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84521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5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药学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生药学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生药学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生药学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生药学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药学总结.docx

《生药学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药学总结.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药学总结.docx

生药学总结

生药学各论总结

蓼科

形态特征:

1、草本,茎节膨大2、单叶互生,茎节形成托叶鞘3、瘦果或坚果

化学成分:

蒽醌类(抗菌、泻下);黄酮类;鞣质(收敛作用);茋类化合物

何首乌

来源:

何首乌的干燥块根

形态:

多年生缠绕草本;叶片心脏形;托叶鞘膜质

主产:

河南、湖北、广西、广东

采制:

秋季采挖块根;用黑豆汁拌匀,炖或蒸制成制首乌

性状:

异形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花纹”,味苦涩

显微:

韧皮部较宽广,异型维管束,为外韧型;木质部导管较少;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并含淀粉粒

粉末:

黄棕色;草酸钙簇晶;淀粉粒众多;具缘纹孔导管;木纤维成束

化学成分:

卵磷脂;蒽醌类;茋类

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b-D-葡萄糖苷

理化鉴定:

蒽醌类化合物反应;粉末微量升华得黄色柱状或针簇状结晶,加碱液显红色

药理作用:

抗衰老作用;补益作用(卵磷脂);降血脂及抗动脉硬化;保肝作用(底类);缓泻作用;生首乌毒性

功效:

生首乌:

解毒、消痈、润肠通便;制首乌:

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壮筋骨

附:

首乌藤(夜交藤)为何首乌的藤茎

大黄

来源:

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形态:

掌叶大黄——掌状中裂;唐古特大黄——掌状深裂,再做羽状浅裂;药用大黄——叶片掌状浅裂(注意)

主产:

掌叶、唐古特——甘肃,青海,西藏;药用——四川、云南

采制:

10-11月间地上部位枯萎时,或3-5月未开花前采挖生长三年以上的植物地下部分

性状:

掌叶大黄——根茎表面黄(红)棕色,髓宽广,有多数星点(异型维管束);气清香,味苦而微涩;根类圆柱形,横切面则无星点

药用大黄——根茎似马蹄形

显微:

掌叶大黄——根茎髓宽广,散有多数外木式异形维管束(星点),形成层类圆形,射线星芒状;在髓周边的星点呈环状排列,形成星点环;众多淀粉粒、草酸钙簇晶

粉末:

掌叶大黄——棕黄色;草酸钙大形簇晶众多;网纹、具缘纹孔导管;淀粉粒大多圆球形

化学成分:

蒽醌类(大黄酸、大黄素,抗菌;双蒽酮甙泻下最强,包括番泻苷)鞣质;茋类

理化鉴定:

将大黄的95%乙醇提取物点于滤纸上,置紫外灯下显浓棕色荧光,不得显亮蓝紫色荧光(检查土大黄苷);微量升华得黄色针晶,高温则得羽状结晶,加氢氧化钠等碱液溶解并显红色(羟基蒽醌类反应)

药理作用:

致泻(8-葡萄糖大黄酸蒽酮、大黄蒽酮);抑菌;降低血清尿素氮(BUN),改善肾功能;止血、收敛

功效:

能泻热通肠、凉血解毒、祛瘀血

虎杖

来源:

虎杖的干燥根茎及根

化学成分:

主含蒽醌类衍生物,另含缩合鞣质。

功效:

能活血定痛,清热利湿,止咳化痰。

毛茛科

形态:

草本或藤本;聚合瘦果或蓇葖果

成分:

生物碱类(主要为异喹啉类生物碱,本科特征性成分);苷类(毛茛苷,仅存于毛茛科植物的特殊成分;芍药苷;强心苷)

川乌

来源:

卡氏乌头的干燥主根

形态:

多年生草本;总状花序顶生,花蓝紫色;蓇葖果

主产:

四川、陕西

采制:

于栽后第二年6月中旬采挖

性状:

川乌:

呈不规则长圆锥形,气微,味辛辣、麻舌(有剧毒);制川乌呈不规则或长三角形片状,微有麻舌感

显微:

