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基本计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044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带式输送机基本计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带式输送机基本计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带式输送机基本计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带式输送机基本计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带式输送机基本计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带式输送机基本计算.docx

《带式输送机基本计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式输送机基本计算.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带式输送机基本计算.docx

带式输送机基本计算

带式输送机基本计算

带式输送机基本计算

带式输送机生产率计算

生产率(输送量)是带式输送机的最基本的参数之一,是设计的主要依据。

定义:

所谓生产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输送物料的数量:

容积生产率单位M

分:

质量生产率单位kg3;或;生产率主要取决于与两个因素:

a.承载构建单位长度上的物料重量q物

b.承载构建的运动速度V

生产率计算通式:

Q计=3600q物⋅V=3.6q物⋅V()1000

q物的计算:

物料的种类有关(堆积密度r);

q物与:

输送的方式有关(连续、定量、单件);

对带式输送机而言物料的输送为连续流,则:

q物=1000rFl=1000F⋅r(kg)l

式中:

r-物料堆积密度tm3;

F-物料横截面积m2。

其中:

物料最大的横截面积为:

F=F1+F2

F1-上面弓形面截;

F2-下面近似梯形面截。

F1=[l3+(b-l3)cosα]2tgϕ6

(b-l3)⎡⎤⎡(b-l3)⎤F2=⎢l3+cosα⎥⎢sinα⎥2⎣⎦⎣2⎦

式中:

b-运输带可用宽度,m,可按以下原则取值:

B≤2m时,b=0.9B-0.05m;B≥2m时,b=B-0.25m;l3-等长三托辊(中间托辊)长度,m;对于一辊或二辊的托辊组,则l3=0;ϕ-物料的动堆积角,可查表,度;α-槽角,度。

F值也可查表。

生产率的计算:

Q计=3.6F⋅V⋅k⋅r(t)

式中:

V-带速,;

k-倾角系数,倾斜布置输送机引起物料截面积折减系数,按下式计算或者查表。

k=1-F1(1-k1)F

式中:

k1-上部物料F1的减小系数。

cos2δ-cos2ϕk1=1-cos2ϕ

其中:

δ-输送机倾角、度。

带宽的确定:

已知生产率,可由能下式计算所需的物料横截面积F。

F=Q计

3.6Vkr

根据F查表得所需带宽,对于输送大块散体物料的输送机,还需满足下式要求:

B≥2α+200

式中:

a-最大粒度,mm。

功率的计算:

可以由给定的生产率来计算(概算);或者由驱动滚筒的牵引力(圆周力)来计算。

根据生产率来计算:

a.做垂直输送时(做有效功):

N轴=Q⋅H1000Q⋅H⋅=(KW)102η输3600367⋅η输

1KW=102kg⋅m

b.水平输送时:

由于物料不提升,故所需功率主要是用来克服运行时的摩擦阻力(有害功)。

N轴=W⋅V102η输

式中:

W-运行阻力

W=q物⋅L水⋅ωq物=Q3.6V其中ω-阻力系数∴W=Q⋅L水⋅ω3.6V

故:

N轴=Q⋅L水⋅ω367η输(KW)

c.倾斜输送时:

此时轴功率为a和b两项之和

则:

N轴=Q⋅L水⋅ωQ⋅H+367η输367η输

QH+L水⋅ω)367η输(KW)=

电机功率计算:

由轴功率可计算电机功率,N电=N轴η传⋅K

式中:

K-满载启动系数,一般取K=1.3~1.7(功率备用系数),根据驱动滚筒上的牵引力及带速来计算:

N轴=P⋅V102η输(KW)

则:

N电=KP⋅V102η传⋅η输(KW)

式中:

V-带速,;

P-牵引力,kg,等于线路上的阻力之和。

由N电选电机。

电机超载系数的校核(校验):

Mmax≤[ϕ]M额定

式中:

