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备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三部分 大题小做 专题一 特征描述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0075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备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三部分 大题小做 专题一 特征描述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理备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三部分 大题小做 专题一 特征描述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理备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三部分 大题小做 专题一 特征描述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地理备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三部分 大题小做 专题一 特征描述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地理备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三部分 大题小做 专题一 特征描述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备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三部分 大题小做 专题一 特征描述类.docx

《地理备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三部分 大题小做 专题一 特征描述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备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三部分 大题小做 专题一 特征描述类.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备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三部分 大题小做 专题一 特征描述类.docx

地理备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三部分大题小做专题一特征描述类

第三部分 大题小做

专题一 特征描述类

1.[20**·广东茂名五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安徽省淮河、长江流域水污染问题严重。

20**年对淮河、长江安徽段调查发现,农业水污染超过工业、城市水污染,成为危害河流、湖泊水质的主要污染源。

安徽省地形自北向南跨5个纬度,分为淮北平原(砀山、蚌埠)、江淮丘陵(合肥、滁县)、沿江平原(安庆、芜湖)、大别山区(岳西)与皖南山区(屯溪)。

下图为安徽省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分布图,下表为安徽部分地形区年平均降水量统计资料(单位:

mm)。

安徽部分地形区年平均降水量统计资料表(单位:

mm)

最大值

最小值

6~8月占全年比重(%)

淮北平原

1338.0

433.0

54.5

江淮丘陵

1538.0

610.0

43.3

沿江平原

2036.0

567.0

37.2

皖南山区

2523.0

933.0

34.7

(1)描述该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2)说明该省夏季降水占全年比重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3)分析降水特征对该省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4)分析该省农业水污染严重的原因。

 

2.[20**·山东、湖北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胡杨是生长于干旱大陆性气候的树种。

科学家以胡杨年生长季始于春季日均温稳定≥5℃,止于秋季日均温稳定≤5℃的标准,确定胡杨年生长季的起始日、终止日。

研究表明,若3月均温每升高1℃,起始日提前2.21天;10月均温每升高1℃,终止日推迟2.76天;3-10月均温每升高1℃,生长季延长7.78天。

可见,胡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比较明显。

下图是中国绿洲胡杨年生长起始日、终止日的空间分布图。

(1)据图描述中国绿洲胡杨年生长季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近50年来中国绿洲胡杨年生长季普遍有变长的趋势,但也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如和田所在地区生长季变长的趋势不明显,而格尔木所在地区终止日推迟明显。

试推测两地出现差异的直接原因。

 

3.[20**·天津河西区一模]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京津冀地区地理位置特点。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主要的淡水湿地分布区,被称为“北国江南”。

目前最大水深仅为3米,水质为劣V类,环境质量需求迫切。

(2)分析白洋淀水质差的自然原因。

 

(3)请你提出雄安新区建设中对白洋淀水环境保护的三项措施。

 

4.[20**·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三诊]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崩岗是指发育在红土丘陵地区的一种特有侵蚀地貌,主要是由于冲沟沟头受到水力、重力的作用发生崩塌和陷蚀而形成的一种严重水土流失地貌。

崩岗在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风化壳深厚的低山红壤区分布十分普遍。

下图为广东省某地崩岗景观和该地山地丘陵区不同坡向和坡度崩岗面积统计。

(1)描述该地不同坡度崩岗面积的分布特点。

 

(2)分析在不同坡向中,南向坡面崩岗面积最大的原因。

 

(3)分析崩岗对流域下游地区的危害。

 

(4)提出治理崩岗应采取的工程措施。

 

5.[20**·河北保定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密西西比河汇聚了发源于落基山东坡、阿巴拉契亚山西坡和北部冰区南侧的共约250多条支流,在中下游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之一——密西西比河平原,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十九世纪中期,人们逐渐在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大平原上定居下来,形成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这时恰逢一个较长的湿润周期,而且当时的小麦价格又很高,于是许多天然牧场被开垦为农田,但好景不长,又出现了干旱年,使得这些农场无利可图,于是只有废弃撂荒,等到又一个湿润年到来时,又照旧循环一次,酿成了巨大的灾害,最典型的就是三十年代的“黑风暴”。

从那以后,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该区域农业生产逐步稳定下来,并成为美国的“面包篮”。

下图为密西西比河水系分布示意图。

(1)描述密西西比河的水系特征。

 

(2)分析密西西比河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原因。

 

(3)历史上人们在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大平原上不断扩大土地的开垦面积,导致了恶性循环,请分析恶性循环形成的过程。

 

(4)为了稳定大平原的农业生产,你认为当地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6.[20**·江苏盐城三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山西省,古称河东,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

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煤炭、煤层气、铝土矿、铁矿、金红石等32种矿产保有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10位。

山西被称为“中国的煤海”,煤炭保有资源储量占全国的17.3%。

材料二 山西省煤炭资源分布图及三产比重变化图。

(1)据图分析,山西省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西是我国的产煤大省。

煤炭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方面,应对的治理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简述三十年来山西省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

 

(4)面临矿产资源的日趋枯竭,为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山西省应采取哪些措施?

