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4中切眼掘进作业规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93090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304中切眼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3304中切眼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3304中切眼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3304中切眼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3304中切眼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304中切眼掘进作业规程.docx

《3304中切眼掘进作业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04中切眼掘进作业规程.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304中切眼掘进作业规程.docx

3304中切眼掘进作业规程

第一章:

概况

第一节:

概述

一、巷道名称及位置

33042中切眼位于五矿33042工作面中部,在原33041采空区下施工。

煤层走向293°~355°,倾角14°~26°,煤层平均厚度8.3m。

(巷道位置关系详见附图1.1)

二、施工目的及用途

目的:

联接33042工作面上、下顺槽,为工作面回采服务。

用途:

用于沟通上、下顺槽,形成回采工作面生产系统。

三、巷道的设计长度

设计长度平距134m(斜距138.2m),采用11#矿用工字钢梯形对棚支护;铺双层塑带网,背木背帮、板梁背顶。

服务年限约1年。

四、预计开工、竣工时间

本掘进工作面预计2013年8月上旬开工,2013年9月中旬竣工。

第2节 编写依据

一、设计说明书及批准时间

《33042工作面中切眼变更设计图》,批准时间2013年06月5日。

二、地质说明书及批准时间

《33042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批准时间为2012年09月20日。

三、《煤矿安全规程》、上级管理部门相关管理文件等。

 

第2章地面对应位置及地质情况

第1节地面对应位置

地面位置:

位于刘家沟村东部,肥泉村西部,工作面上部地面全部为农田,地形为山坡丘陵地形。

地面标高+164~+177m。

第二节 煤(岩)层赋存特征

一、33042中切眼煤层赋存情况:

可采煤层为二叠系山西组二1煤层,平均煤厚8.3m。

走向293°~355°,倾角14°~26°。

二、33042中切眼煤层顶、底板情况:

巷道顶板为二1煤层,底板为泥岩,平均厚度2.44m,灰黑色,含炭质及植物根部化石。

附:

33042中切眼综合柱状图。

(附图1.2)

三、33042中切眼瓦斯情况:

五矿2004年年底经省煤炭工业局瓦斯等级鉴定,鉴定为突出矿井。

而33042中切眼位于瓦斯突出危险区域,现有相对瓦斯涌出量9.6m3/t,受采空区、断层影响,瓦斯有可能增大,通防部门加强瓦斯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安全生产。

根据抚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8年12月鉴定报告认为:

二1煤

层自燃发火期为138天。

为防止煤尘事故发生,掘进过程中应加强洒水、洗尘工作。

第三节地质构造

33042中切眼从开口位置向前施工55m,揭露∠62°H=0.5m小断层;再向前掘进71.5m揭露∠60°H=0.8m小断层。

 

第4节:

水文地质

一、33042中切眼直接充水含水层为老顶砂岩含水层(S10)及二1煤底板砂岩含水层(S9),间接充水含水层为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灰岩含水层,太原群二层灰岩含水层,太原群八层灰岩含水层,新近系、第四系砂砾岩含水层。

根据《2013年8月份33042中切眼掘进工作面水情水害预测月度评价》,预计正常涌水量为1m³/h,最大涌水量为2m³/h。

施工期间,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加强长探短掘工作,必须完善排水系统,加强该区域的防排水工作。

二、施工期间若发现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应及时与地测部门联系。

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巷道布置

一、巷道位置

根据2013年6月5日《33042工作面中切眼变更设计图》,33042中切眼上部开口点以33042上顺槽3343#测点向里18m处下帮为开口点,中切眼下部透口点以33042下顺槽3336#测点上帮为透口点。

