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89451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学案.docx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学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学案.docx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学案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

口算除法、笔算除法。

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遵循学生学习除法计算的认知规律安排教学内容。

2、凸显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3、加强估算,注重培养学生估算意识。

4、逻辑地呈现知识要点,精心构建认知结构。

单元教学要求:

1、学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及一位数除几百几十。

2、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的简单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十七课时

 

第一课时:

口算除法

班级组名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内容 教材11-12页,例1和例2

学习目标 1、学生自主探索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口算方法。

2、能正确口算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学会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口算方法。

学习准备 教具:

主题图

学习过程:

导入

学习 1、结合课本情景图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例1的情境图,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2)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自主学习 例1、把60张彩色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

(1)学生列式计算

(2)想想:

是怎样算出来的呢?

提示:

学生按“沓”来分

思考:

把6沓看做6个( ),6个十除以3是2个(  ),就是(  ).

(3)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先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4)、小结算法

试一试:

80÷4=    90÷3=

(5)、下面请你独自解决第二个问题

想一想600÷3怎样计算?

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再试算900÷3,并检验自己算得对不对, 

2、小组合作学习例2:

3个班上手工课一共用去120张,平均每班用了多少张?

(1)读题列式120÷3

(2)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先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试一试:

120÷3=    720÷8=  

1200÷3=   7200÷8= 

交流互动 :

1、小结:

口算除法的方法。

2、完成12页做一做第一题,总结分享计算方法 计算后并在小组内交流是怎样计算的,然后全班汇报。

 

达标检测 1、练习三1、2、3、4题

2、生独立解决,全班反馈订正。

3、课堂小结

口算除法有什么特点?

你是怎样算的?

 全班反馈订正 

 

 第二课时口算除法

班级组名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内容:

 教材12页,例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学习目标 1、学生自主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口算除法。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学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学习准备 教具:

主题图

 学习过程

导入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例3的情境图,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2)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看主题图提问题 

自主学习 1、把66张彩色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

(1)学生列式计算66÷3

(2)那“66÷3=?

”,有谁知道他是怎样算出来的呢?

提示:

把66看做60和6来分

思考过程:

()÷3=()

     ()÷3=()

   ()+()=()

(3)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先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4)、小结算法

试一试:

84÷4=    96÷3=

交流互动 1、完成做一做”第2题,总结分享计算方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先用十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商写在十位;再用个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商写在个位。

2、迁移类推:

864÷2= 计算后并在小组内交流是怎样计算的,然后全班汇服。

 

 

达标检测 1、练习三5、6、7、8、9、10题

2、生独立解决,全班反馈订正。

3、课堂小结

口算除法有什么特点?

你是怎样算的?

 

拓展练习

1、游爷爷家养了84条金鱼,其中红金鱼的数量是黑金鱼的4倍。

黑金鱼有多少条?

2、商店里准备把240个苹果装袋销售。

如果每3个一袋,可以装多少袋?

 

3、全班反馈订正 

第 三课时 一位数除两位数

班级组名使用人使用日期

学习内容 教材15、16页例1和例2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学习重、难点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学习准备 教具:

口算卡片

 学具;小棒

学习过程

学习 1.口算    600÷6        27÷3240÷8       160÷4

2.笔算    9÷3        37÷9 

自主学习 1.结合P15植树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

2.观察:

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怎样列式?

3.师:

42÷2等于多少?

你是怎么想的?

4、教学例2:

52÷2

(1)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3)师:

让我们借助小棒来验证,师生共同摆小棒,让学生讲解。

师指第二个竖式,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这个1是怎么来的?

表示多少?

指商个位上的“6”,这个6是怎样得来的?

同桌互相说一说。

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讨论后得出:

第一种是先口算出26的,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

摆小棒,说算理

学生叙述计算过程 

交流互动 5、教学例1,42÷2=21的竖式计算,

(1)刚才我们口算,那么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

(用小棒演示)

(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

说说理由。

(3)小结:

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吗?

6、思考:

最高位不能刚好整除怎么办?

除法的验算方法?

7、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

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

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达标检测 1、练习反馈,16做一做 

2、请你当小医生,先诊断,再“治病”。

第2题

3、比赛,练习四1、3、4题

4、引导概括总结:

从哪一位除起?

商怎样写?

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

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第四课时一位数除三位数

班级组名使用人使用日期

学习内容教材17例3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能力。

2、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探索并理解算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学习重、难点 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三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

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怎么办?

