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周中国老年产业的政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88992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周中国老年产业的政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3周中国老年产业的政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周中国老年产业的政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3周中国老年产业的政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3周中国老年产业的政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3周中国老年产业的政策.docx

《第3周中国老年产业的政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周中国老年产业的政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3周中国老年产业的政策.docx

第3周中国老年产业的政策

2011.3.17发展老年产业的意义

 

发展老年产业的意义

●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内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

●促进代际和谐、社会进步的标志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

经济增长的方式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型转变;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由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由“少数人”先富型向“共同富裕”转变。

经济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

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全方位调整,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其中:

需求结构、产业结构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它们涉及老年产业。

  一是坚持扩大内需战略。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任务。

从国际经验看,以内需为主导,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内需潜力是促进我国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最大优势。

扩大内需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战略重点,注重发挥投资与消费的协调拉动作用。

消费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民生,扩大消费是提高经济内循环能力的根本途径。

核心是要大力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建立起促进消费和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在消费政策、消费环境、消费业态等方面综合施治、多策并举,鼓励和引导居民消费。

  扩大内需,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这也就必然要求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从需求结构看,主要是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

多年来,我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不断上升,经济增长在较大程度上依赖国际市场。

同时,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

消费不足又与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相关,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影响了居民消费需求的提高。

我国作为一个大国,长期主要依赖投资、外需拉动经济增长,会加大经济的不稳定性,不利于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投资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力量,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需要保持适当的投资增长速度,但如果投资率过高,各方面条件难以承受。

应当把政策重点放在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上,把增投资与扩消费、惠民生更多地结合起来,实现一举多得。

要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管好用好政府公共投资,引导投资向重点领域倾斜,建设好关系发展全局和保障民生的重大工程,增强发展后劲,提高发展水平。

目前我国社保覆盖面仍然较为狭窄,较低的基本保障水平、正在加速的老龄化,加之不断增加的住房、医疗、教育等成本,让居民不得不选择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这一点在社会保障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体现得更普遍,“养儿防老”、“存钱防病”依然是很多人的观念。

只有真正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才能让百姓增强消费信心,安心花钱,从而促进消费增长。

正是这些后顾之忧,抑制了全社会的消费能力。

然而,对于已经高速发展30多年的中国经济而言,社会保障不仅只是关系到个人利益的问题,更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经济要实现从过度依赖外需型向更多依赖内需拉动型转变、从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应当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的强劲引擎。

  二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乃至整个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

“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将超过50%,这意味着有一半以上人口将工作和生活在城镇。

从产业结构看,主要是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

2009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6%。

按照世界银行数据,近年来,中等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为53%,高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为72.5%,低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为46.1%,我国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

与此同时,我国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则已超出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的最高值。

产业结构不合理,加大了资源环境压力和就业压力,也制约着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从城乡和区域结构看,主要是城镇化发展滞后、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城乡和区域之间生活条件和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

2009年,我国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之比为3.33∶1,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2∶1。

城乡和区域结构不合理问题,不仅关系到内需扩大和发展空间拓展,也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

基于此,城乡社保从“二元化”转向“一体化”已获得越来越多的代表和委员的共识。

今年两会,在全国政协众多提案中,《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的建议》成为“一号提案”,这可能预示着加快城乡社保一体化有望成为“十二五”期间改革的推进重点。

正如国务院参事、全国人大教科文卫专委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马力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说,就全国而言,农村和城市福利待遇人均差别是33万元,“对于特大城市来讲,甚至上百万”。

但是农村居民相比城镇居民普遍收入更低,抗疾病以及其他灾害能力更差,所以农村居民相对的社保待遇理应更高,但现实却相反。

而之所以造成现在这种城乡居民福利待遇与保障水平有不小差距的现象,是因为当前许多地方都在户籍制度上附加了大量的福利制度。

所以,唯有破除这种依据户籍与身份供给福利与制定保障水平的保障制度,才能真正实现城乡一元化社会保障。

上述结构性问题是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高的主要根源。

未来一个时期,这些结构性矛盾将更加凸显。

不调整经济结构,就难以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就难以实现经济持续发展。

社保投入增加对经济转型的重要意义

一旦政府对于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且破除户籍限制与身份区别,对城乡居民实行一体化保障;届时,农民和农民工等群体释放的巨大消费能量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在提振内需的同时,社会矛盾也会得到有效缓解。

