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4931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内江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川省内江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川省内江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川省内江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川省内江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内江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四川省内江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内江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内江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四川省内江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四川省内江市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5.图l讲学的内容应该是

A.儒家学说B.法家学说C.兵家学说D.墨家学说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汉朝时的封建统治思想。

图1是《汉代讲经图》。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接受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在文化上,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的学说。

所以“经”是儒家经典。

故选A。

考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

26.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

对出现这一景象影响最大的历史事件是

A.商鞅变法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南方的开发D.丝绸之路的开通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魏晋南北朝时,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北魏孝文帝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民族融合的措施,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进程,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丰富和发展了中原文化。

故选B。

考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

27.虽然武则天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史学家还是肯定了她的功绩。

其原因是武则天

A.开创了“殿试”的先河B.重用有才之人

C.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D.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武则天的政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本是唐高宗的皇后,逐渐掌权,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她在位期间,继续推行唐太宗的政策,发展生产,选拔贤才,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为大唐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人称她的统治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所以史学家会肯定她的功绩。

故选D。

考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

28.2015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隆重仪式欢迎印度总理莫迪访华,莫迪的访华促进了中印经济文化交流。

早在唐朝我国就有一位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使者,他是

A.甘英B.玄奘C.鉴真D.郑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唐朝时的中印友好往来。

唐朝时,中国同天竺的交往很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

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

他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他在天竺各地讲学,受到当地人的尊敬。

玄奘辛勤不懈地传播和弘扬了佛教文化,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故选B。

考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29.《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

材料反映了宋代

A.农业迅速发展B.经济重心南移C.商品经济繁荣D.手工业兴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

宋代时,饮食相当丰富,东京城里的食品有二百多种,夜市上的小吃很多。

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面食品种多,包括带馅的饺子。

交通比较发达,供住宿的邸店很多,旅店业兴旺。

这些都说明宋代时商品经济繁荣。

故选C。

考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30.图2-图4是一组关于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这组图片的主题是

A.洋务运动的开展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外国资本主义扩张D.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建立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开展。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军事工业,主要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民用工业,主要有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上海轮船招商局。

故选A。

考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

31.有人说:

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

A.新文化运动兴起B.五四运动爆发C.中国共产党成立D.中华民国成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中共成立的意义。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革命任务、革命前途等都发生了变化,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故选C。

考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2.宪法是一个国家的立法根本。

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中国颁布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已有多部。

我国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是

A《中华民国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选C。

考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

33.下列措施中,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B.三大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土地改革运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三大改造的意义。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选B。

考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

34.香港和澳门回归后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依据是

A.民族区域自治B.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C.一国两制D.经济特区

【答案】C

【解析】

考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35.科学证明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

晚期智人的化石不包括

A.南方古猿B.山顶洞人C.阿尔法卢人D.克罗马农人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人类的进化。

目前,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的。

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再经过漫长的发展阶段,才出现“完全形成的人”。

“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进化阶段。

故选A。

考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人类的形成

36.图5所示建筑物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反映的是

A.古巴比伦文明B.古埃及文明

C.古印度文明D.古希腊文明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古埃及文明的标志。

图5是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国王权力的象征,也是古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在国王哈佛拉的金字塔前,还有一座象征国王权力与尊严的狮身人面像。

这些都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

故选B。

考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37.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不包括

A.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B.把居民从高到低分成四个等级

C.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D.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

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

主要内容有:

政治上: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上:

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大化改新没有把居民分等级,故选B。

考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38.通过长达100多年的布匿战争,罗马

A.建立了奴隶制共和国B.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

C.制定了共和制法律D.打败了迦太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罗马共和国的扩张。

公元前64-前146年,罗马和迦太基两国为争夺地中海霸权发生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

布匿战争的结果是迦太基被灭,迦太基城也被夷为平地,罗马争得了地中海西部的霸权。

经过长期征伐,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故选D。

考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西方文明之源

39.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

A.封建等级制度B.城市自治C.封闭保守D.丕平献土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的查理·马特推行采邑改革,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封建等级制度,其特点是以土地为中心层层分封,封主封臣之间形成严格的契约(合同)关系。

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内容。

故选A。

考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中古欧洲社会

40.亚历山大东征,客观上

A.给东西方造成了巨大的灾难B.结束了地中海东部混乱状态

C.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创造了条件D.战败了波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一方面,亚历山大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从帝国的疆域来看,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

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甚至印度文明,这样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就被打通了。

因此,伴随着东侵的过程,客观上是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渗入到希腊文化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

故选C。

考点:

教版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41.创造发明“阿拉伯数字”的是

A.阿拉伯人B.印度人C.意大利人D.犹太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

阿拉伯数字是世界最通用的数字,其发明者是古印度人。

最初,古印度人用梵文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字的计数法。

阿拉伯学会了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

12世纪时,这一简便的计数法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故选B。

考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42.欧洲的第一部优秀文学作品是

A.《荷马史诗》B.《俄狄浦斯王》C.《一千零一夜》D.《马可·波罗游记》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荷马史诗》的价值。

《荷马史诗》是古代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

这是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欧洲第一部优秀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一部西方最早的史书。

故选A。

考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二)

43.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圆周率的科学计算方法的是

A.欧几里得B.阿基米得C.祖冲之D.掷铁饼者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阿基米德的成就。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

在他的主要作品《圆的度量》中,利用圆的外切与内接96边形,求得圆周率π为:

22/7;π>223/71,这是数学史上最早的,明确指出误差限度的π值。

他还证明了圆面积等于以圆周长为底、半径为高的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使用的是穷竭法。

故选B。

考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二)

44.公元7世纪创立的伊斯兰教

A.宣扬上帝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B.主张“众生平等”

C.宣扬对天神安拉的崇拜D.重视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