体中的不同个体,由于其家庭背景、所受教育和个人状况不同,他们的职业期望也各不相同。

如有些人择业主要是为了满足个体的基本需要,而另一些人则为了发展和完善自己、为了充分施展自己的潜能。

一个人的需求层次越高,他就越重视选择职业是否能符合个人的发展,对职业的期望往往也越高。

(5)塞普尔(Super1957、1963)提出了职业发展的自我概念理论。

塞普尔认为人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并且前一阶段发展任务完成与否,影响到后一阶段的发展情况。

他认为职业选择可分成五个基本阶段:

1.形成期(14一18岁)相当于中学,对工作有初步的想法;2.探索期(18一20岁)相当于中学、中专毕业到上大学,根据职业爱好缩小职业选择范围,从而迈出职业选择的第一步;3.建立期(21一24岁)根据职业爱好完成训练并受雇,相当于大学;4.维持期(25一35岁)安于适应的职业选择;5.巩固期(35岁以后)地位提高,出成就。

其中青年时期是一个关键期。

在这个阶段,他们修正和形成一种新的自我想象和自我概念通过选择使其快乐、成功和有益于社会的职业来检验自己的自我概念。

该理论还认为职业的选择及发展是一个发展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体探索和担任职业角色,自我概念也得到了发展。

个体通过检验各种角色扮演经历来增进对自己的观察了解,当自我概念发生较大分化时,其一个特殊方面即职业自我概念就成为青年职业选择的关键因素。

塞普尔于1957年提出了人们在择业时最重视的15个条件。

后来,金耐(Kinnance)等人1961年将其缩减为独立性和多样化、工作条件和同事、社会和艺术、安全和福利、名望及创造性等6个纬度。

1982年拉斯堡(Lar.ebeau)则抽取了名望、利他、满意、个人发展等4个因素,总的来看,他们倾向于把职业期望纳入个性(人格)的范畴。

2.1.2国内关于职业期望的研究

吴谅谅、李宝仙在对杭州三所大学进行职业期望的调查时,把声望地位和稳定性、内在价值、外在价值作为职业期望的主要维度。

调查显示,职业期望中最重要的项目顺序依次是:

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收入高、能提供进一步受教育的机会、机会均等和公平竞争、福利好以及符合兴趣爱好。

在这6项中,各有三项是属于外在价值维度和内在价值维度,但没有一项属于声望地位稳定性因素。

同时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认为最不重要的6个项目是容易成名成家、单位级别高、单位规模大、有出国机会、单位知名度高和较高社会地位。

除有出国机会这一项外,其余都属于声望地位因素。

于海波、张进辅研究90年代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时,经济收入是大学生所考虑的重要的因素。

早在80年代初的许多研究显示:

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标准中“经济收入”这一因素并未成为主要因素,那时大学生的择业标准凡乎都是为了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

詹万生等198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经济收入高”被排在了第四位,而“学习条件好”和“社会地位”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这反映了当时大学生更看重知识的渴求和职业的声望,而不把经济收入作为职业选择的主要动力因素。

与之相似,张进辅等在1989年的研究结果是,大学生优先考虑的择业因素中前三位分别是:

有所作为、符合个人兴趣、自主性强;而且男女各类大学生选“能发挥专长、有所作为”一项的人都占一半左右,表明大学生择业时非常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

宁维卫1990年的研究结果是大学生择业时较重视成就、独立性和创造性等自我发展因素。

但到了1996年北京大学团委的调查结果是:

把“经济收入高”作为影响择业的重要因素的学生比例竟高达73.3%。

郑伦仁在1997年的研究结果显示出“经济价值”的地位比宁维卫的研究结果更重要了,丁雪红1998年的研究证明大学生最关心的职业外在动机是物质利益。

凌文轮教授1999年的研究结果中“收入高”也被列在了前面。

这说明在90年代“经济收入”这一因素已成为大学生择业的最重要的条件,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

同时,有利于自我发展也一直是当代大学生择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上述张进辅、宁维卫等人的研究结果已证明自我发展因素是大学生择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北京市教工委在1992年和1993年的调查结果也反映了这个特点,大连市93年左右的一份调查资料也显示,把“有利于发展个人才能”作为择业考虑的首要因素的学生居第一位。

丁雪红1998年的研究证明大学生最关心的内在动机是能力和挑战等自我实现的动机因素。

凌文栓教授1999年的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男大学生还是女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考虑的择业标准是:

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收入高,能提供进一步受教育的机会,这里除“收入高”之外其余均属于自我发展因素。

有利于自我发展、发挥个人才能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关注,从中可以看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主导需要。

但此处的自我实现正如罗尼在分析中国和日本职业价值观时所指出的那样:

这种自我实现是一种集体化的自我实现,因它是以得到集体和社会的承认为基础的。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A·萨谬尔森也认为:

在社会完全平等竞争的情况下,自身价值的实现过程也是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

这与凌文轮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

大学生在强调自我发展的同时也强调了机会均等、公平。

进入21世纪,当代大学生评价职业的主要参数是:

经济收入、个人发展、社会地位、专业知识和职业的稳定程度。

胡玉东在对南京邮电学院2001届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毕业生择业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是:

发展前景、经济收入、专业对口、工作环境。

叶文振等在对厦门大学2002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问卷调查时,大学生就业期望的主要因素是收入、单位行业、单位性质和工作地点。

何苗等在对2002年东南大学应届毕业生进行调查时结果显示:

“薪酬和待遇”在整个选项中最突出,首选项人数是最多的,为43%;把它纳入前三项选择的高达86%,而“实现自我价值”选项为21%,居第二位;“兴趣爱好”首选项为18%,居第三位;在“工作环境”和“就业地区”选项上进入前三项选择占46%,而对于“专业对口”和“社会需要”却不太看重,首选项都仅为3%,选择作为前三项的也只有18%和10%。

表明大学生在对职业价值评价标准上,把“经济收入高”、“能发挥个人才能”、“工作环境优越”作为重点考虑的前三项职业评价标准。

2003年丁大建、高庆波在对北京地区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意愿调查中结果显示:

大学生择业时最看重的因素是个人的发展与晋升居第一,工资福利和就业地区紧随其后。

3项的得分差异不大,重要性指数都在20%到25%之间,或许这也说明3个要素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数据表明了当代大学生的职业观具有如下特点,即:

以个人发展为目标,以经济利益为导向,以就业地区选择为保障。

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讲,个人的发展是就业的基本目标;而对是否达到了目标,则是以经济利益即工资福利的获得来衡量,由于中国户籍制度的限制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一的巨大差异,就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