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祁门县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八校期中联考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022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祁门县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八校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祁门县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八校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省祁门县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八校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省祁门县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八校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省祁门县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八校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祁门县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八校期中联考试题.docx

《安徽省祁门县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八校期中联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祁门县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八校期中联考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祁门县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八校期中联考试题.docx

安徽省祁门县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八校期中联考试题

安徽省祁门县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八校期中联考试题

考生注意事项:

1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2考试时间10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它反映出当时(  )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2、1959年在皖南屯溪修建飞机场时,安徽省博物馆文物工作者清理发掘了多座土墩墓,出土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原始青瓷器300余件,器形有尊、壶、杯、盂、瓶、盉、瓿等(如图1)材料主要表明(  )

A.西周时期中国已出现原始青瓷            B.安徽地区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

C.青瓷主要集中于中国南方地区            D.在生活用具领域最先出现青瓷

3、“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以“布衣”自称。

在诸葛亮生活的年代里“布衣”中的“布”是指

A.丝织品B.棉纺织品C.毛纺织品D.麻纺织品

4、《武则天》的热播把人们又带到了大唐盛世的历史中,你认为以下情节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项是(  )

A.富商凭借棉布生意一次赚了上万两白银B.在长安出现了柜坊

C.屋内摆放着一件精美的粉彩瓷器D.街上到处都是商铺

5、《鹿鼎记》里面讲,曹雪芹的父亲是韦小宝手下的御前侍卫,后来被康熙任命为“江南织造”,负责管理江南地区专供皇室的锦缎生产。

他管理下的产业最有可能属于()

A.田庄手工业B.私营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D.家庭手工业

6、有专家指出,以文献记录为准,安徽在两汉时共有76座县治城市,仅占全国的5%左右。

其分布是淮北36(47.4%)、江淮30(39.5%)、皖南10(1%),安徽有50个汉代城市遗址,许多汉城规模较小。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  )

A.两汉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B.当时郡国主要在分布黄淮地区

C.汉代政治中心在我国北方                    D.统治者不够重视安徽地区开发

7、《大清徽商》以大篇幅、大视角、大容量、大手笔演绎了一代徽商的人生命运和情感历程。

下面关于徽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徽商的兴起是明清时期商业繁荣的反映

B.徽商的活动区域仅限于今天皖南徽州地区

C.徽商的兴起与“重农抑商”政策背道而驰

D.徽商的兴起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8、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想寻找史实印证“明清时期中华文明出现了诸多新因素,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都有所体现”这一观点,他找到的经济方面最有力的证据是(  )

A.临清“绅士商民近百万”B.吴江“游手之徒,十室而九”

C.苏州机户“自行设机督造,雇匠织造”D.汉口“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

9、对明清两代实行闭关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一概禁绝外商来华贸易B.使中国与世隔绝,落伍于世界潮流

C.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范西方国家的侵略D.根本上是由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决定的

10、希腊音乐大师范吉利斯在电影《1492:

征服天堂》插曲中写道:

“征服了天堂的你,却征服不了黄金的欲望;执著的水手,却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

”“你”所指的是哪一位航海家?

(  )

A.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马D.麦哲伦

11、下表反映1500-1800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

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可以

得出的结论是()

国家

数量(艘)

1500—1599年

1600—1700年

1701—1800年

葡萄牙

705

371

196

荷兰

65

1770

2950

英格兰

811

1865

欧洲合计

770

3161

6661

——安格森·麦迪生《世界经济千年史》

A.16世纪后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最多,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

B.17—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

C.18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转而致力于开辟新航路

D.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有成为海上霸主的趋势

12、《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认为:

“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

更重要的是l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

”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不包括

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圈地运动的开展C.工厂的出现D.海外市场的扩大

13、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

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

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必需的物质支持

C.突出了企业家们的作用

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14、“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

”上述核心观点是()

A.英国废除了奴隶贸易B.非洲的工业革命已经进行

C.奴隶贸易不适应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D.非洲成为了新的市场

15、日常生活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坐蒸汽机车牵引的火车旅行②从欧洲往美洲发电报③参与了第一次横渡大西洋运动,获得了成功④坐飞机从巴黎到纽约()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②①③④D.④③①②

