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五年级古诗和名人名言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87413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8.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五年级古诗和名人名言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上海五年级古诗和名人名言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上海五年级古诗和名人名言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上海五年级古诗和名人名言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上海五年级古诗和名人名言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五年级古诗和名人名言上.docx

《上海五年级古诗和名人名言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五年级古诗和名人名言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五年级古诗和名人名言上.docx

上海五年级古诗和名人名言上

第一单元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

1.山原:

山陵和原野。

5.如:

好像。

2.白满川:

指河流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6.才:

刚刚。

3.川:

平地。

7.了:

结束。

4.子规:

杜鹃鸟。

8.蚕桑:

种桑养蚕。

【译文】

山陵、原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郁。

稻田里的色彩与天光交相辉映,满目亮白。

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大地一片欣欣向荣。

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活儿,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

他们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事情又开始插秧了。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

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都帮着父母做事,干家务,让父母休息。

小孩子哪里懂得种田织布之事,也学着大人在桑树阴下种瓜。

名人名言

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

---谢觉哉

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

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

---车尔尼雪夫斯基

 

第二单元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题西林壁:

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

书写,题写。

西林:

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

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

从侧面看。

3.侧:

侧面。

4.各不同:

不相同。

5.不识:

不能认识,辨别。

6.真面目:

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7.缘:

同“原”,因为;由于。

8.此山:

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从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溪上遇雨(其二)

唐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睛。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译文】

我独自坐在山间的岩石上,看见前面浓密的乌云饱含着雨水喷洒在前方起伏的山峦上,而此地却依然阳光灿烂。

我正悠然欣赏大自然这一奇观时,忽然大吃一惊——滚滚的乌云挟带着狂风骤雨,已泻到了我的头上!

不过我却意外地发现:

前山青翠的山峰上,映照着一抹夕阳的余晖!

名人名言

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松苏内吉

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罗素

 

第三单元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wéi]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1.九月九日:

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2.忆:

想念。

3.山东:

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4.异乡:

他乡、外乡。

5.为异客:

作他乡的客人。

6.逢:

遇。

7.倍:

格外。

8.登高:

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9.茱萸(zhūyú):

一种香草。

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

【译文】

我独自一人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更加思念起家乡的亲人。

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只少了我一人。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释】

1.过:

拜访,探访,看望。

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2.具:

准备,置办。

3.鸡黍:

指烧鸡和黄米饭。

黍(shǔ):

黄米饭。

4.邀:

邀请。

5.至:

到。

6.合:

环绕。

7.指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泛指城外。

这里指村庄的四周。

8.斜:

迤逦远去,连绵不绝。

9.开:

打开。

10.轩(xuān):

有窗户的长廊或小屋。

这里指窗户。

11.面:

面对。

12.场圃(pǔ):

农家的小院。

菜园和打谷场。

13.把酒:

拿起酒杯。

把:

端着,拿起。

14.话:

闲聊,谈论。

15.桑麻:

指桑树和麻,这里泛指庄稼。

16.重阳日:

夏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17.还: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返。

18.就菊花:

指欣赏菊花与饮酒。

就:

靠近、赴、来。

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菊花:

既指菊花又指菊花酒。

指孟浩然的隐逸之情。

【译文】

老朋友准备好了丰盛饭菜,邀请我到他的田舍(家)做客。

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村子城墙外面青山连绵不绝。

打开窗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

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和你一起喝酒,一起观赏菊花。

名人名言

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

---徐特立

幸福越与人共享,它的价值越增加。

---森村诚一

 

第四单元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凉州词:

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黄河远上:

远望黄河的源头。

黄河,在这里指的是黄沙。

3.孤城:

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这里指玉门关。

4.仞(rèn):

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5.羌[qiāng]:

古代的一个民族。

6.羌笛:

羌族的一种乐器。

7.杨柳:

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

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8.度:

越过。

【译文】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1.示儿:

告诉儿子。

2.元知:

本来就知道。

3.万事空:

死去后,什么都不是你的,什么事都和你无关。

4.但:

只。

5.九州:

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

冀州、兖(yǎ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这里代指的是中国。

6.同:

统一。

7.王师:

指南宋的军队。

8.北定:

向北方平定。

9.家祭:

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

10.乃:

你;你的。

11.无忘:

不要忘记。

12.翁:

父亲。

【译文】

我本来就是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

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当宋朝的军队收复祖国领土的那一天,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

名人名言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老舍

我们不能一有成绩,就像皮球一样,别人拍不得,轻轻一拍,就跳得老高。

成绩越大,越要谦虚谨慎。

---王进喜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莎士比亚

 

第五单元

山亭夏日

唐高骈[pián]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注释】

1.浓:

指树丛的阴影很深。

2.水晶帘:

形容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

3.蔷薇:

花名。

夏季开花,有红、白、黄等色,美艳而香。

一种观赏性植物,它的茎长似蔓,须建架供其攀援生长。

4.起:

5.架:

形容用做支承的东西。

【译文】

绿叶茂盛,树荫下显得格外清凉,白昼比其它季节要长,楼台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

微风轻轻吹拂色泽莹澈的珠帘,而满架的蔷薇散发出一股清香,整个庭院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气。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1.天门山:

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所以叫“天门”。

2.中断:

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水隔开。

3.楚江:

即长江。

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4.开:

开掘;开通。

5.至此:

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6.回:

转变方向,改变方向。

8.两岸青山:

指博望山和梁山。

9.日边来:

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

10.出:

突出,出现

【译文】

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

浩浩荡荡的长江东流到此(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回旋着向北流去。

两岸边的青山,相对着不断现出,(令人有两岸青山迎面扑来的感觉)。

我(仿佛乘坐)着一艘小船(从天边)披着阳光顺流而下。

 

