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4953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上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上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上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一上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一上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上美术教案.docx

《一上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上美术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上美术教案.docx

一上美术教案

第十一课玩泥巴

课题:

我学摩尔玩泥巴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

激发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热情。

实践与创造:

以夸张简略的手法,我学摩尔玩泥巴捏出自己喜欢的“我学摩尔玩泥巴”形象。

欣赏与评议:

欣赏、评论大师作品和同伴的作品。

隐性渗透

情感与审美:

激发学生对享利摩尔作品的兴趣我学摩尔玩泥巴。

想象与创意:

用泥塑形式表现自己熟悉的人我学摩尔玩泥巴。

教学重点:

捏泥时,提醒学生左右手一定要配合。

教学难点:

人体的基本结构和比例,形象要生动、夸张富有情趣。

教学准备:

橡皮泥、黏土、造型土、人体结构模型。

教学过程

一、了解大师作品

⒈欣赏导入,认识享利摩尔。

教师简单介绍大师生平。

⒉比较识别,展示图片(欣赏教材)。

大师的作品给你什么感觉?

(让学生在比较中,自己认识大师作品形象简约、富有人与自然糅合的特征。

⒊介绍大师部分创作源泉来自贝壳、卵石等自然物中。

二、尝试与制作

⒈教师展示人体模型结构。

⑴再展示教师及小朋友的作品,进行介绍。

这些作品是有主题的创作,有内容有思想。

⑵你想捏怎样动态?

在干什么的人物?

学生介绍。

⒉操作技能。

⑴有两种手法:

揉和捏。

先把泥柔和一团,注意揉得均匀,然后左右手配合捏出人物造型。

⑵顺序是先头部、颈部后身体,四肢从身体上往外捏,人物是站立的,所以特别要注意垂心。

⑶五官不强调,略加点缀。

三、交流与再创作

⒈学生制作,教师巡视。

发现有创意的雏形加以表扬,提醒学生创造自己的想象而不要和别人雷同。

⒉两人或小组合作时,一组人物大小的比例要恰当,道具的材料要轻巧。

四、作业评析

⒈整理桌面,展示自己的作品。

观摩同学的作品。

⒉评价同学的作品。

用一句话描述自己创作时的想法,想法实际上做到了吗?

⒊小结:

假如你有时间和材料,你还打算创作什么内容呢?

板书:

13我学摩尔玩泥巴

揉捏

顺序:

头→颈→身体→四肢

附:

简介

享利.摩尔:

是英国艺术史上最重要的一位雕塑家,也是一位享有最高国际声誉的英国雕塑家,他继承了爱泼斯坦和高迪埃、布泽斯卡创立的英国现代雕塑的新传统,摩尔出生于伯克郡一个煤矿工人的家庭,童年在矿区简陋的、棚户区长大。

第一件主要雕塑是1925年制作的《母与子》组雕,这一雕塑预示着他艺术中最重要的主题,即不断重复表现的生命、丰产和成长的主题。

第十二课秋天来了

1、教学目标:

(1)审美能力的培养,唤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2)了解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全方位地感知秋天。

(3)学习创作画的表达形式,能大胆、直率地表现。

2、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知“秋”,拓宽视野,学会创作的表现手段。

教学难点:

激活学生的创作灵感,直率表达,个性作画。

3、教学内容:

让学生从色彩斑斓的秋天景色之中体验到生活的美,进而运用自己喜爱的多种工具和手段表现秋天。

说明:

因为上课时间正值秋季,课前带领学生到校园中漫步,观察周围自然景色,让学生感觉温度的变化,寻找秋天的色彩,踩踩树叶“地毯”的感觉,收集秋天的物品,找找小朋友衣着打扮的变化,唱唱秋天的歌,讲讲秋天的故事、、、、感受了秋的气息。

一、导入:

1、秋天到了,秋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秋天的礼物(老师端出装有苹果、梨子、石榴、柿子、橘子、山楂、稻穗、玉米、高粱、棉桃、树叶的篮子,上面盖有一块布。

)是什么呢?

想瞧一瞧吗?

揭开布,展示。

2、这是秋姑娘带给我们的礼物,美丽的秋天已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一起去郊游,去欣赏这美丽的秋天好吗?