事实上,社保支出的增加,本身就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一部分。

目前,在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中,医疗卫生、社保与就业支出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提高潜力。

如果能够持续稳定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就能够直接提高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

不仅如此,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优化产业结构也有重要意义。

与社会保障紧密相连的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社区服务等,是现代服务业不可或缺的领域,这些行业的发展将会带动就业,有利于增加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同时,在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得到较好保障以后,也会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午言原题:

扩大内需加把火)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的初期,老龄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急需得到政府政策的扶持和支持,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内需,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与社会效益,安排下岗职工再就业,推动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都具有重要意义。

老龄产业是一个新型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它的适时构建和发展不仅能够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老龄化问题的解决,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而且会给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老年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力发展老龄产业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人口年龄结构快速老龄化,需要建立一个人人共享的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提出的。

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此后,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丰富内涵,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五大类共36个指标评估中国的小康社会,它们是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发展、社会结构、生态环境。

每一个指标都设立了标准。

经济发展:

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第三产业比重、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等;

生活水平:

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支出、城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比重、农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比重、城镇恩格尔系数、农村恩格尔系数、城镇常住人口人均住宅面积、农村人均住宅面积;

社会发展:

教育事业费支出比例、卫生经费支出比例、城镇就业人员综合社会保险覆盖率、每万人医生数、平均预期寿命等;

社会结构: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大专以上人口比重、城镇登记失业率等;

生态环境: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

恩格尔系数(Engel's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

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

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和优质的老年产品,使老年人在有保障以及健康的社会条件下安度晚年生活,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因此,加快老农产业发展,为老年人提供特殊生活用品和服务,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前提之一。

●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

老年人口是总人口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关系到社会的整体发展与进步。

发展老年产业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的进步。

只有大力发展老年产业才能满足老年人在日常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需求。

●促进代际和谐、社会进步的标志

老年人的社会价值应该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

老年人是文化传统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是社会财富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和建设者,老年人应该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同其他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今天的老年人,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等不同的发展时期,他们曾经为民族的解放、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贡献了自己毕生的年华,他们推出工作岗位后,社会和家庭不能忘记他们,他们理应分享自己的社会发展的成果。

建立一个人人共享、没有年龄歧视而又和谐的老龄化社会,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老年家庭纠纷,说说到底是钱的问题,老年人经济生活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家庭矛盾,增进社会和谐】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

“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作者是GroHarlemBrundtland,挪威首位女性首相,她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被广泛接受并引用,这个定义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并提出了人类可持续生存的九条基本原则。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基本原则:

●公平性原则●阶段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原则:

1、公平性原则,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具有三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代际公平性,二是指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要实现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

三是指人与自然,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公平性。

的这是与传统发展的根本区别之一。

各代人之间的公平要求任何一代都不能处于支配地位,即各代人都有同样选择的机会空间

2、可持续性原则。

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

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整自已的生活方式。

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确定自已的消耗标准。

3、和谐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果我们能真诚地按和谐性原则行事,那么人类与自然之间就能保持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也只有这样,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

4、需求性原则。

人类需求是由社会和文化条件所确定的,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结果。

与人的价值观和动机有关。

可持续发展立足于人的需求而发展人,强调人的需求而不是市场商品,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活愿望的机会

5、高效性原则,高效性原则不仅是根据其经济生产率来衡量,更重要的是根据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来衡量。

是人类整发展的综合和总体的高效。

6、阶跃性原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求内容和层次将不断增加和提高,所以可持续发展本身隐含着不断地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阶跃性过程。

 

2011.3.17中国老年产业政策

我们了解了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国老龄产业的现状,国外老年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那么,来研究中国老年产业的发展。

中国老年产业发展具有巨大是需求已经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最新消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保险集团总裁杨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动情地说。

2010年、2020年和2030年,我国老年产业规模有望从近1万亿元,提升到8万亿元和22万亿元。

这比国家老龄委发布的,“2050年左右,中国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将达到5万亿元”的测算更加惊人。

老年产业的巨大需求是老年产业发展到基础和前提,但是老年产业及其老年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

有人说,一些发达国家对养老产业的监管相当严格,有些监管和检验标准仅次于对核电站的监管水平,对此你怎么看?