16.很久以来,糖在欧洲只是作为药用并被视为一种舶来奢侈品,直到美洲被发现后,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地区大量种植甘蔗并加工制糖,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变。

由此推断在下表中,英国人均糖消费量与欧洲其它国家相比,呈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表1人均糖消费量(磅)

欧洲(除英国外)

英国

1680

0.85

4

1750

1.90

10

1800

1.98

18

A.新航路开辟之初英国率先进行殖民掠夺活动

B.工业革命的完成促使英国的生产力飞速提高

C.圈地运动促使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D.英国逐步控制了海上霸权从而占据贸易优势

17、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观察新航路开辟后400多年的历史,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扩张 B.东西文明的交流

C.工业革命的兴起D.世界人口的迁移

18、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

“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

”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D.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

19、下表反映了甲午战争前中国洋纱输入的情况,由此可以推断,洋纱的输入(  )

A.使传统土纱退出了中国市场B.标志着中国已成为外商原料产地

C.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说明列强大量向中国输出资本

20、李鸿章说:

“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以下各项中能体现上述思想的活动是()

A.创办轮船招商局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建立北洋舰队D.创办京师同文馆

21、福州船政局的中国工匠独立制造的“平远号”铁甲舰,其性能不亚于北洋舰队从国外购买的“远”字号战舰。

在甲午海战中,“平远号”一炮击中日本战舰“松岛号”水雷室,震惊敌军。

以上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中国海军实力远超日本B.洋务运动培养了技术人才

C.中国海军将士英勇善战C.自造战舰性能优于外购战舰

22、《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

“华侨爱国心大受鼓舞,国货畅销,仅爪哇一地月销‘飞马’1000箱左右。

1912年获利4万余,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

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

”对这一现象最恰当的理解是()

A.甲午战争完全瓦解了国内自然经济

B.国民党政府颁布实业法令保护商品市场

C.倡导国货、振兴实业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增加了经贸总量

23、有学者描绘中国近代经济的“本格局:

“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的传统畜牧业经济。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③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别④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②

24、1938隼,地处长江三峡的湖北宜昌,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指挥船队,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到四川,亲历了宜昌大撤退的晏阳初说,“这是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在中外战争史上,这样的撤退只此一例。

”可见,“‘昌大撤退”的作用在于()

A.增强了国民党军“围剿红军的实力B.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C.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保存了物质力量D.阻滞了日军对沿海地区的侵略

25、《中国梦的历史地位》:

“张謇是近代中国追求独立、富强,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伟大践行者,是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开拓者,是励精图治的实业家。

”下列说法不能做为以上论点论据的是(  )

A.宣扬“实业救国”思潮B.践行“设厂自救”观念

C.抵制列强对华商品输出D.与各种反动势力作不妥协的斗争

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3小题,共50分。

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卷正确位置。

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份)事也。

妇人夙兴业寝,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份)事也。

——《墨子》

材料二

 

唐长安城平面复原图北宋《清明上河图》

材料三苏州“东北半城皆居织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工受值。

”——《苏州府志·卷三》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古代社会怎样的经济方式?

(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经济方式的主要特点。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商业繁荣的原因。

(6分)

(3)材料三表明,苏州丝织业出现了什么新的经济现象?

(2分)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27.(20分)恩格斯说: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下图显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请回答:

(1)指出A、B两点对应的历史时期的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

概括说明科学技术在上图A、B两点所对应的历史时期中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12分)

材料二:

柴静的《穹顶之下》获得了约1.55亿点击的舆论轰动,也再次引发了当代环境保护运动。

(2)试以“人与环境”为主题,叙述人类在工业进程中所付出的代价。

(8分)

28.(14分)瑞蚨祥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该公司的发展几乎浓缩了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瑞蚨祥1868年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北京瑞蚨祥绸布店,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

材料二下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瑞蚨祥创办时的原因有哪些?

(6分)

(2)材料二中是青岛瑞蚨祥生产经营销售额变化曲线图,说说1912年至1925年阶段所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

扼要指出此阶段发生变化的相应原因。

(8分)

 

黄山市八校联考期中考试

座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