开口后以方位角65º52′54″沿底掘进平距134m(斜距138.2m),如煤层底板变化异常,需丢煤施工时,另编写专项措施。

二、巷道形状和断面尺寸

该巷道采用11#矿用工字钢对棚支护,S净=8.0m²,S掘=9.3m²(巷道断面尺寸详见附图3.1)。

第二节巷道支护

一、超前支护

施工期间,使用好超前支护,超前支护为2根3.5m的π型梁,间距1.0~1.2m,布置在巷道中线两侧。

每根超前支护使用2个卡子固定在顶梁上,超前支护下平面与卡子之间,使用木质大头楔背紧打牢,使超前支护上平面与棚梁之间棚棚接顶。

要求超前支护紧跟煤墙,严禁出现超前支护松动现象。

2、永久支护

1.支护材料

(1)使用2600×3000×2600mm工字钢梯形对棚支护,棚距600mm,下净宽4040mm,净高2350mm。

(2)使用规格为8.5×1.0m(长×宽)、网孔规格直径40mm的阻燃、抗静电双层塑带网。

(3)每棚使用14根背木背帮、6块板梁背顶,背木规格:

Ø50×800mm,背木间距400mm;板梁规格:

1400×200×100mm(长×宽×厚),板梁间距500mm;如顶板压力较大,可改用背木背顶。

(4)每棚使用6根木撑杆,规格为Ø50×500mm,安设在顶部及两帮各2根(梁上距梁端头50mm各一根,腿上距梁下200mm和距底板以上300mm各一根)。

(5)掘进迎头10m范围内必须使用金属拉杆防倒器。

(6)11#矿用工字钢支护,使用木垫板规格:

100×100×10mm(长×宽×厚),安设在工字钢梯形棚梁与腿搭接处,用以防止铁对铁打滑。

2.支护工艺

(1)架棚前由验收员标注顶梁中线位置。

(2)架棚前将爆破成形不完好的地方刷齐,以便架棚。

(3)铺双层塑带网,塑带网必须均匀铺展,网与网搭接100mm,并使用尼龙绳“8”字扣逐扣相联,联紧联牢。

(4)待顶部塑带网联好后,移动超前支护,然后上梁。

上梁时,跟班工长在现场统一指挥,齐心协力将梁放在超前支护上。

调整超前支护,并在卡子与超前支护之间用木质大头楔将其固定牢靠;按中线及棚距调整梁的位置,待梁放正后,在梁与网之间用板梁背顶,板梁间距500mm。

同时,梁与梁之间,在距梁两端头50mm位置处按棚距要求打牢木质撑杆。

(5)待顶背好后,在超前支护的掩护下挖柱窝。

待柱窝挖好后,将工字钢腿放入挖好的柱窝内,要求两帮柱腿必须放正,不得前倾后仰,同时拉中线进行校正。

(6)柱腿栽好后,联帮网、用背木背帮。

(7)待帮、顶背好后,检查棚距、支架迎山、背帮、背顶、联网、中线等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支护质量要求

(1)净宽:

4040mm,允许误差0~50mm;净高:

2350mm,允许误差-30~50mm;柱窝深度:

不小于150mm。

(2)支架间距≤50mm,梁水平度≤40mm。

(3)倾斜巷道支柱迎山按6~8°向上迎1°架设。

第4章施工工艺

第1节施工工艺

一、掘进方式

33042中切眼执行放炮掘进,架棚支护(使用气动钻机打眼,人工装药爆破)。

二、施工工艺

煤层注水工序→交接班(隐患排查)→加固支架→打注水孔→注水。

炮掘流程:

打眼→装药→联线→放炮(放炮前、后洒水)→敲帮问顶→移超前支护→架棚→背帮顶→出煤(矸)、验收→下一循环。

 

三、煤层注水

1.注水孔布置

每组注水孔为2个,孔径42mm,孔深5m,1号孔距底1.0m,距左帮800mm,平行于底板,向中线方向;2号孔距底板1.0m,距右帮800mm,平行于底板,向中线方向(具体参数见附图4.1)。

2.注水设备及要求

(1)注水孔采用手持式风动钻机(ZQS-50/2.0S型)配合φ42mm可联接麻花钻杆进行施工。

.

