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教学模式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85438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1教学模式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111教学模式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111教学模式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111教学模式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111教学模式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1教学模式报告.docx

《111教学模式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1教学模式报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1教学模式报告.docx

111教学模式报告

河南省商务中等职业学校

机电工程系“111”创新教学模式

为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号召,真正培养出具备专业相关知识以及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学生,我系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试点,积极鼓励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进行改革,并在改革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形成了“111”的创新型教学模式。

现概括总结如下:

一、“111”教学模式的内涵。

所谓“111”,是指“教学案一体化”、“理论课和实践课一体化”、“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一体化”。

“三个一”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体现了职业学校实践性和职业性的人才培养目标。

实现了教学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111”教学模式的实施

1.“教学案一体化”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中的重点,难点,“带着问题去听课“,结合课程的性质,我系设计了探究型和授导型两种一体化模板。

并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每节课上课之前填写完成。

 

河南省商务学校教学案一体化模板(授导型)

学科___授课年级____专业____教师姓名___

课程章(节):

计划学时:

学习内容

对学习本节课需要的基础知识梳理(准备知识),本节课学习内容的知识的自主梳理。

体现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

可采用填充、图表的形式。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德育目标

重点、难点

教与学中的难点、重点知识。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法设计学法指导

导入

教学过程

拓展训练

设置部分习题,难度较少,目的是巩固课堂知识。

一般3-5题,5-10分钟。

或课外实践活动

教学评价

从课堂表现、课堂练习、作业完成等方面进行评价

学教后记

1.教师反思

2.学生感受(梳理本堂课所学知识,学会了哪些知识?

还有哪些疑问等?

河南省商务学校教学案一体化模板(探究型)

学科___授课年级____专业____教师姓名___

课程章(节):

计划学时:

学习内容

对学习本节课需要的基础知识梳理(准备知识),本节课学习内容的知识的自主梳理。

体现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

可采用填充、图表的形式。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德育目标

重点、难点

教与学中的难点、重点知识。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法设计学法指导

创设情境

确立任务

探究过程

成果展示

拓展训练

设置部分习题,难度较少,目的是巩固课堂知识。

一般3-5题,5-10分钟。

或课外实践活动

教学评价

从课堂表现、课堂练习、作业完成等方面进行评价

学教后记

1.教师反思

2.学生感受(梳理本堂课所学知识,学会了哪些知识?

还有哪些疑问等?

2.“理论课和实践课一体化”

中职学生的特点之一是:

厌恶理论知识的学习,但动手能力普遍较强。

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我系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进行整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以“够用、适用”为原则,大幅度减少理论课的教学,将理论穿插到实训教学中,运用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仿真教学、实际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电子技术》课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制作音乐门铃

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

仿真教学

网络化教学

学生正在铣床上实际操作

3.“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一体化”

为了真正实现”理论课与实践课一体化“的目标,我系要求所有专业课教师都具备双师型资格。

除此之外还聘请了部分行业企业内的能工巧匠作为我系的兼职教师给学生上课。

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普通车床的构造

教师给学生讲解铣床加工的注意事项

课堂进车间

三、“111“模式取得的成果

2009年,在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活动中,荣获数控铣工二等奖;

2010年,在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活动中,荣获数控铣工一等奖,数控车工二等奖;

2011年,在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活动中,荣获电子电器维修与应用三等奖。

2012年,在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活动中,荣获机械加工类四个三等奖。

2013年,在河南省中等职业教学技能大赛活动中,荣获数控车工三等奖。

2014年,在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活动中,荣获数控车工二等奖。

 

机电工程系前身为机电教研室,成立于2004年8月,下设电子技术应用和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3个专业。

其中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省级重点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我校重点发展的特色专业。

我系自创建以来,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开拓进取,并在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技能竞赛等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

现概括汇报如下:

一、以教学改革促进专业发展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实践,实现“以能力本位、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等灵活多样适合中职教育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

1、结合课程特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式为载体,积极开展“做中学、做中教”。

积极鼓励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主动探索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形式,如在数控专业课中《AutoCAD》《数控设备操作》《CAXA制造工程师》等作为试点课程。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项目、任务驱动式教学,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灵活应用启发、示范、讨论、分组、模拟、角色扮演等多种互动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系把这种教学方法逐步推广到核心课程(如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数控车床实训、电子技术实训等),以数控加工实训中心建设为切入点,大胆实施“以企业真实岗位为教学环境、以企业岗位技能为培养目标”“以企业一线能工巧匠为学生老师、以企业职业道德为素质课程”的工学结合培养方案。

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控加工实训中心的机械加工设备,开展课程建设,实践项目选取合适的工作任务或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职业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

(1)实施多媒体教学,扩大课堂信息量。

在本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较复杂的图形特别多,教师若按传统方式,仍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则既不能仿真,又无法扩大信息量。

由于图形板书浪费不少课堂教学时间,课堂效率较低。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压缩理论教学时间,用于实践教学;鼓励教师自主开发和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

 

( 2)实施网络化教学,创建数字信息化教学资源库。

管理日常教学资源及电子化档案,主要用于教学内容的管理及教师沟通平台管理。

二、教学实践条件日趋完善

1、实验实训硬件条件日趋完善

实验实训条件硬件建设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遵循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的规律,加强实验实训硬件建设,建设生产性、市场化的实训基地,按照企业实际岗位职能的划分,实施实训过程管理和生产过程管理,使人才培养规格与市场人才需求标准接轨,同时加强教学实验实训体系的内涵建设,创新实验实训管理机制,使之成为设施完善、配套齐全、工位充足、管理一流,集实验实训、产品加工、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生产性实训教学基地。

经过多年的努力,校内实验实训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可开出实训项目基本上覆盖了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机床操作与维护、电工电子技能、网络技术等岗位各个方面。

2、实验实训软件条件日趋完善

在实验实训软件条件方面主要完成的工作有:

(1)完善各种实训规章制度。

制定了《学生校外实习管理办法》、《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实施办法》、《实训室安全操作规程》、《设备保养维修记录》等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2)完善校本实训教材的建设。

广泛征求行业专家意见,依据行业标准编写《数控车床实训》、《数控铣床实训》、《电工电子技能》等实训课程的实训指导讲义、实训指导手册及考评标准等。

 

三、技能竞赛结硕果

2009年,在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活动中,荣获数控铣工二等奖;

2010年,在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活动中,荣获数控铣工一等奖,数控车工二等奖;

2011年,在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活动中,荣获电子电器维修与应用三等奖。

2012年,在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活动中,荣获机械加工类四个三等奖。

2013年,在河南省中等职业教学技能大赛活动中,荣获数控车工三等奖。

2014年,在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活动中,荣获数控车工二等奖。

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