  杨超:

一定要加大对养老产业的监管力度。

发达国家的确对于养老产业有严格的监管政策和较高的检验标准。

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关法律对养老市场予以规范,对于养老机构的医疗保障、医疗护理体系也没有资质认定和监管,导致市场处于一种不规范状态,老年人难以得到有效的养老服务。

建议国家根据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差异,尽快研究并出台养老产业的准入标准、养老社区的建设标准、运营管理标准和动态评估机制,保障养老产业科学规范有序发展。

老农产业与老龄事业的关系

老年产品性质分类:

公共品、私人品、准公共品

公共品:

政府财政和民政部门提供的为老服务产品,老龄事业的主要工作内容。

私人品:

老年产业提供私人品,通过市场按照市场价格提供的老年产品。

准公共品:

特定社会组织和团体提供准公共品,老年人获得的低于市场价格的老年产品。

老年人的需求是多层次,全方位、多样化的异质消费群体。

不同年龄结构、不同经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经济状况、不同健康状况等的老年人在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方面差异很大。

由于政府财政的有限性及中国老龄化迅速的发展,仅依靠政府财政提供的老年公共产品只能是基本的保障水平,很难达到全方位的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因此,只有大力发展老年产业才能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美国人口3亿,

欧洲国家人口要少很多,政府的养老账户都入不敷出,都要依靠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式满足老年人的需要。

我们国家老年人口众多,况且经济发展状况属世界中等水平,财政实力有限。

西方发达国家靠国家投入,地方投入、企业化运作或说市场化运作相结合。

以老年群体为服务对象,它为老龄群体提供生活保障相关的各种制度、设施、物品、服务等各种老年产品。

当这些老龄产品的提供主要由政府承担时,我们称之为老龄事业,当这些老龄产品的提供通过市场时,我们称之为老龄产业。

【李克强】谈社会建设问题

要把促进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均等化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提高政府保障能力,建立健全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做好这方面工作,应当区分“基本”和“非基本”两类性质的服务。

基本的部分属于公共产品,保基本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要明确今后五年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标准。

保基本,应做到广覆盖、可持续,使保障范围逐步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在保障标准上,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刚开始可以低一些,以后再随着发展而逐步提高,增强政策的可持续性,使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能够长期运行下去。

非基本的部分,应当交给市场和社会,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逐步完善调控办法,通过发展相关行业,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

这样做,既可以为社会资本开辟更大的投资空间,促进社会建设,又可以使政府更好地集中财力,履行保基本的职责。

即使是政府提供的基本部分,也应注重利用市场手段,通过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社会领域既有事业也有产业。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

应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文化市场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政府的在发展老年产业的责任

●加强对老年产业的领导

老龄产业涉及许多领域,老龄产业要发展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目标,没有相配套的政策,是很难发展起来的。

各地政府要制定好地区性老年产业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

国家要尽快明确发展老年产业的综合协调机构,优先发展老年服务产业、社区服务业、老年护理产业、老年生活用品产业、老年旅游产业等领域,制定相关发展政策,协调和促进有关部们各司其职、分工合作。

促进老年社会保障体系、老年社会福利体系和老年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它们是老年产业发展的支柱。

●制定和完善老年产业发展政策

老年需求和政府有关老年产业发展的政策是老年产业发展的重要杠杆。

老年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市场培育与开发更需要政府产业政策的扶持和引导,包括:

创立的宽松合理的政策环境,老年产业发展导向、投资政策取向、老年生活用品的研制与开发办法,开发老年消费市场、行业规范与管理办法等方面。

老年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

一、法规制度保障

制定和出台《老龄产业发展管理办法》,制订相关的配套政策文件,为老龄产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依据,使老龄产业的发展步入法制化的管理轨道。

保护企业利益和老年人消费权益。

政府要为老年企业规范经营、有序发展提供法律依据。

为保护老年企业经营权利和获得的经济利益,政府要逐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

二、加大对老年产业扶持的财政投入政策

各级政府应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制定老龄产业发展规划,逐年加大对老龄产业发展事业的财政投入,增加政府对老龄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并根据物价指数的变化相应地增加对为老服务产业的资金投入比例,在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应尽力对兴建为老服务机构和设施、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以及发展为老服务产业等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为老龄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发行福利彩票所得收益要有一定比例用于老龄产业发展。

提高社保水平必须增加政府财政投入

“十一五”时期,尽管我国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一些成绩,比如2010年全国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出达到9081亿元,比五年前翻了一番还多,但与国际上一些同等收入国家比较,与老百姓的期待相比,社会保障仍有不小差距,而城乡二元体制至今仍未破除。

