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常用的检测路基压实度检测的方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4914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种常用的检测路基压实度检测的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三种常用的检测路基压实度检测的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三种常用的检测路基压实度检测的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三种常用的检测路基压实度检测的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三种常用的检测路基压实度检测的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种常用的检测路基压实度检测的方法.docx

《三种常用的检测路基压实度检测的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种常用的检测路基压实度检测的方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种常用的检测路基压实度检测的方法.docx

三种常用的检测路基压实度检测的方法

路基压实度测定方法及其操作规程

灌砂法

1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的材料压实层的压实度检测。

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但不大于,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1)灌砂筒:

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

型式和主要尺寸见图1及表1。

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

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面开口,直径与储砂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

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

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图1灌砂筒和标定罐(尺寸单位:

mm)

(2)金属标定罐:

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基板:

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4)玻璃板:

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

(5)试样盘:

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

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400mm的搪瓷盘存放。

(6)天平或台秤:

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

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

(7)含水量测定器具:

如铝盒、烘箱等。

(8)量砂:

粒径~清洁干燥的砂,约20-40kg,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9)盛砂的容器:

塑料桶等。

(10)其它:

凿子、螺丝刀、铁锤、长把勺、长把小簸箕、毛刷等。

表1灌砂仪的主要尺寸要求

结构

小型灌砂筒

大型灌砂筒

储砂筒

直径

100

150

容积

2120

4600

流砂孔

直径

10

15

金属标定罐

内径

100

150

外径

150

200

金属方盘基板

边长

350

400

40

50

中孔

直径(mm)

100

150

注:

如集料的最大粒径超过,则应相应地增大灌砂筒和标定罐的尺寸。

如集料的最大粒径超过53mm,灌砂筒和现场试洞的直径应为200mm。

3方法与步骤

按现行试验方法对检测对象试样用同一种材料进行击实试验,得到最大干密度(

)及最佳含水量。

按的规定选用适宜的灌砂筒。

按下列步骤标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

(1)在灌砂筒筒口高度上,向灌砂筒内装砂至距筒顶15mm左右为止,称取装入筒内砂的质量m1,准确至1g。

以后每次标定及试验都应该维持持装砂高度与质量不变。

(2)将开关打开,使灌砂筒筒底的流砂孔、圆锥形漏斗上端开口圆孔及形状铁板中心的圆上下对准,让砂自由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坑内的体积相当(或等于标定罐的容积),然后关上开关。

(3)不晃动储砂筒的砂,轻轻地将罐砂筒移至玻璃板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直到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上,并细心地取走灌砂筒。

(4)收集并称量留在玻璃板上的砂或称量筒内的砂,准确至1g。

玻璃板上的砂就是填满筒下部圆锥体的砂(m2)。

(5)重复上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按下列标定量砂的松方密度

(g/cm3);

(1)用水确定标定罐的容积Ⅴ,准确至1mL。

(2)在储砂筒中装入质量为m1的砂,并将灌砂筒放在标定罐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

在整个流砂过程中,不要碰动灌砂筒,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闭。

取下灌砂筒,称取筒内剩余的质量(m3),准确至1g。

(3)按式

(1)计算填满标定罐所需砂的质量ma(g):

(1)

式中:

ma——标定罐中砂的质量(g);

m1——装入灌砂筒内的砂的总质量(g);

m2——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g);

m3——灌砂入标定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g);

(4)重复上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5)按式

(2)计算量砂的单位质量

(2)

式中:

——量砂的单位质量(g/cm3)

V——标定罐的体积(cm3)

试验步骤

(1)在试验地点,选一块平坦表面,并将其清扫干净,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

(2)将基板放在平坦表面上,当表面的粗糙度较大时,则将盛有量砂(m5)的灌砂筒放在基板中间的圆孔上,将灌砂筒的开关打开,让砂流入基板的中孔内,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

取下灌砂筒,并称量筒内砂的质量(m6),准确至1g。

(3)取走基板,并将留在试验地点的量砂收回,重新将表面清扫干净。

(4)将基板放回清扫干净的表面上(尽量放在原处),沿基板中孔凿洞(洞的直径与灌砂筒一致)。

在凿洞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凿出的材料丢失,并随时将凿松的材料取出装入塑料袋中,不使水分蒸发。

也可放在大试样盒内。

试洞的深度应等于测试层厚度,但不得有下层材料混入,最后将洞内的全部凿松材料取出。

对土基或基层,为防止试样盘内材料的水分蒸发,可分几次称取材料的质量。

全部取出材料的总质量为mw,准确至1g。

注:

当需要检测厚度时,应先测量厚度后再进行这一步骤。

(5)从挖出的全部材料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在铝盒或洁净的搪瓷盘中,测定其含水量(ω,以%计)。

样品的数量如下:

用小灌砂筒测定时,对于细粒土,不少于100g;对于各种中粒土,不少于500g。

用大灌砂筒测定时,对于细粒土,不少于200g;对于各种中粒土,不少于1000g;对于粗粒土或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宜将取出的全部材料烘干,且不少于2000g,称其质量(md),准确至1g。

(6)将基板安放在试坑上,将灌砂筒安放在基板中间(储砂筒内放满砂到要求质量m1),使灌砂筒的下口对准基板的中孔及试洞,打开灌砂筒的开关,让砂流入试坑内,在此期间,应注意勿碰动灌砂筒。

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仔细取走灌砂筒,并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m4),准确至1g。