[ϕ]-电机允许的超载系数,可由电机产品目录中查得,一般为2.0~2.5;

M额定-电机额定力矩,由电机产品目录中查得,是由电机本身的结构决定的。

Mmax-电机轴的最大启动力矩,是有外载决定的,其中包括:

Mmax=M静+M直惯+M转惯P⋅D筒(q物+q带)L+q带⋅LD筒V1.15[GD]n电+⨯⨯+=2iη传η传2it375t2

式中:

L-输送机长度,m;i-驱动装置的传动比;η传-驱动装置的效率;t-启动时间,一般取t=2~5s(可控制启制动,40、60、120s)n电-电机转速,;D筒-驱动滚筒的直径;[GD]2-高速轴上所有旋转质量(转子、联轴接、制动轮等)的转动惯量;1.15-考虑其它轴上的旋转质量对驱动轴所产生的惯性力矩的折算系数;q带-输送带单位长度的质量,kg;

运行阻力的计算:

目的:

1)求输送带的最大张力Smax;

2)选输送带;

3)求牵引力、求功率选电机。

由下面输送机线路布置图可知,运行阻力可以分三种类型来讨论:

a)直线段的阻力:

4'-5、5'-6、6'-1、1'-2、2-3';直线段:

3'-4、

4-4'、5-5'、1-1'、2-2';b)曲线段:

3-3'、

c)局部阻力:

装载及卸载阻力、清扫器阻力、托辊前倾阻力等。

上述三种阻力的总和等于驱动装置的牵引力,我们主要讨论直线段阻力和曲线段阻,关于局部阻力手册[DTⅡ(A)型]中有阐述。

直线段阻力:

在输送机线路布置的倾斜区段截取一直线段ab=La为分离体进行分析研究:

a)当输送带在支承托板上滑动时

向上运行时:

Sa=Sb+ωLaqcosβ+Laqsinβ

Sa-Sb=ωLaqωSβ+Laqsinβ

=

ωLq+qH

=q(ωL+H)

向下运行时:

Sa-Sb=q(ωL-H)

其中运行阻力系数ω=f

输送带对钢质(或铸铁)的支承滑板:

f=0.35~0.6;

输送带对铇过的本质(或纤维质)支承滑板:

f=0.4~0.7

当然目前有一种无摩擦(即少摩擦)材料支承滑板,则摩擦系数f就更小了。

b)当输送带在支承托辊上滚动时:

向上输送时:

Sa-Sb=(q物+q带)Lacosβ⋅ω+(q物+q带)Lasinβ+q托⋅La⋅ω'≈(q物+q带+q托)ωcosβ⋅La+(q物+q带)sinβ⋅La=(q物+q带+q托)ω⋅L+(q物+q带)H

向下输送时:

Sa-Sb=(q物+q带+q托)ω⋅L-(q物+q带)H

式中:

La-该直线段实际长度,m;

L、H分别为水平投影长度和垂直高度差,m;β-倾角,度;q物-单位长度上物料重量,kg;

q带-单位长度上输送带重量,kg;q托-单位长度上托辊旋转部分的重量,kg;ω-托辊的运动阻力系数由于形成托辊运动阻力的原因较复杂,因此ω一般用实验方法确定(可查表)。

当采用滑动轴承时,一般ω滑≈(2~3)ω

通过分析对直线段运动阻力和张力可写出下列通式:

阻力:

W=q(ωL±H)

张力:

Si=Si-1+W

结论:

1)运行阻力W向上输送时加H,向下输送时减H;

2)运行阻力W之大小与Si(张力)无关,只与至于线载荷q及线路布置有关(L、H);3)运动阻力系数ω与支承的结构形式有关;

4)线路中任一点的张力Si等于运动方向前一点张力Si-1加上两点之间的运行阻力W。

曲线段阻力:

牵引构建(输送带)绕在改向滚筒上的运行阻力:

此时运行阻力由两部分组成:

轴颈的摩擦阻力

牵引构件(输送带)的僵性阻力

轴颈的摩擦阻力:

因为W1⋅D筒

2=Nμ1d轴2

所以W1=Nμ1d轴D筒

式中:

D筒-滚筒直径;d轴-滚筒轴直径;

μ1-轴颈摩擦系数

滑动支承时,μ1≈0.1~0.15

滚动支承时,μ1≈0.02~0.03

而N(正压力)应等于S入、S出及改向滚筒重量的几何和,但是一般情况下滚筒的重量(特别

是焊接滚筒)与输送带的张力相比是很小的,因此为了简化计算可忽略滚筒的重量。

又因为S入与S出相差很小,通常在3%~6%,很少达到10%。

则:

N=(S入+S出)sinα2≈2S入⋅sinα2

将N代入轴颈摩擦阻力W1中,得:

W1=2S入⋅sinα2⋅μ1d轴D筒

僵性阻力(亦即刚性阻力)

僵性阻力也就是抗变形的能力,其情况与钢丝绳的僵性例同,一般用试验方法确定,并用经验公式表示:

W2=ξ(S入+S出)≈2S入ξ

其中ξ-僵性阻力系数,其值是根据牵引构件的型式和尺寸以及导向滑轮或滚筒的直径而定。

输送带的僵性阻力系数之推荐公式:

对胶带:

ξ=1.23δ

D筒1.3对钢带:

ξ=

式中:

δD筒δ-输送带厚度D筒-滚筒直径

曲线段改向滚动上运行阻力则为:

W曲=W1+W2=2S入⋅μ1

d轴

D筒d轴D筒⋅sinα2+2S入⋅ξ=S入(2μ1sinα2+2ξ)=ω曲⋅S入

其中:

ω曲-曲线段运动阻力系数ω曲=2μ1d轴D筒sinα2+2ξω曲一般在0.02~0.08之间,可查表。

W曲为绕出端张力增大部分,且与S入成正比,故:

S出=S入+W曲=S入+ω曲S入=(1+ω曲)S入=C⋅S入

其中:

C-为张力增大系数C=(1+ω曲)=S出S入>1的系数

当包角为90°时,C=1.02~1.03;当包角为180°时,C=1.03~1.04;也可查表。

输送带绕过驱动滚筒时的运动阻力

此时绕入端与绕出端张力必须满足欧拉公式:

S入=eμα⋅S出

此时只考虑其僵性阻力,而不考虑轴颈的摩擦阻力,摩擦阻力在电机效率中计。

僵性阻力为:

W僵=ξ(S入+S出)

而牵引力(圆周力)P为:

P=S入-S出=W总+W僵

但由于ξ值很小,则僵性阻力与W总比较小得多,故有时不考虑W僵。

则:

P=S入-S出≈W总

输送带绕过导向托辊组时的运动阻力取一个托辊来分析研究,在该托辊上所作用的正压力为:

∆N=2S'入⋅sin

α'

2

包角α'很小,故:

sin

α'

就很小2

α'

2

α'

2

因此:

∆N=2S'入⋅

α'

2

=S'入⋅α'

对于n个托辊,则总的正压力:

N=n⋅∆n=n⋅S入⋅α'

而nα'≈α,

∴N

=S入⋅α

则曲线段运动阻力:

而W曲=S出-S入

W曲=N⋅ω曲=S入α⋅ω曲

S出=S入+W曲=S入+S入⋅αω曲

=S入(1+αω曲)

=C⋅S入

式中:

C=1+αω曲

ω曲=

μd

D

+0.01

综上所述:

改向处之曲线段运动阻力及其张力通式:

阻力:

W曲=ω曲S入张力:

S曲=C⋅S入

式中:

C-张力增大系数,与包角、轴承型式、牵引构件型式等有关,可查表。

结论:

a)曲线段阻力与绕入点张力S入大小有关,二者成比例(W曲=ω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