(2)注水使用5BZ-33/15型煤层高压注水泵,注水压力8~10MPa。

(3)注水孔使用FKCS-44/0.3型封孔器进行自动封孔,封孔深度1m,封孔长度1m。

(4)每孔注水时间一般20~30min或注至煤壁向外渗水为止。

(5)注水期间,若个别注水孔渗水不能正常注水,可关闭该注水孔截止阀,对剩余注水孔进行注水。

第2节爆破作业

一、炮眼布置方式

炮眼布置方式为掏槽眼居中,周边眼位于巷道断面周边,辅助眼位于掏槽眼与周边眼之间。

(爆破图表详见附图4.2)

二、打眼、装药及起爆方式

1.使用专用钻机,配合1.0m钻杆打眼,斜眼掏槽。

2.采用一次打眼、一次装药,一次全断面正向装药起爆方式。

3.爆破使用煤矿许用三级乳化炸药,毫秒延期电雷管(其最后一段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ms)起爆。

4.起爆顺序为:

掏槽眼→辅助眼→顺帮眼→底眼,具体说明见爆破图表。

5.放炮、站岗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联锁”和“去二回一”等放炮制度。

第3节装载与运输

一、装运方式

人工装煤,刮板输送机配胶带输送机运输。

二、刮板输送机司机注意事项

1.检查输送机的电机、减速机防护装置等,是否完好。

2.检查挡煤板有无变形和松动,刮板输送机有无错口和运行过程中是否及时清除回头煤坑,防止堵塞等。

3.检查输送机操作按钮、信号装置是否灵敏可靠。

4.检查输送机运行时,是否有发生飘链、刮板弯曲、跳动或歪斜,短缺变形等问题,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停机,通知有关人员进行处理。

三、胶带输送机司机注意事项

1.必须经过专业安全技术培训,熟练掌握胶带输送机操作规程,并经考核合格,取得特殊工种资格证,方可持证上岗。

2.必须了解胶带输送机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并掌握胶带输送机的一般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方法。

3.严格按照胶带输送机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操作时要注意力集

中,随时注意信号,严格按照顺序进行开机停机,运行中要注意监视各部位运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停机处理。

4.要经常检查胶带输送机的堆煤保护、烟雾保护、防跑偏装置、机头处洒水装置等是否完好,信号是否灵敏可靠等。

5.运行中经常观察胶带张紧情况。

6.及时清扫开关和减速机上的煤尘,保持机头前、后5m范围内巷道卫生。

四、装煤工注意事项

1.装煤前,检查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压柱是否牢固可靠。

2.装煤时,面对刮板输送机运行方向装煤。

3.装煤时,较大的煤、矸必须进行破碎后方可装运。

4.装煤时,发现刮板输送机出现故障,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及时向班长汇报处理之后。

5.装煤结束后,及时向输送机司机发出停止信号。

第4节 管线吊挂及人行道布置

1、管线吊挂

风管、水管、电缆线吊挂:

风管、水管、电缆线吊挂在风筒的对帮,其中风管、水管前后吊挂间距5m,上下间距0.2m;电缆线吊挂同电压等级上下间距50mm,不同电压等级上、下间距100mm,严禁用铁丝吊挂。

二、人行道布置

人行道布置在风筒的对帮宽度≮1m,高度≮2.25m。

 

第5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主要机械设备、工具一览表: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刮板输送机

DSB—40T

3

3302集中巷一部、

中切眼二部

胶带输送机

CPJ-800

3

3302一川一部、

33042上顺槽二部

尖钎

2

矿斧

3

每小班1把

铁锹

6

手持式风动钻机

ZQS-50/2.0S

1

绞车

JD-1.6

1

3302一川一部

回柱绞车

1

33042上顺槽一部

注水泵

5BZ-33/15

1

封孔器

FKCS-44/0.3

3

压入式局部通风机

FBDNO60/30

2

乳化液泵

BRW200-31.5

1

乳化液泵

 

第五章 生产系统

第1节 通风

一、通风方式及供风距离

1.通风方式

采用局部压入式通风,局部通风机安设在延深皮带下山与3302集中巷交叉点向延深皮带下山向下山方向20m新鲜风流内。

2.供风距离

第一段:

由风机至3302中巷与延深皮带交叉点,供风距离20m。

第二段:

由3302中巷与延深皮带交叉点至3302中巷与3302一川交叉点,供风距离20m。

第三段:

由3302中巷与3302一川交叉点至3302一川拐33042上顺槽拐弯点通风距离64m。

第四段:

由3302一川拐33042上顺槽拐弯点至33042中切眼(随掘进按要求延长风筒),供风距离315m。

第五段:

由33042中切眼上安全口至33042中切眼下安全口(随掘进按要求延长风筒),供风距离140m。

合计供风距离559m。

二、掘进通风参数计算与局扇选型

1.按照瓦斯涌出量计算

Q掘=125×q掘×K掘通

=125×1.1×1.5

≈206m3/min。

其中:

Q掘——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m3/min

q掘——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绝对涌出量:

q掘取值1.1m3/min。

K掘通——瓦斯涌出不均衡通风系数,突出矿井的二分层掘进炮掘工作面K掘通=1.3~1.8。

本工作面K掘通取值1.5。

2.掘进工作面最多同时作业人数计算

Q掘=4×N=4×30=120m3/min

其中:

Q掘——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m3/min

N——工作面最多同时作业人数,取30人

3.按炸药量计算

Q掘=10×A=10×7.8=78m3/min。

其中:

Q掘——掘进工作面需风量,m3/min

10——每千克三级煤矿许用炸药需风量,m3/min

A——一次爆破炸药最大用量,7.8kg

4.风机选型:

根据以上三种计算结果比较,该掘进工作面最大需风量为

220m3/min,选用功率为2×15kw的局扇,型号为FBDNO60/30型矿用对旋通风机,暂取单机运行,吸风量240m3/min即可满足生产需要。

附:

风机性能表:

转速

r/min

风压

Pa

风量

m3/min

电机功率kw

2900

1200-4600

380-240

2×15

5.按局部通风机实际吸风量240m3/min计算

Q掘煤=Q扇吸×I掘+60×0.15×S=240×1+60×0.15×8.0=312m3/min

其中:

Q掘煤——煤巷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m3/min;

Q扇吸——局部通风机实际吸入风量,240m3/min。

I掘——掘进工作面同时通风的局部通风机台数,取1台

S——安设局部通风机的巷道断面积,8.0m2

根据以上计算,风机安装处巷道全负压风量不得小于312m3/min。

6.按风速进行验算

煤巷掘进最低风量Q煤掘>60×0.25×8.0

240m3/min>60×0.25×8.0

240m3/min>120(m3/min)

煤巷掘进最高风量Q掘<60×4×S

240m3/min<60×4×8.0

240m3/min<1920(m3/min)

其中:

Q煤掘——煤巷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m3/min

S——掘进巷道的断面积:

S取值8.0㎡

根据掘进巷道最低风量与吸风量之比和与最高风量之比,最低需风量小于吸风量小于最高风量,再换算成风速,符合规范要求:

即:

120<240<1920(m3/min)

120÷8.0÷60<240÷8.0÷60<1920÷8.0÷60

0.25<0.5<4(m/s)

三、风筒选型

1.风筒选型及风筒风量传感器

根据风机供风量的要求,选用直径为600mm的抗静电、抗阻燃标准风筒供风,就能满足迎头供风的需要。

风筒吊挂:

靠巷道左帮吊挂,环环吊挂整齐、平直。

风筒出风口距迎头3~5m,保证迎头有足够的风量。

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和备用局部通风机的交叉风筒接头,采用与软质风筒同等直径的铁质导向器相联接(铁质导向器规格:

直径600mm,导向器与相联接的风筒必须在一个平面上)。

导向器接口的安设标准:

先使用软质风筒套在铁质导向器接口上,使用双股14号铁丝压紧连接,把风筒反压边包紧,并使用皮带制作的压边箍紧,使其严密不漏风、不松动。

距迎头不大于30m,需安设风筒风量传感器。

2.风机及风机开停传感器安装

采用矿用隔爆型压入式局部通风机,且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回风口不得小于10m;全风压供给该处的风量必须大于局部通风机的吸入风量,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到回风口间的巷道中的最低风速不小于0.15m/s。