 

第三部分 大题小做

专题一 特征描述类

1.

(1)年降水量随纬度升高而降低(南部多、北部少);山地降水多于丘陵、平原地区。

(2)特征:

纬度越高,夏季降水占全年比重越高(南部低北部高)。

原因:

取决于夏季风影响时间长短和影响频次;我国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主要来自东南季风带来的降水;纬度越高受夏季风影响时间越短,受夏季风影响频率越低,降水越集中于夏季,其他季节降水少,夏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比重越大。

(3)降水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农业生产易受旱涝灾害的影响;降水变率大,对灌溉等水利设施依赖性强;年内旱季时间长,土壤易盐碱化,对农业生产影响大。

(4)农业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化肥、农药,对河流、湖泊、地下水造成污染;农业水产养殖导致水域富营养化;畜牧禽类饲养产生的粪便未经无害化处理,导致水污染;农业生产分散,污染源点多、面广,具有隐蔽性,防治难度大。

2.

(1)由西南向东北生长季逐渐变短;和田所在地区生长季最长,东北部和格尔木所在地区最短。

生长季长短取决于气温,自西南向东北纬度升高,受冬季风影响程度增强,故呈现由西南向东北生长季逐渐变短的特征;和田周边再加上沙漠广布,夏季强烈升温后热量扩散较慢,整体较暖,故生长季长;格尔木所在地区地势较高,生长期短,积温较低,故生长季短。

(2)影响生长季长短的因素主要是气温。

胡杨年生长季普遍有变长趋势的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

但气候变暖有区域差异和时间差异。

和田所在地区春、秋季变暖都不明显,起始日提前、终止日推迟不明显,故生长季变长趋势不明显。

格尔木所在地区春季变暖不明显,秋季变暖明显,终止日推迟,故生长季变长趋势明显。

3.

(1)京津冀地区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东临渤海;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北靠燕山山脉,西倚太行山,连接东北地区与中原地区,战略地位重要。

(2)位于华北地区,年降水量较少,湖泊水量较少;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水体流动性差,水循环更新周期长,自净能力弱;入湖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于湖底,使湖泊容积减小。

(3)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调整产业结构,限制污染企业(提高污水排放标准,减少污染排放量);加强全流域水体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环境法规,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加大监管力度)。

4.

(1)特点:

不同坡度崩岗面积分布不均。

集中分布在21°~50°,70°(或60°)以上分布较少。

(2)南向坡面岩石风化严重,风化壳较厚;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流水侵蚀强烈。

(3)(严重的水土流失,)淤积下游河床、湖泊和水库,影响航运、灌溉和发电,降低泄洪和蓄洪标准,加剧旱涝灾害。

(4)在沟谷打坝建库(布设谷坊工程);平整土地;修筑梯田;修筑排水沟等。

5.

(1)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流程长,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呈(不对称的)树枝状(羽状)水系。

(2)平原沉积环境稳定;支流挟带大量泥沙进入平原之后,因流速减缓沉积下来。

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在密西西比河平原形成深厚的土层,河流(从森林、草原)挟带的泥沙富含养分;密西西比河流域夏季暖湿,冬季寒冷,年较差大,利于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因此土壤肥沃。

(3)湿润年份草场被开垦为农田,遇到干旱年份,被撂荒的土地上,草原植被很难恢复,使土地裸露,抗蚀力减弱,一旦遇到大风,表土被剥蚀,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质量下降(或土地沙化);等到下一个湿润年到来,又会去开垦新的天然草场,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4)调整农业结构,鼓励农民退耕休牧,还林还草(或建设防风林带);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例如喷灌);加强天气预报,提前防范;提高农耕技术,不同播种期作物间作、套种和作物留茬;实施免耕、浅耕等耕作方式;施用化肥和农药。

6.

(1)沿河谷(沿矿区)分布

(2)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加强对露天矿区开采的管理;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加强对废渣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水平

(3)三十年前,以第二产业为主,一、三产业为辅,现在以二、三产业为主,第一产业比重较小;变化特点:

第二产业一直为主导产业,比重高;第三产业在上升,第一产业在下降。

(4)发挥自身优势和原有产业基地作用;加快技术革新,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