人们早已知道,现代国家的财政支出,最重要的用途是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

有数据说,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往往占到财政支出的40%以上,新兴国家多在20%至30%之间。

在中国,财政支出用于社会保障的部分,只占11%。

建议实施积极稳健的养老政策,稳步提高养老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研究支持投资养老社区建设等养老产业的相关优惠政策,促进养老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社保投入须加大。

有人大代表提出,2009年我国财政收入约6.85万亿元,其中医疗、教育、社保就业三项支出所占比重仅为14.9%;而在美国,这三项开支相当于联邦政府总开支的61%。

为此,财政部门未来五年应在社保方面给予更多投入,相信在中国经济长期平稳快速增长和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背景之下,这一点不难做到。

而总支出中,行政费用所占的比例很大。

行政费用,既包括正常的办公费用,也包括养人头,还包括著名的“三公消费”。

换言之,国民创造的价值,很大一部分用在了各种权力体系和公务机关维持自身运转上,而无法用于公共福利的改善和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

  有报道援引财政部综合司的数据,1978年到2006年,行政管理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4.7%提高到18.3%。

而相应数据,在日本是2.38%,英国是4.19%,韩国是5.06%,法国是6.5%,加拿大是7.1%,美国是9.9%。

走“政府主导、社会支持、企业参与、市场推动”的老年产业发展之路,已解决经费不足问题。

清除阻碍非公有资本参与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的体制性障碍,取消对民办养老服务设施的种种限制。

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公平竞争机制,让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和公有制养老服务机构一样享受国家政府的补贴和政策的优惠待遇,并进行公平竞争。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探索公有制养老服务机构的改革,实现多种形式的兴办,如公办民营、公助民营、股份制、合资等,以适应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使国家已经投入的养老服务设施发挥更大的经济效能和社会效能,给广大老年人带来更大的优惠。

【案例】

在2009年,昆明市政府提出“要将发展养老服务业作为经济工作来看待,当作产业来办、项目来抓、实体来运作”,出台了《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长夜发展的实施意见》对于民营企业兴办养老服务业,政府在资金、税收、土地、城建、金融、水电管理和交通等方面给与相应的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投资者。

据了解,目前已有38家投资商意向在昆明投资兴办养老服务业,现已与4家投资商签订投资协议,养生养老休闲产业将成为昆明一个新兴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

面对养生养老产业带来的新契机,云南省将加大对养老机构、养老养生产业的政策支持。

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支持发展各类养老机构,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形式,兴建、扩建或在原有其他设施基础上改建适宜老年人集中居住、生活、护理的养老机构。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经民政部门批准和登记管理部门依法登记,符合国家民政部颁发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的养老机构,可按相关规定申请享受床位建设和运营补贴、就业专项资金补助、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支持、定点医疗管理、税费优惠等优惠政策。

鼓励扶持居家养老服务。

优先保障养老机构建设用地。

三、建立专项基金政策

由国家财政部、计委、老龄工作委员会等部门负责运作筹集老龄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此基金为政府引导性专项基金,旨在鼓励与扶持我国老龄产业的长期发展,尤其是扶持国家中长期鼓励老龄产业发展的优先领域。

 

四、税收优惠政策

    目前我国养老产业发展存在着作坊式、规模小、服务差、配套弱、投入少、无标准、缺监管等问题。

要推进养老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因此我建议,要引导长期性资金投资养老社区建设。

  投资养老社区存在着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的特点。

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在国家财政拨出部分资金的同时,引导社会资金、特别是长期性资金投资养老产业,一方面创新养老产业发展的融资手段,另一方面开辟社会长期资金的有效投资渠道。

根据国外经验,政府对于养老.产业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是加快养老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对社会兴办的为老服务机构,以及通过捐赠支持社会福利事业的单位和个人,凡符合税务部门有关文件规定的,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对新注册的专门生产老年用品的企业或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机构,国家可以在3年内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并享受税法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下岗职工兴办的上述企业或机构,可以在3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

对纯粹的民间资本涉入老年产业方向的企业同样给予优惠政策。

为老服务机构在老人自愿的情况下,经过公证,可以接受住院老人的遗产,免征转移财产税。

    对为老服务的经济实体实行税前还贷。

五、减免费用政策

    为老年人开展养护、托管、康复服务的社会养老机构的收费政策(主要是指水、电、煤气等收费标准),由物价部门、财政部门会同民政部门研究制定,制定的原则是上述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