风机必须实行风电闭锁,保证停风后切断停风区内全部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

并实现双风机、双回路供电自动倒台;专用、动力风机专用电源线上需安设风机开停传感器。

3.通风路线(通风系统详见附图5.1)

新鲜风流路线:

延深皮带运输下山→经风机→施工地点。

回风风流路线:

施工地点→33042上顺槽→3302一川→3302集中巷→北翼回风下山

  

第2节压风自救

一、压风自救布置

在距33042中切眼迎头25~40m处、站岗位置、拉炮位置安设压风自救(其中站岗位置不少于5个,拉炮位置及距迎头25~40m处不少于10个);另掘进工作面每隔50m安设一组压风自救装置,每组数量不少于5个(压风自救布置示意图详见附图5.2)。

二、安设要求

1.压风自救管路铺设牢固、平直,接头严密,严禁出现漏风现象,气源接口处必须安装总阀门,便于压风自救的维护。

2.压风自救袋安装在地点宽敞、支护良好、没有杂物堆积的行人巷道一侧。

装置应具有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和开关等功能。

3.压风自救减压阀安设在距巷道底板高度1.7~1.8m,便于现场人员自救。

避灾人员在使用装置时,应感到舒适、无刺痛和压迫感。

4.每个压风自救袋供风量必须保证每人不得少于0.1m3/min。

5.安排专人对压风自救系统进行检查、维护,压风自救必须安设气、水分离器。

严禁无风生产。

第3节瓦斯防治及防突管理

一、工作面瓦斯防治及防突管理要求

1.入井人员必须按规定携带化学氧隔离式自救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

2.掘进工作面,体积>0.5m3的空间,积聚瓦斯浓度达到2%时,在其附近20m内,必须停电撤人,进行汇报、处理。

3.因临时停电或其它原因造成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在恢复通风前,必须首先检查瓦斯,只有在33042中切眼最高瓦斯浓度不超过1%和二氧化碳浓度最高不超过1.5%,且局部通风机与其开关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由指定人员人工启动局部通风机。

4.严格按规定循环进度施工。

5.33042中切眼掘进期间,通风区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员检查有害气体。

6.瓦斯检查员加强对掘进巷道内空顶充填处的瓦斯检查,发现异常立即汇报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严禁瓦斯超限作业。

二、通风设施管理

1.施工人员严禁损坏风筒、探头、风门等通风设施。

2.通风区加强对通风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通风系统的稳固可靠。

及时吊挂、修补、延长风筒,保证迎头有足够的风量。

3.每班进班时,看风机人员必须进行一次风机倒台实验,做好记录备查。

三、瓦斯传感器

1.瓦斯传感器布置(详见附图5.3)。

瓦斯传感器在掘进工作面中,距迎头3~5m,回风流中距回风口10~15m。

2.瓦斯传感器报警及断电、复电瓦斯浓度及调试要求

(1)瓦斯传感器报警浓度为:

≥0.7%

(2)断电浓度为:

≥0.8%

(3)复电浓度<0.7%

(4)调试周期:

每7天使用标准气样调试一次,保证数据准确,断电灵敏可靠。

注:

断电范围为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

 

