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诗练习题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84670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咏史怀古诗练习题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咏史怀古诗练习题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咏史怀古诗练习题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咏史怀古诗练习题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咏史怀古诗练习题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咏史怀古诗练习题doc.docx

《咏史怀古诗练习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咏史怀古诗练习题doc.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咏史怀古诗练习题doc.docx

咏史怀古诗练习题doc

咏史怀古诗练习题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苏武庙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芒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①,去时冠剑是丁年②。

茂陵不见封侯印③,空向秋波哭逝川。

①甲帐:

《汉武故事》载:

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

甲以居神,乙以自居。

”“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

②丁年,壮年。

③茂陵:

汉武帝的陵墓;封侯:

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他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问:

这是一首吊古诗,是诗人瞻仰苏武庙时所写。

诗人见到了些什么?

想到了些什么?

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1、2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请联系全词主旨阐述最后一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的深刻含义。

综合分析《桂枝香・金陵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首怀古词作,请简要概括怀古题材词的一般特点。

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晚望金陵图

高蟾韦庄曾伴浮云归晚翠,谁谓伤心画不成?

犹陪落日泛秋声。

画人心逐世人情。

世间无限丹青手,君看六幅南朝事,一片伤心画不成。

老木寒云满古城。

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答:

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

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施

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西施滩

崔道融

宰藍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新颖的立意是两首诗歌的共同之处,请你谈谈这两首诗歌思想内容上的相同点。

5•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五代?

欧阳炯

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姑苏台:

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

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

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乌江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

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7.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8•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鑒,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问:

这首词是就哪一段史实发出感怀的?

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汴河曲唐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怀古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1汴河:

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开挖的大运河的一段。

%1隋家:

隋王朝。

③水殿龙舟:

当年隋炀帝出游时所乘坐的船只。

④不较多:

差不多。

两首诗都以“汴河”为题材,但所写的重点不同,抒发的感慨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1答:

诗人见到了苏武庙的古祠高树。

先是想到了苏武“魂销汉使前”的故事,想象当年苏武骤然见汉使的情景,将其羁留匈奴十九年的种种难以言状的情感,尽写入“消魂”二字。

颔联继而追思苏武当年,用工整的句子绘成了两幅画面:

一是望雁思归图,二是荒塞牧归图,概写了苏武幽禁在异域的漫长岁月。

颈联想到苏武归来,宫殿楼台已非,人亦早已衰老。

尾联遥想苏武归来后哭悼武帝。

本诗“见”是发端,而后全是想象,追思历史。

抒发了对苏武的崇敬之情和世事变迁的怅惘之情。

2•答:

1).意在说明北宋一些人并未吸取南朝灭亡的教训,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仍在粉饰太平,寻欢作乐。

2)•怀古实为伤今②多将当时的国势身世写入③上阕多为写景起兴,下阕多为抒情议论④多用典,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当今⑤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⑥往往有英雄相惜之忌、O

3.⑴答:

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

⑵答:

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

高诗作者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看不出来的。

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事衰败的伤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难画成的。

.两首诗歌对西施的观点相同:

国家的兴亡成败是有各种复杂因素的,不能将亡国的罪责加在一个女子身上。

罗诗以议论为主,开头摆明自己的观点,后两句运用反向证明的手法,推出世人的观点是错误的。

崔诗,也是议论开篇,但是后两句借春水之急来为西施鸣不平用的是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5•“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

“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6.答案:

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

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

第三首是从节操角度来评价的

答:

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

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

咏史怀古诗常见情感及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

随着历史的变迁、王朝的更替,有多少英雄的故事激起人们的仰慕与渴望,有多少历史的遗迹引起人们的唏嘘与哀叹,又有多少历史的经验教训引发人们的感慨与反思,于是,在魏晋时期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在内容上有的以历史事件为题材,如李商隐的《马嵬》,就是以历史上著名的“马嵬之变”为题林讽刺唐玄宗沉湎声色孚乐误国的诗。

有的以历史人物为吟咏对象,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就是以西楚霸王项羽为对象,对当时宋王朝屈膝金人,偏安江南,不思恢复故土的强烈嘲讽。

有的以历史古迹为情感的触发点,如刘禹锡的《乌衣巷》,就是借乌衣巷的昔盛今衰表达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由于怀古诗常触及诗人心灵的最深处,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所以近年来高考常涉及此类诗歌。