后生皮层为数列淡黄色木栓化细胞;韧皮部宽阔,形成层环多角形;木质部导管呈“V”字形排列;髓宽阔,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

化学成分:

双酯类二萜生物碱(强毒性)主要有乌头碱、新乌头碱;单酯型二萜类生物碱:

其毒性减小;其他生物碱成分:

去甲乌药碱

炮制原理:

乌头碱——(水解,脱乙酰基)乌头次碱——(水解,脱苯甲酰基)乌头胺无毒

去甲乌药碱去甲猪毛菜碱棍掌碱

理化鉴定:

川乌或附子粉末醇提液置水浴上蒸干,加醋酸搅拌滤过,滤液中加碘化汞钾试液2滴,产生黄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药理作用:

有抗炎、镇痛与局麻作用(乌头碱类生物碱);强心作用(去甲乌药碱);扩张血管,降压;强毒性;

功效:

能祛风湿,温经止痛

附子

来源:

附子为卡氏乌头的干燥子根(块根)

采制:

子根习称泥附子,加工成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黑顺片与白附片直接入药。

盐附子需制后才能入药

性状:

附子:

钉角,气微弱,味带辛辣而麻舌;盐附子:

表面灰黑色,附有盐霜;黑顺片:

棕黑色皮,半透明状;白附片:

无棕黑色外皮,半透明状

药理作用:

同上

功效: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

不宜与贝母、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蒌、犀角同用

草乌

来源:

北乌头、华乌头、卡氏乌头及同属多种野生植物的干燥块根

性状:

乌鸦头;钉角

化学成分:

北乌头含剧毒的双酯型生物碱

功效:

清热、解毒、止痛功效

黄连

来源:

黄连商品称“味连”;三角叶黄连商品称“雅连”;云南黄连商品称“云连”的干燥根茎。

形态:

黄连多年生草本;叶基生,具长柄;蓇葖果具细柄

主产:

四川、云南、西藏

性状:

味连——根茎多簇状分枝,弯曲互抱,形似鸡爪,习称“鸡爪黄连”;根茎中段常有细的节间,光滑,习称“过桥杆”;气微,味极苦

雅连——根茎多呈单枝;过桥杆较长,表面光滑

云连——根茎多为单枝,过桥杆不明显

显微:

根茎横切:

味连——皮层较宽,可见根迹、叶迹维管束;石细胞鲜黄色;维管束外韧型,环列;韧皮部外侧有纤维束;含淀粉粒

雅连——髓部有较多的石细胞

云连——皮层、中柱鞘、髓部均无石细胞

粉末:

味连——棕黄色,味极苦;石细胞鲜黄色,可见层纹,孔沟明显;韧皮纤维鲜黄色,长梭形或纺锤形;木纤维众多;螺纹或孔纹导管;细小草酸钙方晶

化学成分:

异喹啉类生物碱:

小檗碱、黄连碱、木兰碱及阿魏酸

理化鉴定:

小檗碱反应:

取粉末1g,加10ml甲醇,水浴加热至沸,过滤。

取滤液,加稀盐酸,再加漂白粉,显樱红色。

显微化学反应:

取粉末或切片,加乙醇一滴,稍后加浓盐酸或30%硝酸1滴,片刻后镜检,可见黄色针状结晶簇

药理作用:

抗菌、抗病毒及抗阿米巴原虫作用(小檗碱、黄连碱);抗炎、抗溃疡;降压、解热、利胆,兴奋子宫及抗癌

功效:

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白芍

来源:

芍药的干燥根

形态:

多年生草本;花大,单生;蓇葖果

主产:

浙江(杭白芍)、安徽(亳白芍);四川(川白芍)

采制:

种植4-5年后收获,常在9-10月间采挖根部,洗净,煮至断面透心,捞出,浸于冷水中,取出,刮去外皮,晒干或整理搓圆后晒干。

性状:

圆柱形;表面类白色,较光滑(亳白芍);或淡红棕色,较粗糙(杭白芍);味苦、酸

显微:

形成层环微波状;木射线较宽;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粉末:

类白色;含草酸钙簇晶,薄壁细胞纵向连接,簇晶排列成行;木纤维长梭形;薄壁细胞含糊化淀粉粒;导管为具缘纹孔或网纹;薄壁细胞壁略成连珠装增厚,纹孔隐约可见

化学成分:

单萜苷类,主含芍药苷;鞣质类

芍药苷

理化鉴定:

取白芍的乙醇提取液,加三氯化铁试液振摇,溶液呈青紫色-青绿色,最后变为暗绿色(鞣质反应)

药理作用:

芍药苷具有镇静、镇痛、镇痉、抗炎、降压、扩张血管、松弛平滑肌作用

功效:

养血调经、敛阴止汗

赤芍

来源:

芍药和川赤芍的干燥带外皮的根

化学成分:

主含芍药苷

牡丹皮

来源:

牡丹的干燥根皮

化学成分:

牡丹酚

理化鉴定:

微量升华(牡丹酚)镜检见长柱形或针状、羽状簇晶。

药理作用:

丹皮酚具有抗菌、中枢抑制、抗炎、抑制胃液分泌、镇痉及解热作用

升麻

来源:

大三叶升麻(关升麻)、兴安升麻(北升麻)或升麻(西升麻)的干燥根茎

威灵仙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及东北铁线莲的干燥根及根茎

白头翁

来源:

白头翁的干燥根

木兰科

概述:

木本,稀藤本,体内常具油细胞;单叶互生;聚合蓇葖果或聚合浆果

化学成分:

挥发油(普遍)、异喹啉类生物碱类、木脂素类、内酯类(倍半萜类内酯)

厚朴

来源:

厚朴、凹叶厚朴的干燥树皮及根皮

形态:

落叶乔木,树皮厚;叶互生,革质;花白色;聚合蓇葖果

凹叶厚朴灌木状乔木,叶先端凹陷

主产:

“川朴”(四川)、“紫油厚朴”(湖北)、“温朴”(浙江)

性状:

干皮:

呈卷筒或双卷筒状,习称“筒朴”;近根部一端展开如喇叭口,习称“靴筒朴”

根皮:

单筒状或不规则块片,弯曲似鸡肠,习称“鸡肠朴”

枝皮:

单筒状,孔洞状枝痕,易折断

显微:

栓内层2~4列石细胞;草酸钙方晶,并含淀粉粒

粉末:

石细胞分枝状,壁较厚,孔沟较少;纤维多成束;油细胞多单个散在,含有黄棕色油滴状物。

偶见细小草酸钙方晶

化学成分:

挥发油、木脂素类(厚朴酚、和厚朴酚)、生物碱类(木兰箭毒碱)

肌肉松弛作用

药理作用:

中枢性肌肉松驰活性(厚朴酚与异厚朴酚);抗炎镇痛;广谱抗菌;健胃

功效:

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五味子

来源:

五味子(“北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南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形态:

落叶木质藤本;浆果球形,肉质,深红色

主产:

北五味子:

东三省;南五味子:

陕甘豫鄂

性状:

北五味子——果实呈暗红色皱缩;果肉味酸

南五味子——粒较小,表面棕红色或暗棕色,干瘪;果肉常紧贴于种子上

显微:

(北五味子)外果皮1列表皮细胞,间有油细胞;中果皮薄壁细胞散有小型外韧型维管束;内果皮1列小细胞。

种皮外表皮1列栅栏状石细胞;其下为较大的石细胞;再下为数列薄壁细胞,种脊部位有维管束;油细胞1列,含棕黄色挥发油;种皮内表皮1列小细胞。

胚乳细胞含脂肪油滴及糊粉粒

粉末:

(北五味子)种皮外表皮石细胞孔沟极细;种皮石细胞纹孔较大而密;果皮外表皮细胞有油细胞散在;以上细胞均多角形

化学成分:

木脂素(五味子素);脂肪油

药理作用:

能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具有适应原样作用;

改善肝功能;改善心肌功能;抗氧化、抗衰老;呼吸兴奋

功效:

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十字花科

形态:

草本,单叶互生,无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花瓣4,十字形排列;雄蕊6,四强雄蕊;由假隔膜分为2室,侧膜胎座;长角果或短角果