商的最高位定在哪里?

学习过程

学习 1、出示书17页例3的情境图。

寒假期间,小梦和小欣兄妹俩在家整理照片。

他们数了数共有256张照片用2本相册刚好插完,问:

每本相册插多少张照片?

(1)列式256÷2

(2)如何笔算?

请每个学生试算在本子上。

 生:

列式为“256÷2”。

 自主学习 1、试算完毕,开展“争当小老师”的活动。

2、师注意观察,巡视,发现交流好的同伴,予以表扬、鼓励。

3、小组讨论:

从哪一位除起?

十位5个十除以2不能整除怎么办?

 

交流互动

 4、通过观察、讨论、发现每一题的笔算过程“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探索出笔算除法的运算程序。

5、以例3为例,师生共同小结:

①先判断。

商是几位数?

②除。

用2除以2,等于1,1写在百位上。

③乘。

用口诀“二二得四”算出商1个百乘除数2等于2个百,写在2个百的下面。

④减。

用2个百减去2个百等于0,后面还没除完,不写0。

⑤查。

检查余数0是否比除数小。

⑥放。

把被除数十位上的5放下来继续除

(再重复上面的笔算步骤。

6、验算:

用商乘除数加上余数,看结果是否得到被除数。

 

小结笔算除法的过程 

达标检测 1、基本练习,学会笔算除法的有序思考方法。

应用总结出来的笔算除法运算六步骤,独立完成课本第17页的“做一做”。

注意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笔算。

2、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检测P19页第5题

拓展延伸:

1、□40÷5,要使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   ),如果要使商是三位数,□里应填(   )。

2、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在计算并验算。

872÷6=     618÷4=     277÷3=     455÷5=

第五课时一位数除三位数

班级组名使用人使用日期

学习内容     教材18页例4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三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能力。

2、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探索并理解算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学习重、难点 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三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

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怎么办?

商的最高位定在哪里?

学习过程

导入

学习 1、出示书18页例4:

有一本相册,每页可插6张照片。

把256张照片插到这本相册里,可插满多少页,还剩多少张?

(1)读题列式

(2)如何笔算?

(3)学生试算

自主学习 1、试算完毕,开展“争当小老师”的活动。

2、小组讨论、交流,师巡视,发现交流好的同伴,予以表扬、鼓励。

3、全班交流。

教师:

先用6除几?

2个百除以6不够商一个百,怎么办?

25个十除以6,商应该写在哪位上?

商是几位数?

交流互动 4、通过观察、讨论、发现每一题的笔算过程“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探索出笔算除法的运算程序。

5、以例3为例,师生共同小结:

①先判断。

商是几位商4,4写在十位上。

③乘。

用口诀“四六二十四”写在25个十的下面。

④减。

用25个十减去24个十等于1个十,1写在十位上。

⑤查。

检查余数1是否比除数小。

⑥放。

把被除数个位上的6放下来,和余数1个十合起来是16个一。

继续除。

(再重复上面的笔算步骤。

6、验算

7、总结笔算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方法

编成顺口溜:

除数一位看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那位商哪位,除数当姐余当妹。

 

小结笔算除法的过程 

达标检测 1、基本练习,学会笔算除法的有序思考方法。

应用总结出来的笔算除法运算六步骤,独立完成课本第18页的“做一做”。

2、请四个同学板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纠错第7题

3、检测

(1)P19页第5题的后两题

(2)20页6、8、9题

 运用总结的方法进行计算 

 第六课时笔算除法练习课

班级组名使用人使用日期

 学习内容 练习四

学习目标 1、通过对除数是三位数以内,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练习,加深对除法从高位算起的方法,及被除数除于除数不够商1的除法算法,并让其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2、逐步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学习重、难点 通过多种形式地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学习过程

导入

学习 1、听算20题乘除法练习题。

2、课本第20页第10题,看好,并用尺子连线。

通过除法运算,锻炼计算能力。

说说怎样很快连好的?

3、12题,先进行估算商是几位,然后再计算

要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估算商是几位数的?

 听算

估算再计算 

自主学习 1、P21第11题

(1)学生独立解答。

(2)全班交流。

2、P21第15题

在学生解答第一个问题后要让学生充分思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两题在整个过程中要同时要求格式及书写的规范,然后认真检查除法竖式的正确与否,是否漏了单位等。

 

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交流互动 3、P22第18题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要求学生综合应用乘数、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知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

 

达标检测 4、P21、22第13、14、17、第8题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和推理能力来解答。

5、课堂总结

 6、课后延伸

1、三年级

(1)班进行跳绳比赛,王涛4分钟跳了448下,张丽5分钟跳了655下,谁的成绩比较好?