诗人在瞻仰凭吊古迹、吟咏评价历史人物或回顾反思历史事件时,往往会和社会现实或自身的命运联系起来,历史和现实就会扭结在一起。

因此咏史怀古诗所蕴含的感情、所表现的主旨也就非常复杂。

一般来说,咏史怀古诗所抒发的情感主要有如下几种:

理性思考

诗人并不置身当中,而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对历史作冷静理性的思考,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

如唐代杜牧的《赤壁》,嘲讽了周瑜的成功只是出于侥幸。

议论新颖独特,发人所未发,使人耳目一新。

怀古伤今

古代诗人们常常以济世救人为己任,这就使他们把目光更多关注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上。

他们常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关切或不满,希望能引起世人的警戒。

这类诗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借今昔对比抒发物是人非、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借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昔日的繁华鼎盛与今日野草丛生、荒凉残照的对比,抒发了沧海桑田、历史兴衰更替的感慨。

2.借古讽今,忧国伤时。

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女口:

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借感叹历史上六朝都因为淫逸享乐而相继覆亡来讽刺并警诫当朝统治者不要一味贪图享受而重蹈历史之覆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再如:

李清照的《绝句》借历史上的英雄讽刺了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行径,呼唤英雄岀世。

怀古伤己

当诗人追念的古人在身世与际遇上与诗人自身有了某种相通之处时,就会触发诗人对自身的感慨。

这种诗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却在自己,诗人是在借古人的酒杯,一浇自己心中的块垒。

根据诗人抒发情感的不同,这类诗又可分为:

1•对英雄的赞美,表达仰慕之情,希望自己能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

如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孙权和刘裕的英雄业绩表达自己对英雄的仰慕以及北伐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决心。

2.与古代英雄对比,抒发自己年华老去、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周瑜可谓少年得志,风流倜傥,而自己人到中年双鬓染霜,却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与周瑜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强烈的对比生发出浓重的“人生如梦”的感慨。

3.与古代人物命运相似,同病相怜,拿古人与自己类比,借对古人的不幸遭遇的同情,感慨身世,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

如:

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得一展抱负。

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流离身死,徒遗长恨。

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不无相似之处•诗人正是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

寓自己的身世之慨。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事各所包含的情感是复杂丰富的,女口:

杜甫的《蜀相》,诗人写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就是希望当朝出现类似的英雄来平定天下;写刘备的三顾茅庐,就是讽喻当朝皇帝猜忌贤才、黑白不辨;写诸葛亮的未捷先死,就是抒发自己壮志不伸、一生潦倒的悲愤。

既怀古伤今,又怀古伤己。

咏史怀古诗的结构一般是先叙事写景,极力铺垫;后议论抒情,点明主旨。

还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留有充分想象发挥的空间,引发读者的思考。

它的表现手法丰富多样,主要表现手法有:

运用典故。

如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诗人用了多达五个典故,或表达对英雄的仰慕、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或讽刺南宋朝廷的轻率盲动,或类比自己年华流逝、壮志难酬。

对比反衬。

女口: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诗中描写了吴宫中的花草,都已埋没在荒僻的小径里;东晋显赫一时的贵族,更已变成一座荒凉的古墓了。

今昔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顿生物换星移,世事沧桑之感。

借景抒情。

如韦庄的《台城》,诗人描写了台城的荒凉空寂和台城柳在春天依旧枝繁叶茂、欣欣向荣的景色,借此表达物是人非的感伤。

语意双关。

如韦庄的《忆昔》,巧用典故,语涉双关。

诗人用传说中善歌少女“莫愁”的名字,讽喻浮华女子不解国事艰难,深寓“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沉痛;“无忌”也不指信陵君,而是取其“无所顾忌”“肆无忌惮”之意,这又是双关。

抒发了对唐王朝颓势难挽,行将覆灭的悲伤。

虚实结合。

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诗人想象了越王勾践破吴而归时的盛大热闹的景象,这虚幻的景象与眼前荒凉的实景构成鲜明强烈的对比,抒发了兴衰的感慨。

抑扬结合。

如李商隐的《贾生》,前三句似在褒扬皇上虚心求贤,以至“夜半虚前席”,直到最后才点明主旨,原来皇上只是对求仙问鬼感兴趣,而不在意社稷民生。

讽刺汉文帝的同时嘲讽了当今皇帝沉湎于求仙问卜之事。

修辞的运用。

如刘禹锡的《石头城》,最后一句“夜深还过女墙来”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月亮看做历史的见证人。

诗人称它为“旧时月”,因为它照见过六朝腐朽的统治者在秦淮河游乐的情形,照见过当年的豪华生活,也目睹了这些朝代的迅速灭亡。

而今夜只有多情的月亮还是旧情不改,穿过女墙照过来,可这已经是一座空城了。

诗人无尽的慨叹含于其中。

直抒胸臆。

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诗人登上幽州台,直接抒发了失意的感慨,感时伤事,吊古悲今。

练习题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鑒,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问:

这首词是就哪一段史实发出感怀的?

