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质量调研考试二模生命科学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5029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6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质量调研考试二模生命科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质量调研考试二模生命科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质量调研考试二模生命科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质量调研考试二模生命科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质量调研考试二模生命科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质量调研考试二模生命科学试题.docx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质量调研考试二模生命科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质量调研考试二模生命科学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质量调研考试二模生命科学试题.docx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质量调研考试二模生命科学试题

闵行区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质量调研考试

生命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种糖类物质中,既存在于动物细胞内又存在于植物细胞内的是

A.淀粉和核糖B.葡萄糖、核糖和麦芽糖

C.核糖、脱氧核糖和葡萄糖D.糖原、乳糖、蔗糖

【答案】C

【解析】乳糖,糖原是动物细胞所特有糖类,蔗糖,果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糖类,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组成成分,是动植物共有糖类,葡萄糖是直接能源,是动植物共有糖类,综上所述,C正确。

【考点定位】糖类分布

2.下列多肽片段充分水解后,产生的氨基酸有

A.2种B.3种C.4种D.5种

【答案】B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

该多肽片段含有4个肽键(-CO-NH-),而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因此多肽片段是由有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依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进一步判断:

这5个氨基酸的R依次是-CH3、-H、-H、-CH2-CH3、-H。

因此该多肽片段充分水解后,产生3种氨基酸,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

【考点定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其脱水缩合

【名师点睛】本题以某多肽片段的示意图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其脱水缩合知识的记忆、理解和相关的计算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

理解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中的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和肽链数的数量关系,明确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3.检查某奶粉是否属合格的脱脂无糖(还原糖)奶粉,无需选取的试剂是

A.苏丹Ⅲ染液B.龙胆紫溶液

C.双缩脲试剂D.班氏试剂

【答案】B

【解析】苏丹Ⅲ染液用于鉴定脂肪,可以鉴定该奶粉是否脱脂,A错误;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龙胆紫溶液可以将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染成紫色,该实验中无需使用,B正确;双缩脲试剂可以用于鉴定脱脂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是否合格,C错误;班氏试剂可以用于鉴定该奶粉中是否含有还原糖,D错误。

4.下图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鉴别细胞膜内外侧的有效依据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A

【解析】

5.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A.遗传多样性B.生态系统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D.细胞多样性...

【答案】D

【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但是不包括细胞多样性,故选D。

6.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主要作用是使种群之间停止基因交流

D.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改变了基因频率

【答案】D

【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正确;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进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正确;隔离的实质是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C正确;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形成,D错误。

7.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雄果蝇体内正常细胞中的染色体不可能是

A.6+XXB.6+XYC.6+YYD.8+XY

【答案】D

【解析】雄果蝇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为6+XX或6+YY,AC正确;雄果蝇体内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6+XY,B正确;8+XY说明有4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不可能是雄果蝇体内正常细胞中的染色体,D错误。

8.科学家将雌黑鼠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入白鼠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植入褐鼠的子宫,该褐鼠产下小鼠的体色和性别是

A.黑、雌B.褐、雌C.白、雄D.黑、雄

【答案】A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核移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9.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

据图判断,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感受器是骨骼肌

B.b处位于传出神经上

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

【答案】D

【解析】A、由于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说明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A正确;B、b处位于传入神经上,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B正确;C、由于从a到d没有效应器,所以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D、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说明在c处突触部位有神经兴奋的传递,因而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D正确。

【考点定位】兴奋的产生及反射弧的结构

10.经过漂洗的洋葱根尖,用0.2%龙胆紫溶液染色后压片、镜检,观察到被染色的是

A.整个细胞B.整个细胞核...

C.核仁D.染色质和染色体

【答案】D

【解析】染色体能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一般选用的碱性染料为醋酸洋红或龙胆紫。

因此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利用0.2%龙胆紫溶液可以将染色体或染色质染成紫色,故选D。

1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人体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的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在0~20℃的范围内,随温度的上升,酶的活性上升,20℃之后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加快,这与人体酶最适温度37℃不符合,A错误;所示最适温度为25℃左右,这与人体酶最适温度37℃不符合,B错误;所示在0℃~30℃,酶促反应加快,符合人体酶活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C正确;胰蛋白酶最适温度是37℃.因此,在0℃~30℃,随温度的上升,酶的活性不断升高,分解速率加快,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2.对一个基因的正确描述是 

