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游园不值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029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游园不值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5游园不值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5游园不值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5游园不值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5游园不值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游园不值1.docx

《5游园不值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游园不值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游园不值1.docx

5游园不值1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主备人:

彭娟施教日期2012年月日

教学内容

4古诗两首《游园不值》

共几课时

2

古诗

第几课时

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利用各种方法学习诗句,体会感情,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感受诗文的意境。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和感悟诗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由一枝红杏如何想象出满园的春色,感悟诗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资源

1.课文中的插图能帮助理解诗意,可以加以利用。

2.多媒体课件。

预习设计

1.自学生字新词,认真完成书上的描红。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下列词语,并想想词语的意思。

屐齿小扣柴扉应怜

3.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给文中的一个多音字“应”标注拼音,读出古诗的节奏。

4.查资料,正确理解《游园不值》的大意。

5.在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

走近古诗(2分钟)

1.“以诗会友”!

春晓

忆江南

《惠崇春江晓景》

咏柳

2.春天.齐读课题。

雨过天晴,作者去访友游园,碰巧主人不在,他不得进门,所以题目定为“游园不值”,也就是游园不遇。

3、知诗人:

叶绍翁,北宋诗人,以七律著称,长期隐居在杭州西湖之畔。

第二板块:

预习展示

(12分钟)

●预习作业1

1.展示—习字册。

2.点评,总结记住字形﹑生字写美观的方法。

3.练写1-2遍。

4.同桌点评。

●预习作业2

1.朗读展示

朗读词语,读准字音。

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预设:

应:

原意“应该”,这里当“大概”、“可能”讲。

怜:

爱惜。

这个词在此不当“可怜”讲。

屐齿:

木底鞋下的横梁。

小扣:

轻轻地敲。

柴扉:

柴门。

久:

很长时间。

●预习作业3

1.朗读展示。

2.

(1)辨识多音字“应”。

应:

yīng(应该、应有尽有)

yìng(应付、得心应手)

(2)朗读提示:

能够各自用心有节奏地练读,做到声断气连。

(1)学生在小组里练读。

(2)小组展示朗读。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学习反思(1分钟)

在写法上这首古诗很特别,作者有红杏想到有百花,由一枝想到了满园,写了一枝红杏的实景,写了满园春色的虚景,以小见大,耐人寻味,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可想象的余地。

第三板块:

整体感知(6分钟)

1、预设:

整首古诗的意思

大概是院子的主人爱惜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吧,轻轻地敲柴门,好久也没人来开。

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

2.交流。

预设:

苍苔、柴扉、红杏

①  柴门,用柴草编织的门。

课件图片简陋

②苍苔:

青苔。

——体现出春天到了,生命力的强盛,毛茸茸的、生机勃勃。

③红杏:

红色的杏花。

——美丽,灿烂,生命力强。

3、学习反思

诗人没有遇到主人心情有些失望、扫兴,但看到红杏想到满园的春色不禁高兴起来。

表达了诗人赞美春天的情感

第四板块:

精读古诗15分钟

1、任务驱动

【自主学习单】

①说说每句诗句的意思。

(△)

②体会诗人心情的变化

③自学时间4分钟

1、自主学习(4分钟)

2、合作探究(2分钟)

3、展示(2分钟)

理解“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门久不开”

A“扣”柴门,为什么不是“敲”?

(因为作者尊敬主人)

“扣”的动作因为尊敬主人,所以作者轻轻的扣着门,因此在“扣”的前边用了一个“小”字,“小”字本意与“大”相对,这里引申为“轻轻”。

B、体会诗人心情

C心情:

失望、扫兴、遗憾

理解“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A看到红杏。

B、学生想象说话

生:

有柳树和各种美丽的花;有蝴蝶、蜜蜂;有浓郁的花香等。

 

C、明道理。

道理:

一切有生命的事物是不能禁锢的,它们会冲破牢笼,按照自己的成长规律,发展生长起来。

第五板块:

拓展练习(5分钟)

古诗改写(第一篇)

1春光明媚,百花竞艳,碧蓝的天空万里无云。

这天,大诗人叶绍翁独居书斋,两只胳膊交于胸前,踱来踱去。

时而双眼紧闭,时而双眉紧锁,实觉无诗可写,无聊之至。

便换上蓝袍,穿上木屐,信步游至朋友家门前。

他登上台阶,推了推门,未开。

于是,又伸手敲门,就这样推推敲敲,好长时间,忽然发现巴掌大的锁头挂在门上。

他若有所思地笑了笑,摇了摇头,下阶走了。

没走几步远,忽见头顶一枝怒放的杏花伸出墙头,两只喜鹊正在枝头嘻闹,好像在嘲笑他似的。

他不禁停住脚步,仔细地端详着这春天的娇儿——杏枝。

看着看着不由地自语道:

“这枝红杏花红似火,娇艳无比,想必园中的春色更是浓郁四溢了。

看来,我的老朋友是爱惜园中道上的苍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才拒我于园外了。

”他一手捋着胡须,一手背在身后,又认真地欣赏起那枝杏花来。

 

第一板块:

导入古诗

1.中国是诗的国度,从牙牙学语的小孩到满头花白的老翁,谁都会吟诵韵味十足的古诗。

那么,我们就来“以诗会友”!

我说上半句,同学们接下半句。

“春眠不觉晓”——

“日出江花红似火”——

“竹外桃花三两枝”——

“不知细叶谁裁出”——

2.我们刚才吟诵的诗句都和什么有关?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宋朝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领略那诱人的春景。

(板书:

游园不值)

解诗题:

(强调“值”是“遇”的意思)

3说说你对此诗作者的了解?

