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含复习计划知识点归纳与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4944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1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含复习计划知识点归纳与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年度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含复习计划知识点归纳与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年度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含复习计划知识点归纳与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年度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含复习计划知识点归纳与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年度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含复习计划知识点归纳与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含复习计划知识点归纳与习题.docx

《学年度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含复习计划知识点归纳与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含复习计划知识点归纳与习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含复习计划知识点归纳与习题.docx

学年度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含复习计划知识点归纳与习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教学计划,结合本班级学生及数学学习的具体情况,以基础知识为中心,以提高计算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力求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在能力,做到查缺补漏,培优补差。

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复习形式:

第一步:

分单元复习.第二步:

归类复习.第三步:

综合复习。

三、复习内容:

1、大数的认识2、公顷和平方千米3、角的度量

4、三位数乘两位数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6、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7、统计8、数学广角

复习时按照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分——大数的认识、乘法和除法、空间与图形、统计和数学广角这四大块来进行知识的梳理。

四、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万级、亿级的数,十进制计数法,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以及近似数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建立有关整数概念的认知结构。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进一步提高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以及探索规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认识角、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在观察物体中加深对物体和相应视图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统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会画两种不同的统计图。

5、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6、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五、具体安排:

周次

内容

18

分单元复习基础知识

19

分类分板块复习

20

综合复习及检测

21

综合复习及检测

六、复习措施:

1、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先全面复习每一单元,再重点复习有关重点内容。

2、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3、加强补差,让优等生帮助后进生。

4、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单元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机进行计算能力的培养。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数位:

个位、十位、百位、……亿位等等,都是数位。

数位名称就是在相应的计数单位后添一个“位”字,如:

万万位。

3、数级:

个级、万级、亿级……都是数级,一个数级包括四个数位。

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包括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4、数位顺序表:

含有数级、数位和相应的计数单位的表格叫数位顺序表,如下。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6、数字表示:

某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如:

12367中的2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

某个数级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级的计数单位。

如:

36472845中的3647在万级上,表示“3647个万”

7、大数的读法:

可以先分级,再读数。

(1)含有两级数的读法:

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含有三级数的读法: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每级末尾不论有几个0,都不读;每一级中间和前面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8、大数的写法:

可以先分级,再写数。

(1)含有两级数的写法:

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2)含有三级数的写法:

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9、读写数检验方法:

读数和写数可以互相检验,即读数后再写出来和原数比对,而写数后可以自己读出。

10、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11、改写成不同计数单位的数:

(1)整万、整亿的数:

将个级的4个0改写成“万”,将万级、个级共8个0改写成“亿”

注意:

整万、整亿的数的改写属于准确数,要用“=”连接.

(2)非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将万位以后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的最高位(千位)四舍五入,再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3)非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将亿位以后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的最高位(千万位)四舍五入,再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12、省略尾数(求近似数):

先分级,再看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或舍去。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时,要看千万位,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时,要看千位。

(用“≈”)0~4为“舍”,尾数清零且精确数位的数字不变,5~9为“入”,尾数清零且精确数位上的数字加1。

注意:

四舍五入后的结果是近似数,所以符号一定要用“≈”.

准确数和近似数的区分:

⑴在实际问题中,有些数据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准确数。

如:

四甲班有44个男同学,29个女同学。

这里的“44”“29”都是准确数。

⑵还有些数据,只是与实际大体符合的近似数。

我们在测定物体的长度、质量时,由于测量工具的限制,必然会产生误差,所得的结果都是近似数。

如:

小明身高140厘米,体重35千克。

这里的“140”、“35”都是近似数。

⑶在对大的数目在进行统计时,一般也只需要用它的近似数来表示。

如:

平常说一个城市有50万人,一个钢铁厂去年产钢120万吨。

这里的“50万”、“120万”都是近似数。

“四舍五入”法:

4、3、2、1、0舍去;5、6、7、8、9舍去后向前一位进1。

用“=”和“≈”的区别:

7580000=758万7508000≈751万

9000000000=90亿9420000000≈94亿

12、自然数: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3、十进制计数法: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14、计算工具的认识:

古时:

“实物”、“结绳”“刻道”等方法来记数的。

(1)算盘:

14世纪,中国发明了算盘。

算盘有上下两档,上档每颗珠子代表5,下档每颗珠子代表1,每根杆相当于一个数位,如“万位上的一颗上珠”表示“5个万”。

(2)计算器:

CE或者AC是“清除键”,ON/C是“开关及清屏键”。

OFF是关闭键。

15、会用计算器计算和探索规律。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计量较大的土地面积时,常用“公顷”和“平方千米(km2)”作单位。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1、线段:

是直线的一部分,具有2个端点,可以度量长度,不可延长。

2、射线:

是直线的一部分,只有1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不可度量。

3、直线:

没有端点(或者说“有0个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不可度量。

4、角: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角的符号用“∠”表示。

5、过点画直线的数量:

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无数条直线。

因为“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所以过两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

6、角的度量:

工具是量角器。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步骤:

(1)(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

(2)(量角器的其中一条)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3)角的另一条边所对应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7、角的大小比较: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张开的大小,张开得越大,角越大。

8、会求一个已知角的余角、补角和对顶角:

如右图,若∠3=25°,则∠4=90°-25°=65°

若∠1=25°,则∠2=180°-25°=155°

若∠1=25°,则∠3=∠1=25°(对顶角相等)

9、角的分类:

(1)锐角<90°;直角=90°;90°<钝角<180°;平角=180°;周角=360°

(2)1个平角=2个直角;1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

10、钟面时间问题(求时针与分针的夹角):

因为周角是360°,而钟面上有12个整点刻度,所以每两个整点刻度间的夹角是360°÷12=30°

3:

00或15:

00,时针和分针夹角为3个整点,即30°×3=90°

2:

00或14:

00,时针和分针夹角为2个整点,即30°×2=60°

 

11、画角的方法:

A、用量角器画角(如画65°的角)

(1)画一条射线,作为角的顶点和一条边

(2)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3)在量角器(与0刻度线同圈的)65°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4)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用端点和刚画的点来确定另外一条边的位置)

(5)画小弧线,标注

B、用三角板画角(如画75°的角)

画角方法和用量角器的相同,只是标注方法不同,需要标出这个角是由哪几个三角板上的角组合(加或减)而成的。

用三角板可画出所有15°倍数的角,如75°、105°、120°、135°、150°、165°

而用“一副(两个)三角板”可“拼出”75°、105°、120°、135°、150°这几个角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如16×3)把16分成10和6,先算10×3=30,再6×3=18,最后算30+18=48,所以16×3=48。

2、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如160×3)把末尾0的部分先不看,看成16×3,口算出得48,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所有去掉的0,160末尾有1个0,所以添上1个0得480,所以160×3=480。

3、笔算乘法的方法: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与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与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如145×12=1740

 

4、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1)将0前面的数对齐,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2)再看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如160×30=4800

5、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注意用两位数去乘三位数时,三位数中间的0也要乘,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如105×30=3150

105

×30

3150

6、积的变化规律和积不变的规律:

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乘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积不变。

7、乘法估算:

一要注意要符合实际情况,接近准确值。

215×58≈12000

二是要将其中一个因数或两个因数“四舍五入”成相近的整十、整百数,简化计算。

8、乘法验算的方法:

交换因数的位置再乘一次,看乘得的积是不是跟原来的积相同。

16

×234

64

48

32

3744

234×16=3744

234

×16

1404验算:

234

3744

9、常见的数量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