名人名言

生命是不容易得来的,也不能轻易地舍掉。

---老舍

人生只有一生一死,要生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

---邓中夏

 

第六单元

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注释】

1.乌江亭:

在今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

《史记·项羽本纪》载:

项羽兵败,乌江亭长备好船劝他渡江回江东再图发展,他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乃自刎于江边。

杜牧过乌江亭时,写了这首咏史诗。

2.不期:

难以预料。

3.包羞忍耻:

意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应有忍受屈耻的胸襟气度。

4.江东:

指江南苏州一带,是项羽起兵的地方。

【译文】

胜败乃兵家常事,是难以预料的,能忍受失败和耻辱才是真正的男儿。

江东的子弟人才济济,如果项羽当年重返江东,说不定还能卷土重来。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芙蓉楼”是黔阳(今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镇)的名楼,那还有王昌龄的石像和介绍。

“送”是送别的意思。

“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

题目的意思是:

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

①芙蓉楼:

黔阳(今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镇)的名楼。

遗址在润州(今江苏镇江)。

 

②辛渐:

诗人一位朋友的名字。

③寒雨:

寒冷的雨。

④吴:

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简称这一带为吴,与下文“楚”为互文。

⑤平明:

清晨,早晨。

⑥客:

在这指辛渐。

⑦楚山:

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⑧孤:

独自,孤单一人。

⑨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在玉壶之中,比喻人清廉正直。

冰心:

比喻心的纯洁。

【译文】

寒冷连绵的雨笼罩了江面,清晨送别了好友,只留下了楚山孤独的影子。

洛阳的亲朋好友若有问起了我,就请转告他们:

我的心就像玉壶里的冰一样清雅、纯洁。

名人名言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郝尔岑[cén]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

---孙中山

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

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才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

——陶铸

 

第七单元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wèi)城朝(zhāo)雨浥(yì)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1.使:

到某地出使。

2.安西:

指唐代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3.渭城:

故址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位于渭水北岸,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陕西咸阳县东。

4.浥:

(yì):

湿润,沾湿。

5.客舍:

旅店,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

6.柳色:

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7.君:

指元二。

8.更:

再。

9.阳关:

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

《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

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

10.故人:

老朋友,旧友。

11.更尽:

再喝完。

12.朝(zhāo):

早晨

【译文】

早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沙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青翠欲滴与明朗。

请你再喝一杯离别的酒,只因为向西走出了阳关,就再也碰不到知己的老朋友了。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注释】

1.国:

国都,即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2.破:

被攻破。

3.深:

茂盛;茂密。

4.城:

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5.感时:

感伤时局。

6.恨别:

悲伤,悔恨离别。

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二句互文,意谓因感时恨别而对花落泪,听鸟尖叫。

8.烽火:

这里指战争。

9.连三月:

连续三个月。

10.抵万金:

家书可值几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

抵:

值。

11.白头搔更短:

白头发越抓越少了。

白头:

白头发。

搔:

抓,挠。

12.短:

少。

13.浑欲不胜簪:

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浑:

简直。

欲:

将要;就要。

不:

禁不住。

胜:

能承受。

簪:

用来绾住

14.头发的一种针形首饰。

古代男子束发,所以用簪。

【译文】

韵译:

  故国沦亡,唯有山河依旧。

春光寂寞,荒城草木丛生。

  感伤时局,见花难禁涕泪。

怅恨别离,鸟鸣每每惊心。

  愁看烽火,早有阳春三月。

一信万金,家中音讯难得。

  愁绪缠绕,白发愈搔愈短。

头发稀少,几乎不能插簪。

现代文译文:

  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尚存,长安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丛生。

  伤感时对花落泪,听鸟鸣时也感到惊心。

  战火长久不息,一封家书都极其珍贵。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头发也少得简直绾不起来了。

解读: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花和鸟本无人的悲喜之情,但在杜甫诗中,因当时国家动乱,诗人身陷长安,家人流离分散,所以认

  为春花似在流泪,飞鸟也心存恐惧。

名人名言

不管你跑到天涯海角,你始终脱离不了祖国,祖国永远在你身边。

---巴金

生活中最大的享受、最高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为人们所需要的,是使人们感到亲切的。

---高尔基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周恩来

 

第八单元

出塞(其一)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1.塞(sài):

边关,边塞

2.秦时明月汉时关:

运用互文修辞,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3.但使:

只要。

4.龙城飞将:

“龙城”:

地名,是古代匈奴圣地。

汉朝大将军卫青奇袭龙城得胜,在汉匈交战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汉之飞将军”李广。

“龙城飞将”并不指一人,实指卫青李广,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5.胡马:

指胡人的战马。

胡,古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

6.阴山:

山名,指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境内,汉时匈奴时常从这里开始南下骚扰侵占中原地区,阴山以南的河套平原,是一个典型的战略性进攻基地,卫青收复河套并且“全甲兵而还”的奇迹般的胜利正是发生在这里。

同时阴山也是卫青坟冢的模样。

7.不教:

不叫,不让。

教,让。

8.度:

越过。

【译文】

  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

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

  韵译:

依旧是秦汉的明月秦汉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攻袭龙城的飞将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1.石灰吟:

赞颂石灰。

吟:

吟颂。

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千锤万凿:

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千、万:

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

锤,锤打。

凿,开凿。

3.若等闲:

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若:

好像、好似;等闲:

平常,轻松。

4.清白:

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人间:

人世间。

 

【译文】

(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

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名人名言

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

---巴金

朋友也是说好话的多,所以真肯提你缺点的人倒是你难得的好友。

---盖叫天

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就是病人的灵丹妙药。

---穆尼卡.纳素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