(师唱)走、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

(学生一起唱)

二、新授;

(一)一起去郊游,沿途欣赏秋天的景色。

1、

(1)走啊走,我们来到了树林里。

秋天的树林是什么样的呢?

让我们走进树林里去看一看。

(2)欣赏:

秋天的树林(多媒体)

秋姑娘来到了树林,把树叶涂成金灿灿的黄色,把枫叶染成红艳艳的红色。

满山遍野的枫树呈现出红里泛黄的颜色,山脚就好象穿上美丽的衣裳。

无数淘气的叶子娃娃,他们早早地离开了树妈妈,

来到了大地妈妈的怀抱,就好象给大地披上一条金黄色的地毯。

五颜六色的树叶,装点在小河上面,像锦带一样。

(3)学生说一说秋天的树林。

2、

(1)走、走、走、走、走、走、我们继续向前走,我们又来到了田野里。

秋天的田野是一派什么样的景象,让我们走进田野里去看一看。

(2)(欣赏)秋天的田野(多媒体)

秋姑娘来到了田野,田野里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

一个个胖乎乎的棉桃吐出了一团团像雪一样白的棉絮;

玉米可高兴啦,你瞧它特意换了一束金缨咧开嘴笑了,露出满口金牙;

沉甸甸的稻子也早已笑弯了腰;

高粱是最怕见生人的,低着头羞红了脸。

(3)学生说一说秋天的田野。

3、

(1)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还有很多的果实也是在秋天成熟的。

(2)欣赏:

秋天的果园(多媒体)

秋姑娘,走进果园里,

把柿子抹得红彤彤,像个大红灯笼;

把葡萄擦得紫莹莹,像颗紫珍珠;

红彤彤的苹果压弯了枝头,远远望去就像一个个小红灯笼;

黄澄澄的大鸭梨像一只只葫芦悬挂在枝头

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3)学生说一说秋天的果园。

4、

(1)秋天的田野、果园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的花园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季节,让我们走进花园里,嗅一嗅花的芳香。

(2)欣赏:

秋天的花园(多媒体)

秋天,走进花园里,

芳香扑鼻的桂花开了,让人陶醉;

婀娜多姿的菊花迎风而立;

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云;

这多像是一幅巨大的彩色图画啊!

(3)学生说一说秋天的花园。

(二)秋天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季节,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如何用我们的笔把这多彩的秋天留住。

(1)这是一幅加拿大画家汤姆森的《秋》,画家是用什么来表达秋天的:

画家用大块面浓浓的色彩直接涂抹,金黄色、黄色、红色、绿色大胆直率地表达出对秋天的感悟,对秋天的赞美。

(2)这位学生表现的是秋天的什么?

(秋天的果园里真快乐)用的什么表现方法?

水彩笔、铅笔绘画的方法。

(3)这位学生表现的是秋天的什么?

(丰收的果园)用的什么表现方法?

彩色纸撕贴的方法。

示范(实物投影仪):

在撕贴的时候可以巧妙地利用纸张的厚薄.(将纸张团一团,叠一叠,粘在纸上表现胖乎乎的果实。

(4)再来看一幅老师这儿的作品。

①示范(实物投影仪):

它的色彩是用颜料涂抹的。

是什么工具涂抹的呢?

海绵。

海绵本身有许多小孔,将颜料直接均匀地涂抹在上面,然后敲击,就可以很快的画出大面积的颜色。

敲击的轻,颜色就淡,敲击的重,颜色就深。

如果要多种颜色,可以在不同的海绵上涂色,敲击。

还可以重复地在一个地方敲击,使颜色更赋予变化。

②下面的树干、果实是用的彩色纸撕贴的方法。

(三)小朋友想不想也用我们的笔留住这多彩的秋天呢?

1、小组讨论。

可以每组合作完成一幅作品,互相研究讨论想表现的内容和表现的方法。

2、说一说自己想要表现的内容,所用的表现方法。

(四)学生作画。

完成后贴到美丽的秋天的长卷里。

1、评价:

自评:

表现是秋天的什么内容。

互评:

师评:

2、秋天的果实对每位学生的画奖励。

(五)结束:

让我们一起来尝一尝这秋天的香甜诱人的果实。

(设计意图:

感知觉综合到一起,更加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第十三课手印,指印变变变

教学目标:

1、观察各手指纹路的形状与大小,初步了解其不同。

2、能利用手指头印出各种不同图形,并且在此基础上添画合适的设计,构成有一定情趣和创意的画面。

3、通过指印的联想,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体验手指纹理的印制、联想和添画的乐趣。

难点:

指印的联想和画面的组织。

教学准备:

水彩笔、铅画纸、各种颜色的印泥(可用颜料代替)、餐巾纸

教学过程:

1、引导观察。

(1)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我们每天都用到手指,可是你知道手指的秘密么?