第二板块:

预习导学

过渡:

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古诗,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学习所得。

●预习作业1

1.选择有代表性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

2.导学。

(1)引导学生观察字形,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2)示范“苔”草字头加一个台字。

●预习作业2

1.小组推荐1名学生展示交流。

 

 

 

 

 ●预习作业3

1,抽组号“8”号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

2.导学。

(1)例举“应该”“应怜”“应付”,说明表示助动词读第一声;表示回答﹑满足要求﹑顺应﹑适应等读第四声

(2)示范朗读

指导:

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听老师读。

提出注意点。

组织反思 :

这首古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别?

 

第三板块:

整体感知

1、过渡:

课前,同学们已经认真预习了古诗,知道整首古诗的意思吗?

2.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尽管我们才读了几遍,我们跟着叶翁在游园的时候,遇到的有什么?

 ①    柴扉:

柴扉是什么意思?

(出示课文图片)这样的门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②苍苔:

③红杏:

 

3、组织反思

诗人本想去游园赏春,但主人不在,他看到伸出墙外的一枝杏花便想到了春色满园。

体会体会诗人的心情有哪些变化,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第四板块:

精读古诗

2.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3、巡视参与小组合作探究

4、导学

学习单①

理解“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门久不开”

A师点拨:

“怜”在汉语中有“可怜”、“爱惜”两种解释,这里应该是“爱惜”的意思。

“屐”是古代人们常常穿着用木的一种鞋子,要注意这个字的字形。

“扣”柴门,为什么不是“敲”?

“扣”的动作是怎样的呢?

(让学生自己用手扣桌子)

B小组讨论:

为什么会久不开呢?

(让学生掌握作者的逆向思维方法,也就是联系上下句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

C“柴扉久不开”时诗人想些什么?

心情怎样?

(失望、扫兴、遗憾)

理解“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A问:

作者游园不得进门,但是他还看到了什么?

是的,他看到了一枝红杏出墙来!

可是,他没有进入到园子里,为什么他会说“春色满园”?

诗人根据什么想象园内春色满园,你能从一个“满”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述园内美丽景色。

B想象诗境,视觉体验。

现在让我们也跟着诗人一起,张开我们想象的翅膀,想象“满园”是怎样的景色呢?

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C、抓“关”和“出”。

是谁关住春色,用什么“关”住春色?

红杏是怎样“出”墙来?

红杏为什么能“出”墙?

D、高墙大门关不住出墙的红杏,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第五板块:

拓展练习:

古诗改写(第二篇)

2春天一到,气候转暖。

百花盛开,鸟语花香。

前几个星期,还下着鹅毛大雪,宋朝的著名诗人——叶绍翁在一直家中呆着,现在,春暖花开,在不出去走走,对自己的身体可不大好,叶绍翁决定去他的一个老朋友家去做客。

一路上,叶绍翁感觉小树在向他点头问好;小花在向他鞠躬微笑;仿佛蝴蝶是在为他翩翩起舞;仿佛蜜蜂是在为他高声歌唱。

一路上,叶绍翁感到春天是那么的活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叶绍翁漫步来到了朋友家,他轻轻地走在绿地毯似的苍苔。

看到留在苍苔上的脚印,心想:

大概园子的主人,十分爱惜苍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鞋印吧!

叶绍翁长叹了一口气:

“唉,我也太狠毒了吧!

一脚下去,无数幼小的新生命都死了。

唉……”叶绍翁轻轻地敲那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但是,好久没有人来。

叶绍翁正准备回家,回头看看。

直见园子里的花,开的正好,这些花所最能代表着春色是关不住的。

一枝开得正旺得红杏,伸出院墙外。

叶绍翁顿时诗性大发,写下了《游园不值》这一首千古绝句: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作业设计

必做题: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完成《补充习题》,《一课一练》。

选做题:

3.搜集一些描写春天的古诗读。

 

教学反思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主备人:

彭娟施教日期2012年月日

教学内容

4古诗两首《宿新市徐公店》

共几课时

2

古诗

第几课时

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结合诗句理解“疏疏、未成阴、急走”等词语的意思。

2、能读懂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并能根据诗中描绘的情景想象写一段话。

4、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起,从而提高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读懂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急走”意思,能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意境。

教学资源

教材开发:

课文插图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古诗情景及意境,可引导学生充分观察。

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春天的古诗,交流、吟诵,感受古诗呈现出的春天美景。

相关资料: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自号诚斋野客,吉水南溪(今吉水县黄桥乡湴塘村)人。

历任太常丞兼礼部右侍郎、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左司郎兼太子侍读,官至宝谟阁学士。

他是南宋杰出的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南宋四大家”。

杨万里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者、清醒的政治家。

他一生力主抗战,始终反对屈膝议和。

在进奏皇帝的许多“书”、“策”、“札子”中,他一再痛陈国家利病,力排投降之误。

他立朝刚正,遇事敢言,指谪时弊,无所顾忌,因而始终不得大用。

是一条由广学博取、转益多师而至面向现实、师法自然的道路。

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风。

创造了他新、奇、活、快、风趣、幽默的“诚斋体”,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建立了自己的诗派。

杨万里晚年忤宰相韩侘胄,家居吉水十五年,忧愤而死,享年80岁,赐谥文节,追赠光禄大夫。

平生著作甚丰,相传有诗2万余首,现存诗4200余首。

今存《诚斋集》有诗文133卷,有《杨文节诗集》、《杨文节易传》、《杨文节文集》等著作传世。

学生经验:

这首古诗是描绘春天意境的,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相关题材的古诗。

因此,学生对体味古诗的韵味,感悟古诗的意境,已经有了初步的经验。

预习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