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这首诗是就三国吴蜀联合抗曹的事迹发出感怀的。

辛弃疾重游东吴故地,登上北固楼,回顾“三国”时期吴蜀联合抗曹的旧事,怀念当年雄踞一方的孙权,他是多么希望南宋王朝能够重演这段历史,奋起抗金,收复北方失地啊!

然而现实却难遂人愿,他只有无限感慨,抱憾终身。

诗作表达的就是一种怅惘和郁闷的心情。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首诗首句连用两个“笼”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三四两句诗在表情达意方面有何妙处?

答:

连用两个“笼”字,突出了水边夜色的迷蒙冷寂,寄寓了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三四两句表面上是谴责冏女,实际上是批评那些掌权的达官贵人不以国事为重,贪图孚乐的腐朽生活和空虚的灵魂。

同时,也表达出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在婉曲的格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和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0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汴河曲[唐]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

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怀古[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①汴河:

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开挖的大运河的一段。

②隋家:

隋王朝。

③水殿龙舟:

当年隋炀帝出游时所乘坐的船只。

④不较多:

差不多。

⑴两首诗都以“汴河”为题材,但所写的重点不同,抒发的感慨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皮诗看似为汴河洗刷

“罪名”,实则巧妙地对亡国之君进行了强烈的斥责。

李诗以描写为主,触景生情;皮诗以议论为主,欲夺故予,角度独特。

4.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卖花声?

怀古二首

张可久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

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

人一声长叹。

①金谷名园:

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建金谷园以行乐。

②将军:

这里指东汉名将班超。

据《后汉书?

班超传》记载,班超长期驻守边境,年老思归,上疏说:

“臣不敢望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问:

张可久这两首曲子,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请从写法、主旨上作简要分析。

答:

两首小令,皆借历史事实来抒发感情。

只是第一首意在说明封建统治者穷奢极欲终致灭亡的教训;整首曲子以景语作结,与前三句的繁华盛事形成对比,显得含蓄。

第二首旨在借历史事实抒写作者对战争涂炭生灵的伤叹和愤慨,说明民生疾苦更甚于英雄末路;以“读书人一声长叹”作结,直抒胸臆。

5••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⑴一⑵题

夏日绝句咏史

李清照朱淑贞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盖世英雄力拔山,岂知天意主西关。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范增可用非能用,徒叹身亡顷刻间。

朱淑贞生卒年代稍早于李清照,正处于南北宋交替时期。

⑴这两首咏史诗有哪些相同点?

⑵你更喜欢其中的哪一首?

请用简要的语言说明理由。

答:

吟咏对象相同,都是写的项羽;作品风格相同,都写得慷慨豪放,都是“金刚怒目”式的作品。

更喜欢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李清照赞扬项吕,是对当时宋王朝屈膝金人,偏安江南,不思恢复故土,却依旧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的强烈嘲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掷地有声的千古名句,不仅是对项羽英雄气概的赞美,也是李清照热爱祖国,反对异族侵略的感情流露。

更喜欢朱淑贞的《咏史》。

作者既用“盖世英雄力拔山”来赞颂项羽的英雄气概,同时又指出项羽的不能用人,因而导致兵败身亡的可悲结局,表现了她对国事的关心。

咏史怀古诗鉴赏专项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五代?

欧阳炯

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姑苏台:

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

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

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城[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韦庄,晚唐京兆杜陵人。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

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为什么?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①一水:

亦作“二水”。

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答:

“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5、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

⑵“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

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答: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两题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纤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

字太朴,吴兴人。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

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

萦纤:

旋绕曲折。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咏史怀古诗鉴赏专项练习答案

1、“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

“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2、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手法第一首诗宫内宫外对比:

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

第二首今昔:

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

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

3、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同意。

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4、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答案:

比喻。

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5、1)借代、反问。

通过“百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

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6、1)表现了诗人的怀古伤今之情。

诗人春日眺望泾水,只见“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眼前一片荒凉,暗含对唐王朝国势衰颓的担忧。

2)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