 

2、三年级176名学生排队做早操,如果站成7排,每排可以站多少名学生?

还剩多少名学生?

 

第七课时商中间有0的除法

班级组名使用人使用日期

学习内容 教材第23页例5、例6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图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弄清商中间与末尾的不同意义。

3、理解商中间有0除法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4、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习重、难点 理解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过程

导入学习 1、说说有关0的计算

 说一说 

自主学习 2、0÷5=?

想:

5乘几等于0?

3、做一做:

0÷2=   0÷4=   0÷5=

4、讨论:

0÷0=   

由于这个内容不是小学时学到的,但为了让学生有个认识,所以可以略带一些,当0作为除数时,是没有意义的。

5、小结: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是0   

完成P24页做一做

小组交流互动

 1、出示例6,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

要求“小明买了两套中国古典名著,每套花了多少钱?

你能列出算式吗?

2、208÷2的商是几位数?

3、尝试用竖式计算,结果是多少?

你是怎么得到的?

4、反馈,比较得出简便写法,指板演题,问为什么十位上要写0?

5、独立解决“小红买两套世界名著,每套花多少钱”,及时纠正。

6、小结:

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就商0站位。

达标检测 

1、竖式计算:

练习五1、2题

比较今天学习的与以前所学的笔算除法的联系揭题:

商中间有0的除法

2、解决实际问题:

第26页页第3、4题  

  课后延伸

1、计算下面各题

408÷4402÷8725÷5981÷9609÷3728÷7

 

2、张伯伯家今年收了8筐桃,共重208千克

(1)平均每筐桃重多少千克?

(2)这些桃共卖了872元,平均每筐卖多少元?

第八课时商末尾有0的除法

班级组名使用人使用日期

学习内容P25例7 

学习目标 1、 运用知识迁移,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商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学习重、难点 掌握被除数末尾不够商1的笔算方法

学习过程

导入

学习 1、口算练习

0÷13=16÷2=160÷2=1600÷2=36÷3=

2、列竖式计算,小组内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406÷2=      832÷4=  

自主学习 1、看课本第25页例7:

情境图

⑴自己题目里告诉我们什么数学信息?

 

⑵要求560元可以买几根段跳绳?

245元可以买几根长跳绳,你怎么想,该怎样列式?

(3)先估计商是几位数?

再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小组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读题,尝试竖式计算 

交流互动 2、汇报:

你是怎么算的?

末尾5除以8不够商1怎么办?

为什么要商0,不写行吗?

为什么?

3、小结:

被除数末尾不够商1为什么要商0?

 汇报小结

4、小组讨论并说说计算过程。

 

达标检测 1、做一做:

631÷3   340÷2   704÷5   843÷6

小组任选两题列竖式计算,小组长检查说说算法。

2、改错P27第6题

3、练习五;5、7、8、9

独立完成后小组说算法,集体订正

作业10——14题 集体订正

说说每道题的错误地方。

 课后练习

1、英才小学参加团体操排练的有390人,其中每3人一组,可以编多少组?

 

2、玩具厂生产了965只喜羊羊玩偶,平均每8只玩偶装一箱,可以装几箱?

还剩多少个?

 

                           

第九课时除法练习课

班级组名使用人使用日期

学习内容练习五

学习目标 进一步巩固被除数中间或末尾不够除时要商0的笔算方法

学习重、难点 熟练计算。

学习过程

导入

学习 1、口算

0÷5660÷3900÷3280÷7640÷872000÷9

2、列竖式计算,并从中选一题说说自己的算法     218÷2     704÷5

 自主学习 1、第28页10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小组交流

2、643盆花平均放进5个花坛,每个花坛放多少盆,还剩几盆?

⑴读题,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板演

⑵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板演

集体订正 

交流互动 3、3位老师带50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

怎样买票合算?

票价   成人10元  学生5元  团体6元

⑴学生独立思考怎样买票合算。

⑵小组讨论:

你是怎么想的

⑶全班汇报。

 

达标检测 数学游戏1、每人从0-9的数字卡片中任意拿出4张,编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题目。

2、求出商和余数

3、记下余数,作为自己的得分

4、每人重复上面的三个步骤,继续玩,看谁先得20分

5、思考:

从这个游戏中你发现什么?