①基因是DNA分子上特定的片段  

②它的分子结构首先是由摩尔根发现 

③它决定某一遗传性状或功能  

④它的化学结构不会发生变化

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基因是由遗传效应的DNA片段,①正确;美国的沃森和英国的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②错误;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或功能的基本单位,③正确;基因突变会改变其化学结构,④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13.根据图示分析a、b、c、d四个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正确的结论是

A.a>b>cB.c>b>dC.b>a>cD.a=b=c

【答案】B

【解析】在胚芽鞘尖端生长素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所以生长素含量C大于d,由于左图胚芽鞘尖端有玻璃隔板,a侧生长素含量不大于b,A错;a不等于b,D错;a不大于c,C错。

14.某人的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是不同的,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B.核糖体不同

C.转运RNA不同D.信使RNA不同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所以基因转录形成的信使RNA不同。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5.玉米籽粒黄色对五色显性。

现用五色玉米为母本,去雄后授以黄色玉米的花粉,若母本植株所结籽粒中出现五色籽粒,原因可能是...

①父本是杂合子    

②外来花粉授粉    

③多倍体不育    

④未受精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A

【解析】略

16.如图是人类某种病的系谱图(该病受一对基因控制),则其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A.X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X染色体隐性遗传

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BCD、根据一对夫妇Ⅱ1和Ⅱ2都是患者,生了个女儿Ⅲ3健康,根据有中生无为显,如果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则父亲Ⅱ2患病所生女儿一定患病,故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正确;ACD错误.

故选:

B.

17.图中①~③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

其中能表示转录和翻译的生理过程分别是

A.②、①B.②、③C.①、③D.③、②

【答案】B

【解析】图中②过程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表示转录;③过程是以RNA为模板,合成多肽链的过程,表示翻译,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图形,确定图中的三个过程分别是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

18.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代谢过程中,都可出现的是

①在体内相互转化

②参与三羧酸循环

③分解后释放能量

④可在体内储存

⑤生成水、CO2和尿素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④D.①③⑤

【答案】A...

【解析】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内可以相互转化,①正确;糖、脂肪和蛋白质都可以参与有氧呼吸,所以都可以参与三羧酸循环,②正确;糖、脂肪和蛋白质都可以氧化分解释放能量,③正确;蛋白质不能在人体内储存,不是共同点,④错误;糖类、脂肪无N元素,不能生成尿素,错误。

综上所述①②③④中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代谢过程中,都可出现的是①②③,故选A。

19.一个父母的基因型分别为IAIA和IAi的男人与一个基因型为IBi的女人结婚,生一个O型血孩子的概率是

A.1/2B.1/4C.1/8D.1/3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

已知一个父母的基因型分别为IAIA和IAi的男人,则该男人的基因型为IAIA或IAi,各占1/2,这个男人与一个基因型为IBi的女人结婚,生一个O型血孩子(ii)的概率是1/2×1/4=1/8,故选C。

20.下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

在利用植物细胞A和B培育成为杂种植株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有

A.干细胞技术和细胞融合技术B.细胞融合技术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C.细胞融合技术和细胞核移植技术D.干细胞技术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答案】B

【解析】该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过程①②③是植物细胞杂交过程,运用了细胞融合技术,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④⑤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培育成杂种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故选B。

二、综合分析题

(一)回答下列有关细胞和微生物的问题。

图1示电子显微镜下一个视野中的真核细胞结构图。

21.图1所示的是___________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

22.据图1分析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多选)

A.①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状态

B.⑥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C.⑦在细胞周期中发生周期性变化,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D.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

23.图2表示某精原细胞,该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

该细胞形成的精子类型可能是___________。

24.孔雀石绿(C23H25N2Cl)常用作纺织业的染料,也可用作水产养殖业的杀菌驱虫剂,目前对孔雀石绿废水的处理已成为环境科学关注的热点。

科研人员从某化工厂污水池中分离获得了能降解孔雀石绿的细菌菌株A,主要步骤如图3所示。

①到③中培养液的碳源是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

使用________法可以在④上获得单个菌落。

25.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不同金属离子对菌株A降解孔雀石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

据图可以看出,与不加金属离子的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