化学成分:

芥子苷(含硫苷,特征性成分);强心苷类;含氰基(-CN)、异硫氰基(-NCS)、巯基(-SH)化合物;尚含生物碱、脂肪油、四萜类化合物

大青叶

来源:

松蓝的干燥叶

形态:

花瓣黄色;短角果

主产:

江苏、安徽、陕西

性状:

叶多皱缩,暗灰绿色

显微:

粉末:

深灰棕色;表皮细胞呈连珠状增厚;气孔不等式;叶肉细胞含靛蓝结晶和橙皮甙样结晶;厚角细胞较多

化学成分:

大青叶素B(易水解成吲哚醇,在氧化聚合成靛蓝、靛玉红)

理化鉴定:

微量升华,可得兰色或紫红色小针晶、片状或簇状结晶;粉末水浸液在紫外灯下呈兰色荧光

药理作用:

抗病原微生物;抗内毒素;免疫增强、利胆、解热、消炎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作用

商品大青叶:

蓼大青,蓼科植物蓼蓝的叶与地上部分;马蓝叶,爵床科植物马蓝的叶;马大青叶:

马鞭草科植物路边青的叶

板蓝根

来源:

菘蓝的干燥根

性状:

质坚实,断面皮部黄白色,形成层环深棕色,木部黄色,粉性

化学成分:

靛蓝,靛玉红、芥子苷

药理作用:

抑菌、抗病毒、抗内毒素、抗癌、免疫调节作用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罂粟科

形态:

草本,体内常具乳汁或黄色液汁;蒴果,瓣裂或孔裂;单叶互生

化学成分:

异喹啉类生物碱(罂粟碱具有解痉作用;吗啡能镇痛;可待因止咳;多能成瘾;延胡索乙素能镇痛、镇静)

延胡索

来源:

延胡索的干燥块茎

形态:

块茎类球形,常成串生长;二回三出复叶,第二回常为深裂;

主产:

浙江

性状:

块茎呈不规则扁球形,底部中央略凹呈脐状;黄棕色,有蜡样光泽

显微:

韧皮部宽广;形成层不明显;中央有较宽广的髓

粉末:

含糊化淀粉粒薄壁细胞类多角形,淡黄色或几无色;下皮厚壁细胞的细胞壁呈连珠状;石细胞黄绿色;螺纹导管

化学成分:

异喹啉类生物碱(延胡索乙素)

理化鉴定:

(生物碱反应)取延胡索粉末的稀醋酸提取液1ml,加Meyer¢s试剂2滴,产生黄褐色绵状沉淀;(荧光反应)粉末在紫外灯下显亮黄色荧光

药理作用:

镇痛(延胡索乙素);镇静、催眠;抗心律失常;抗胃溃疡;促进垂体分泌促激素

功效:

活血、利气、止痛、镇痉

阿片

来源:

罂粟的未成熟蒴果割破果皮后渗出的乳汁干燥制品

性状:

棕色或暗棕色膏状物;特异臭味,味极苦

化学成分:

生物碱(吗啡、可待因)

功效:

镇痛、镇咳、镇静、镇痉

罂粟壳为罂粟干燥成熟果实壳,又称“米壳”。

能敛肺、涩肠、止痛

白屈菜

来源:

罂粟科植物白屈菜的干燥全草

成份:

主含异喹啉类生物碱。

功效:

止痛、抗痉挛、降血压。

蔷薇科

形态:

草本、灌木或乔木,常有刺及明显的皮孔;单叶或复叶,常具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果实常具宿萼

分科:

分为4个亚科:

绣线菊亚科、啬薇亚科、桃亚科、苹果亚科

化学特征:

氰苷(苦杏仁苷有止咳祛痰作用);多元酚类(仙鹤草酚有驱绦虫作用);黄硐类;三萜及三萜皂苷;有机酸、生物碱

苦杏仁

来源:

杏、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的成熟种子

主产:

北方

性状:

种子呈扁心形,左右略偏斜;黄棕色至红棕色;与水共研可产生苯甲醛香气

显微:

种皮表皮细胞间有石细胞;外胚乳为1列颓废细胞;内胚乳细胞和子叶薄壁细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

粉末:

种皮石细胞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淡黄色或黄棕色;子叶含糊粉粒或油滴

化学成分:

苦杏仁苷、脂肪油、苦杏仁酶。

苦杏仁苷经酶解或酸水解易生成氢氰酸、苯甲醛和葡萄糖

理化鉴定:

(苦味酸钠反应阳性)取粉末0.5g,置带塞试管中,加5%硫酸溶液3ml,试

管口放一用三硝基苯酚钠溶液湿润的滤纸条,将试管置40~50℃水浴中加热10分钟,滤纸条由黄色变砖红色(检查氰苷类)

杏仁加水捣碎时,释放出苯甲醛气味。

普鲁士蓝实验(检查氰根)

药理作用:

止咳平喘(产物氢氰酸);苯甲醛能抑制胃蛋白酶的消化功能;抗肿瘤作用;抗炎镇痛作用;毒性,过量解救方法:

可用亚硝酸盐和硫代硫酸钠注射液

功效:

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山楂

来源:

山楂、山里红(北山楂)、野山楂(南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状:

北山楂——果实呈类球形、味酸,微甜

南山楂——果实较小;味酸、微涩山楂酸

化学成分:

有机酸类:

山里红、山楂果实均含山楂酸;黄酮类:

金丝桃苷

功效:

能消食健胃、行气散瘀

仙鹤草

来源:

龙牙草干燥地上部分

化学成分:

仙鹤草酚(驱绦虫作用)

功效:

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

五加科

形态:

木本、藤本或多年生草本;果实为浆果、核果

化学成分:

三萜皂苷类(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皂苷、齐墩果酸型五环三萜皂苷);黄酮及其苷类;香豆素类;其他(挥发油、多糖);

人参

来源:

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栽培品称“园参”,野生者称“山参”

形态:

多年生草本,主根肥大;掌状复叶;伞形花序;浆果熟时鲜红色(习称亮红顶)

采制:

园参于9~10月,山参于7~9月果红熟时采挖,洗净,加工成生晒参、红参、糖参

性状:

生晒参——根茎较短细(芦头),上有茎痕(芦碗)数个,呈凹窝状,交互排列;有时具细长横伸的不定根(艼);全须生晒参的须根上有不明显的疣状突起(珍珠疙瘩)

显微:

韧皮部散有树脂道;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及多数细小淀粉粒

粉末:

树脂道碎片呈管状,内含黄棕色块状分泌物;草酸钙簇晶;淀粉粒众多;导管多网纹或梯纹;红参、糖参经过煎煮后观察不到淀粉粒

化学成分:

三萜皂苷类:

(四环三萜达玛烷型皂苷,其次为五环三萜的齐墩果酸型皂苷);人参多糖;人参多肽;聚乙炔醇类化合物;挥发油

理化鉴定:

Libermann反应:

人参粉末+冰醋酸——滤液+浓硫酸——红紫色

药理作用:

适应原样作用(人参皂苷);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整作用;对血液系统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功效:

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气,生津,安神,益智

常见人参伪品有:

商陆根;华山参根;野豇豆根;土人参根

三七

来源:

三七的干燥根

采制:

花前期采挖,称“春七”;果熟后采挖,称“冬七”;芦头、侧根、须根晒干后,分别称为“剪口”“筋条”“绒根”

性状:

根表面灰黄色,有蜡样光泽;主根习称“三七头子”,整个的芦头称“剪口”较粗支根称“筋条”,细小支根及须根称“绒根”

显微:

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韧皮部散有树脂道;形成层环常略弯曲;导管径向排列

化学成分:

三七皂苷;人参皂苷;氨基酸(止血活性成分亦是一种特殊的成分——三七素)

药理作用:

止血作用(三七素);对心血管的作用(三七总皂甙能扩张冠状动脉);抗炎、免疫作用

功效:

止血散瘀,消肿定痛

伞形科

形态:

草本,常含挥发油而有香气;茎中空;花小,多幅射对称,集成伞形或复伞形花序;果实为双悬果

化学成分:

挥发油类;香豆精类;黄酮类;三萜皂苷类;

当归

来源:

当归的根;归头—根上端—补血;归身—主根—养血;归尾—支根—破血;全归—全体—和血、调血

主产:

甘肃

显微:

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皮层窄;韧皮部宽广;有多数分泌腔;韧皮部宽广;有多数分泌腔

粉末:

纺锤形韧皮薄壁细胞;油室及油管碎片

化学成分:

挥发油(藁本内酯、正丁烯酜内酯——解痉);酚酸类;多糖类(抗补体作用)

药理作用:

对子宫的作用(抑制子宫为挥发油、兴奋子宫为非挥发性物质);对心血管的作用(降低兴奋性、扩张冠脉、抗血栓、当归多糖能增加外周血细胞数);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当归多糖)

功效: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柴胡

来源:

柴胡(北柴胡)或狭叶柴胡(南柴胡)干燥根

形态:

柴胡——主根较粗,常有分枝;茎上部多分枝,略呈“之”字形弯曲;狭叶柴胡——主根常不分枝;大叶柴胡——剧毒

性状:

显微:

北柴胡——木栓层为木栓细胞。

韧皮部外侧有较小油室;木质部占大部,大导管切向排列

南柴胡——韧皮部较宽;油管多且大;木质部导管多径向排

化学成分:

皂苷(柴胡皂苷:

溶血作用);挥发油;多糖类

理化鉴定:

泡沫反应取柴胡粉末,加水,用力振摇,有持久性泡沫产生(皂苷类)

药理作用:

柴胡皂苷具有解热、抗炎、镇痛、镇静;保护肝脏;抗菌抗病毒作用;免疫活性和抗溃疡活性(柴胡多糖)

功效:

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截疟

川穹

来源:

川芎的干燥根茎

主产:

四川

性状:

质坚实,纵切片边缘不整齐,形似蝴蝶,习称“蝴蝶片”

理化鉴定:

生物碱(川芎嗪);挥发油(藁本内酯);酚类及有机酸类;多糖

药理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作用(扩冠、增加冠脉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解痉作用(生物碱、阿魏酸);镇静作用(挥发油);抗菌

功效: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白芷

来源:

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

主产:

白芷:

河南禹县称“禹白芷”,河北安国称“祁白芷”,“杭白芷”主产于浙江、四川性状:

皮孔样的横向突起散生,习称“疙瘩丁”

功效:

散风祛湿、排脓止痛

豆科

形态:

叶常互生,多具托叶和叶枕;花两性,花冠多为蝶形或假蝶形;常二体雄蕊;为荚果

分科:

蝶形花亚科、云实亚科、含羞草亚科

化学成分:

黄酮、异黄酮类;生物碱类;香豆精及呋喃香豆精类;三萜皂苷;葸醌衍生物;鞣质

黄芪

来源:

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形态:

蒙古黄芪——主根长而粗壮、总状花序、花冠蝶形、荚果膜质

主产:

蒙古、黑龙江、山西

性状:

断面强纤维性;横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嚼之微有豆腥味

显微:

韧皮部射线外侧常弯曲;韧皮纤维成束;射线中可见石细胞,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粉末:

纤维多成束;木栓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具缘纹孔导管分子甚短;石细胞稀小

化学成分:

皂苷类(黄芪皂苷及大豆皂苷);

黄酮类(芒柄花黄素、毛蕊异黄酮);黄芪多糖

氨基酸类(降压)

理化鉴定:

1、取粉末加水,取滤液加0.2%

茚三酮溶液2滴,沸水浴中加热5分钟,

显紫红色(氨基酸、多肽)

2、取粉末加甲醇,滤液蒸干,用少量冰醋酸溶解残渣,加醋酐─浓硫酸试剂,溶液由黄色转变为红色——青色——污绿色(甾醇类)

3、Molisch反应:

黄芪水浸液,加a–萘酚试剂数滴,摇匀后沿管壁滴加浓硫酸,则在二液面交界处出现紫红色环(糖及多糖)

药理作用:

调节免疫功能(皂苷、多糖);抗衰老和抗应激作用;对实验性肾炎、肝炎的保护作用(黄芪多糖、黄芪皂苷);抗心肌缺血作用;

功效: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甘草RadixGlycyrrhizae

来源:

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胀果甘草G.Inflata.或光果甘草G.glabra.的干燥根及根茎

形态:

乌拉尔甘草——总状花序;花冠蝶形;荚果弯镰刀状

胀果甘草——总状花序;荚果短小而直

光果甘草——穗状花序,荚果扁直

主产:

内蒙古、甘肃

采制:

春秋均可,秋季为佳;栓皮剥去,长段晒干,为“粉甘草”

性状:

根表面红棕或灰棕色;断面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中心有髓

显微:

木栓层为数列红棕色细胞;韧皮部射线宽广;韧皮部及木质部中均有纤维束;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粉末:

淡棕黄色;晶纤维细长;木栓细胞棕红色;具缘纹孔导管较大;淀粉粒

化学成分:

三萜皂苷类(甘草甜素,甘草酸钾盐);

黄酮类(甘草苷,抗溃疡,镇痉);甘草多糖(免疫抑制)

理化鉴定:

取本品粉末少许置白瓷板上,加80%(v/v)硫酸

数滴,显黄色,渐变橙黄色(甘草甜素反应)

药理作用:

抗溃疡、保肝、促进胰液分泌;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解毒(甘草甜素);抗病毒;镇咳祛痰;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功效: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止咳祛痰,调和诸药

甘草反大蓟、甘遂、芫花、海藻

苦参RadixSophoraeFlavescentis

来源:

苦参Sophoraflavescens的干燥根

性状:

外皮薄,易剥落;断面纤维性,黄白色

化学成分:

d-苦参碱

功效:

清热利尿,燥湿杀虫

葛根RadixPuerariae

来源:

野葛Puerarialobata或甘葛藤P.thomsonii干燥根

化学成分:

异黄酮类、三萜皂苷类

芸香科Rutaceae

形态特征:

乔木或灌木,常具刺;叶或果实上有透明油点(腺点);花两性,辐射对称

化学成分:

挥发油;生物碱类(异喹啉类,呋喃喹啉类);黄酮类;香豆精及呋喃香豆精类

黄柏CortexPhellodendri

来源:

黄檗(关黄柏)Phellodendronamurense和黄皮树(川黄柏)P.chinensis的干燥去掉周皮的树皮

主产:

黄檗:

辽宁、吉林;黄皮树:

四川、贵州

性状:

关黄柏——板片状,质硬带韧性;折断面纤维性片状;川黄柏——半管状或板片状

显微:

木栓细胞含黄棕色物,皮层有石细胞和纤维束散在,含草酸钙方晶的晶鞘纤维

粉末:

黄色;纤维与晶纤维多见,鲜黄色;石细胞分枝状,鲜黄色

化学成分:

关黄柏——小檗碱、黄柏碱、黄柏酮;川黄柏——小檗碱较高、木兰碱、黄柏碱

理化鉴定:

小檗碱颜色反应;黄柏酮反应

药理作用:

抗病原微生物及病原虫作用(小檗碱广

谱抗菌);降压作用;抗炎作用(小檗碱)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白鲜皮CortexDictamni

来源:

白鲜DictamnusdasycarpusTurcz.的干燥根皮

枳实FructusAurantiiImmaturus

来源:

酸橙Citrusaurantium或甜橙C.sinensis的干燥幼果

吴茱萸FructusEvodiae

夹竹桃科Apocynaceae

特征性成分:

1、吲哚类生物碱:

利血平(萝芙木)、长春碱、长春新碱(长春花)

2、强心苷:

毒毛旋花子苷(毒毛旋花子)、黄花夹竹桃苷(黄花夹竹桃)

萝芙木RauvolfiaeVerticillataeRadix

来源:

萝芙木Rauvolfiaverticillata.的干燥根

功效:

降血压药,精神安定药

化学成分:

吲哚类生物碱,利血平(降压)

长春花CatharanthiHerba

来源:

长春花Catharanthusroseus的全草

化学成分:

吲哚类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