第4节 综合防尘

一、防尘设施

1.巷道内每隔30m安装一个三通阀门。

2.各转载点处安装洒水喷雾装置。

3.距迎头30~50m处安装一道全断面声控水幕,并配套安设一道全断面门式捕尘网,保证全断面喷雾能够冲洗掉门式捕尘网上的煤尘。

距回风口30m处安设一道全断面水幕。

4.隔爆水袋,距迎头60~200m,水袋内水量必须符合规定。

二、防尘管理

1.装药放炮必须按规定使用水炮泥,放炮前、后要对迎头20m范围内洒水降尘。

2.输送机运煤时,机头处必须打开喷雾装置。

3.每天安排专人负责冲洗巷帮、风筒上的煤尘。

第5节防灭火

一、机电设备管理

1.机电设备必须按规定维护、检修、加油,机头减速机等严禁缺油运转。

2.使用过的油棉纱、废油等易燃物必须及时回收上井,机电设备周围的浮煤及时清理。

3.胶带输送机机头处按要求配备消防器材(消防铁锹、水桶、灭火器各2个,灭火沙箱容积不小于0.2m³)。

4.施工地点,清水管距迎头≯20m,水压≮0.4MPa,并配备一根长度不小于20m直径为25mm的洒水软管。

二、施工管理

1.不准放明炮、糊炮,放炮前、后洒水降温。

2.巷道高顶处,有有害气体时,要及时喷浆、预注浆,防止出现自燃发火现象。

3.施工地点CO浓度达到0.0024%,立即停电、撤人,进行汇报、处理。

 

第6节安全监控

一、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的配备和使用

跟班干部、班组长、电工等下井时都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

二、瓦斯监测系统

由通风区组织负责安装迎头和回风流的瓦斯监控装置,迎头瓦斯探头位于距迎头3~5m,并且要有放炮防护措施,具体布置在风筒对帮、距顶板不大于300mm,距帮不小于200mm处吊挂,且该处巷道顶板要坚固、无淋水,不得悬挂在风筒的出风口和风筒漏风处。

放炮前由班组长在瓦斯检查员的监护下将瓦斯探头移至安全地点。

放炮后再由班组长在瓦斯检查员的监护下将瓦斯探头移至迎头规定位置。

回风流瓦斯探头位置,距回风口10~15m,瓦斯监控系统要实现单独电源供电,安装调校好后,要定期调试、校正每周至少一次,直至巷道竣工。

为加强瓦斯管理,特对33042中切眼掘进工作面瓦斯传感器做以下要求:

T1…33042中切眼掘进工作面风流中的瓦斯传感器

T2…33042中切眼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的瓦斯传感器

T3…一川回风流中的瓦斯传感器

T1、T2、T3为本质安全型瓦斯传感器

瓦斯报警点:

T1≥0.7%,T2≥0.7%,T3≥0.7%

断电点:

T1≥0.8%,T2≥0.8%,T3≥0.7%

复电点:

T1<0.7%,T2<0.7%,T3<0.7%

第七节 供电系统

该工作面在掘进施工中,一路电源由-520变电所动力开关,采用50mm²电缆经两个母线盒至5-198闭锁开关供电;另一路由-520专用开关,采用25mm²经两个母线盒至5-126风机专用开关,带动2×15Kw风机运转(供电系统详见附图5.4)。

主干线供电电压均为660V。

1.供电方式:

(1)采用双回路双电源的供电方式。

(2)巷道施工时,采用双风机、双电源“三专两闭锁”。

(3)动力供电从-520变电所动力变压器直接向施工地点供应动力电,专用风机电源从-520变电所专用变压器供应电力。

2.电器型号:

设备

型号

额定电流

(A)

设备

型号

额定电流

(A)

闭锁开关

KBZ-400

400

动力

风机开关

QBZ-120

120

绞车开关

QBZ-80N

80

刮板输送机

开关

QBZ-120或QBZ-200

120或200

胶带输送机开关

QBZ-120或QBZ-200

120或200

专用

风机开关

QBZ-120

120

潜水泵

开关

QBZ-80或QBZ-120

80或120

注水泵

QBZ-200

200

3.电缆型号的选择:

刮板输送机、胶带输送机属大功率电器设备,选用四芯橡套电缆,按供给三台以上电动机时,流过电缆的实际工作电流为:

Ig=Kx×∑Pe×103/(√3Ue×cosθpj)=0.4×295×103/(√3×660×0.6)=172(安)

Kx——需用率,掘进工作面选用0.4。

∑Pe——电动机额定容量之和(295kw)。

Ue——额定电压。

cosθPJ——平均功率因数选用0.6。

根据实际供电距离结合上述计算,查表选择如下:

(1)主干线选用芯线截面积为50mm2的橡套电缆,允许负荷载流量173A。

(2)主干线选用芯线截面积为25mm2的橡套电缆,允许负荷载流量113A。

(3)主干线选用芯线截面积为16mm2的橡套电缆,允许负荷载流量8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