(7)如清扫干净的平坦表面的粗糙度不大,也可省去

(2)和(3)的操作。

在试洞挖好后,将灌砂筒直接对准放在试坑上,中间不需要放基板。

打开筒的开关,让砂流入试坑内。

在此期间,应注意勿碰动灌砂筒。

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

仔细取走灌砂筒,并称量剩余砂的质量(m′4),准确至1g。

(8)仔细取出试筒内的量砂,以备下次试验时再用。

若量砂的湿度已发生变化或量砂中混有杂质,则应该重新烘干、过筛,并放置一段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再用。

4计算

按式(3)或(4)计算填满试坑所用的砂的质量

(g):

灌砂时,试坑上放有基板时:

(3)

灌砂时,试坑上不放基板时:

(4)

式中:

——填满试坑的砂的质量(g);

——灌砂前灌砂筒内砂的质量(g);

——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g);

——灌砂后,灌砂筒内剩余的质量(g);

——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及基板和粗糙表面间砂的合计质量(g);

按式(5)计算试杭材料的湿密度

(g/cm3):

(5)

式中:

一一试坑中取出的全部材料的质量(g)

一一量砂的单位质量(g/cm3)

按式(6)计算试杭材料的干密度

(g/cm3):

(6)

式中:

ω——试坑材料的含水量(%)。

当为水泥、石灰、粉煤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场合,可按式(7)计算干密度

(g/cm3):

(7)

式中:

——试坑中取出的稳定土的烘干质量(g)。

按式(8)计算施工压实度:

K=

/

×100(8)

式中:

K——测试地点的施工压实度(%);

——试样的干密度(g/cm3);

——由击实试验得到的试样的最大干密度(g/cm3)。

注:

当试坑材料组成与击实试验的材料有较大差异时,可以试坑材料作标准击实,求取实的最大干密度。

 

1仪具与材料

  

(1):

符合国家规定的关于健康保护和安全使用标准,密度的测定范围为~cm3,测定误差不大于±,含水率测量范围为0~,测定误差不大于±g/cm3。

它主要包括下列部件:

  ①γ射线源:

双层密封的同位素放射源,如铯一137、钴-60或镭-226等。

  ②中子源:

如镅(241)一铍等。

  ③探测器:

γ射线探测器或器等。

  ④读数显示设备:

如。

脉冲计数器、数率表或直接读数表。

  ⑤标准板:

提供检验仪器操作和散射计数参考标准用。

  ⑤安全防护设备:

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设备。

  ⑥.刮平板、钻杆、接线等。

  

(2)细砂:

~。

  (3)或台称。

  (4)其他:

毛刷等。

本方法用于测定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压实密度时,在表面用散射法测定,所测定沥青面层的层厚应不大于根据仪器性能决定的最大厚度。

用于测定土基或基层材料的压实密度及含水量时,打洞后用直接透射法测定,测定层的厚度不宜大于20cm。

2准备工作

(1)每天使用前按下列步骤用标准板测定仪器的标准值:

①接通电源,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建议的预热时间,预热测定仪。

②在测定前,应检查仪器性能是否正常,在标准板上取3~4个读数的平均值建立原始标准值,并与使用说明书提供的标准值校对,如标准读数超过仪器使用说明书规定的限界时,应重复此项标准的测量,若第二次标准计数仍超出规定的限界时,需视作故障并进行仪器检查。

(2)在进行沥青混合料压实层密度测定前,应用核子仪对钻孔取样的试件进行标定;测定其它材料密度时,宜与挖坑灌砂法的结果进行标定。

标定的步骤如下:

①选择压实的路表面,按要求的测定步骤用核子仪测定密度,读数;

②在测定的同一位置用钻机钻孔法或挖坑灌砂法取样,量测厚度,按规定的标准方法测定材料的密度;

③对同一种路面厚度及材料类型,在使用前至少测定15处,求取两种不同方法测定的密度的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应不小于。

(3)测试位置的选择:

①按照随机取样的方法确定测试位置,但与距路面边缘或其他物体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30cm。

核子仪距其他射线源不得少于10m。

②当用散射法测定时,用细砂填平测试位置路表结构凹凸不平的空隙,使路表面平整,能与仪器紧密接触。

③当使用直接透射法测定时,的方法在表面上用钻杆打孔,孔深略深于要求测定的深度,孔应竖直圆滑并稍大于射线源探头。

(4)按照规定的时间,预热仪器。

3测定步骤

(1)如用散射法测定时,将核子仪平稳地置于测试位置上。

(2)如用直接透射法测定时,将放射源棒放下插入已预先打好的孔内。

(3)打开仪器,测试员退出仪器2m以外,按照选定的测定时间进行测量,到达测定时间后,读取显示的各项数值,并迅速关机。

注:

有关各种型号的仪器具体操作步骤略有不同,可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

环刀法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及标准

1本方法规定在公路工程现场用环刀法测定土基及路面材料的密度及压实度。

2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细粒土及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的密度。

但对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其龄期不宜超过2d,宜用于施工过程中的压实度检验。

二仪具与材料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1人工取土器,包括环刀、环盖、定向筒和击实锤系统(导杆、落锤、手柄)。

环刀内径6~8cm,高2~3cm,壁厚~2mm。

2电动取土器:

由底座、行走轮、立柱、齿轮箱、升降机构、取芯头等组成。

3天平:

感量(用于取芯头内径小于70mm样品的称量),或(用于取芯头内径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