我们从蝴蝶的花纹辨别它的种类;我们还知道每棵树都有树纹,它能够告诉我们树的年龄;而我们的手指同样也有指纹,现在给你们2分钟的时间仔细观察自己的指纹,一个一个地看过去,看看它们是不是都一样呢?

(2)简单介绍手指的两种基本纹路。

(螺旋纹,波浪纹)

(3)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警察叔叔利用指纹找出真凶。

为什么?

不但每个手指的指纹不同,而且每个人的指纹也都不相同,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

这个就是我们手指的秘密。

2、导入课题。

刚才同学们大致地了解了一下自己的指纹,老师现在教你们用压印的方法既能留下自己的指纹,又能让它变成一幅有趣的画。

教师演示压印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根据印出来的图形自由联想。

刚才老师给小朋友看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指印的联想》。

贴指纹,写板书。

3、方法指导。

举例介绍另外几种基本印法:

指腹印、指尖印、手掌印

这个红色的小盒子里装的是印泥,黄老师平时拿来给你们盖印章打分的时候用的,我们现在也用它来印指印。

当然小朋友平时也可以用颜料来代替印泥。

(提醒:

不要同时沾上不同颜色的印泥,以免印泥的颜色变脏)

教师用指印的方法印制chicken,让学生联想如何添加使画面完整。

出示示范图例

4、独立创作练习。

(1)作业要求:

大胆想象尝试不同的指印造型,比比谁想的多想得好想的与众不同,并运用手中的笔将它们变成更完整更有趣的画。

(2)教师巡回辅导。

5、小组合作练习。

4-5人一组合作完成一幅完整的指印画,组织各组展开比赛。

6、展示评价。

(1)请小组代表上台说明讲解自己的作品。

(2)学生评价。

自己最欣赏的一幅作品。

(3)教师评价评选最棒的一组给予奖励。

 

第十四课像什么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掌握撕纸、想象的方法。

(2)能力目标:

根据撕出来的纸块进行添画。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出课题

小朋友们,看老师给你们变个小魔术(教师示范)

刚才老师变了一个什么魔术?

(学生回答)

原来我们撕出来的纸片有这样妙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撕出来的纸添画,学习第十四课《像什么呢》

(二)欣赏讨论、示范操作

(1)小朋友们是不是也想来变这样的魔术呢?

可是该怎么样来变呢?

我们先欣赏一些其他小朋友的作品吧,请小朋友们看这一幅你来说说看,这是什么?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为什么不把它添加成其他的东西呢?

(学生回答)

不知道小朋友有没有发现,老师发现了,

有的作品是用一张纸片添加成的,比如:

鳄鱼;

还有的是用几张纸片做成的,比如:

这一列小火车(通过比较,让学生进一发挥想象力,将更多的纸片利用起来。

那么你知道该如何来制作呢?

(先让学生说说)

下面老师就来讲解它的步骤:

(2)教师示范、讲解步骤:

a、先随意将纸撕开

b、接着挑选出一张或几张你觉得比较容易添加的纸片,想一下可以添加成什么?

c、再将纸片粘贴在白纸的合适的位置上(那么你觉得把这张纸贴在这里好不好?

边说边演示,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要贴在合适的位置上)

d、最后进行添加

下面就请小朋友们同桌之间一起合作,自己动动手、撕一撕、想一想、贴一贴。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出示作业要求:

a、随意撕纸,并且不要撕得太小

b、一定在撕的基础上进行添加,而不是用撕成的纸片贴画

c、小朋友们尽量将撕下来的纸片全部利用起来

播放音乐《杜鹃圆舞曲》,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组长合理分工

(四)成果交流、教学评价

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将自己的小组的作品展示,由组长说说设计思路,通过自评、互评、师生评,选出“最佳设计作品”

(五)收拾整理、课后拓展

收拾桌面,由于我们课上的时间有限,不能制作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