 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课堂小结读儿歌:

我是0,本事大,除法运算显神通。

不够商1我来补,又来空位我就坐。

别人要想把我除,常胜将军总是我。

当堂检测填空

1、想一想:

要使3□3÷3的商中间没有0,□里可以填();要使3□3÷3的商中间有0,□里可以填()。

2、4□□÷7=63……□,要使余数最大,可列式为:

()。

 

第十课时除法的估算

班级组名使用人使用日期

  学习内容第29、30页例8、例9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利用表内除法的扩展灵活进行除法估算。

学习准备 口算题

 学习过程

导入

学习 1、估算

267+312≈ 567×8≈

2、课本例8:

小红一家3天的住宿费是267元,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

 观察情境图理解题意, 完成练习题

自主学习 1、列式:

      2、请学生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3、学习估算方法。

 267÷3≈如何估算?

 1、 看例题

2、 比较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交流互动 3、 讨论估算方法:

267÷3≈

(1) 把267看作多少来除?

是怎样想的?

(2) 如果是261÷3呢?

把261看作多少来除?

(3) 引导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先看除数想口诀,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4、解决实际问题(例9)

一共摘了182个菠萝,每箱装8个,一共有18个纸箱够装吗?

(1) 判断“够不够装”是什么意思?

(2) 引导学生分别用乘法和除法进行估算。

用乘法              用除法

18×8和182比      182÷8和18比

(3) 讨论:

多少个纸箱才能装下?

(用进一法) 生可能按四舍五入的方法来看作被除数 

达标检测 1、每本笔记本3元,200元最多能买多少本?

(1)学生独立列式估算 200÷3≈

(2)组织学生讨论:

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

200元能估成210元吗?

为什么?

(3)组织学生交流:

只有200元,估算时不能将200估大,只能估小。

2、185人的旅游团要在“阳光饭店”住宿,每4人一间,最少需要多少间?

(1)学生独立列式估算。

 185÷4≈ 

(2)组织学生讨论:

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

185能估成160元吗?

为什么?

(3)组织学生交流:

已知有185人需要住宿,在考虑所需房间数时,应将185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房间。

3、练习六1、2、3。

作业:

练习六4——8题  

第十一课时除法的整理和复习

班级组名使用人使用日期

学习内容 整理复习

学习目标 把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整理,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培养学生整理概括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系统整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学习过程

导入:

学习 完成下面各题:

商的位数、估算的结果、准确值

876÷3    242÷4    896÷8   644÷7    753÷5    417÷6

 自主学习 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

1、请学生把书本从11页看到32页,看看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

2、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互相补充 

交流互动 3、汇报:

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

还有什么问题?

 汇报 

达标检测 1、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⑴这块草地有一间教室那么大,它一天产生的氧气够3个人用,我们三年级有120人,要多少块这样的的草地?

⑵丁晓林家到学校有500米,他每天上学大约走8分钟,他每分钟大约走多少米?

⑶三年级的225名学生要乘5辆车去春游,如果每辆车坐的人一样多,每辆车应该坐多少人?

2、读题后学生独立思考,这三道题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

3、小组讨论:

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

4、汇报:

你是怎么想的?

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5、小结:

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把题目的意思弄明白在去做。

 

学习 1、估算P34-1:

⑴练习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⑵全班指名说。

 估算 

自主学习 1、P34-2

学生独立解答后再逐题分析讲解。

2、第3题采用竞赛计时的方式进行。

让学生在一种激励的氛围种提高计算能力。

3、第4题:

提醒学生看清题意,逐以带小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独立解答后再逐题分析讲解 

交流互动 4、第6题:

是计算在解决问题种的应用。

而这题需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

练习时,要让学生独立读懂题意,会从图中找出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合理进行解答。

 

独立读懂题意,会从图中找出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合理进行解答 

达标检测 2、有62棵树,三年级5个班去植树,平均每个班种多少棵树?

还剩几棵树?

3、3元一根冰棍,30根冰棍装一箱,杨叔叔8箱冰棍4天就全卖完了,那么杨叔叔4天卖了多少钱?

平均每天卖了多少根冰棍?

4、课堂总结:

你觉得这个单元你学到什么?

你对这个单元的那些知识还不是很清楚?

你对这个单元还有什么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