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下简单结构隔震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94057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AP下简单结构隔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SAP下简单结构隔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SAP下简单结构隔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SAP下简单结构隔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SAP下简单结构隔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AP下简单结构隔震设计.docx

《SAP下简单结构隔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AP下简单结构隔震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SAP下简单结构隔震设计.docx

SAP下简单结构隔震设计

 

1工程概况

某中学教学楼,地上5层,每层高度皆为3m,总高15m,隔震支座设置于基础顶部。

上部结构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盖为一般梁板体系。

设防烈度8度,设计大体加速度,场地类别Ⅱ类,地震分组第一组,不考虑近场阻碍。

依照现行《中小学建筑设计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建筑结构荷载标准》、《建筑抗震设计标准》相关规定对上部结构进行设计,其结构柱网布置如图1所示。

图1结构柱网布置

(1)不隔震时,该建筑物的大体周期为,小于。

(2)该建筑物总高度为15m,层数5层,符合《建筑抗震设计标准》的有关规定。

(3)建筑场地为Ⅱ类场地,无液化。

(4)风荷载和其他非地震作用的水平荷载未超过结构总重力的10%。

以上几条均知足标准中关于建筑物采纳隔震方案的规定。

隔震层的位置

隔震层设在基础顶部,铅芯橡胶隔震支座设置在受力较大的位置。

隔震层在罕遇地震下应维持稳固,不宜显现不可恢复的变形。

隔震层铅芯橡胶支座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不宜显现拉应力。

2.3隔震支座的选型和布置

隔震支座一样设置在柱底或剪力墙底部。

其数量和直径大小通常依照支座的面压决定,而隔震层的水平剪力那么决定支座的水平刚度。

本文不隔震的模型,和隔震模型均采纳SAP2000进行计算,先提取基地反力,依照柱底反力F,反算每个支座的直径。

依照下式计算:

式中:

A为柱底支座面积;F为柱底反力;σ为竖向压应力,应依照建筑品级选取。

计算出每一个支座的最小直径。

发觉本文结构简单,利用直径400的支座完全知足要求,故本文全数选用24个LRB400。

LRB400参数性质见下表:

表格1LRB400参数

支座

有效直径

橡胶总厚度

屈服前刚度

100%水平剪切变形

250%水平剪切变形

竖向刚度

屈服力

单位

mm

mm

kN/m

kN/m

kN/m

kN/mm

kN

LRB400

400

73

8790

1040

820

2200

3中震下的时程分析

地震作用下的层间剪力

CHICHI-3660作用下的地震层间剪力

表格2CHICHI-3660作用下的地震层间剪力

层数

X向

比值

Y向

比值

非隔震

隔震

非隔震

隔震

1

2

3

4

5

CHICHI-3660地震波作用下,结构X向隔震和非隔震层间剪力对照图示:

图2

NP-X2980作用下的层间剪力

表格3NP-X2980作用下的层间剪力

层数

X向

比值

Y向

比值

非隔震

隔震

非隔震

隔震

RH1-10011作用下的层间剪力

表格4RH1-10011作用下的层间剪力

层数

X向

比值

Y向

比值

非隔震

隔震

非隔震

隔震

1

0.22

0.19

2

0.33

0.30

3

0.24

0.21

4

0.22

0.18

5

0.33

0.32

3.1.4水平减震系数的计算

通过三种地震波作用下隔震和非隔震两种情形下各层最大层间剪力对照分析确信隔震结构水平向减震系数,计算结果见下表:

表格5水平减震系数的计算

层数

地震波

X向

均值

Y向

均值

最大值

1

CHI

NP-X2980

RH1-10011

2

CHI

NP-X2980

0.25

RH1-10011

3

CHI

NP-X2980

RH1-10011

4

CHI

NP-X2980

RH1-10011

5

CHI

NP-X2980

RH1-10011

从上面数据能够看出结构在三条地震波下X,Y向的剪力比值的均值中的最大值为,从标准可知,结构水平减震系数小于能够降低一度设计,故采纳本隔震层后,上部结构可按7度设防进行计算。

表格6CHICHI-3660,NP-X2980X,RH1-10011作用下各层层间位移(mm)

层数

CHICHI-3660

NP-X2980X

RH1-10011

X向

Y向

X向

Y向

X向

Y向

非隔震

隔震后

非隔

隔震

非隔震

隔震后

非隔

隔震

非隔震

隔震后

非隔

隔震

0

1

2

3

4

5

以上三组别离为三条地震波作用下结构X,Y向的结构层间位移,那个地址由于篇幅缘故至选用NP-2980该地震波作用下的各层层间位移作对照。

做图如下:

图3NP-2980各层层间位移

3.3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

3.3.1CHICHI-3660作用下的结构加速度响应

表格7CHICHI-3660作用下的加速度

节点

X向

比值

Y向

比值

隔震后

隔震前

隔震后

隔震前

127

1500

1500

128

129

130

131

132

NP-X2980作用下的结构加速度响应

表格8NP-X2980作用下的地震加速度

节点

X向

比值

Y向

比值

隔震后

隔震前

隔震后

隔震前

127

1500

1500

128

129

130

131

3738

132

RH1-1001作用下的结构加速度响应

表格9RH1-1001作用下的加速度

节点

X向

比值

Y向

比值

隔震后

隔震前

隔震后

隔震前

127

1500

1500

128

1705

129

130

131

132

那个地址只选取RH1-1001作用下,X向隔震前和隔震后结构各个节点加速度对照

图4RH1-1001各个节点加速度

4结论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简单熟悉了SAP2000的建模,分析,数据提取,感觉很有收成。

但也有不足的地方,那个地址只进行了中震下的分析,计算出隔震后的水平减震系数,以为采纳该隔震层后,上部结构可按降低一度进行计算,可是并未进行罕遇地震下的隔震层最大位移验算,和隔震结构层间位移角的验算。

最后,那个地址要感激何教师,一学期为咱们不辞辛苦的讲解隔震,减震的原理,装置,设计流程。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